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揭阳什么特产好吃 广东揭阳土特产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揭阳什么特产好吃 广东揭阳土特产有什么更新时间:2023-12-21 05:45:22

一.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成顺菊花糕

产于揭东县云路镇北洋村。成顺菊花糕选料严 格,制作考察,其菊花糕不仅花纹徒刑精美,而且清甜香软,口感甚佳。又有飘洋过海而质味不变的特点,为侨胞所喜爱。

二.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橄榄

橄榄也称青榄,是普宁大宗传统果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全市遍布,主产区有里湖、梅塘、洪阳、广太、石牌、高埔、船埔等地。最高株产是云落红饶一株长于河唇的,年收获1250公斤。全市种植面积3千多公顷,总产量4000吨,居全国第一位。青榄可鲜食,有消痰止咳、去喉热和助消化的药效。新春佳节,居民用青榄摆于桌上招待客人,称"槟榔"。青榄鲜果适宜保鲜贮藏和运输,只要保藏得法,翌年四、五月还有鲜果供应。青榄可加工成橄榄脯、苏州榄、八珍榄、和顺榄、化皮榄等凉果珍品。

(揭阳普宁)

三. 广东省 揭阳 惠来县 隆江芥兰

隆江芥兰茎粗壮直立、细胞组织紧密、含水分少、表皮又有一层蜡质,嚼起来爽而不硬、脆而不韧。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并含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它的降解产物叫萝卜硫素,是所有蔬菜中最强有力的抗癌成分,经常食用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心脏病的功能。

四.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凉冻五果

凉冻五果

菜色特点:果、汁清香凉爽。

用料说明:西瓜500克,猕猴桃200克,菠萝肉125克,苹果250克,山东梨250克,冰糖500克,清水1000克。

制作方法:(1)将西瓜、苹果、菠萝、山东梨刨去皮、籽,猕猴桃去皮,分别用刀切成丁状,用纯净水一同洗漂后捞干待用。

(2)用清水将冰糖煮滚,使其溶化成糖水,用漏斗过滤,盛在餐碗里,等待凉后,放人西瓜、苹果、菠萝、山东梨、猕猴桃5种果丁,加盖密封放进冰箱冷冻30分钟即成。

五.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普宁抽纱

普宁抽纱,是潮汕抽纱的名产地之一,素以工艺精巧,图案新颖,品种多样,规格齐全而著称,早在清末民国初便驰名海外,迄今已有近百年生产历史。

普宁抽纱起初是揭阳、潮阳县的边邻乡传入本县洪阳、南溪、广太一带乡村的。1930年初,普宁始有经营抽纱业的商号。1934年至1941年,潮汕抽纱进入全盛时期,普宁加工投放区也由原洪阳、南溪、广太扩大到赤冈、大坝一带,本县抽纱二、三、四盘商有成美、源泰、桂源、光记、和源、灿华、惠记、存记、集德成、德记等十多家,从业抽纱女工近2万人。生产厘、辫、人字辫、楼梯辫、杜龟、硬挽郎、含纱郎等工艺手巾品。

1956年,普宁抽纱业把集德成、成美、德记、明合四家私营商户纳入国营经济,抽纱业便得到稳步发展。

普宁抽纱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培训女工,涌现出一大批心灵手巧的抽纱能手,品种不断创新,工艺日益精湛。主要工艺品种有:手绣品、手编织品、机绣品三大类。产品主要有台布、手巾、枕袋、被垫套、盘垫、杂件、服装等90多种。手巾是历史传统产品,过去只能生产轻工低档手巾,现能够生产法丝、竹丝等高档手巾。一条13ⅹ13英寸法丝手巾,按照精心设计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各种针法,制作花窗、草鞋挶、帆目、辫仔、对丝(厘)、硬挽郎、垫绣、半畔梅、蟹搓梅、关刀叶、通叶、橄榄叶等各项工艺,组成一幅精细的“满江图案”,工艺高超为前所未有。

台布是60年代初新发展的抽纱产品,经不断创新,主要产品有:棉布拼方垫绣台布、通花台布、华美花边台布、棉布签墘厘绣台布、棉布对丝平绣台布、棉布机绞墘绣台布、棉麻垫绣台布、棉麻刁绣台布、棉布平绣镶通花台布、棉布平绣镶华美边台布、棉布机锈镶华美花台布等30多种,特别是1980年试制成功的“华美花边”新产品,深受外商好评。近年来,华美花边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畅销,成为供不应求的热销产品。为解决供求矛盾,本县增设华美花边厂,逐步解决配套以适应国际市场需求。

机绣是1980年发展的新工艺,至1988年,本县先后被汕头市抽纱公司批准为机绣生产定点企业有:流沙机绣厂(流沙镇办企业,县首家机绣厂)、普宁县抽纱公司附属机绣厂(设洪阳)、流沙镇城北机绣厂(设马栅村,属个体企业)、普宁县抽纱公司机绣厂(县城)等四家厂,厂内工人977人,主要设备有近千台多功能电动车和缝衣车。1988年全县机绣品出口达1500多万元。

