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城口土特产直播 城口土特产销售横幅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城口土特产直播 城口土特产销售横幅更新时间:2023-08-09 09:07:25

一. 重庆市 城口 格格面

格格面:大巴山的一种独具风格的小吃,它就是由多个小蒸格相互重叠蒸煮出来的小吃,名字也叫格格。其品种可分为猪肉格格,羊肉格格,牛肉格格,肥肠格格,排骨格格等,各种口味的格格加入面中便成了格格面。

信息来源:城口旅游网

二. 重庆市 城口 城口黄柏

黄柏,别名黄皮、黄檗、川黄柏,属芸香科木本植物,它同杜仲一样,主要是以树皮入药。药用:清热解毒,泻火燥湿。

黄柏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山谷间,喜旱怕涝。因井冈山阴凉湿润,山谷沟壑多,故有较多的分布。

黄柏为落叶乔木,一般树高10米左右,少数大的也有15米至20米的。它的树皮外层呈灰色并带有较厚的木栓层,有深皲裂状;内层呈鲜红色。叶对生,小叶有5至13片,叶成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黄柏树开花结实,花形美丽,花瓣一般5至8片,其中雄花有雄蕊5至6枚,而雌花只有退花蕊5至6枚,花期5到6个月,果期要6至10个月才能成熟。

信息来源: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政府

三.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党参

党参(又名:上党人参、辽参、三叶菜、叶子草),为多年生桔梗科草本植物。根长圆柱形,直径1~1.7厘米,顶端有一膨大的根头,具多数瘤状的茎痕,外皮乳黄色至淡灰棕色,有纵横皱纹。茎缠绕,长而多分歧,下部疏生白色粗糙硬毛,上部光滑或近于光滑。叶对生、互生或假轮生:具柄,叶柄长0.5~4厘米,被疏柔毛: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1~7厘米,宽0.8~5.5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截形或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绿色,被粗伏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疏柔毛。花单生,具细花梗;花萼绿色,具5裂片,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光滑或稍被茸毛;花冠广钟形,直径2~2.5厘米,淡黄绿色,且有淡紫堇色斑点,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至广三角形,直立;雄蕊5,花丝中部以下扩大;子房上位,3室,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3,极阔,呈漏斗状。蒴果圆锥形,3室,有宿存花萼。种子小,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党参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在全国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城口广有野生及人工栽植。

四. 重庆市 城口 石鸡

石鸡产地于重庆城口。

石鸡又名山鸡、石鳞、石蛙、棘蛙。石鸡皮肤薄软,呈乌褐色,肉质松软鲜嫩,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甚高,食之有清火、明目、滋补健身之效。蒸、炖、烧、炒都可以。熟后皮肉黑白相间,形状、颜色极似黑木耳。食之滑润甜爽,柔嫩细腻,清鲜味纯。

五. 重庆市 城口 腊肉粉粑粑

腊肉粉粑粑:先将洋芋去皮洗净,把洋芋放在长方形蜂窝眼的背面用力上下滑动摩擦,在摩擦过程中偶尔加点水,这样擦出来的洋芋粉易溶解于水中,慢慢沉淀于器皿底部。把菜油放入锅中烧至六成热左右,在淀粉里加入适量的鸡蛋和水混合,慢慢倒入锅中不停地搅伴,逐渐摊开成皮,皮的厚度一般应掌握在硬币左右的厚度即可,将皮的两面反复的进行煎炕,成型后出锅切成方条形待用。将切好待用的腊肉片倒入锅中翻炒,直至油水沥出,肉片卷曲,准备少许葱,生姜,食盐和粉皮一起倒入翻炒,再放入青椒,炒至粉皮白中微黄,出锅时放入蒜泥效果最佳

六. 重庆市 城口 野生岩耳

岩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

七. 重庆市 城口 城口老腊肉

城口老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肉香味浓,口感好,肥而不腻,故有“老口老腊肉,香飘山内外”美称。 ( 城口)
土老福腊肉传统腌制的基础上,用最新配方腌制浸泡,并以科学方法配大巴山多种有益植物树叶轮换熏烤减少腌腊制品中的有害物质,极大地提高了老腊肉的健康指标。腊肉均是经过40天左右的熏烤而制成。







“土老福”品牌城口老腊肉四大特色:


1.原汁原味城口农家土猪肉为原料:现已发展到当地上万户,3万余农民为我厂养殖粮食猪,有效的把握土猪(肉质好,无公害)原料。


2.大巴山多种森林(植物)树木薰烤:科学精选多种森林植物为薰烤原材料。


3.纯手工精制“千年历史传统食品”:农家传统薰烤方法,工厂化制作推广。


4.新工艺、新技术打造健康腊肉“土老福”:传统工艺与西大科研成果相结合,大大降低了腊肉中的有害物质。








充满浓浓乡情的黄灿灿、亮晶晶、肥而不腻、口齿留香的“土老福”农家老腊肉主要以“熏烤”为主, “熏烤”比“烟熏”在打造健康食品方面更具科学性。这是“土老福”腊肉最具独特之处!乡亲们做腊肉用的猪都是那种被当地称为“地油子”的土猪。

这么样识别和食用“土老福”城口老腊肉


一、外观
每块成品腊肉均铬印有“土老福”钢印标记,由于产品是经十余种香型森林植物树木“熏”与“烤”,腊肉、香肠呈自然“枣”红色。


二、口感
由于“土老福”腊肉用土猪肉鲜肉精制(工厂每天收购当地农民饲养的“地油子”土猪为主要原料,以鲜肉当天分割腌制完毕,一律不采用便宜的冻肉制作),口感绝佳!与其他“冻肉”“饲料猪肉”制成的香肠、腊肉在口感上有明显区别。


