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沙特产有哪些可带回家的便宜 长沙适合带回家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沙特产有哪些可带回家的便宜 长沙适合带回家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7-19 06:24:20

一.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大围山梨

大围山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围山梨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围山镇的。大围山梨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果核极小。大围山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围山镇地处湖南省东北部,湘赣边境,北与平江接壤,东与江西铜鼓相邻,南界张坊镇,西连达浒镇,闻名遐迩的浏阳河发源于此,璀璨的湘东明珠大围山镶嵌其中。

近年来,大围山镇特色水果种植规模每年以2000亩的速度递增,种植总面积已超过24000亩。桃、梨、李是主要果品,占水果总面积的80%。全镇共发展水果种植户2000多户,建成金溪、井头、杨梅岭等特色果园和规模基地15个。2011年,全镇实现水果总产量1050万公斤,产业总产值4400万元,水果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013年,浏阳市果茶业协会申报的“大围山梨”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大围山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大围山镇、张坊镇、小河乡等三个乡镇。东邻江西铜鼓县和宜春市,南靠江西万载县,西环达浒、官渡镇和七宝山乡,北接平江市。地理坐标于:东经113°58′59″—114°15′08″北纬:28°11′24″—28°34′02″。总保护面积1500公倾,年产量2.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大围山梨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果形端正,果较大,果实横径≥60毫米,单果重200~500克。成熟后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果肉质乳白,质地细腻,脆嫩无渣,清香爽口、果心小皮薄、可食率高,汁液多、风味好。符合NY5011-2006的要求。 2、内在品质指标:大围山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据测定:果实硬度(kg/平方厘米)≥4kg/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1,总糖(%)≥7,总酸量(%)≤0.20,固酸比≥60:1,维生素C≥4mg/100g。 3、符合《NY5011-2006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标准的安全要求。

二.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插蕨子

选初春蕨子,开水烫过去叶头,老根、切段、凉干水份,拌盐加干辣椒粉,入坛,3—5日即可食用。锅内注入青油放入插蕨子翻炒成熟即可食用,白云寺春天常食菜品。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生熏大黄鱼

生熏大黄鱼是知名的湘菜,其做法如下:

①将黄鱼用盐酒及拍碎之葱姜混拌擦抹全身,腌约20分钟。

②在锅内将油烧成六分热之后,放下黄鱼用小火慢慢炸熟(即泡熟),约2分钟后,捞出滤干油分。

③用一只姜炒锅,在锅内放下茶叶、白米与黄糖后,用小火燃烧,待各料冒烟时,即架放一块铁丝网在锅中(需刷少许油在网上),再将鱼平放在网上,并盖严锅盖,用小火熏烧,大约15分钟,见鱼身已变成茶黄色时即好,将鱼小心移到碟上(碟底铺生菜叶2枚,盘边饰蔬菜花)即可。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区 靖港米粉

靖港作为曾经的重要水运口岸,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势必登岸入镇,饱尝靖港的美味佳肴,同时也把外地的各类吃食以及米粉的加工制作方法推介给了靖港。何况靖港又是稻米囤积和集散之米埠,会吃的靖港人又焉能不被看重?

靖港米粉,算来已有数百年历史。旧时靖港最有名的米粉馆玉春楼便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而从前长沙的北正街、西长街、太平街的数十家米粉店,便是靖港人开的。当时长沙、宁乡、湘阴以及对河铜官的许多招牌米粉店,皆通过船运购买靖港加工的米粉皮,经过了“芦花水”的滋润和精工细作的靖港米粉皮,才能撑起他们的招牌而生意兴隆。

旧时,靖港米粉所用稻米要早稻粒谷米,磨出的粉,细嫩,粘性好,韧度适中,为加工米粉之最佳。米要淘洗得无丝毫泥沙和残留糠皮,干干净净。从前玉春楼、长春阁等靖港知名米粉馆,还有专人挑拣米中无法淘洗掉的谷粒,以确保米粉的洁白无瑕。无了瑕疵的米用清水泡发,掺适量现饭,湿磨成粉,再蒸。蒸有专用的蒸盘,为铝制品,圆底浅边,像是一面锣。湿粉要在盘中敷得厚薄均匀,若坑坑洼洼,蒸成形后会当做次品报废,拿去喂猪。蒸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过生则粉皮易碎,过熟则粉皮不嫩。蒸熟后的粉皮还要趁热从蒸盘中一张张揭下来,搭在竹篙上,使其汽水挥发,凝固而不粘。把粉皮切成粉丝则需刀功,先把粉皮卷成条状,一刀刀切下去,每根粉丝皆宽窄一致方为高手,若切得宽窄不一,夹到汤碗里后,外观上首先就打了折扣,而且影响食欲。从前靖港街上那些吃惯了米粉的“老口子”,如果端给他一碗“三不六齐”的米粉,他会起身走人。

