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邓州市农特产有哪些 邓州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邓州市农特产有哪些 邓州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4-28 16:01:36

一. 河南省 郑州市 惠济区 花园口红薯

花园口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花园口红薯种植基地环境优良,土壤以红沙壤土为主,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生产优质红薯得天独厚,所生产的红薯外观好看、熟食味道纯正,粉质适中,口感香、甜、糯、软,或栗子香口味,纤维少。

花园口红薯依托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不断对薯业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 在红薯有机种植与生态保鲜、品牌经营作了大量的尝试与改进,使鲜薯产品真正做到无公害,纯天然,倾力打造河南市场的唯一有机彩薯品牌。

目前,花园口红薯的主要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煜阳紫薯,煜阳香薯,煜阳果薯,煜阳贡薯等多个精品薯系列。颜色不同,口感也不一样,各种鲜薯,各具特色。

煜阳紫薯:薯块呈紫色或者深紫色,口感如豆沙般沙甜干面,薯肉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硒元素,具有抗癌、防癌的功效。

煜阳香薯:薯块呈金黄色,口感如蛋黄般香糯细腻,像泰国的香米一样,有种特别的香味。蒸煮时,香味四溢,满处飘香,熬粥煲汤时,汤汁蜜甜,薯肉香糯,口感极佳。

煜阳贡薯:薯块呈黄色,是专为烤红薯种植的品种,被誉为:御用烤薯,烤制出来,皮肉自然分离,用手轻撕,薯皮剥落,露出薯肉,晶莹透亮,吃到口中,薯肉冒油,有种特别的烧烤香味。

煜阳果薯:薯肉呈橙黄色,色泽鲜艳,果薯,顾名思义,是种水果型甘薯新品种,含有丰富的果胶和维生素,生吃有种浓郁的水果风味,薯肉脆甜爽口,蒸煮食用,水甜香软,营养美味。

花园口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钙、钾、铁等10余种微量元素,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出来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营养学家也称赞红薯为“营养最均衡食品”。红薯除了具有减肥、抗癌等功效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骨钙流失,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

除了含有一定的钙质外,花园口红薯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维C,这两种物质可以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减缓因年龄增长而造成的钙质流失。除此之外,红薯的热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的1/3,而且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

花园口红薯

地域范围

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区北部黄河南岸,东至郑州黄河二桥,西起黄河风景名胜区,南接黄河南岸大堤,北隔河与原阳、武陟相望。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16′~34°58′,东经112°42′~112°47′之间。花园口是由于黄河泛滥冲积而形成,地势平坦,地面海拔高程90-95米,地质结构为松散沉积物,沉积物岩性为历代黄河泛滥冲积物和洪积物。地貌类型为微斜平地、洼地、河漫滩等。区域总面积6600余公顷,花园口红薯年产量近75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花园口红薯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200g,最大单果重2000g,有椭圆形、纺锤形,表皮光滑美观。外观有红、黄、紫等颜色,颜色不同,口感也不一样,各种鲜薯,各具特色。 2、内在品质指标:花园口红薯富含10余种微量元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等,经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β-胡萝卜素含量786--926μg/g,维生素C含量26.6--31.2㎎∕100ɡ。红薯这一健康食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出来的“十大最佳蔬菜”的冠军,营养学家也称赞红薯 为“营养最均衡食品”。红薯除了具有减肥、抗癌等功效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骨钙流失,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除了含有一定的钙质外,花园口红薯还含有大量的钾和镁,这两种物质可以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减缓因年龄增长而造成的钙质流失。除此之外,红薯的热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的1/3,而且几乎不含脂肪和胆固醇,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 3、安全要求:花园口红薯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执行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红薯的销售包装应符合GB/T 17109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5、储存:红薯的储存普遍采用窖藏的方法。因窖藏能利用地下热和薯块的呼吸热来保温防冻,比较安全。储存时间多达4-5个月,入窖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剔除破伤薯、病虫薯、裂薯及受冻薯等。入窖前要在窖底和窖四周铺垫干草。贮藏期间一定要专人管理,勤加检查。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窖内温度,防止病害发生,并必须根据贮藏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做好管理工作。贮藏过程符合NY/T5190-2002的规定。 6、运输:运输工具要求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红薯在销售过程中,必须批次分明,环境清洁,通风良好。红薯成品严禁烈日暴晒、雨淋,注意防冻、防热。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二. 河南省 郑州市 二七区 王庄香椿