三、品质决定价格
科学“熏”、“炕”,健康提纯传统熏制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土老福”城口老腊肉每批货熏烤时间均达45天以上,每斤鲜肉只能炕出0.5斤老腊肉,比普通腊肉成本大大增加。“土老福”腊肉市场价超过45元/斤(每斤低于30元的决不是“土老福”腊肉)。


四、食用方法
食用前最好是通过数小时的浸泡(不能低于30分钟的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净(蒸、炒、炖等)多种方法食用。

八.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天麻

天麻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干燥块茎。

天麻是著名的中药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当时名称赤箭)有医治惊风,神志昏迷,提气益神的作用。其性辛、温、无毒。有祛风、定惊之功效,主治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四肢拘挛,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天麻原系野生,生长于海拔二千至三千公尺的山谷林地。城口野生天麻分布较广,经过多年研究试验,目前人工栽培天麻已获成功,正在逐步推广。

九. 重庆市 城口 城口杜仲

杜仲,落叶乔木,高达15~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有粗或细裂纹。枝、根、皮、叶均含硬橡胶。叶侧脉和网脉正面下凹而背面凸出,雌雄异株。无花被。翅果扁平长椭圆形。中国特有单种科植物。分布于长江中部各地,生于海拔300~2500米处的温凉、湿润而阳光较充足的生境中。在新生代时曾分布于北美和欧洲。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野生资源已破坏殆尽。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城口人工栽植杜仲有较长的历史,目前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信息来源: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政府

十.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山地鸡

城口山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口山地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口地处大巴山南麓,属典型山区,由于独特的地理隔离,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地方畜禽品系,如"城口山地鸡"。城口山地鸡形成历史悠久,自城口县有人居住以来就伴随有养鸡。清道光甲辰年(公元1844年)新修《城口厅志》第十八卷物产志对当时饲养的鸡的功能、作用、习性、外貌特征、特性、肉品风味等方面进行了记载;1985年《城口县农业区划》记载:“本地土鸡具有耐粗、抗病、适应性强、肉质香嫩等优良特性……”,1995年《城口县志》记载:“城口建制于秦……境内家禽饲养,历来以鸡为主,鸡群结构以本地土鸡种居之”。城口山地鸡,2006年由重庆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78号令给予公告,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城口山地鸡品种血缘来源相同,分布区域连续,种质特征特性明显,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产蛋性能高和蛋品品质好等优良特性,适宜野外放牧散养。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汤汁醇厚,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滋补性强的特点。蛋清较稠,蛋黄色深。

城口山地鸡属于肉蛋兼用型品种。该鸡中等体型,单冠直立,复冠少见,冠、耳叶、肉髯多为红色,黑色少见,少量个体有凤头;喙为青色、微弯曲;羽毛较紧凑,片羽,羽色以黑色为主,腹部黑灰羽,尾羽发达上翘;胫以黑色为主,少量白色,相对较短、较细,蹠羽少见;皮肤有白、黑两色,白色居多;结构匀称,体躯略偏长,胸部宽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城口县是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秦巴深腹地带的生态明珠。全县有林地288.7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7%;有草地269.12万亩,覆盖率达35.26%;有耕地37.5万亩。城口县属北亚热带山地黄壤区,主要有黄壤、黄棕壤、棕壤。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拨1500米以下,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拨1500-2000米之间,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拨12000米以上。全县土壤呈中性偏弱酸性,pH值在5-8之间。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高,宜种作物广,但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岩性的难以风化,土壤更新慢,砾质含量高,土层瘠薄。城口地貌属大巴山弧形褶皱区,大巴山呈东南向西北延伸,全县最高点在厚坪乡的光头山,海拔2686米,最低点在沿河乡的出境处,海拔481.5米。全县地貌特征是:切割强烈,形貌复杂,层峦迭峰,山地成列,岭多梁长,巍峨险峻,峰高谷深,高差很大,断岩绝壁,岩溶发育,山高坡陡,冲沟密布,河谷狭窄,多呈“V”型,阶地较少,原面很小,属九分山水一分地的典型山区地形地貌。

(2)水文情况:城口县境内主要河流为任河、前河两条河流,流向为由东向西。长江上游汉水水系的任河,县内流程128公里,流域面积23710.6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出境径流量64.3m3/秒。渠江水系的前河,县内流程62公里,流域面积932.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出境径流量22.4m3/秒。城口县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总贮水量达6.22亿m3。城口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城口县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4天,日照时数1534.1小时,降雨量1267mm,水面蒸发量806.8mm,陆面蒸发量605.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主要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夏季降水集中,7、8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气温较低,时间较长。由于境内海拔高差大,所以气候的主体变化显著。在同一地区、高山与低山、阴坡与阳坡,气温差异较大,产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4)人文历史情况:城口县农民素有养鸡传统,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选种经验,经过长期自繁、自选、自养,形成了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的山地鸡品种。2006年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认定为重庆市地方优良品种,命名为“城口山地鸡”,以其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强、杂0合力好、适应性强等优点著称,属肉蛋兼用型品种。

地域范围

城口山地鸡产于重庆市城口县24个乡镇。城口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位于大巴山南簏。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5′18″-109°16′43″,北纬31°37′25″-32°12′13″、海拔481.5-2686m。东接陕西省镇平县、平利县;西连四川省万源县、白沙工农区和宣汉县;北与陕西省紫阳县、岚皋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开县、巫山县相邻。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66公里,幅员面积3282.74Km2。总产量为出栏肉鸡100万羽,鸡蛋100万公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