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九江土特产干货 江西九江十大特产零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九江土特产干货 江西九江十大特产零食更新时间:2023-08-16 16:38:46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糍花片

糍花片 这是客家人用作茶点或干果的佳味小吃,其做法简单:用洗净的红薯或芋头,煮熟后捣成糊状,加薯粉和少许黑芝麻进去揉搓,做成椭圆形的长条,放入烧开的锅水中煮熟后捞起,冷却后切成薄片晒干。春节前用砂炒、用油炸都可,味道又香又脆,是下酒咽茶之佳果。

二.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菊花茶

修水菊花茶是江西省修水县地方特色小吃。其主要特点是以修水本地腌制的盐菊花为主料,配以茶叶、芝麻、黄豆、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花生等佐料,冲泡成色、香、味俱佳的“什锦茶”饮品。此茶在修水家家必备,为待人接客之佳品。

修水菊花茶不是饮和喝的,而是吃的。茶料包括茶叶、菊花、萝卜、柑桔皮、生姜、川芎、黄豆、花生、芝麻等。其泡制方法略同于一般泡菜,放茶料入杯冲入开水即可,不同的是不能加盖,也无不时加水之说,以保持修水菊花茶的原汁原味。吃茶要趁热,此时黄豆、花生、芝麻尚干燥浮在水面,可随口吃下,满口芳香。一会儿茶料沉入杯底,需晃动碗标,将水和茶料一并吃下。

特点

修水菊花茶可提神醒脑,清心明目,去郁下气,助阴润肺,温中补气,化痰止咳,澄血祛风,去湿防寒,清热解毒,具有补充盐分,消除疲乏,解渴充饥等功效。修水菊花茶所用茶料均出自本土,有的直接取自野生,如菊花、川芎、黄连芽等,备料方便,加工简单,经济实惠。

制作

制菊花茶颇有几分讲究,佐料也极考究。八九月间摘得新菊,去其花蒂,洗尽晒干,用盐腌制;将生姜、萝 配料

卜、橘皮细垛成丁,也用盐腌制,生姜、萝卜还须晒干,以便贮存。同样拌以炒得喷香的黄豆、花生、芝麻、米粒,还有花椒。一杯茶端上来,上不见水,下不见底。若用玻璃杯冲泡之,层次更见分明,芝麻、黄豆、花生、炒米、花椒悬浮在上,生姜、萝卜、茶叶、橘皮静沉水底,其中菊瓣如云,或升或沉,移趣自然。茶香袅袅,芽尖剔透,白菊晶莹,观之赏心悦目,啜之齿颊留香,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仙。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菊花茶,因其佐料共有十样,故又称“什锦茶”。郑板桥曾有联曰:“白菜青盐精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足见此茶不同凡响。

修水茶俗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自古以来修水人喜欢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天天饮茶。遇客先敬一碗茶,俗云“客至主人欢”,“坐下当,戏下当,吃碗茶当”。修水人把饮茶与吃饭看的同等重要,他们也有着一套别处所没有的独特茶俗。
修水人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满,俗云:“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懂礼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盖面,菊花跑边,上不见水,下不见底,一吹三个浪,一刷三条巷”。向客人敬茶,侧身上前,同时道声“请吃茶”,上完茶后,侧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暂时不吃,不能随意放地上应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应自行将茶碗送回茶盘,告辞时应讲“多谢茶”。
千百年来,茶俗广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亲嫁女诸方面。修水人每遇红白喜事,主人都设一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敬茶此活称“司茶”。旧时,民间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亲的习俗。相亲是婚姻第一道程序,俗称“看大姑”。相亲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盘待客茶。此时,男女双方见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辞,女方不中意,则不传第二次定情茶双方中意,女方在传定情茶时,男方放礼金 于茶盘内,称“压茶盘”,女方则设午宴招待男方来宾,婚事便算初定。

选购

1、选购时建议先简再繁,可以先买点修水菊花,放少许佐料尝试,觉得可以再添加其他零食(如炒黄豆、萝卜干等)。
2、冲泡时一杯放少许菊花即可,一定要用开水,温水泡不开。
3、建议炒芝麻在冲泡好后菊花茶后再放入,那样更香更好吃。

