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佳木斯地方特产食物 佳木斯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佳木斯地方特产食物 佳木斯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吃更新时间:2023-08-12 22:34:56

一.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向阳区 灯笼果

灯笼果为落叶小灌木,果味酸甜,可加工成果酱和酿制成酒,是我市的珍贵野生果类,果呈球形,成熟果红色,味酸甜,营养丰富, 生食甚美。灯笼果经济价值高,果食含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是酿酒、加工清凉饮料和制作果酱、果糖的理想原料。还适用于调味和加色等,叶含单宁,可做烤胶原料,种子可榨油,果食入药具有解毒等功能,主治感冒

二.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抚远 大马哈鱼子酱

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大马哈鱼子酱,由大马哈鱼成鱼卵盐渍而成。一条四龄成雌鱼产卵3500-5000粒,每粒大若黄豆,如红玛瑙一样丹朱鲜亮晶莹剔透,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tx 和维生素D ,每三粒相当于一枚鸡蛋的营养值。

大马哈鱼又叫-哈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小域的美、日、俄、加拿大和我国;属溯河洞游性鱼类,因其“江里生,海里长,复死于出生地”的习性,被人们誉为落叶归根回归故乡的海外赤子;上个世纪50年代及此前,我国绥芬河、图门和松花江与黑龙江上游还可以少见的洄游的大马哈鱼,80年代松花江中游和乌苏里江也不多见,近年在我国唯东极抚远所独产,且因托远产的鱼子颗粒饱满,成熟期恰到时机,色正味淳,质优于日俄等国,不但国内紧俏,而且在欧洲市场也享有极高盛誉。

三. 黑龙江省 佳木斯 东风区 佳木斯鹌鹑

鹌鹑是肉嫩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的名贵野味之一,又是容易饲养、国内外市场需要量较大的鸟类,已列入省级保护。我市山区有分布,人工饲养数量较多。鹌鹑经济价值较高,肉蛋可入药,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早有盛名,至今仍供不应求。因鹌鹑具有早成熟育肥快、产卵多、容易饲养、消耗饲料少的特点,所以早就有人饲养。饲养方法采取笼养,喂食玉米面、糠麸、骨粉等。人工饲养50天可产卵,能连续产卵一年至一年半,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城乡都可以发展这项养殖事业

(佳木斯)

四.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富锦市 山荆子

山荆子(别名:山丁子,蔷薇科)

山丁子为落叶乔木,树姿优雅娴美,花繁叶茂,白花、绿叶、红枝互相映托美丽鲜艳,是优良的观赏树种,我市山区均有分布。山丁子树高可达4~5米,最高可达10米以上。树冠广卵形,叶卵形。伞形总状花序。4~6朵花集生在短枝顶端。6月开花,很有观赏价值。果近球形,红色或黄色,8~9月成熟。山丁子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有许多用途。一是幼苗供苹果、花红和海棠果的嫁接砧木;二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三是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用于印刻雕板、细木工、工具把等;四是嫩叶可代茶,还可作家畜饲料

五. 黑龙江省 佳木斯 郊区 佳木斯甜菜

甜菜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茎有1-2米高,叶长5-20厘米,叶形多变异,有长圆形,心脏形或舌形,叶面有皱纹或平滑;花小,绿色,每朵直径仅3-5毫米,5瓣,风媒。果实球状褐色,通常数个联生成球果;主根为肉质块根,有圆锥形,也有纺锤形和楔形,皮有红色、紫色、白色、浅黄色等不同的品种,喜凉爽气候,根中含糖分,可以生产砂糖,但在高温和潮湿地区生长的甜菜含糖量低。

佳木斯市郊区农田土壤肥沃,多为老菜地,耕层深,肥水充足,十分适合甜菜生长。郊区党委、政府把发展生产和解决农民增收工作放在建设新农村的首位,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格局和一村一品的调整思路,突出抓好甜菜基地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六.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抚远 抚远大马哈鱼

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抚远县被命名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抚远大马哈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因鱼而生,因渔而兴,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抚远县有鱼类21科105种,是我国东北特种鱼种类最全、产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大马哈鱼主产区,这里被命名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我县已建成4个散养式鱼类养殖基地,主要包括大力加湖、乌龙湖、芦清河、双胜四个养殖基地。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含蛋白质为14.9-23.3%,脂肪为8.7-17.8%,水分为61.4%,每kg含有13840卡热量,含钙大于50毫克,含磷大于1500毫克,铁大于0.07毫克。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马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保护鱼类资源的大型繁育基地年放流大马哈鱼100万尾,对鱼类资源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现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马哈鱼繁育基地,抚远县以被国家命名为大马哈鱼之乡。

