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巴中大奎土特产 四川巴中市响滩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巴中大奎土特产 四川巴中市响滩特产更新时间:2024-05-02 06:28:13

一.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猕猴桃

南江猕猴桃自古有野生种源,历史悠久。南江猕猴桃多产于南江县境内的光雾山、米仓山等地。据《南江县志》记载:“藤木主要有中华猕猴桃(茅犁)、忍冬(金银花)……”。据《南江县农业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集》记载:光雾山、米仓山600米以上的阴湿沟谷中尚有大量野生猕猴桃存在,南江原始生态环境为野生植物群落保存提供了条件,目前南江县1000米以上地带植物群落保存完整,猕猴桃及其攀援树种:桦木、荷木、香樟、丝粟等十分茂密,野生猕猴桃资源较为丰富。南江猕猴桃人工栽培主要从80年代初开始,1980年南江县农业科技人员南江县从野生猕猴桃中筛选出“南选一号”等进行试验栽植。南江园艺工作站在1988年开始建立猕猴桃人工栽培示范园,1989年建起第一批300亩高标准优质丰产示范园,示范带动全县积极发展猕猴桃。南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发展猕猴桃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2000年全县猕猴桃面积已达2万亩。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强力推动猕猴桃产业发展十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出了抢抓省政府在秦岭北麓建设百万亩猕猴桃产业带的历史机遇,按照“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强化促销、创立品牌”的思路,把南江县建成优质猕猴桃生产示范县。在各级的强势推动下,群众发展猕猴桃的积极性和热情空前高涨,南江猕猴桃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南江猕猴桃总面积7.8万亩,建成500亩猕猴桃良种苗木基地3个,全县成立21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培养壮大了一批猕猴桃经纪人和运销能手,使南江猕猴桃畅销国内外市场。南江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南江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 四川省 巴中市 平昌县 江口醇

江口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口醇
享有"四川第一醇"美誉的"江口"牌江口醇系列酒,采用优质红粮和山泉,辅以大巴山特有的20多种中草药制曲,经独创的"窖中窖"复式发酵工艺生产而出,酒质上乘,浓酱兼香;以江口醇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博采众长的包容意识和全心、全过程的服务去诠释品牌和精心设计的外包装,赋予了产品独特的灵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主导产品有8大系列50余个品牌,先后获得"日本东京第三届酒饮料国际博览会质量金奖"、"四川省名牌产品"、"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金奖"等40余项殊荣,成为酒类知名品牌,被誉为"第七朵金花"。

江口醇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平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四川省 巴中 通江县 密麻花

密麻花系四川省传统名产之一,通江县以板桥的麻花最受欢迎,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


口味: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四.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大罗镇黄花

  巴州区大罗镇黄花产业成为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该镇黄花协会与重庆、成都、南充、香港等地签订90.3万公斤的产销合同22份。2000年开始大罗镇发展黄花2000亩,产花50.2万公斤,产值301.2万元,创利税210.8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50.8%;尝到甜头后,该镇黄花发展到2002年5100亩,产花86.7万公斤,产值520.2万元,创利税312.12万元,占财政收入的80.3%;2003年他们又新植黄花2000亩,全镇预计产花120.4万公斤,收入722.4万元。经过川农大黄花专家多年培选,大罗镇育出“七根针”优质黄花品牌,为农民提供了名特优新品种。大罗镇一个黄花专业生产乡已经形成,并闻名省内外。

五.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南江土豆

南江土豆是南江县重要传统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土豆是巴中市域内重要的传统产业,因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粮、菜、饲兼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户生产中的重要作物,绵延千里大巴山。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从鄂豫皖向西实行战略转移到巴中后,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以通、南、巴、平为中心的,被毛泽东主席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南江土豆”作为红军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年来,南江土豆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其种植面积、总产、单产逐年上升,品种逐步扩大到菜用型和加工型,2009年,省农业厅将南江县确定为全省52个马铃薯良种繁育重点示范县之一。近年来,南江县依托南江土豆原种项目,扎实推进全县土豆高产创建活动,扩大南江土豆脱毒良种推广面积,提高生产水平。以高产创建为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扎实抓好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试验活动,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推广力度,集中成片打造高产示范带、展示线和辐射区,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南江土豆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南江土豆常年播种面积24万亩,总产量可达36万公斤,年产值超亿元,对促进全县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六.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猪油发糕

