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川农业特产有哪些种类 临川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川农业特产有哪些种类 临川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3-08-11 02:46:14

一.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二.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临川藕丝

特点

刀工精细,制作特殊,藕质粘滑,入口香脆

原料

主料:上好塘藕1500克,银鱼15克,高汤、甜酒娘、味精、姜花、葱末、白醋、精盐等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藕洗净,刨皮去节,切成一寸六分长的段,纵切成细丝(越细越好),银鱼用甜酒娘泡一下,温水浸发洗净捞起,滤干。

2、起油锅,放热油少许,把银鱼放入锅中爆炒数下,速把好汤下锅,又把肉丝、细盐连续下锅烧沸,撇去泡沫,再将藕丝放入锅中,用锅铲靠锅底边擂边熘油,连续擂动两分钟成糊,将味精、香醋、姜花、葱末连续下锅煸炒,拌匀即成。

文化背景

蒋经国任江西保安司令部督练处处长时,在临川温泉训练新兵。蒋经国初到温泉饭馆吃饭,当地为他上一盘银鱼藕丝。他望着色泽银灰、成粘糊状的藕丝问店老板:“老表,这是什么菜?”“这就是我们临川有名的银鱼藕丝”,老板自豪地答道。蒋经国平日只见藕块藕片,从没见过这等细如发丝、制作精细的藕丝,他夹起一尝,藕质粘滑,味美可口,果真不同凡响。因祖传绝活不以外传,店老板告诉蒋经国:“这就是市上的藕,只是刀工特别一些。”从此,蒋经国经常命自己厨师专做,但总觉得饭馆里的好吃。

一天,蒋经国心血来潮,又想吃藕丝,命侍从召店老板到督练处为他炒藕丝,并要自己厨师留意绝活。店老板得传后,是又喜又愁,喜的是当今“太子”召自己做菜,不仅脸上风光,店名响亮,利润也会更大;愁的是做这道菜原料讲究,刀工精细,配料种类繁多,手艺人的看家本事上绝不外传的,否则砸了自家的招牌。但不做或做的味道不纯,惹蒋太子生气,那可吃不了兜着走。店老板思量片刻,计上心来,他将生姜、葱白、白醋等调料剁成末,又将店里存有的鸡汤和鸽子汤合二为一,拿来一条新毛巾,将各种调粉末撒在毛巾上,再卷成条状,放在汤里浸透,装在自己平日喝茶的大茶缸里,带着配料,坐上蒋经国派来的专车进了新兵督练处。蒋经国和店老板见面次数多也就很熟了,相互寒喧后就进了厨房,蒋经国的厨师也跟进了厨房。店老板不动声色,先将菜刀磨得飞快,精选几段塘藕,将藕段切成头发丝样嫩细,接着切好肉丝泡好银鱼,将肉丝、银鱼炒得半熟,倒入藕丝边擂边拨边放油,趁对方没注意,店老板拧出毛巾里的汤汁,配上佐料,一会,一盘香喷喷的银鱼炒藕丝端上来,蒋经国品尝后仍赞不绝口,因厨师没看出门道,一做味道又不纯正。打这以后,蒋经国凡要吃炒藕丝就命店老板来,直至出任赣州专员。据说,蒋经国离开温泉后,再没有机会吃上纯正的临川银鱼藕丝,常叹:“药不过樟树不灵,藕丝离开临川不香”。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四.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五.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临川葛粉

临川葛粉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的。临川葛粉系立冬后选用优质葛根,采有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品质优良、纯正卫生、洁白细嫩、清香爽口等特点,是纯天然的优质营养保健食品。

临川葛粉主产在为罗湖、云山等乡镇。《本草纲目》注:葛根性味甘、辛、平、无毒。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葛根含有异酮类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钾等多种氨基酸和硒、锗、锰、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解毒生津、止渴、降血压血脂、治疗冠心病等作用。

六.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临州牛杂

江西抚州美食:临州牛杂。临川牛杂以牛肚条为主料,以豆芽为配料,烩制而成,口感鲜辣,广受食客的喜爱。

主料:牛肚条

配料:豆芽

方法:烩

特点:牛肚嫩辣、地方佳肴

七.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八.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菜梗泥鳅

江西抚州美食:临州菜梗泥鳅。临州菜梗泥鳅是江西抚州特色美食之一,以泥鳅为主料,配以菜梗为辅料,煮制而成,菜梗爽脆、口味鲜辣。

主料:泥鳅

配料:菜梗

方法:煮

特点:菜梗爽脆、口味鲜辣

九.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临川虎奶菇

临川虎奶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川虎奶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临川区是中国最早人工培育虎奶菇的地区,其产品口感脆、耐煮,富含蛋白质、多糖等活性物质和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优势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1年列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虎奶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真菌品种,中国云南省、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均有分布。虎奶菇是一种典型的木腐菌,能利用许多阔叶树、针叶树及各种农作物的秸秆。虎奶菇菌丝体在15-40℃均可生长,以35℃为最适。虎奶菇菌丝体在含水量60%-70%的木材或木屑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虎奶菇菌丝生长的pH为6-7,以6.5为最适。-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地理位置东位116°03′—116°19′,北纬27°29′—28°16′,东邻东乡、金溪县,南接南城、宜黄县,西界崇仁县、丰城市,北毗进贤县,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脉过渡地带。全区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58公里,土地总面积317.89万亩,林业用地145.84万亩,荣山镇属临川区南部,为丘陵乡镇,全镇林地总面积10.6万亩,山地资源丰富。