大马哈鱼是我国珍贵鱼类之一。鲑科,其鱼肉色粉红,细嫩味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相传唐王东征时来到黑龙江边,正逢白露时节,被敌人围困,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正当唐王一筹莫展之时,一大臣奏道:“何不奏请玉皇大帝,向东海龙王借鱼救饥?”玉帝便令东海龙王派一条黑龙带领鲑鱼前来镇守这条江,人马得到鱼吃,力量倍增,大获全胜。马原来是不吃鱼的,自此马便开始吃鱼了,但也只是吃鲑鱼。所以便把鲑鱼叫作“大马鱼”。许多年后,又是白露时节,有一个叫什尔大如的部落首领所率人马被敌人追到乌苏里江边,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粮草又断,十分危机,此时一谋士便向什尔大如献策言道:“何不仿照唐王东征时向东海龙王借鱼以解燃眉?”黑龙闻知,复率鲑鱼来到乌苏里江边,什尔大如得救,便率部在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定居下来,这些人的后代,便是今天的赫哲人,所以每到白露前后,便有大批的鲑鱼来到黑乌两江。赫哲人称“大马鱼”为“达乌依玛哈”,后经演变,就把鲑鱼叫做“大马哈鱼”。县志都有所记载。

抚远大马哈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大马哈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大马哈鱼30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大马哈鱼(秋鳜鱼),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是凶猛的食肉鱼类。肉质细腻,呈红色,洗净清蒸,颇有海味和江味兼得的奇妙口感,味道鲜美,过味留香,食后难忘。 2、内在品质指标:抚远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蛋白质含量≥20%,含钙≥50 mg/kg,含磷≥1500 mg/kg,含镁≥200 mg/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马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3、安全要求:抚远大马哈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

七.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汤原县 佳木斯山葡萄

山葡萄为多年生藤木植物,用其果酿制的山葡萄酒因色味甚佳而名扬四海。山葡萄果近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果皮稍厚,味甜酸,别有风味,秋天成熟,山葡萄适应性较强,在土壤肥沃湿润的疏林中生长优良。 山葡萄酒是各种葡萄酒中的精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八. 黑龙江省 佳木斯 富锦市 佳木斯大豆

佳木斯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佳木斯大豆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中国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黑龙江

佳木斯市优质农产品行业协会

佳木斯市所辖富锦市、同江市、桦川县、桦南县、汤原县、郊区、东风区、向阳区、前进区共9个县(市、区)63个乡镇78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9°29′~135°05′,北纬45°56′~48°28′

AGI2017-02-2076

九. 黑龙江省 佳木斯 桦南县 桦南白瓜

桦南白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桦南县种植白瓜历史悠久,据桦南县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人们在垦地上种植窝瓜(白瓜)。1976年范春在孟家岗乡卡子后村(现富裕村)选育了无杈窝瓜(白瓜),1990年11月30日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为“无杈窝瓜”。这时桦南县的白瓜种植居全省之首,桦南县成功地举办了六次中国金南瓜节。桦南县也被命名为“中国南瓜之乡”、“中国白瓜籽之乡”。桦南白瓜是桦南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发展白瓜产业,桦南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现全县有2个市级白瓜龙头企业,6个白瓜种植专业合作社,10个白瓜籽收购加工经营企业。桦南白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后,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白瓜籽价格平均高出同类产品1元/斤,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20元。

地域范围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5′—131°16′,北纬45°51′—46°31′之间,地域形状呈枫叶型,县域东西长130公里,南北长73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415.6平方公里,所辖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石头河子镇、闫家镇、驼腰子镇、梨树乡、大八浪乡、金沙乡、明义乡6个镇4个乡,全县192个行政村。桦南白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2.8万公顷,白瓜种植面积2万公顷,产量1.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桦南白瓜属葫芦科,南瓜属。根系强大,须根发达。茎蔓生长旺盛,由于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墒情好,利于白瓜播种;夏季短促,雨热同季,降水适量,光照和积温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白瓜干物质积累;冬雪大,冬季漫长寒冷,不利于白瓜病虫害越冬;我县土地开发较晚,土壤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物质的积累,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适宜发展具有特色的桦南白瓜生产,成就了桦南白瓜及白瓜籽特有的品质。 2、外在感官特征:桦南县白瓜株型为主蔓生,无侧叉,果实椭圆型,颜色为灰绿色。果肉呈淡黄色,味甜、微面,瓜籽为椭圆形,大板率(12.5mm以上)为60%-80%,其外观洁白,板大皮薄,仁厚味醇,仁面覆一层绿色薄膜,内仁洁白如玉。口感纯正清新,味道香美,花、茎、叶均可入食。 3、内在品质指标:白瓜果肉部分维生素C含量大于95mg/k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2.5%,总糖大于1.8%;白瓜籽仁氨基酸总量大于34%,蛋白质含量大于33%,粗脂肪含量大于35%;白瓜籽中粗纤维含量大于20%,磷含量大于1100 mg/kg。 4、安全要求:桦南白瓜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桦南白瓜产地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00标准,肥料使用严格执行NY/T394-2000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正在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

十. 黑龙江省 佳木斯 东风区 赫哲塔拉哈

塔拉哈是赫哲语,意思是烤生鱼。当地的渔民把鲜鱼放在火上烧烤一下,半生不熟,用盐一拌既可食用;如果是在餐桌席间,则做法考究,将活鲫鱼脊背的厚肉取下切成细丝,用上好的米醋浸泡,待肉变成白色,去掉醋汁后拌入蒜末、香菜段等调料,味道鲜嫩爽口,是鱼宴上的佳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