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古城区雪茸土特产商行 古城区杨勤燕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古城区雪茸土特产商行 古城区杨勤燕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3-08-11 07:31:49

一.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鸡粽

是丽江各种地产菌类中的佼佼者,在丽江永胜、华坪、宁蒗、丽江四县中,以永胜出产最多,华坪次之。每年火把节前后陆续上市,品种主要有白鸡粽、乌头鸡粽 两种,以乌头鸡粽为上品。但不论哪种鸡粽,又以尚未开伞的菌菇食味更加脆嫩、鲜甜。当地常用的吃法是:鲜鸡粽炒火腿、辣椒、肉丝和煲三鲜汤;再就是在鸡粽上市最多时,大量购买回来,拌以辣椒、花椒、盐,用香油将鸡粽炸成"鸡粽油"。关于鸡粽油的滋味,清人曹树翘在《滇南杂志》中描述道:“士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优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据清乾隆年间来云南做官的田蒙斋考证,《庄子》里"鸡菌不知晦朔"之言,就已说明我国早在两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食用鸡粽,并已写进了书中。《本草纲目》中也曾有鸡粽有"益味、清神、治痔"的记载。在滇中的历朝文人史官,对鸡粽的吟咏记载甚多,其中,尤发清人贾杰《鸡粽》诗最为形象: 至味常无种, 轮菌雪作肤。 茎从新雨茁, 香自晚春腴。 嫩鲜头番秀, 肥抽九节蒲 。 秋风菁菜客, 食品列兹无。

二.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新丽江马

【主产区与分布】 产于云南省的丽江地区丽江县,其邻县也有分布。

【形成历史】

当地居民素有养马习惯。从1944年起引进阿拉伯马对本地进行杂交改良,1953年以后又先后引进阿拉伯蒙古0、卡巴金、河曲马、伊犁马、小型阿尔登马进行不同形式的杂交组合。1956年以来,云南省农业局制定育种方针和选育指标。目前新丽江马已经经过杂交阶段和横交阶段,进入自群繁育。

三.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冬虫夏草

是丽江雪域高原的名产之一,又名冬虫夏草。其滋补和治疗功用在人参、鹿茸之上,价格十分昂贵,每千克上品售价近三、四万元人民币。 虫草之所以称为“冬虫夏草”,其成因是雪域高原盛夏冰消雪化之时,蝙蝠蛾产在草甸花草树叶上的虫卵,经自然孵化后变成小虫钻进土里,靠汲取植物根茎的营养长大,这时,盛夏季节开始活跃的虫草菌又潜入虫体寄生繁殖、萌发菌丝,从夏至冬,慢慢将地下的幼虫蚕食而死,形成“冬虫”。次年夏天,虫草菌在虫体内抽出子座,露地形成一株4-10厘米的紫红色小草,其顶端有菠萝状囊壳,这便呈“夏草”,夏草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囊孔射出,随风飘游、侍机又钻入别的虫体繁殖,循环下一轮“冬虫夏草”。

四.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炸蜻蜓

炸蜻蜓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菜,不仅哈尼族喜食,壮族、布依族亦喜食善捕。布依族居住的河谷地带,楠竹茂密,视其竹尖发黄,即可剖开竹茎采取。

生的竹虫有些让人发悚,这东西白白长长的,长了许多脚,与蚕虫差不多,只不过是个头小了点儿。炸熟后试着吃了一条,酥脆芳香,味道鲜美,一大盘子全被抢吃光了。同去的人都说,这虫子乃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味,那味道有些像我们在家中做的油梭子,不过要鲜上百倍。

这种蜻蜓是一种水蜻蜓,由云南的食馆直接向农民收取,然后包装冷藏备用。“彩云之南”每星期通过空运从云南运来的。蜻蜓的烹饪方法也相当简单,把蜻蜓放进调好味的油锅里炸,仅数分钟就可以了。不过火候的把握要非常准确才好吃。炸蜻蜓端上桌来,小试一口,味道实在不错,那种鲜香沁于唇齿,久久不会散去。

五.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海棠

是丽江的一道风景,海棠春观花、秋采实,既美化了环境 ,又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丽江植种海棠,由来已久,晚清纳西族诗人和松樵在《丽江杂咏》一诗中赞道: 海棠古树簇城南, 照影红沉白马潭。 时有游人三五聚, 树边花下坐清谈。和松樵的诗,活脱脱勾画出了丽江海棠花开时节的美好风景,今天读来,依然亲切怡人。

丽江海棠有3种类型,一为木瓜海棠(又名)贴梗海棠),主要是庭院美化、意在观花、花谢后结出的果实是木瓜而非海棠果;次为西府海棠(又名海红、子母海棠、小海棠果),西府海棠枝条畅密,树态峭立,叶绿花香,花开重瓣,着果艳甜;再是垂丝海棠,树姿婆娑,花枝细长下垂,有单瓣,重瓣两种,花色娇媚,形似小莲,是海棠花中名品。后两种海棠以丽江、拉市最多,都是春花秋实,美不胜收。