三.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宁红茶

修水宁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处赣西北边陲的修水县,旧属“义宁州”治,所产宁州工夫红茶,简称“宁红茶”,它是我国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之一。 “宁红茶”素以条索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红艳,香味持久而闻名中外。据旧方志及清代瑞延《纯浦随笔》等-载,宁红茶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光绪年间曾一度被列为贡品茶。二十世纪初是宁红茶盛产、销售全盛时期,国内外茶商、专家誉其为“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行业谣谚:“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 修水县作为“宁红茶”出口生产基地,1958年生产的“宁红茶”新品种,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令。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金杯奖和国家银质奖。( 九江)

地域范围

修水地处幕阜、九岭山脉之间,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修河自西向东经赣江汇入鄱阳湖。修水宁红茶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白岭镇、全丰镇、黄龙乡、路口乡、古市镇、水源乡、大桥镇、上衫乡、余段乡、渣津镇、石坳乡、东港乡、马坳镇、杭口镇、西港镇、上杭乡、新湾乡、溪口镇、大椿乡、港口镇、布甲乡、竹坪乡、征村乡、山口镇、漫江乡、复原乡、庙岭乡、黄沙镇、黄港镇、何市镇、上奉镇、黄坳乡、太阳升镇、四都镇、宁州镇、程坊库区管委会等36个乡(镇、管委会);保护范围位于北纬28°47′~29°22′,东径113°57′~114°56′之间。保护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 外在感觉特征:外形紧结,苗锋修长,色泽乌润,汤色红亮,甜香高长,滋味甜醇,叶底浅红。 ⑵ 内在品质指标:水分3%-6%;总灰分5%-6%;粉末0.5%-3%;水浸出物36%-40%;多酚类化合物16.5%-25%;咖啡碱3%-4.5%;氨基酸5%-7%;茶黄素1%-1.5%;茶红素0.7%-2%;水溶性多糖类2.5%-3.5%。 ⑶ 质量安全要求 ①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的规定要求。 ② 产品生产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8-2001及《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T 5019-2001执行。 ③ 质量安全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 茶叶》(NY5244—2004)的规定。

四. 江西省 九江 庐山市 油炸豆腐

油炸豆腐是九江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鲜香可口,很受欢迎。一般用料是:豆腐、猪脚、酱油、大蒜、辣椒、短黄豆芽、茴香等。制作方法,先将豆腐切成三角型小块(厚薄适中)放在热油中炸,等二面金黄时捞起,然后氽入汤中,再加入猪脚、豆芽以及姜蒜、辣椒等配料,煮沸入味后捞起,吃起来鲜、香、润、辣。

从前生意人肩挑小担,沿街叫卖夜宵,食客需要就立即加工(豆腐是事先炸制好的),而且根据食客的要求配制口味。这种风味独特的油炸豆腐,很象江浙一带的煮百味(豆腐皮)。食而不腻,味道爽口。

五. 江西省 九江 都昌县 都昌珍珠

光彩夺目的珍珠人人喜爱,但是对于鄱阳湖畔的江西省都昌县的群众来说,珍珠不仅仅是美丽而已,更加是他们创业致富的“摇钱树”。依靠科学养殖、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等措施,都昌县的珍珠产业远近驰名,最近被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淡水珍珠之乡”。

都昌县是全国闻名的珍珠大县,珠核、有核珍珠产量均占全国80%以上,去年淡水珍珠产量3.56亿元,最近,都昌县被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淡水珍珠之乡”。都昌县周溪镇在1999年以前是省特困乡,原来人均年纯收入仅为800元左右,而现在达到了2400多元,今天的种种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干部的鼓励和能人的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政府因势引导,依靠科技兴珠,加强池塘管理是关键。

周溪镇农民曹新国靠“湖面养禽、湖中养蚌、湖底养鱼”发了财,投资200余万元在县城工业基地办起了珍珠加工厂,他带动了一大批村民承包精养鱼池,从事淡水珍珠养殖,珍珠加工成品后又帮助村-系市场,他的淡水珍珠养殖在国内外珍珠业享有盛名,产品畅销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由于淡水珍珠养殖这一产业的扩大,全县有近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农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同时,曹新国先后被授予“九江市百名优秀乡土人才”、“江西省农民科技致富典型”、“全国劳模”。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龙凤什锦汤

