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都有哪些土特产 黄山市黟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都有哪些土特产 黄山市黟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9-02 05:08:47

一. 安徽省 黄山市 黟县 冬瓜饺

冬瓜饺由屯溪迎春馆创立,已有百年历史。

馅心以冬瓜为主料,配猪肉、火腿、香菇、麻油等炒烩,然后加淀粉勾芡而成。

饺子包好后上笼蒸,蒸熟后,馅松嫩,微带卤汁和冬瓜清香,鲜美可口。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祁西土布

祁门生产土布始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为农家妇女自行纺织的一种布匹。这种土布以历口为交易集散地,历口附近的村子多有出产,其中彭龙村为最。这一带均属祁门西乡,故称“祁西土布”。

祁西土布,门扣在5百至6百根纱左右,门约1尺8寸,长度3丈6尺至4丈足尺。品种有醉红、窄绿、紫青、十文青、三文青、白地青花、青花白地等,可做衣服、印花被面、包袱、头巾。因其特别厚实暖和,耐用经磨,用来做冬天的内衣和棉被里子非常适宜。

以前,祁西一带的农家妇女有不少会织土布,从棉花到成布,一般要经过轧花、弹花、搓条、纺纱、摇线、煮浆、解线、经纱、梳纱、织布等工序。所用的机件都是竹木制成,单人操作,手工完成,讲究的是个心灵手巧。如今,在历溪村的“徽州民俗物品展览馆”中,就有一套当年的织布工具,保存完好,让人可以想象那时的织布情景。据说,由于工具简陋,一个勤快的妇女一天也只能织成一个土布。在纺织过程中还有些讲究,大多数是纬线用色线,织成的一点一点的似爬满蚂蚁,叫“蚂蚁布”。也有用等距离的隔色纱织成的,叫做条子布、骰子布。

这种土布独特的是,在颜色搭配方面,主要是用青、白两色纱线交织而成,看上去朴实大方,密而有序。其染色方法有煮色、瓮染、印染3种,颜色鲜明,不易褪色。还可通过印花工艺,印染上一些简洁明快、造型生动的图案,古拙朴素,乡土气息浓郁,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

祁西土布曾在祁门流传了百余年,在抗日战争时期,“洋布”货源枯竭,土布还解决了祁门人民穿衣的大问题。由于时代发展,土布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渐渐地不为人所知。今天,这种古朴别致的土布,若能开发利用,制成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说不定会大受欢迎呢。(摘自《祁门风物》)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歙砚

歙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歙砚别名龙尾砚,用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龙尾山歙石雕琢而成。在名目繁多的歙砚之中,罗纹砚最易发墨,最 宜笔锋。罗纹砚中,以纹理细密的古犀罗纹、鱼子罗纹和暗细罗纹为最佳。歙砚因其石纹各异而拥有不少雅称,如金星砚,砚石中洒布金黄色点,黑地黄星,宛若夜幕繁星;罗纹砚,蓝黑细线似罗纹,细的如盘发,粗的似卷带,起波的灵动,像卵石见扁见圆;蛾眉砚,卧蚕、柳叶都似眉,长的长,短的短,有的还成双成对,恰似脸上挂双眉。另外还有鱼子纹、瓜子纹、枣心纹、算子纹、松纹、豆斑纹、角浪纹等,雕砚名家们一般都会因材琢砚,让纹彩尽量展现出自然纯朴的姿色,使得天工妙手合一,交相辉映。

尽管罗纹歇砚实用价值很高,但名气并不是最大,歙砚中名气最大的是金星砚。从唐代开采歇石以来,金星砚的名气一直高居首位,被人们认为是歙砚的代表。金星砚硬度高,坚润耐磨,且越磨越亮,冲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砚中之上等佳品。

四.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祁术

祁术为白术的一种,是名贵地道中药,因产于祁门而得名。我国浙江、江西、云南等省均产白术,但以祁术品质最优,为白术最上品。

祁术习生于海拔千米以上、多云雾、土质肥沃的山坡上,怕高温,忌积水,较耐寒。祁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80厘米,上部有分枝。叶为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两边有柔毛,有暗红色长柄,头状花序较大,开白花略带黄色。瘦果密集羽状冠毛,籽比芝麻籽还小,灰黑色。根状茎大者如拳状,形似如意,与茎杆相连处较细长,如鹤颈形。故祁门老药工在鉴定祁术时,总结了一句俗语“鹤颈如意形”来概述其特征。断面色白质润,大者中心带有朱砂点,味先甜后苦。

