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阿坝特产批发供应商 阿坝县农特产品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阿坝特产批发供应商 阿坝县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更新时间:2023-09-15 00:35:14

一. 四川省 阿坝 黑水县 黑水蕨菜

黑水县盛产蕨菜。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10000多种,我国也有2000多种。蕨类植物用途广泛,特别是食用、药用、观赏及绿化方面的利用历史悠久。根据我国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可食用的蕨类植物叫蕨菜,各国人民均有采集其幼叶鲜食、盐渍或制干菜的习惯。很早以前,荚果蕨即是加拿大和美国印第安人春季传统的食品,仅美国新布伦维斯州每年采收的荚果蕨幼叶就达15—20万吨。印度、马来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至少有30—50种热带蕨类的幼叶可以作为蕨菜食用。我国居民采食的蕨类植物也有10多种,如菜蕨、水蕨、星毛蕨、凤尾蕨、假蹄盖蕨等。除部分自用外,大部分出口日本及东欧各国,每年为国家换回不少外汇。所以迄今蕨类植物仍具有重大开发价值。

二.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麦洼牦牛

麦洼牦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麦洼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麦洼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型牦牛的地方良种,主产于阿坝藏族自治州红原县瓦切、麦洼及若尔盖县包座一带,因中心产区原属麦洼部落,故名麦洼牦牛。

特征

麦洼牦牛头大适中,绝大多数有角,额宽平,额毛丛生卷曲,长者遮眼。公牦牛角粗大,向两侧平伸而向上,角尖略向后、向内弯曲;相貌粗野雄伟,颈粗短,髻甲高而丰满。母牦牛角较细、短、尖,角型不一;颈较薄,髻甲较低而单薄。前胸发达,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较窄略斜。体躯较长,四肢较短。蹄小,蹄质坚实。前胸、体侧及尾着生长毛,尾毛帚状。以全身黑毛为主,其次为身黑端部带白(占16.8%),青色(8.1%),褐色(5.2%)和黑白花(4.2%),亦有少数褐色花、白带黑个体(1.1%),纯白者极少见(0.4%)。麦洼牦牛初生重较小,公犊13.1±0.4公斤,母犊11.6±0.5公斤。

三.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 九寨刀党

九寨刀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刀党”,也称“九寨刀党”“纹党”“刀口党”,药典名:素花党参,原.名南坪刀党,是党参家族的珍品,因盛产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安乐乡中安乐村(古称刀口坝)地区而得名,属原产地高原特色药用植物资源,根条肥大柔软,嚼之化渣,肉质饱满,心呈菊花状,药食两用均可,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曾经是明、清两朝贡品,是中国传统出口地产药材。

刀党,药用价值极高,是党参家族的珍品,主含党参皂甙、黄芩素、葡萄糖、微量生物碱等成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可治食少便溏、虚喘咳嗽、脾肺虚弱、气短心悸、内热消渴等症。作为食材,常与当归、黄芪、炖鸡、炖鸭。.

生长环境

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距成都80公里,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西北部大草原,一马平川,蓝天白云,牛羊牧野;东南部高山峡谷,层峦叠嶂,林泉相映,鹃啼猿鸣;“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东方圣山”四姑娘、“活化石”大熊猫……美景如画。境跨两个地理台阶和5000米的垂直高差,造就了分异显著的立体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局部生态,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野生中药材1960余种(占全省的50%),蕴藏量达8.5万吨;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49%),盛产虫草、松贝、麝香和羌活、甘松、当归、刀党、黄芪等名贵、大宗药材。.

产地范围

刀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九寨沟县安乐乡、永丰乡、保华乡、双河乡、郭元乡、永和乡、草地乡、罗依乡、勿角乡、马家乡、白河乡、陵江乡、黑河乡、玉瓦乡、大录乡、永乐镇、漳扎镇等17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四. 四川省 阿坝 阿坝县 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馅种类繁多、颇具特色。肉包子有牦牛肉馅,“素”包子有人参果馅、酥油糌粑馅、杂菌馅、蕨苔馅、元根馅、混合型包子:有猪肉蘑菇馅、猪肉木耳馅、猪肉白菜馅、猪肉菲菜馅。其次,包子的形状千姿百态,大放异彩。樱桃嘴包子是较常见的一种,这种形状的包子不但容易制作,而且大方好看。尤其包子中心张着的圆圆小嘴,能够刺激用膳者敞开胃口美食一顿。

在矮脚藏桌上虽然少不了什么手抓肉、油炸果、各种糕点和牛奶饮料等;但要说菜肴主角,则和“和尚”包子。这种包子大小和小笼包子差不多,特点是包子内有汤,包子皮为死面。因寺院里的和尚爱做这种包子,所以人们称它为“和尚”包子。

食用包子时,须注意的是咬开一个口子后,小心别让味鲜质优的“包子汤”白白地流走。正确的方式是,拿起一个包子,先小心地在其上咬出一个小洞,然后噘起嘴,将里面的“汤”辍饮完,再食用包子。