龙凤什锦汤

这是修水泰乡一道风味独特、人见人爱的菜肴,后来因风味好而传遍全县,只是因用料各异、风味不同而已。乡下人俗称为“虾米蛋”,城里人简称“什锦”。“什绵”谐音“十景”,泛指由多种食物混合做成,实际上这龙凤什锦汤还真不止十种食物。此道菜做法简单,先把洗净的胡萝卜、莴笋、香菇、木耳、五花腊肉、腊猪肠和浸泡好的小山竹笋干切成丁末,与虾米一同用油炒过,加鸡汤或肉汤,配佐料慢火煮熟,起锅前冲入鸡蛋花,加上葱花、姜末和适量淀粉即可。但要注意稀稠适中,以便于用调羹食之。这道菜色香味齐全,盛在碗里,可见红黄绿白黑五色混合,色彩斑斓;闻入鼻中莴笋香、腊肉香、虾米香、葱姜香,使人谗得口水欲滴;吃入口中,胡萝卜、莴笋、香菇、腊猪肠等是又甜又香又脆又爽。用作主食时,还可加一些弄成米粒长短的碎面条。喜辣者可适当加一些辣椒粉。冬春两季食用时,既可饱肚,还可祛风寒,这道菜不但是乡村请客必备菜,还成了城里各特色土菜馆的当家菜。

这“龙凤什锦汤”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的是泰乡八都龙峰山里的龙伢凤妮两家要开亲。这龙伢早已成人,长得粗壮结实,怎奈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家中人多劳少不富裕,好在他与父亲勤快,母亲会持家,日子还过得去;这凤妮漂亮贤惠,也到了婚配年纪,是父母掌上明珠,女大当嫁,父母也想她找个好人家,于是经媒人一说,也动了心。两家虽说住在两对门,鸡鸣狗叫都听得见,但大山中来去常要半天时间,虽然龙伢凤妮早有相互爱恋之心,但两家大人还是不太了解。按泰乡风俗,女方父母和主要亲戚约清明后三日到男方“采家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满意了就在男方家吃中饭,否则,将托辞借故离去。

对于龙伢家来讲,这席招待“贵宾”的饭理应档次高一点,但却十分为难:一怕女方赚穷不同意,那可就既浪费又受气;二是家里也不富裕,加之正是乡下人度饥荒之时;三是不准备又不行,弄不好将在新亲面前出丑。

话说迎接女方家的客人和媒人落座后,给每人泡上一碗上不见水、下不见底的芝麻、豆子、花生、干姜、萝卜干和菊花的相料茶。双方客套几句后,女方父母以散步为由房前屋后、牛栏猪圈都看看,见男方家勤快干净,虽然目前不宽裕,日后却有奔头,心里基本满意,再与龙伢聊聊天、问问活,见其诚实忠厚心里有了几分喜,于是,与媒人一碰头,决定在男方家吃中饭。

再说龙伢母亲会过日子,留了些过年的腊猪肉、腊猪肠和香菇、木耳,家里养了鸡、也有蛋,菜园中有胡罗卜、莴笋和鲜葱,两个出嫁的女儿一个带来了水塘里捞的虾子,一个带来了上山采摘的小山竹笋干。龙伢母亲心灵手巧,将这些食物切成丁未煮了一锅羹,冲上鸡蛋花加上芡粉,做了一盆色香味全的佳肴。宾主吃得满意,谈得投机,媒人看着这一盆如游龙戏凤般的什绵汤,想着龙伢凤妮将喜结连理,高兴之余,即兴将此佳肴命名为“龙凤什绵汤”,意为“龙凤呈祥”。这道菜因制作简单,口味适众,名字吉祥,同时解决了男方家准备“采家舍”宴席的为难之处,所以迅速传遍泰乡、传遍全县,成为婚宴喜庆的一道主菜而传至今天。

