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安顺黄果树土特产 贵州黄果树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安顺黄果树土特产 贵州黄果树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08 09:06:42

一.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板当薏仁米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板当镇薏仁米种植历史悠久,粒大色白、饱满浑圆,具有糯、甘、稠等特点,并含丰富蛋白质,被誉为“珍珠米”,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极具开发潜力。

板当薏仁米年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单户种植20亩以上的农户就有100余户,以硐口村为中心的薏仁米年种植面积达20000亩以上。该镇现有加工户30户,高峰时期加工量可达8000吨以上,已成为促进该镇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板当薏仁米品质优良,粗加工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和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已成宴席的名菜和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原料。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相配套的产业格局,成为紫云自治县农业主要产业之一。

二.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火花矮马

火花矮马

又名叫叽马、主要分布在紫云自治县火花乡,属地方特色家畜品种。因其短小精悍(体高1.0-1.1米,体长小于2米)、聪明、灵便而得名“叫叽马”。它具有抗病能力强,耐粗饲,易育肥,易于驯服等特点。

三.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上关六月李

上关六月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关岭自治县上关六月李种植协会申报的“上关六月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日通过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的审查、公告,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证书,至此,安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增加到5件。

“上关六月李”是关岭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具备特殊的土壤条件和光照条件,形态美艳,入口脆爽,味道甘甜,具有清热润肺、解毒、止消渴等独特功效,是典型的无公害绿色果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关岭县委、政府、县工商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指导和帮助上关镇成立上关六月李种植协会,积极引导“上关六月李”等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品牌铸造。2010年11月,关岭自治县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精心筹划和收集整理“上关六月李”有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了“上关六月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请,2011年11月通过了初审。

目前,“上关六月李”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平均每亩产量达4000斤,按每斤10元的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每亩产值可达4万元。“上关六月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获得,将有效地保护关岭自治县特色农产品资源,进一步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为果农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关岭果业大发展迈出关键的一步。

四.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宗地大蒜

紫云自治县宗地乡,素有种植大蒜的传统,宗地紫皮大蒜生长在海拔1020米左右的大山中,位于格凸河风景区境内,周围100公里内无任何厂矿企业污染源,农户长期施用农家肥,是纯绿色产品,具有药用、食用价值。该大蒜瓣大匀称、皮薄紫红,食用口感好,脆辣郁香,营养丰富,其副产品蒜苔有香、脆、甜耐储存等特点。可提炼大蒜油、大蒜素,也可加工速冻蒜米、腌制蒜瓣、脱水蒜片、大蒜饮料等产品。

是宗地乡的传统济经作物之一。其特点:紫皮、瓣大、鳞茎辣、味浓、食口性好,具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的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已成为贵阳市老干妈企业的调味剂。

五.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达尔粑

关岭达尔粑

关岭达尔粑,又叫“尔块粑”,是关岭人民的传统年品佳食,其特色是洁白柔韧,切细不断,柔和爽口,经煮不烂,“下锅有煮头,进嘴有嚼头”。每年冬腊月,销往省内外的达尔粑达万公斤以上。

达尔粑用山毛米、硬米,加上关岭特有的水质制作而成。旧时用碓舂米法制作,花工大,产量低。90年代,人们把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既保持原产品的特质,又快速简便、产量高。

达尔粑有烧、烤、煮、炸、炒等几种吃法。烧、烤是将粑粑切成片,放在炭火上或炉盘上烧、烤吃,味美香脆。煮,是将粑粑切成细条,在锅里放入甜酒加糖或油盐加嫩菜煮熟吃。炒,是将粑粑切成细条,配上香肠、腊肉或鲜瘦肉、菜苔、碗豆尖、酸辣椒或筒筒辣椒,用猪油猛火炒熟,加葱、蒜、姜、酱油、味精等佐料吃,味道鲜美。炸,是将粑粑切成薄块或细条,用菜油炸成嫩黄色,蘸苏麻粉或水豆豉吃。

尔块粑,用冬腊月的水来浸泡,可保存四个月左右。切成细条晒干,放置通风干燥处,可保存1年以上,吃前用水泡软即可制作。现粮油加工厂制作成真空达尔粑,一年四季均可尝到新鲜的达尔粑。

六.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七.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水晶凉粉