祁术以块茎入药,具有补气健胃、补血、壮筋等功能。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载有白术“气味甘温,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热,除热,消食。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本草纲目》中对白术功用的叙述可谓详尽,“其功用甚火,即补脾温胃和中燥湿,益气生血,进饮食,治劳倦,化疟癖,除呕吐,消痰水,遂水肿,止泻痢,收白汗,长肌肉,理心下急满”。山区群众熟知祁术的药用价值,形容说:“一场大病,祁术不离,吃上两斤,上山有劲”。据现代药理证明祁术主要成份含挥发油,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降糖、强壮、抗血凝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肝炎、胃溃疡、糖尿病等疾病。

祁术的经济价值很高。早在清末,在南洋群岛召开的国际土会议上,祁术被评为优良品种。民国时期,药号(即今药店)在出售祁术时,都用一特制的小盒子包装,每盒装祁术1斤。凡出售的祁术每株都留有约5寸长的颈,以示与普通白术之别。在包装盒外面贴有仿单,名曰“天生祁山野白术”,售价达32块银元1斤。

祁门具有适宜祁术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人工种植祁术也获成功。

(摘自《祁门风物》)

五.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砖雕

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的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名闻中外。主要用在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等上面。古代砖雕多以浮雕为主,少数也有线刻的。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们也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象这样的整体建筑,砖雕装嵌其中,十分和谐协调。徽州砖雕的图案,有花鸟、人物、戏出、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安徽省博物馆藏有《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徽州砖雕的代表作,表现出高超的技艺。

六.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雪梨

徽州雪梨:雪梨梨花洁白晶莹,果实如雪似玉,流光溢彩。清明过后,盛产雪梨的歙县梨乡,那一棵棵透出嫩叶的梨树上,挂满了棕叶丝扎的用柿漆水渍过的不透光,不透气的毛边纸袋。历时四、五个月,直到梨子成熟采摘,梨袋才和雪梨一起下树。包梨袋有两大好处:一可以防虫害,二能使果皮雪白,外形美观,雪梨之美名,由此而得。据记载,徽州雪梨的栽培始于宋朝,大面积种植也有了300多年的历史。雪梨以果形美观、皮薄汁多、香甜清脆而遐迩闻名,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

徽州雪梨共有30多个品种,其中著名的有金花早、细皮、木瓜梨、涩梨等四个品种。其中涩梨颇有药用价值,取去梨核,放入冰糖,炖熟食用,能治疗呼吸道疾病。用它制成梨汁、梨膏,有去热清痰、止咳润肺等疗效。关于涩梨的药用价值,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清代初期,苏州名医叶天士见歙县人何大病入膏盲,无可奈何。但何大回家后遇当地医生程敬道,后者用涩梨不到半年,就使他恢复了健康。叶天士得知后竟然下掉招牌,隐姓埋名到歙县程敬道的药铺里当药倌学医,传为谦虚好学的一段佳话。

七.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祁门瓷器

祁门盛产瓷土,但在古代,瓷器生产却不多。据考证,祁门生产瓷器至少始于明代,在《中国瓷器》书中就有记载:“窑址名称:祁门窑;所在地:安徽祁门县;烧制年代:明。”但一直到民国时,都只有零星生产,没有多少影响。

建国后,祁门开发利用瓷土资源,于1958年以原公私合营祁门瓷土厂为基础,设窑开始烧制瓷器,并在金字牌建设瓷厂。次年国庆前夕,烧制成功第一窑“献礼瓷”向国庆10周年献礼。自此,祁门瓷器生产开始起步,并飞速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现在祁门已有多家瓷器生产厂家,能生产日用瓷、工艺瓷、旅游瓷、仿古瓷等各类产品品种。