七.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萝卜干

萝卜干 选长条形嫩白萝卜、胡萝卜洗净切成条状,要求顺切,使每块罗卜条都带皮。将切好的萝卜条撒上薄盐拌匀腌制一天后,再捞起晒至半干,然后拌入研细的山椒粉、胡椒粉等,再装入缸中压紧密封。经过一两天后就可以吃。萝卜条有红有白,又辣又脆,是咽饭下酒的凉菜,也是小孩喜爱之零食。另外,也可以将罗卜切成片直接晒干,做菜时再用水发胀,加辣椒、豆豉炒腊肉,味道又香又辣又爽口。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修水板栗烧肉

板栗烧肉 板栗烧肉是一道四川名菜。修水县盛产板栗、花椒,用本县物产做出的板栗烧肉人见人爱,因而,成为修水人宴席上一道不可缺的名菜。

这道菜做法简单:取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小块备用,板栗用沸水烫5分钟后剥去皮,在七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炒锅置中火烧热油,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炒过,加料酒、精盐、肉汤、糖色炒至转红,将拍松后的生姜和葱、花椒加入,移至小火上煨至快熟时,再放入板栗同烧,待板栗熟透汤浓稠时,去掉姜、葱即成。特点是色泽红亮,甜咸适宜,板栗酥香爽口。

九.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生芽麂肉

生芽麂肉

主料即花生芽和肥麂腿肉。花生芽本是修水四都一带农民家里的一道菜,四都东岭一带盛产花生,每年花生收获季节如碰到一场大雨,山地中没来得及收获和收获后遗落在土中的花生都会长出嫩芽来,甚至连收获在家里来不及晒干的花生都会生芽。这花生芽是道好菜,洗净用油爆炒后加肉汤焖熟,味道鲜美,口感脆爽。

现在修水许多餐馆都喜欢用麂肉、兔肉、牛肉炒花生芽,尤其是麂肉炒花生芽口感更好。取新鲜麂腿肉切成薄片,置油锅中爆炒后,倒入炒好的花生芽,加辣椒、大蒜、姜末、花椒、料酒等佐料,再加适量肉汤,起锅前稍加芡即成。这种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丰富。

十.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三熏火锅

三熏火锅 川菜“毛肚火锅”是出了名的,修水的三熏火锅就是根据这道川菜的做法,利用修水特有的熏制腊味和出产的花椒而创制的,因其味道独特,现已成修水一道名菜。

三熏火锅主料是:熏制的腊猪尾巴、腊猪(牛)肝和溪口的烟熏油豆腐。将洗净煮熟的腊猪尾巴切成小段,腊猪(牛)肝切成薄片,连同烟熏油豆腐放入锅中,加姜片,山椒、花椒、胡椒和肉汤、佐料,煮沸后倒入火锅内再继续煮。再将浸胀的薯粉丝、碱灰耙、豆芽、豆腐油、香菜等用盘另装备用,客人可随吃随烫。

三熏火锅又名“三腊火锅”,这名字的来历还有段故事。说的是改革开放后溪口一家农户三个儿子都结了婚,大媳妇是修水溪口源里的本地姑娌,二媳妇是儿子在外打工时带回的四川姑娘,三媳妇是老三的同学湖南妹子。过年时,一大家人相聚吃团圆饭。饭桌上,二媳妇称自己是“不怕辣”的川妹子,三媳妇讲自己是“辣不怕”的湘妹子,俩人试问大嫂怕不怕辣。这做大嫂的听出了弦外之音,知道两位妯娌有意用话敲自己,于是说:“我去做一道菜出来尝尝,大家比试比试”。于是就将腊猪尾巴、腊猪肝、烟熏油豆腐做成了一个火锅端上桌,大家吃得有味。吃完后,大媳妇对两位妯娌说:“你们看,我三腊(辣)都敢吃,还怕你们‘俩辣’?”两位妯娌也听出了言下之意,就说“你这腊不同于我这辣”。“怎么不同你个辣”?大媳妇马上接着说,“我这火锅用的是腊猪尾巴、腊猪肝、烟熏腊油豆腐‘三腊’,放的是山椒、花椒、胡椒之‘三椒’,怎么还比不上你们俩辣”,俩妯娌听后自知理亏,连说:“还是大嫂辣,还是大嫂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