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拉尔市有啥土特产 阿拉尔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拉尔市有啥土特产 阿拉尔特产哪里买更新时间:2023-08-08 11:37:25

一.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二.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右旗 皮囊奶酒

蒙古奶酒所用原料取自内蒙古大草原每日清晨4--8时,纯天然无污染鲜牛奶。在元代宫廷秘法和牧区法酿制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无菌化接菌发酵,精心酿制长期窖存而成。酒体清澈透明、晶莹剔透。绵甜醇厚、乳香回味悠长。饮后不伤胃、不损肝、无异味、富含人体所需十三种氨基酸、二十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等作用。

工艺皮囊奶酒,包装发掘了传统蒙古民族文化,采用草原传统皮囊为材质,选料做工极其讲究,工艺精湛,品质表里如一,令人难以释手。是收藏和馈赠上品。

三.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海拉尔 内蒙古黑木耳

黑木耳主产于呼伦贝尔盟林区和赤峰市等地,黑木耳是低等植物中的一种好气性腐殖真菌,主要生长在腐烂的柞、榆、槐、桦等树上。黑木耳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被称之为“素中之荤”,在医学上可用来益气强身、活血、止痛。

四.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居延密瓜

居延密瓜

居延密瓜产自神奇的内蒙古西部大漠边关额济纳旗,这里干旱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密瓜生长的理想境地。所产密瓜除个大、形美、色鲜外,尤其以含糖量高、口味纯而著称。远离都市的优越环境使密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受任何污染,病虫少、无残留又使其以绿色产品的身份进入现代社会家庭,产品远销到大江南北,深受消费者睛睐。年产量600万吨。

五. 新疆 阿拉尔 马肠子

是哈萨克人的一种熏肉制品。在马肠子中灌入马肋骨肉,用爬地柏熏制而成,吃时切片蘸佐料,其风味浓郁、独特。

六.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蒙古佳肴羊背子

蒙古佳肴羊背子

羊背子,蒙古语称“乌查”或“秀斯”,是蒙古族居民最喜欢、最名贵的佳肴。只有在祭祀、婚嫁喜事、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的宴席上才能见到,其做法和吃法都很讲究。

所谓羊背子,是按照骨关节部位,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连头带尾入锅,添加凉水。切忌热水中下肉,热水煮肉肉呈红色。待锅开后,加入小许盐。煮肉时要把握好火候,肉刚熟即出锅。其肉不但脆嫩,而且味道鲜美,如果过了火候,肉则变老,口感不适,非得再回锅煮烂食用。肉出锅时,在大盘上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到羊背上,似羊的爬卧姿势。羊背子上席后,为表达礼节,尊贵的客人先用蒙古刀,在羊背上划一个十字形,然后,主人用刀从肥厚的羊尾巴上,划下一条十厘米左右的肥油,放在客人的右手掌上,请客人将此油吸入腹中,不得在口中咀嚼,并饮酒润喉。而后,客人就可各取所需,尽兴品尝。

七.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肉苁蓉

阿拉善肉苁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阿拉善肉苁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荒漠肉苁蓉是只生长在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巴 丹吉林沙漠野生肉苁蓉

和腾格里沙漠腹地区的一种非常奇特的珍稀野生草本植物,多年生长在零下20至零上50度素有“死亡之海”干旱少雨的沙漠腹地,且数十年不出地面能够存活。拥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荒漠肉苁蓉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结晶性的中性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荒漠肉苁蓉所含的阿拉善肉苁蓉甙更是其它植物所没有,它是延缓衰老最有效的成分。肉苁蓉与其他药材不同的是,它不是生长在深山老林,也不是生长在荒丘原野,而是生长在我国内蒙古西部一望无际、干旱少雨的大沙漠之中。主产于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深处。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绿色植物。它外型奇特,身披鳞片状“盔甲”,身子象圆圆的柱子,植株高达40-100厘米,最重者一株可达10公斤。生长几十年的苁蓉王十分罕见。刚出土的嫩肉苁蓉,具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是采集的良好季节。如果任其生长下去,消耗了体内的大量水分和养分,就失去了应有的经济价值。鲜嫩的肉苁蓉,削去鳞状外皮,就是白色甜脆的肉质,并含有大量的乳汁,是沙区人们喜食的生食品。肉苁蓉还可以成为餐桌上的佳肴,把它切成薄片与土豆、肉类等炒菜、作汤,鲜美可口。

存活环境

极其恶劣的存活环境,造就了肉苁蓉卓越的奇特功效。它寄生于沙漠植物梭梭根部,荒漠肉苁蓉小如尘埃地种子在沙漠中可以存活几十年不死,随着沙丘的移动被埋入浩瀚的沙漠之中。期待着极其渺茫的生存希望,维有遇到梭梭的根系,它会寄生在梭梭根部生成孢子,依靠梭梭的养分,发育生长。最少3至5年才能长成,植株20至100厘米不等最重者一株可达十公斤,(每7公斤可凉晒1公斤干苁蓉).以每年3-5月间采挖的最好。

保护价值

肉苁蓉为名贵中药,有经济价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残遗植物,对于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濒危种。肉苁蓉由于被大量采挖,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又因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燃料,因此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苁蓉处于临危的境地。 肉苁蓉,又称地精,是当前世界上频临灭绝的物种,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是中国所发现的60多种补益中药中品位最高的药物,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珍稀营养滋补成份,对男性肾、-、0、海绵体等性器官都有极大的补益效果,对阳痿、早泄更是立竿见影,应验如神。《本草拾遗》中曾记载:“肉苁蓉三钱,三煎一制,热饮服之,阳物终身不衰”。但肉苁蓉极其稀有,频临灭绝,而中国也只在新疆天池峡谷中才有少量分布,产量极其稀少,当地百姓称为“活黄金”,民间也流传着“宁要苁蓉一筐,不要金玉满床”的谚语,它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地域范围