又称冰粉。用木瓜籽加工而成,用料齐全、讲究,除撒放核桃仁、花生粒外,玫瑰糖、冬瓜片、红枣等配料是少不了的。酷热天气,喝上一碗清凉爽口,驱暑解渴。

八.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关岭猪

关岭猪主产于贵州省中南部地区,中心产区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猪还广泛分布于贵州省安顺地区、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治州和贵阳市,是贵州省中南部山区分布较广的地方猪种。紫云县的宗地、惠水县摆金、平塘县牙舟、麻江县柿花、贞丰县牛场、织金县五花、六枝县岩脚、贵阳市花溪区高坡和开阳县的平寨等乡镇均有分布。根据产地不同,分为关岭猪、宗地猪、摆金猪、牙舟猪、柿花猪、牛场猪、五花猪、岩脚猪、高坡猪和平寨猪十个类群,均属同种异名,统称为关岭猪。

关岭猪形成历史

关岭猪饲养历史悠久,产区布依、苗、汉、水、瑶、仡佬各族劳动人民,世代都有养猪的传统习惯。历史上该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贫困,当地群众素以饲养母猪[www.nczfj.com]、繁殖仔猪出售为主要副业。大量猪源、猪种通过产区内的八大牲畜集散市场相互交流。由于分布地域连片,血缘关系密切,产地生态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相近,形成了体型外貌、性能较一致的关岭猪。

关岭猪品种特征

关岭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有八字形或菱形皱纹,额心有旋毛,耳较小下垂,嘴长适中,颈较短,体躯较深宽,胸部发达,背腰微凹,腹大下垂,臀部较丰满略倾斜,四肢直立,蹄质坚实,皮肤多皱褶,鬃毛浓密,长12~15厘米。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额心、腹部、四肢下端及尾尖为白色,也有全身黑白花或全黑和少量棕红色的,0数一般5~6对。

关岭猪品种性能

关岭猪成年公猪18月龄体重为95.9公斤,体长124.8厘米,胸围107.9厘米,体高63.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75.7公斤,115.3厘米,99.9厘米,56.4厘米。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7.8头,经产为10.4头,仔猪初生重分别为0.63和0.77公斤。关岭猪是当地各族劳动人民长期选育的一个地方品种,分布面广,饲养量大,在贵州省养猪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它具有在不良条件下肥育性能好、0优势较明显、肉嫩味美等优点,但生长较慢,产仔数偏低、皮厚0少,因个体间差异较大,故有较大的选育潜力。

公猪7月龄就有配种能力,母猪5—6月龄就可以初配,产子数可达10头左右。关岭猪肉质很好,耐粗饲能力强,适应性好,对于关岭猪如何饲养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经济价值。

九.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紫云三宝

紫云三宝

紫云三宝(天麻、杜仲、灵芝):杜仲:能入肝补肾,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治肾虚腰痛,久服,轻身耐老。野生杜仲更是宝中之宝。该产品已经进入贵州省农特精品展位。

十.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贵州美食之一。出于贵州花江镇。俗话有“十月有个-春,花江狗肉胜人参”。

原产于关岭县 花江镇的花江狗肉,制法本来就讲究,再加上狗肉本身所具有的滋补功效,使得人们趋之若骛,一尝为快。吃花江狗肉要加一碗佐料丰富的辣椒水,边蘸边吃,又烫又辣,又香又麻。可去花江“狗肉一条街”品尝。吃狗肉先讲究喝汤润胃,这样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加的新鲜。汤是狗肉、狗骨制成的原汤,它是以清凉见底而著称的。

主要特点

花江狗肉是用健壮家狗,采用 东暖夏凉,汤鲜味美,皮滑肉嫩,油光烂酥而不腻,久食而不厌之特点,狗肉本身具有和]血脉、补肾、健脾、润肺之特效, 是强身健体,驱内出寒、滋补上品,现代医学证明, 对消化不良、高血压、降血脂及肥胖有疗效。《本草纲目》列举, 常吃狗肉对腰酸、肾虚,阳痿 ,气冰膨胀有益。真是“闻着狗肉香,神仙也跳墙”“ 狗肉滚三滚 , 神仙坐不稳 ”。花江狗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说有三种理由:其一是狗肉可以治病,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之功能,对年迈体弱,小儿尿床症效果最好。一般人冬天吃了狗肉可增加热量,夏天吃了狗肉可降热。体壮者浮渣,再用小火炖至 软时取出滤干水分,抹上熟菜油,使狗肉表面发光发亮,根据食用量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

主要操作

刀工成型

狗去毛刮洗干净(水的温度在60--70之间),破腹去内脏、大骨,用沸水连氽几次,除去血迹至无臭味为止。然后砍成两节放入砂罐加水和姜数块,置旺火上炖至汤沸,滴入少许苦胆汁,除去泡沫、浮渣,再用小火炖至软时取出滤干水分,抹上熟菜油,使狗肉表面发光发亮,根据食用量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