香椿,又名椿树,其生长的嫩芽称椿芽,是蔬菜中较名贵的佳品。地处侯寨乡的王庄村,历年就有种香椿的习惯,是郑州近郊久负盛名的香椿产地。

关于王庄香椿,村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很早以前,村中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得了一种病。这种病见食而吐,一连多日粒米不进,生命垂危,气息奄奄,口中只喊要吃宝树芽儿。什么是宝树芽呢?村民们谁也不知道。乡亲们为抢救老人家的性命,兑钱重金悬榜寻找宝树芽。一日清晨,一位老叟手拿拂尘,飘飘来至榜前,说自己找到了宝树芽,乡亲们随他到村南门外土岗上,果然见有几簇新芽长出,采上几枝献给老人。谁知老人家见物苏醒,食而病愈。当人们再来看献宝的老叟时,早已不见了踪影,一揭榜文见后面写有“是柳无卯,三人同日”八个大字。请老私塾指点,才知道这个“椿”字,从此椿树得名,在王庄村扎根,村民们家家户户几乎都种香椿树,延续至今。美丽的传说,给椿树罩上了神秘的色彩,但村中确实还能看到老椿树的影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庄村在专家指导下,成立了香椿科技大院,总结出一套密植栽培常年采集的新技术,现今已辟有近千亩香椿基地,旺季日产鲜香椿可达2000多公斤。这里的香椿叶芽绿中透红,嫩脆多汁,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香椿素、蛋白质、维生素C、B、铁、钙等矿物质成分,有开胃爽肠、保肝健脾、舒筋活血之功效,又是春末夏初的美味木本蔬菜。

三. 河南省 郑州市 登封 登封芥菜

登封芥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封芥菜产于登封市境内海拔320米以上的中部山区。登封芥菜个头圆润,辛辣味浓,质地脆嫩,口嚼无渣,水份充足,是保健和食疗的佳品。常食有开胃消食、提神醒脑、利湿解毒、御风湿,补元阳,利肺豁痰,和中通窍之功效。登封芥菜含氨基酸20-23g/kg、锌3.5-5mg/kg、铁12-14mg/kg、钾3.5-5×103mg/kg、维生素E 1-2.5mg/100g。

登封芥菜

地域范围

登封芥菜的地域保护范围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海拔320米以上的中部山区,东与新密市搭界,南与禹州、汝州两市接壤,西与伊川毗邻,北与偃师、巩义两市相依。保护范围包括登封市颍阳镇、君召乡、石道乡、大金店镇、少林办事处、送表矿区等6个乡、镇(办事处、矿区)、119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适宜芥菜种植面积 10800公顷,年产量20万吨。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2′-113°19′,北纬34°15′-34°3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登封芥菜外形品质特点:该菜呈圆锥形,皮光滑润泽,商品性佳,单头重一般0.8~1.2千克。无畸形,芥形芥皮完整鲜艳光滑干净,无病斑、无虫驻,无发黑斑、无脱皮、无檫伤,无冻坏、无霉变。 2、内在品质指标:登封芥菜个头圆润,辛辣味浓,质地脆嫩,口嚼无渣,水份充足,是保健和食疗的佳品。常食有开胃消食、提神醒脑、利湿解毒、御风湿,补元阳,利肺豁痰,和中通窍之功效。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登封芥菜的检测结果显示:登封芥菜含氨基酸20-23g/kg、锌3.5-5mg/kg、铁12-14mg/kg、钾3.5-5×103mg/kg、维生素E 1-2.5mg/100g。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5—2004)标准,产地质量也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芥菜类蔬菜》(NY5299-2005)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芥菜的质量安全。

四. 河南省 郑州市 登封 茶亭沟红薯

茶亭沟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茶亭沟红薯,在登封告成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告成镇地处中岳嵩山南麓,属于山区,非常适合红薯种植。其特点个头大,风味佳,常食有健脾胃,补肝肾,防癌,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