祁门瓷器花色品种丰富多样,琳琅满目,造型优美,画工精细,既充分反映了祁门瓷土的优异品质,又体现了祁门瓷器生产者的精湛技艺。产品装饰多种多样,既有粉彩、贴花、青花,也有结晶釉、颜色釉和多种艺术釉。产品品种中日用瓷有各类碗、壶、杯、盘、匙、坛等餐具和用具;工艺瓷有各种花瓶、笔筒、挂盘、釉面砖、壁画等。1972年问世的“双龙茶杯”采用竹节造型,自然别致,画面是根据神话传说中的双龙戏珠设计的,粉彩描金,富贵古雅,曾经荣获安徽省轻工业厅优质奖,畅销东南亚、北美等地。薄胎瓷是祁门瓷器的艺术珍品,系采用太和坑瓷土为基本原料,精心制作而成,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为其四绝。一只口径达13.5公分的薄胎碗,仅重75克,最薄处不到0.5毫米,通光处可清晰地看到背面的山水图画。

祁门瓷器在国内外颇负盛名,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精制过一批青花、十字花和描金的迎客松烟缸、茶具,胎体晶莹,花样清新,美观大方,充分展示了祁门瓷器的风采。祁门瓷器遍销于国内外各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摘自《祁门风物》)

八.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州竹编

“徽州竹编”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传世的明清竹编实物,以碗、杯、盘瓶等为主,还有箧盒、书箱、礼盘、果盒等。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清代的“金漆堆花圆果盒”,均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花纹胫,涂彩漆描金花而成。近年来,为适应外贸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徽州竹编”突破原来的长、圆、方、扁造型和简单的图案,发展成竹编画、竹雕、竹制人物、竹编兽禽等。其中,山水花鸟,珍禽异兽造型复杂,图案纷繁,篾工往往要把不到一寸宽的竹片分成10——140根头发丝细的篾条,是软似丝棉,细如发丝。还增加了烫金、烫花、贴花、染篾、漂白和防霉、防蛀等工艺。竹编的色彩,由黑色和本色两种增加了红、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运用编花、透空、夹筋等手工编织手段,使竹编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1983年,屯溪动物造型竹编参加全国行业评比被列为第三名,获百花奖。( 黄山)

九. 安徽省 黄山市 祁门 九制黄精

黄精在祁门民间又叫作老虎姜、鸡头参等,古称黄芝,意为象灵芝一样的灵丹妙药。黄精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横生根状茎,肉质肥大。地上茎长而较柔弱,一枝多叶轮生,叶短似竹,线状披针形,先端卷曲而缠绕它物,无柄。夏季开花,花梗下垂,花白色钟状,浆果球形,熟时黑色。

中医学上以黄精根状茎入药,性平而味甘,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的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消渴等症,是一味疗效很好的中药。杜甫诗云:“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久服黄精令人神清气爽,延年益寿,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只食黄精,活了110岁。

黄精喜阴湿,性耐寒,野生山坡林下。每年晚秋至早春萌发前,为最佳采收期,根茎挖取后洗净,放在蒸笼内蒸至透心,取出边晒边揉,干后即为成品。祁门黄精资源丰富,蕴藏量在20吨以上。且利用很早,据史载,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有九华山僧人特地来祁,在四乡收购黄精,经九蒸九晒,精心制作,名曰“九制黄精”,油润气香味甜,品质上佳,深受上九华山朝圣和旅游的人青睐,供不应求。从此,祁门黄精名声远扬,至今仍深受欢迎。(摘自《祁门风物》)

十. 安徽省 黄山市 黄山区 徽州烧饼

徽州烧饼远近闻名,已经有多年的历史。“香甜两面黄、外扣芝麻内插酥”是徽州烧饼传统的独特风格。

还没走到洪记,远远就闻到了烧饼烘焙出的香味。走进洪记,刚刚出炉的小烧饼金灿灿,一口一只烧饼用肥猪肉丁加梅干菜做陷,芝麻撒面。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炉中,烤熟取出。香味浓烈,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外面酥,里面松,油润不腻,路人游人人人赞赏。

吃法杂谈:洪记烧饼当然是刚出炉的最好吃,既香又酥,不过对远道而来的游客,买了洪记烧饼带回家,想吃刚出炉的口味,必须将烧饼放在平底锅上,锅底抹点油,用小火烤,香味便会慢慢溢出来,口感也跟新出炉的一模一样。或者放在微波炉里高火1分钟,等冷却后再吃也OK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