五. 四川省 阿坝 汶川县 三江黄牛

三江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江黄牛是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品种。成年公牛体重375公斤,母牛体重226公斤,屠宰率43%,净肉率31%。

六.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元宝酥

元宝酥,酥点,特点:形如元宝,色白皮酥,馅香甜。烹制法:炸。

核桃仁去皮,炸酥后剁成丁,樱桃切成丁,加白糖、化猪油、炒面粉少许,拌匀成馅。nWA

油水面做成每个重15克的剂子,包入酥面擀叠成圆皮,包入馅心封口微搓长,两头按扁后再向上折成元宝形,入温猪油锅内炸制即成。nWA

操作要领:封口后搓时不宜用力压;掌握好炸制油温。nWA

七. 四川省 阿坝 马尔康 牦牛肉

牦牛全身都是宝,肉可食,皮可缝制成衣,靴、袋等。牛头可加工成工艺品,牛尾可制作成弹扫灰尘的扫帚,牛鞭则是一道壮阳药,牦牛因其常年生活在海拔几千米米以上地区,这些地方生长着许多野生药种如贝母、虫草等,牦牛常食这些药材,其肉鲜美无比,杀后可炒红烧、清沌或凉晒成千巴等,其咪独特,吃牦牛肉在阿坝州,实在是一种享受。并可在市场购买干巴、肉松等作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八. 四川省 阿坝 金川县 “和尚”包子

如果你曾在藏民族做客,就会发现,在矮脚藏桌上虽然少不了什么手抓肉、油炸果、各种糕点和牛奶饮料等;但要说菜肴主角,则和“和尚”包子。这种包子大小和小笼包子差不多,特点是包子内有汤,包子皮为死面。因寺院里的和尚爱做这种包子,所以人们称它为“和尚”包子。

和尚包子馅种类繁多、颇具特色。比如肉包子有牦牛肉馅、獐子肉馅、鹿肉馅、野兔肉拌熊膘馅、岩羊肉合岩羊板油馅……“素”包子有人参果馅、酥油糌粑馅、杂菌馅、蕨苔馅、元根馅……混合型包子:有猪肉蘑菇馅、猪肉木耳馅、猪肉白菜馅、猪肉菲菜馅……

其次,包子的形状千姿百态,大放异彩。樱桃嘴包子是较常见的一种,这种形状的包子不但容易制作,而且大方好看。尤其包子中心张着的圆圆小嘴,能够刺激用膳者敞开胃口美食一顿。论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柱形;论体积,有大,有小。大包子容得下一盆馅;小包子几乎只有大拇指那么大。

其实,藏家包子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包子,它表面看来是包子,实质是蒸菜,只不过用面皮包住了菜而已。食用包子时,须注意的是咬开一个口子后,小心别让味鲜质优的“包子汤”白白地流走。正确的方式是,拿起一个包子,先小心地在其上咬出一个小洞,然后噘起嘴,将里面的“汤”辍饮完,再食用包子。

九. 四川省 阿坝 理县 羌民搅团

将清水在锅内烧开后,逐量撒入极细的玉米面粉,以当年新产的小金黄玉米粉为佳,用竹筷搅拌,此时灶中火要猛,直到搅成糊状,然后蒙盖一层新鲜洁净的芭蕉叶或青菜叶,再盖上锅盖文火蒸20—30分钟,用大碗盛起;锅内打油汤,烧煮酸油菜汤,其油盐调料如一般汤羹(酸油菜即以野生油菜茎叶,洗净,在开水锅内略煮一下,即捞起置于木盆或瓷盆内,趁热压紧覆盖闭气,隔夜后即成一种酸味菜,可炒食,亦可煮汤食,其味略酸而鲜美爽口,并有一种特殊香味,羌民历来皆爱食之。

据现代医学研究,这种紫红茎野油菜除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质营养外,尤含一种特殊的铁素营养,有助于人体造血机能正常运行,并可治疗慢性造血功能障碍型贫血病,所以长期食用野油菜的山中羌民个个脸色红润,身强体壮);另调配熟油海椒、花椒粉、麻油、姜汁、精盐、葱丝、胡椒粉、酱油、食醋、味精等成调料,以小碟盛之。食用时,每人一小碗酸油菜汤,一碟调料,一桌人共食一大碗搅团,趁热用筷夹取小块搅团,放入调料碟中蘸上调料,再放入口中食之,边吃搅团边喝菜汤。特点是麻、辣、烫、酸、香且清淡,富有营养,老少咸宜。

十. 四川省 阿坝 红原县 燕窝饼

燕窝饼,面食,特点:形如燕窝,松软香甜。烹制法:蒸。

中发面扎正碱,放白糖、猪油适量揉匀,擀成长方形面皮。

猪板油绎成泥,铺于面皮上,撒上蜜饯卷成筒,切成筷子粗根条,拉长缠成燕窝状,入笼蒸熟,按上一蜜樱桃装盘即成。

操作要领:面不宜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