烹调方法

煮。将锅洗净置火上。原汁狗肉汤烧开,放入切好的肉片,加入少许姜片、蒜片、鱼香菜、芫荽、葱节、胡椒粉、花椒粉、砂仁、味精使其入味。吃时取小碗(每人1个)放放适量煳辣椒面,用狗油烧烫浇在辣椒上,加入盐、姜米、蒜泥、鱼香菜、芫荽、葱花、胡椒粉、花椒粉、原汤、味精等调味品。

相关益处

狗肉可以是治病,尤其是对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之功能,对年迈体弱,小儿尿床症效果最好。一般人冬天吃了狗肉可增加热量,夏天吃了狗肉可降热。体壮者强身,体弱者补气,男女老幼皆宜。花江狗肉店店主杀狗不剥皮,像杀猪似的用开水把毛烫掉,去其内脏,小火沙锅慢炖。水一次性放足,中间不添加水,保持原汤,让肉香都炖出来。炖时要放花椒、生姜、陈皮、八角、山奈等佐料。吃法有讲究,把炖好的狗肉切成片或块,用碗装好,用滚烫的原狗肉汤冲进碗内,加入姜、葱花、胡椒粉、芜荽、味精等。再给一盘胡辣椒水,边蘸边吃,又烫又辣又麻又香,清爽可口,味道鲜美。再添一杯美酒,更是其乐无穷。

制作概要

花江狗肉是一种闻名全国的风味小吃。它的烹饪方法很独特,原料、加工过程、配料也非常讲究。据“贵州花江狗肉馆”的黎族大师傅介绍,做花江狗肉时,要选择30斤左右的成年公狗做原料,以保证肉肥瘦均匀、嫩而不老。然后像杀猪一样的宰杀狗,把狗血全部放出来,不剥狗皮,再用开水把毛烫掉。狗皮香、薄、有咬劲、可美容,因此从来都不去狗皮。而其他地方在做狗肉时,一般是将活狗直接打死、吊死甚至毒死,再将皮一剥就了了事,狗血全瘀在肉里,烧出来肉不好吃。同时毒死、病死或是死了很久的狗的狗皮剥不下来,毛也去不干净,因此花江狗肉上有皮无毛,也是他们质量可靠的一个标志。将狗毛、狗骨、狗内脏完全除去后,就可以把肉放到特制的砂锅鼎罐中,加上从贵州当地运来的花椒、生姜、陈皮、八角、山奈、砂仁、薄荷草等作料,和一些用来去掉狗的土腥味的药草,用文火慢慢来炖了。炖时用小火,是为了防止汤汁稠浓。水要一次性放足,中间不加水、保持原汤,让肉香都炖出来。一般炖到狗肉八九分熟就差不多了,出来后汤清爽而鲜美,肉细嫩而纯香。花江狗肉的吃法也颇为独特。炖好的狗肉被切成薄片或块状,整齐地排在盘子里,盘子边上是加了姜、胡椒粉、葱花、芫荽、味精的狗肉汤,以及用几十种调料做成的蘸料。吃的时候,将狗肉放到滚烫的狗肉汤中,原本八九分熟的狗肉立刻被烫熟了,再舀点狗肉汤到蘸料中,蘸料立刻就化开了。大伙边蘸边吃,真是又烫又辣、又麻又香。贵州(花江狗肉)操作全部过程:1退毛(水的温度在60--70之间)退好冲洗干净。去骨:(破腹开始去骨。。不要外面去。。这样就损坏外面的皮。保持狗皮完整》去骨以冲洗。再过下水。这样去掉狗骨头的狗肉就收缩。再用喷火枪把余下的毛喷好。再冲洗干净。。2煮狗肉的过程。。水烧开以后放狗骨头。。狗肉(去掉骨头的狗肉)里面再放砂仁。.(15来个)姜4两。对叶连1两。。煮过程中用中火。。皮软就可以。3锅底过程::用猪油和菜油(豆油也可)放姜和蒜苗和狗肉一起抄上1--2分钟。。放煮好狗肉的原汤;再放砂仁。(汤料粉.)盐/狗肉香/木姜花粉/胡椒/味精。鸡精/转转香/鸡肉精粉/起锅。里面再放葱花/香菜/大枣/////4粘料过程:香菜和葱花放在碟下面/再放糊辣椒面/ 花椒粉。味精。(沾料粉)鸡精。转转香.木姜花粉。盐/狗肉香粉/再放蒜末在上面。。用高温油淋下。。(关键地方淋油过程))—(高温油的里面有1/3是小磨香油。再放少量的胡椒粉在高温油里面/。但是要控制油的温度。淋好高温油后。再放豆腐乳。。(花生。芝麻。抄香的)即可

技术要领

炖狗肉时用小火,汤要加足以保汤清,狗肉不可炖得太过,筷子可插入狗肉即可。食用不可缺少鱼香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