阿拉善苁蓉主要产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等三个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呼布镇等23个苏木镇。盟境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10′-106°52′,北纬37°21′-42°47′,之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植物学特征:阿拉善肉苁蓉属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茎不分支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径可达5-15厘米,向上渐变细,直径2-5厘米。叶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5厘米,宽1-2厘米,生于茎下部的较密,上部较稀疏并变狭,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0.5-1厘米,两面无毛。花序穗状,长15-50厘米,直径4-7厘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较长,与花冠等长或稍长,乱撞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连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边缘疏被柔毛或无毛;小苞片2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与花萼等长或稍长。花萼钟状,长1-1.5厘米,顶端5浅裂,裂片近圆形,长2.5-4毫米,宽3-5毫米。花冠筒状钟形,长3-4厘米,顶端裂片近半圆形,长4-6毫米,宽0.6-1厘米,边缘常稍外卷,颜色有变异,淡黄白色或淡紫色,干后常变棕褐色。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5-6毫米处,长1.5-2.5厘米,基部被皱曲长柔毛,花药长卵形,长3.5-4.5毫米,密被长柔毛,基部有骤尖头。子房椭圆形,长约1厘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长,无毛,柱头近球形。朔果卵球形。长1.5-2.7厘米,直径1.3-1.4厘米,顶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开裂。种子卵圆形或近卵形,长约0.6-1毫米,外面网状,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内在品质:阿拉善苁蓉断面棕褐色,有淡棕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波状环纹。苁蓉营养丰富,富含缬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等17中氨基酸;每百克干样中,总氨基酸含量4.8%以上,粗糖2%以上。 3、药效形状: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气微,味甜、微苦。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4、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种植采集区域的管理。

八. 新疆 阿拉尔 阿魏蘑菇


阿魏属伞形科多年生根药用植物,其根的乳汁是名贵中药材,亦名阿魏;有消痞、开胃健脾、治疗关节炎。

阿魏菇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钢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由于其子实体脆嫩可口,香味浓郁,有草原牛肝菌的美称;又因其具有消积、杀虫、治疗肉积、痞块、久疟、疳劳等药效,当地群众誉之为天山神菇和西天白灵芝。后来由于过度采摘和牲畜践踏,自然资源遭严重破坏,野生阿魏菇逐年减少

九. 内蒙古 呼伦贝尔 海拉尔 整羊席

整羊席是呼伦贝尔地区款待贵宾和祭奠及盛大节日宣会上的极贵重的名佳菜。色、香、味、形具佳,别有风味,因宴席是用整只羊做成而得名。一般选用二岁左右肥全羯羊。

烹制整羊主要方法是:选羊一只杀死,用水烫去羊毛,掏去内脏后,一是用白开水煮熟蘸上配好的佐料良用,二是将佐料放入羊腹腔内,将整羊放在烤炉内烤熟食用。后者是在过去蒙古族饮食“火烤羊肉”的基础上与“烤鸭”的方法结合而成的。出炉时香味满室,色泽好看,皮酥脆,肉特香。

整羊席吃法是:上席时将整羊平卧于一大木盘中,羊脖上系一红绸带以示隆重。端入餐桌让宾客观看后回厨房改刀,按羊体结构顺序摆好,主人先用刀将羊头皮划成风小块,首先献给席上最尊贵的客人或长者,然后将羊头撤走;再把羊的背脊完整地割下来,在羊背上划一刀,再从两边割下一块一块的肉逐个送给客人。最后请客人用刀随便割着吃。吃时蘸兑好的适口调味汁。整羊席上,还可适量安排凉盘、热菜及饭食。

十. 新疆 阿拉尔 新疆马鞍

主产于新疆伊犁、阿勒泰、和田等地区。按制作用料分,有木制镶玉鞍、木制雕刻画漆鞍、木制包皮铆钉鞍等种。

木制镶玉鞍以核桃木等优质木料为原料,经精细加工制成。其前后锈上镶有各色玉石、玛瑙等;鞍的两侧饰以带。

绚丽多姿,熠熠生辉。属高档产品,历代作为贡品。木制包皮铆钉鞍为木质鞍桥,包以上等牛皮,用铜制铆钉铆制而成花纹图案,两侧装有鲜艳或素雅的丝带。坚固耐用,美观大方。木制雕刻画漆鞍用优质木科制成后,雕刻各式花纹图案,并用多种彩色油漆装饰。按乘者分,有男用与女用之别。男用鞍多彩和禽兽刀剑等图案,花纹纤细,古朴大方,鞍的两侧饰以素牙雅带条,全鞍色调淡雅庄重。女用鞍多采用花草鱼蝶等纹样,并镍有玉石、玛瑙、悲翠等,两侧并饰丝制彩带,鲜艳华丽。全部产品增制作精细,坚固耐用。新疆地区以经营牧业为主,必以骑马为主要交通工具,多养宝马良驹,配以精良马鞍,故马鞍制造工艺应运而生,形成主要手工业。早在汉、唐墓中均有马鞍发现,至宋、明、清时,马鞍已作为大宗商品向内地出售。今已伴随新疆马匹遍布全国各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