普宁抽纱经不断创新,品种增多,规格齐全,工艺日精,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赞赏。1985年和1986年,本县分别有广太镇山前村抽纱女工李少云赴瑞士、赤冈镇赤冈山村抽纱女工李纯玉赴日本作抽纱手巾技艺表演。普宁抽纱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

自1956年至1987年,普宁抽纱供货出口总额22893万元,平均每年出口额715万元,最低年份出口41万元,最高1987年出口3133万元,为国家创汇764万美元,成为本县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为适应抽纱生产发展,全县建立25个镇(场)抽纱厂、机绣厂,村设立抽纱放工场(组)522个,机绣加工点85个,从事抽纱生产女工达7万多人,其中机绣女工6940人,抽纱已遍布全县各地。

1984年,普宁县抽纱公司经国家经委、对外经济贸易部、轻工业部联合审查合格,发给生产许可证,成为生产出口抽纱的定点专业企业,主管全县抽纱出口商品的生产和管理。1986年,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普宁县抽纱公司为“积极提供出口货源,年创汇100万美元以上的广东省出口生产体系基地企业”。(作者:林生瑶方思良占明强时间:1988年12月)

六. 广东省 揭阳 惠来县 贝雕

贝雕是选用有色贝壳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工艺品,主要产于惠来县隆江镇、神泉镇。具有构图生动、色彩富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的特点。

七.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大长陇南糖

大长陇南糖

大长陇南糖为大长陇陈广泰创制,该号现衍传5户,今大长陇各糖食铺所产也佳。制时精选花生仁,先用油炸,熟后加白猪肉丁铺于平盘上,后用麦芽糖、白糖加猪油熬“苷”,再把“苷”浇在花生仁上。产品胶软不粘牙,香甜嫩滑且松脆,油而不腻,为潮汕饼食名产之一。

八. 广东省 揭阳 普宁 贵政山茶叶罐

贵政山茶叶罐

贵政山陶瓷厂生产供装茶叶的陶罐和瓷罐,款式独特,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称贵政山茶米罐。产品畅销国内、港澳地区及东南业一带,誉满海内外。

贵政山村,在县城流沙镇西南3.5公里处。该村瓷土资源丰富,瓷土含量利用率高。清中叶纪柯耀始创陶瓷业,至今陶瓷器皿、瓮、缸、罐、钵、锅、涵等品种繁多,其中尤以茶叶罐产品著名。茶叶罐有陶制和瓷制两种,系择优质瓷土原料,精工粉碎翻晒制作,窑烧而成。有半斤庄、一斤庄、二斤庄、四斤庄等不同类型产品;款式造型上釉体有青绿色、黑褐色并各以套白底春草、牡丹或玫瑰花图案,色调庄重,上身构成立锥形体,足细肩阔,颈长口小,内含双层盖,盖圆顶平。

贵政山茶叶罐保持茶叶优质效果秘决之处,在于盖中有内外双环壁,内环紧含盖咀,外环延伸盖颈,自然形成盖里有盖的保质奇功。虽将盖戴下之后旋圆摇荡松动,并不紧固,但茶罐内保持不透气。若你疑盖子松动漏气,用布或纸张垫入盖内密封,这时茶叶的贮藏效果却适得其反,数天后便会霉变。只要把刚买来的茶叶罐,掀开盖子在太阳下面晒干罐内湿气,然后用干净布料拭净,把茶叶装满,戴好盖子,茶叶贮藏10—20年仍可保其质量。罐装茶叶贮藏5—10年之后,茶叶可起清凉解暑,治伤风感冒之效。贵政山茶叶罐,也可用于贮藏高丽、人参等贵重中药,有不易变质的特点。(作者:郑炳城时间:1988年12月)

九.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桃山格篮

桃山格篮

桃山格篮(也称介蓝)源产地在炮台红门楼,有菜支软、茎粗、生菜叶油绿特点,爆炒后其色益发油翠欲滴,引人垂涎。

桃山格篮烹调十分讲究,以猛火、肥油,鲜腥勾兑而出名。可配以鱿鱼、、肉片、香茹、豆腐干丝,在猛火中0一、二分钟即可上盘。成菜的格蓝依然栩栩如“生”,其菜入口香、酥、脆,是潮汕地方酒席上不可多得的佳肴,有“青龙出海”之称。

“格篮”这个名字在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称很多很多以前,一尼姑(有说是观音化身)化缘至此,顿感口腹饥饿,见一农家屋前有一灶鼎正在煮熬牛肉,其屋旁有一小片鲜嫩青翠的野菜,意欲采摘充饥,又不愿生吃,遂灵机一动,将菜置之于手提花篮之中,入鼎隔篮煮熟,提起小试,香气四溢,足以解饥,格篮之名由此而来。今粤菜中有一“过水油菜”的做法就很有这种古风:将油菜(广州人称菜芯)放进沸水中搅了几下,捞起加些香油佐料即可,据称还能保持菜中的多种维生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