告成镇位于登封市东南七公里,紧邻颍河,交通便利。辖区内有一行政村—茶亭沟,茶亭沟村地处岗岭,土地多为红褐色沙土地,水利条件较差,因独特的地质条件,种植耐旱的红薯却得天独厚。以大面积种植而闻名。红薯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生吃甜、脆,烧烤后更是香、软、面、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是保健、食疗佳品,常食有健胃、补肝、防癌、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第七大营养元素”。 茶亭红薯,历史悠久。 据历史资料记载,红薯在我国别名很多,有山芋、红芋、番薯、白薯、白芋、地瓜、红苕等名称,传入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引进中国,由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又从吕宋携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红薯故也。”清雍正、乾隆年间引入河南。茶亭沟村境内有许昌、洛阳大道经往,当时,县署在路旁大皂角树附近设官地80亩,且树碑曰:凡耕种此片土地者,应设“茶亭”(或搭茶庵)为过路客商备茶解渴。当时乡吏赵某接种官地种植粮食和红薯,并搭庵设茶用红薯招待客商,深受欢迎。后来乡亲们见大片土地产薯甚多,且美味可口,即赶走赵家,埋掉石碑,平分官地,家家户户开始种植红薯。正因为茶亭红薯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所以成了告成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群众称之为“铁杆庄稼”,故有“苗活五成收”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一直都是群众的看家粮食,故有“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美誉。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食物构成的变化,食品和饲料加工工业的兴起,红薯在粮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粗粮一跃成为工业原料和优良的饲料作物。另外,红薯富含多种营成分,俗称“土人参”,有健身、防病之功效,含有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食用后可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补给,长期使用可预防癌症的发生,成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告成镇地处中岳嵩山南麓,山区占全镇土地面积80%以上,解放初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山区发展,为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沿用茶亭沟村的老传统,大力号召和扶持种植红薯,红薯种植规模开始扩大。但红薯种植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等原因,茶亭沟红薯也曾经一度衰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天气原因茶亭沟村红薯种植几乎绝迹,村内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茶亭沟、茶亭沟,山上光溜溜。晴天一身土,下雨无处走。人穷山也穷,种啥啥不收……”村民们守着红薯种植的老传统却找不到致富的门路,整个村子死水一滩。 为了彻底改变村内落后面貌,茶亭沟村支部书记胡双舟深思熟虑,决定恢复红薯种植传统,先从自己家里开始,进行市场调查,引进优良品种红薯徐薯8号、郑红11、川山紫、豫薯7号等几十余个,建设红薯专业交易市场,规划红薯产业园,茶亭沟村又以本村为中心,辐射五度、竹园、贾沟、八方、森子沟等周边村庄,成立了“优质红薯生产示范基地”。村民们的腰包开始鼓了起来。拿出仅有的几亩土地全部种上红薯,从育苗到栽秧,从浇水到治病,从贮窖到销售,他家里经历了几次风风雨雨,几次吵闹埋怨,最终把甜脆的红薯卖了出去。村支书胡双舟为带动周围群众注册了“茶亭”及“茶亭沟”两个商标,积极打造本土红薯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告成镇“茶亭沟红薯”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实现了登封市绿色食品“零”的突破,2013年,“茶亭沟红薯”又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茶亭沟红薯的种植开始恢复。 乘风扬帆,名扬天下。 历史自然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促进了茶亭沟红薯产业的发展。2002年12月,中央电视台编导赵富刚在此拍摄了《茶亭沟优质红薯》新闻纪录片,2003年1月1日晚7点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播出,《河南农民报》于2003年1月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茶亭沟“红薯” 市场已形成规模,门市房90余间,交易场所2.7万平方米。基地红薯常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并采用优法储藏,保鲜度可接下季,产值5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随着红薯品质的不断提升,茶亭沟红薯也成了人们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香饽饽”,红薯批量远销郑州、商丘、安徽、陕西和甘肃等地。 茶亭沟将以红薯为根本,重视茶亭红薯品牌,让绿色、保健、美味食品走进千家万户是告成镇茶亭沟长期发展目标,做大做长产业链条,使茶亭沟红薯真正成为告成人民发展致富的优质产业,使茶亭沟“红薯”响遍大江南北。 正是:小小红薯益健康,美味佳肴首选它。茶亭候客高风尚,绿色品牌美名扬。

地域范围

茶亭沟红薯的地域保护范围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5′-113°07′,北纬34°24′-34°26′之间,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其中茶亭沟红薯的产地面积666.7公顷,年总产量1000多万公斤,主要分布在登封市境内告成镇茶亭沟村、竹园村、贾沟村、五度村、八方村、范店村、森子沟村、北沟村等8个行政村。