丽江海棠果多制成干品出售,有散装、袋装,纳西语叫"多利久补",是治肾炎、糖尿病的药食兼用的干果,尤其适宜不善服药的儿童食用,既吃了水果,又治疗了疾病。

六.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大肉包

包子,再平常不过了。

只是在丽江,包子也被投射上了迷人陈香留心看,会发现丽江人的早点并不是丽江粑粑、黄豆面,而是人手一个大包子。热乎乎的大包子皮厚肉也厚,5毛一个,早上,店铺的红色门板旁、拐弯的石桥边,就会多出那么一个炉子和炉子上冒着热气的锅,这就是卖包子馒头的,却独没有甜的。吃的时候蘸点鲜辣椒和着调料做的纳西辣椒酱,不很辣,味道不错,想吃就别懒,等10点左右店铺一开门就消失掉了。

七.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古城泥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泥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泥人产于颍上县古城乡,该产品主要是用当地泥土,经制坯上彩,精塑而成,100多种泥人产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业科技含量的增高,民间传统的行业有一种被冷落之感,尤其是地道的手工制作的泥人艺术。可是,颍上县古城泥人厂厂长史悠荣不信这个邪,倾半辈子心血,变着法子把手工制作泥人的技艺发扬光大,让泥人走向了世界。

史悠荣是浙江嵊州市人,原是一名下放知青,1979年回城后,出于对手工制作泥人的特殊爱好,聘请当地3位美术大师做技术指导,白手起家,开办了一家泥人厂,几年下来,不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益也很丰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泥人厂被合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来到颍上兴办企业,使他心爱的事业得以光大,而且一干又是十几年。

1991年颍上水灾后,史悠荣的妹妹因嫁在颍上,1992年春节回娘家,叙说了家境的贫困和当地闭塞的经济环境。这不仅让史悠荣动情,而且他想到了一个商机。他告诉笔者,当时来颍上办泥人厂出于三个目的:一是可以照顾亲戚,让自己的妹妹等人尽快脱贫致富;二是颍上这地方贫穷,信息闭塞,不像浙江,只要你的厂子一办,很快就有人把技术学走后自己办厂,竞争力太强;三是颍上劳动力密集,工人工资不高。1992年底,史悠荣经过一番考察后,于古城乡办起生产泥人的工厂。由于他对当时的行情了解不够,在产品的做法上不够对路,连续三年亏损18万元,这使得他半辈子的积蓄全部砸了进去。

1996年开始,他带着生产的泥人走遍全国各地,边宣传边推销边征求客户意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泥人制作,既生产制作以无锡惠山为代表的变形夸张写意为主的南派艺术泥人,又生产以天津“泥人张”为代表的写实逼真、栩栩如生的北派艺术泥人。生产的泥人素材以历史题材、传统故事、四大名著为主,有反映我国56个1的作品,还有代表我国5000年文化的国粹艺术戏剧脸谱。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市场适销对路的,他都设计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小巧玲珑,价廉物美。产品上市后供不应求,每月产量可达10万件,品种也由原来的几十种增加到300多种。

史悠荣不断扩大生产规模,2001年在浙江开办鹿山泥人厂,让大儿子去管理,今年初又在颍上县城办了一个分厂。这样以来,他的产品数量在全国同行业中占了将近一半。颍河乡四里湾18岁的女青年范艳艳初中毕业后到外地务工,家里不放心,6月份来到泥人厂后,经过培训,每天彩绘泥人200多件,月工资800多元。

史悠荣的产品销售到国内许多城市,并与法国、德国等国家签订了销售合同,产品走出了国门。建国50周年时,他的产品56个“1”被选为礼品赠送外宾;全国第三次戏剧节,泥人脸谱被选为大会礼品;许多国家级饭店、宾馆把他的产品作为礼品赠送给客人,工厂的产品受到国内外朋友的喜爱。

八.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东巴蜡染

东巴蜡染是在贵州苗族蜡染、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基础上,以纳西族东巴书画作品为文化

内涵的新的印染工艺品。它以棉布、丝绸、金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在制作中,工艺师们利用蜡冷冻后产生冰纹的特发报,掌握好冰纹的粗细、疏密、走向,使其恰到好处地表现物像,同时采用分色封蜡,丰富色彩层次等手段,增加艺术表现效果。

目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和丽江县东巴文化蜡染厂研制出三十多个品种,除面料衣物外,还有旅游包,手帕、布帘、装饰画、沙发巾等。这些蜡染制品,图案丰富

多变,色彩典雅古朴,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沉,因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喜爱产品远销日、美、法等国。

九.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牦牛火锅

丽江:牦牛火锅

到丽江往往让人忽略了它的美食——因为有太多的景致。其实单单牦牛火锅,就足以让你彻底爱上丽江的。牦牛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原,食草而生、肉质细嫩,是藏家的最爱。除了牦牛火锅,汉族人现在还没有其它途径一品牦牛肉的鲜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