气候条件方面,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8℃,年降水量1750㎜,全年日照时数1775小时,年太阳辐射为106千卡/㎡,无霜期长达275天。上述这些自然生态条件适宜虎奶菇生长。--

临川虎奶菇

地域范围

临川虎奶菇产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产地处于东经116°04′~116°37′,北纬27°31′~28°14′之间,东南西北,分别与金溪县、东乡县、南城县、宜黄县、崇仁县、丰城市、南昌市毗邻,产地以浅丘和平原地带为主,海拔介于100m~500m之间。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段、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临川虎奶菇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是:罗针镇、云山镇、罗湖镇、孝桥镇、湖南乡、太阳镇、七里岗乡、桐源乡、大岗镇、抚北镇等十个乡镇。保护面积520公顷,在抚州市临川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各产点,年产量为52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临川虎奶菇鲜菇颜色为浅黄到浅白色,菌盖6~18厘米,菌柄长6~10厘米,菇厚而肉实,耐煮,富弹性,外形饱满丰润,食之脆嫩鲜香,不留残渣,可食率达90%;干品浅黑至黄灰色,汤料琥珀色,食之满口留香,奇香无比,适于红烧及煲制各种汤料,入口富弹性,嚼后不留残渣。临川虎奶菇在常温甚至30℃高温状态下,不加任何防腐剂,简易存放,保鲜保质期达一周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临川虎奶菇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真菌多糖、纤维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每100克干品含粗蛋白15.3-21.9克,粗纤维4.27-6.9克,灰分4.1-5.8克,水分10.6-11.8克。几种菇品质主要营养成分对照表,见下表(略)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NY5358—2007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加工符合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产品符合NY 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标准要求。

十. 江西省 抚州 临川区 抚州西瓜

抚州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类别:果品 产品名称: 抚州西瓜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8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20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抚州西瓜与河南开封瓜、安徽凤阳瓜、浙江平湖瓜齐名,抚州西瓜主产区为临川区11个乡镇151个村委会。1996年,农业部授予临川区全国4个“西瓜之乡”之一的荣誉称号。宋代就有“冷似霜雪甘如蜜,一次加口沉疴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抚州西瓜。50、60年代的几次中央庐山会议,抚州西瓜曾是席间珍品,周恩来总理赞美说:“抚州西瓜有两大特点:解暑,不坏肚子。”在1997年江西省西瓜,甜瓜鉴定会上,临川无籽西瓜囊括了前三名,有籽杂优西瓜也连夺西瓜冠、亚军,西瓜销售市场遍布大江南北。

抚州西瓜又名抚州雪瓜,宋代引人种植,因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高产耐贮,并具有消烦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曾与河南开封瓜、安徽凤阳瓜、浙江平湖瓜齐名。现主要产地为临川区湖南乡和七里岗等乡镇。

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9.9%-15.5%,总酸(以柠檬计)0.1%-0.2%,固酸比75.5-80,VC12mg/100g-14.5mg/100g,VA<0.001mg/100g,粗纤维0.2%-0.3%,锌<1mg/100g,镁6.2mg/100g-7.2mg/100g,钠9.05mg/100g-10mg/100g,钙7.5mg/100g-8mg/100g,葡萄糖2%-2.2%,果糖3.5%-4%,蔗糖1.5%-2%.

外在特征:长圆形,个大,一般单瓜重15-20公斤,瓜皮大多为淡绿色(少数为深绿或墨绿),有纵条纹;瓜皮与瓜肉交界处有金黄色晕圈,瓜瓤黄色,汁多、脆、沙、爽口、纤维少、味淡微甜,具特有清香味;瓜皮厚2厘米左右,耐贮藏,可为菜,味脆微甜。

地域范围

抚州临川地处江西东部、抚河中游,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与进贤接壤。抚州西瓜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临川区湖南乡、七里岗乡、太阳镇、云山镇、唱凯镇、罗针镇、罗湖镇、孝桥镇、抚北镇、展坪乡、上顿渡镇等11个乡(镇);保护范围为东经116°12′31″—116°29′46″,北纬27°52′17″—28°14′52″之间,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为9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州西瓜长圆形,个大,一般单瓜重15-20公斤,瓜皮大多为淡绿色(少数为深绿或墨绿),有纵条纹;瓜皮与瓜肉交界处有金黄色晕圈,瓜瓤黄色,汁多、脆、沙、爽口、纤维少、味淡微甜,具特有清香味;瓜皮厚2厘米左右,耐贮藏,可为菜,味脆微甜。 2、内在品质指标:抚州西瓜含可溶性固形物9.90%—15.50%,总酸(以柠檬酸计)0.10%—0.20%,固酸比75.50—80.00,维生素C 12.0mg/100g—14.5mg/100g,粗纤维0.20%—0.30%,镁6.20mg/100g—7.20mg/100g,钠9.05mg/100g—10.00mg/100g,镁6.20mg/100g—7.20mg/100g,钠9.05mg/100g—10.00mg/100g,钙7.50mg/100g—8.00mg/100g,葡萄糖2.00%—2.20%,果糖3.50%—4.00%,蔗糖1.50%—2.00%。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