猪油发糕,面食,特点:绵软松泡,油而不腻,香甜可口。烹制法:蒸。此品为传统的四川民间风味小吃,广受各地群众喜爱。

面粉放入缸内,加水和酵面搅成浆糊状,加盖发酵。发面内配猪边油(切小丁)、白糖、蜜桂花,用化水的苏打粉调和好酸碱度,上笼用旺火蒸熟。翻出后切菱形块,装条盘即成。FCr

操作要领:FCr

1、糕浆要用力搅拌,发酵一般要1—2小时,待糕浆上面出现小圆泡、能闻到酸味时即要调和好酸碱度;FCr

2、猪边油要先用开水氽一次,除尽油皮,切成小指头大的小方丁;FCr

3、笼底可用糯米纸或玻璃纸、纱布等铺底,以免漏浆;FCr

4、笼的一角要隔上一块木板,使蒸气透入笼内。FCr

七. 四川省 巴中 南江县 酸辣鸡杂

菜系:川菜

口味:酸辣

价格:10-40元

特色:酸辣可口,营养丰富。

原料:鸡杂,盐,香菜或者葱粒,植物油,大蒜,姜丝,酸辣椒,少量白酒,生醋。

制作方法:

1.用盘装些酸辣椒待用。

2.鸡肾洗净切片,待用。

3.待锅里水分烧干,放鸡肾煸炒至水干,装盘备用。

4.将炒锅洗净烧干水分,放入植物油,放入大蒜、姜丝、炒香,再放入鸡肾,炒到有香味时放几滴白酒,去腥味的,放入生醋,之后放入一些孜然,(也可不放,看个人口味),之后将切好的酸辣椒放入锅里一起翻炒,放盐,香菜或者葱粒,起锅装盘。

八.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平昌青花椒

平昌青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昌青花椒

平昌青花椒栽植历史悠久,是平昌县传统特色产业。平昌县地处盆周丘陵地带,地形多以深丘地貌为主,山多但不高,坡地多,大面积坡地的土壤酸碱值、气候环境都适合花椒生长。目前,全县种植花椒20万亩,打造万亩花椒产业示范片5个,千亩产业示范村25个,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花椒品牌“平昌青花椒”。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史机遇,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把花椒产业基地当作景点建,把花椒产业园区当景区建,把花椒作为全县扶贫攻坚、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林业,加速生态惠民,实现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平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平昌青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通知》平昌府发〔2016〕14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1900/T8-2016

《平昌青花椒种植技术规程》

九. 四川省 巴中市 巴州区 巴中芦笋

芦笋是一种高级名贵蔬菜,食用芦笋成为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因为它含丰富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对抗癌和抑癌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芦笋制品也开始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和超级市场。我市已有种植芦笋10多年的历史,不断积累了种植经验,最近已引进种植美国优质芦笋1万亩,规划三年建成年产芦笋5万吨的全国第二大芦笋基地。政府已将此项目更为巴中市支柱产业,配备了领导力量亲自抓。

十. 四川省 巴中市 南江县 川核

川核

核桃又名胡桃,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核桃科,核桃属,在南江县分布四大类,即核桃、铁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广泛分布于海拔400—1800米地段,是耐干旱脊薄忌水渍高温理想的中山地区经济树种。南江县位于米仓山南麓,东与通江、南与巴中、西南与旺苍、北与陕西南郑相邻,北纬31°50’—32°45’,东经106°27’—107°10’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幅员面积34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7%,海拔370—2508米,山脊陡峭狭长,沟谷切割强烈,荒山、荒地、坡耕地分布面积十分广阔,土壤以紫色土、黄壤、黄棕壤为主,气候湿润,土壤干燥,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9天,年均积温5096℃,年均降雨量1161mm,年日照1570小时,相对湿度64—79%。适合核桃生长并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面积达2万公顷,是发展核桃的最理想区域。 南江引进核桃初起汉代至今长达一千余年历史,到七十年代已初具规模,并已驰名省内外,达到外销400—600吨的能力;目前已形成挂果80万株,约5万亩,产量150万公斤,产值750万元的核桃大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