靖港米粉的汤最是讲究。白白的米粉本是淡而无味之物,若无鲜汤几乎难以下咽。鲜汤乃猪骨熬成,是为“原汤”。从前靖港街上各家屠行的猪骨,均被面粉馆订购了去。各米粉馆的大灶旁,都安置着专门用来熬骨头汤的砂锅,乳白色的汤汁在锅内微微地沸滚着,散发着诱人的鲜香。吃米粉的顾客来了,舀一勺原汤在预先放好酱油、盐、葱花、芫荽的碗里,然后把烫热的米粉夹到碗中,原汤之鲜和葱花之香渗入米粉丝中,淡而无味之物顿成鲜而爽口的美食。何况还有盖码:酱汁、牛肉、牛杂、三鲜、猪蹄、猪肚丝、红烧肉……任君选取。码子盖到原汤米粉上,乃鲜上加鲜,味中添味,吃一碗靖港原汤盖码粉,真乃人生的一大口福。

五.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和记米粉

粉皮由手工制成,洁白柔软,粗细均匀,盖码选料严格,充分煨后,肉质鲜美,汤汁浓郁,尤以牛肉米粉,滋味最佳。创始于20年代初。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长沙年糕

源于糯米糍粑,又称"糯粢"。明、清时期,长沙城镇南货食品作坊在制作糍粑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糯米磨成细粉,加入白糖,用水揉成米团,再捏成长条或方块、圆块,压入各种辅料,制成年糕应市。民国时期,春节期间制作年糕的作坊有近40家,有八宝、莲蓉、猪油、桂花、玫瑰、枣泥等1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以杏花村食品作坊所制最为著名。现在增加了火腿、香肠、果脯、海味等新品种。糕色泽玉白,柔软光滑、细腻油润,糯软清香,甜糍醇爽,油炸、火烤、汤煮均可,老少咸宜。春节食之,已成风俗。( 长沙)

七. 北京市 西城区 便宜坊烤鸭

便宜坊经营的“焖炉烤鸭”是北京烤鸭两大流派之一。其特点是皮酥肉嫩,口味鲜美,又因其烤制过程鸭子不见明火,保证烤鸭表面无杂质,而被誉为“绿色烤鸭”。2002年被中国国内贸易局评定为“中国名菜”,便宜坊焖炉烤鸭绝艺已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便宜坊创新烤鸭“花香酥”和“蔬香酥”,更因营养丰富,口味时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被评为“最具流行菜品”。

便宜坊的精品鲁菜,尤其强调了美食与健康的融合。其招牌菜有:盐水鸭肝、芥末鸭掌、水晶鸭舌、酒香醉鸭心、干烧鸭四宝、葱烧海参、酥香鲫鱼、糟溜鱼片、浓汁鱼肚、肉丝拉皮、烩乌鱼蛋汤等。

地址:北三环中路6号

电话:82021019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长沙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为湖南,每件作品均利用菊花石的天然花形进行雕刻,因此每一件作品都是独立成形,没有两件作品完全相同.我所在原有基础上加强作品的文化内涵,让每件作品成为雕.诗.书.画的共同结晶.成为更具东方文化特色的高级工艺品,同时推出的还有鸵鸟蛋雕、雕花木框对联等产品,欢迎海内外朋友参与合作或选购.(长沙)

九.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南可村地处武功县贞元镇东南方,现该村人口1986人,376户,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00亩。2007年,全村经济收入89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村中劳务输出。一村一品等特色经济呈现出多轮驱动、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该村依托南可手织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手织布产业,目前该村己发展织机420台,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600多人,生产的4筝24色线手织布产品,色泽鲜艳,环保实用,供不应求,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南可的带动下,周边十二个村手织布产业也蓬勃兴起,累计发展织机1500余台,1200余户群众已经加入南可手织布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贞元镇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手织布专业镇,形成了年产南可牌手织布(蚕丝)床单及其他手织布产品3万多条(件)的生产能力,可生产床单、被罩、衬衣、坐垫等二十多个品种,仅此一项年创收1500多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南可村已经成为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德园包子与柳德芳汤园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为一唐姓业主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入包点馅芯,谁知这竟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茹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部分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步形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新生,曾荟萃一批烹饪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形成五大系列,300个品种
柳德芳汤圆是长沙市的名特小吃,为柳德芳汤圆店独家经营。它创始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系用姓名为店号,故名柳德芳汤圆。柳德芳,别号柳三,人称长桥柳,小时家境贫寒,以卖汤圆为生。由于汤圆选料上乘、制作精细、风味独特,因而颇有名气,买者非柳三的汤圆不食。1852年(清咸丰二年)柳三在河街南货馆购面粉,不曾想,面粉中竟有53两的大宝银子,遂又购回6篓,果然又得了6个53两的大宝银锭。得此横财,柳三随购一间铺面,专营汤圆,因其所制汤圆个大、糕糯、馅多,肉素兼备,咸、甜双全,不粘唇,不腻心,回味悠长,博得广大食客赞赏。据传,陕甘总督左宗棠曾感其汤圆鲜美香甜,赠其柳德芳汤圆馆“枵腹而来,君休问价;从心所欲,我亦重涎”的楹联。后柳德芳将其装裱挂入店堂,时值学院闳开,各县举子来长沙应试,在汤圆馆见了左宗棠的亲笔楹联,无不赞其笔力苍劲,以至招徕更多的文人墨客,从此慕名而来,以至不吃柳德芳汤圆不算到长沙成一时之风气,故其每日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声名流传响誉至今。( 长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