五. 河南省 郑州市 二七区 郑州莲藕

荷花是中州传统名花。郑州荷花栽培历史悠久,北郊大河村出土有5000年前的莲籽。至今郑州郊区仍是河南主要产耦区之一。除美化水面、美化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外,还能入药,其味干涩,性凉无毒,可入心肺二经。有活血、止血、去湿、消风、镇心、益色驻颜、清心凉血、解热毒功能。农历6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因此称为荷月,民间习俗把农历6月24日定位荷花生日。



藕可作美味可口的菜肴,莲子是滋补佳品,有镇静、强心、降压的作用,此外荷花还可以净化水面,美化环境。

六. 河南省 郑州市 新密 大隗荷叶饼

大隗镇的荷叶饼,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高级点心,因形似荷叶而得名。 大隗荷叶饼的制作是在挖掘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熬制原料到包馅成饼、进炉烘烤,道工序都严格掌握标准,使大隗荷叶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产品质量达到软硬适中,馅稀不流,吃着拉丝可口,皮薄层多,甜而不腻;存放月余,色香味如初。是敬奉老人,馈赠亲友的佳品。曾多次被省、市评为名优产品。

七. 河南省 郑州市 荥阳 荥阳柿子

荥阳柿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荥阳柿子源远流长,久负盛名。荥阳柿树栽植广,而且产量高。柿树浑身宝。树干木质坚硬,木纹细腻,是制做家具、器械、文具和工艺品的上好材料。树叶可作家畜饲料。嫩树叶中含有大量丙种维生素与芦丁、胆碱、黄铜、甙等成分,具有稳定血压、清血、软化血管和消炎作用。制成柿叶茶长期饮用,可滋润皮肤,安眠消肿。柿蒂中含有单宁、三萜酸,桦树脂酸,对呃逆、夜尿症有一定疗效。柿果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还有钙、磷、钾等多种元素。其中,维生素C及糖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营养价值高于苹果和梨。

柿子成熟后,存放数天软化糖化,称作“烘柿”,食之凉甜可口。用糖化的烘柿和面烙馍、蒸糕,吃着软甜。

荥阳柿子

地域范围

荥阳柿子的地域保护范围在荥阳南部即中原路以南,东南与新密市、西南与巩义市交界。包括我市崔庙、环翠峪、贾峪、刘河、乔楼、豫龙镇、城关等7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 340.3 平方公里,适宜种植柿子的面积约为 25521公顷。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径113°11’480"—113°29’400";北纬34°36’949"—34°45’005"。目前全市农柿间作面积12万亩,加上零星栽植总株数96万株,历史最高年产量5000万公斤,常年产量3000万公斤。境内柿子品种有30多个,主打品种6个。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新鲜洁净,果形整齐,无涩味,剪除果柄,保持萼片完整;具有市场销售的可食性成熟度。好果率≥95%,果实大小一致,制干品种出饼率≥25%。单果重不低于本品种标准果重。 2、内在品质指标:荥阳柿子除含有一般柿子的营养成份外,其总糖、维生素c、柿单宁、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总糖含量15-25%,vc含量30-50mg/100g,单宁含量1000-1500mg/kg,硒含量0.001-0.005mg/kg,锌含2.0-3.0mg/kg。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gb 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柿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范种植,禁止使用为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 仓西萝卜

其形美观,味纯正,易做熟,耐储藏,医食并用。相传,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北京途径巩义时,曾进献的一道名菜“万物朝天四季平安”,其主要原来即为仓西萝卜。( 巩义)

九. 河南省 郑州市 中牟 中牟西瓜

中牟西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牟全县西瓜总种植面积12万多亩,保护地5月1号以后开始上市,中、下旬进入高峰期,无籽5月底—6月中旬上市。露地6月下旬开始上市,7月份进入高峰。

河南省中牟县位于中原腹地,黄河南岸,西依河南省省会郑州,东邻古都开封。土地总面积1416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辖12镇5乡、431个行政村。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4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总产量达78万吨。

中牟西瓜外观好、瓤色正、味道美,享有“籽如宝石瓤如蜜,中牟西瓜甜到皮”、“凉争冰雪甜争蜜,香拂笑语牙水生”的美称。全县种植面积曾高达20余万亩。产量曾占全国西瓜早熟品种50%的郑杂5号、闻名全国的无籽黑蜜系列、蜜玉系列、郑抗系列等优质西瓜品种,都是在中牟得到成功培育并加以推广的,是闻名全国的西瓜生产基地。尤其是近年来,中牟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西瓜产业化经营,西瓜种植效益稳步提高;广大瓜农广泛应用综合防治技术,使用绿色有机肥料,推广标准化生产,促使西瓜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积极推进西瓜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调整,2004年以来,中牟西瓜连续两届获得“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6年注册的“五洲绿源”无公害西瓜品牌,进一步提高了中牟西瓜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08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12万亩,预计总产量达28万吨,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标准化、无公害、早熟西瓜种植示范基地。

主要品种及上市时间:

大棚西瓜品种主要为京欣系列中的一品红欣、世纪先锋等和无籽系列中的黑蜜五号、花蜜无籽等,种植面积3万亩,预计产量8万吨。5月1日前后开始上市销售,6月10日左右基本销售结束,上市销售时间持续1个半月。

拱棚西瓜品种主要是京欣系列中的特大新欣、一品红欣、特大京欣等,种植面积4万亩,预计产量10万吨。6月10日左右上市销售。

露地西瓜品种主要为郑抗系列中的郑抗一号、二号等,郑杂系列中的郑杂五号,开杂系列中的开杂二号、八号,豫艺系列等,种植面积5万亩,预计产量10万吨。6月中旬上市销售,7月上旬基本销售结束。

营养价值:西瓜营养丰富,现代营养学发现,西瓜不含脂肪;含糖类、蛋白质、游离氨基酸、苹果酸、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

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上乘绝好的西瓜品质,便利快捷的交通条件,遍布城乡的市场体系,文明规范的市场环境,必将吸引五湖四海的朋友前来中牟进行各种形式的西瓜购销活动。

中牟西瓜

地域范围

中牟县位于北纬34°26′-34°56′,东经113°46′-114°12′之间,地处中原腹地、河南省中部偏东,隶属郑州市。东邻古都开封市,西接省会郑州市,南与新郑市、尉氏县接壤,北邻黄河与原阳县隔河相望。境域南北最大长度(坐标顶点间距)5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39公里,总面积1396.83平方公里,适宜西瓜种植面积8467公顷,年产量达35.59万吨。保护范围包括姚家、韩寺、张庄、八岗、黄店、刁家、三官庙、官渡、白沙、大孟、郑庵、九龙、刘集、万滩、雁鸣湖、狼城岗等16个乡镇,青年路和东风路2个街道办事处、380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观商品性好,个大且均匀,皮色漂亮,口感出类拔萃红沙瓤,香甜,入口即化,果实糖度高,品质佳,适宜鲜食及做深加工制品。 2、内在品质指标:中牟西瓜除含有一般西瓜的营养成份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据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中牟西瓜可溶性固性物(中)含量达到 9-10%、可溶性固形物(边)含量达到7-8%,皮厚0.4-1.0CM,纤维0.1-0。2%,番茄红素56-57mg/kg。中牟西瓜口感好,风味独特,深受大众的喜爱。 3、安全要求:产地必须符合《NY5110-2002 无公害食品 西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生产管理环节严格按照《NY/T 5111-2002无公害食品 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种植,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

十. 河南省 南阳市 邓州市 邓州小磨油

河南省邓州市是小磨油制作工艺的发祥地,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据邓州志载:早在清光绪年间,邓州小磨油每年就有30余万公斤经汉口“邓帮商行”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邓州小磨油之所以出名,其一是原料芝麻独特。该地属暖温带区,土壤、水分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因此芝麻籽粒饱满,千粒平均重达3克以上,出油率高达75%,且油脂中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二是制作工艺原始:先将芝麻炒至半煳,尔后用专用小型石磨压榨成糊状,接着按比例兑水,搅拌,最后沉淀,滤净,即成为原汁原味的小磨香油。其三是清、香、醇兼备,曾经有“无风香三里,有风十里香”之美誉;其色清澈透亮,其味甜润清爽,若用以烹炸食品或调制凉拌菜肴,则可去腥臊而生奇香,若配制中药,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之功效。

改革开放以来,邓州市大力挖掘传统制作工艺,并辅以现代技术及生产机械,使小磨油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娃娃鱼”、“十里香”等一批名牌产品,一时间成为城乡居民日常食用的珍肴,探亲访友必备的佳品,不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每年有100万公斤出口到港澳、东南亚、欧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邓州小磨油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作家周大新以邓州小磨油作坊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香魂塘畔香油坊》,被改编为电影《香魂女》后,在柏林第43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金熊”奖,更使邓州小磨油享誉海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