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凉山特产小吃介绍语 四川凉山特产小吃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凉山特产小吃介绍语 四川凉山特产小吃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20 06:03:18

一. 福建省 厦门 集美区 厦门小吃

厦门小吃

二.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野生蕨菜

蕨,赢类植物,凤尾蕨科植物的总称。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状茎蔓于土中,被棕色细毛。叶大,多回羽状复叶,适应性强,常集中成片生长。根状茎富含淀粉,可提纯供食用或药用,幼叶即当地所称的蕨菜,为时鲜野味,有去暴热,利水道,降血压等效用,清热、降毒、利尿、止血和降压。

蕨菜在凉山各地均有大量分布,特别是美姑、雷波、昭觉、西昌。德昌、冕宁等县市分布更大。蕨菜为野生植物,当前每年仅加工干菜200吨外销,深加工还未起步,在绿色食品走俏的今天,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通过宣传,精包装的蕨菜干和保鲜蕨菜将在大中城市成为时尚食品。西昌农业专科学校和攀星公司生产的盒装蕨菜干已成为许多外地来凉山的旅游者所喜爱的地方名品。

三. 四川省 凉山 盐源 盐源早核桃

盐源早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源早核桃是四川凉山盐源的。

盐源县是我州第二森林资源大县。县境内气候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出产的核桃品质优良,盐源早、迎宾、优源、盐晚1号、盐晚2号等优良品种稳产高产、出仁率高,加工成品率高。2012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40.5万亩,实现鲜核桃产量2860万斤,产值2.29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1500元以上,较2011年增加39%。

政策推进

近年来,盐源县委、县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科技支撑、基地示范、龙头牵引”的林业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整合项目和资金,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为充分挖掘核桃资源潜力,盐源县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除国家、省、州级林业产业项目有专项资金扶持盐源县核桃产业外,县财政拿出4000多万元县级森林植被恢复费专项扶持核桃产业发展,平均每亩无偿扶持200元的种苗、肥料等费,大大提高了全县群众发展核桃的积极性。

科技推进

强化良种选育及良法推广,开展以早实、丰产、优质为目标的新品种引进与选育研究,选育出适合全省核桃主产区生产发展的“盐源早”、“迎宾”、“优源”、“盐晚1号”、“盐晚2号”等地方优良品种。探索出“鸭舌嫁接法”低质低产林高接换优改造技术,共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坚持品种良种化,栽培标准化,推广应用“无公害农产品核桃技术规程”和“无公害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建立核桃园。

品牌推进

在强品牌、树形象上狠下功夫。2009年,盐源县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优质核桃示范区。2010年“盐源早”被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优良品种。2012年全州林业产业发展会上,盐源县选送的“迎宾”核桃被由中国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及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组成的评选组评定为金奖。据悉,盐源“迎宾”核桃具有丰产、早实、中熟、抗逆性强,坚果近圆形,取仁极易、核仁饱满、白色、味香,具有较高的加工价值等特性,加之其果型美观,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价值。

盐源早核桃

四川省盐源县核桃产业化技术协会

11742325

核桃(坚果)

四. 四川省 凉山州 布拖县 凉山清甜香烤烟

凉山清甜香烤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凉山烤烟自1941年引种成功,清甜香型烤烟种植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清甜香型烤烟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凉山烟叶“清甜香型”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北中烟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综合质量评价:“凉山清甜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凉山清甜香型烤烟香气量较足,烟气状态较好,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与进口烟叶进行比较,凉山清甜香型烤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化学成分协调”。 “十二五”时期,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4.67亿元,年销售收入从65.11亿元增加到110.24亿元,增加45.13亿元,年均增幅14.07%。实现税利163.75亿元,年税利从21.34亿元增加到43亿元,增加21.66亿元,年均增幅19.14%。实现烟农收入155.55亿元,年烟农收入从24.2亿元增加到33.96亿元,增加9.76亿元,年均增幅8.83%,已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

“凉山清甜香烤烟”地理标志保护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凉山清甜香烤烟”的知名度,提升我州特色优质烟叶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质量。(吴晓彦)

地域范围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界于四川盆地与云南省中部高原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00°15′-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南北长37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的12.5%。

凉山清甜香烤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德昌县、宁南县、冕宁县、普格县、越西县、盐源县、西昌市、金阳县、美姑县、布拖县、昭觉县、喜德县、甘洛县、雷波县16个县市,共计581个乡镇,3639个行政村,保护面积28万公顷。凉山州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和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地区之一,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优质烟叶产区,凉山清甜香烤烟年产量5300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南部横断山区东北部,区域内地貌复杂多样,以层状地貌发育。地貌以山地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80%,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及宽谷和断陷盆地约占10%。凉山州基本烟田布局在河谷、低山、丘陵、低中山、中山山地和平坝五种地貌类型范围,适宜清甜香烤烟生产的海拔高度范围为1300~2200m,主要集中在1500~1800m之间。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红壤土、黄棕壤、棕壤为主,占总面积的80%,土层深厚,土壤结构好,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1~3%;碱解氮80~150mg/kg;速效磷5~20mg/kg;速效钾100~200mg/kg;pH值5.0~7.0;0~60cm土层氯离子小于30mg/kg,即土壤微酸,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这是形成凉山清甜香烤烟“高糖、适烟碱、高钾”特点的必要条件。

(2)水文情况:凉山州境内雨量丰富,河流纵横,山地水系发达,除安宁河谷外,多数为山地河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60多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有雅龙江等13条河流,其中安宁河是凉山州最大的河流,全长326公里,流经州境内222公里,贯穿冕宁、西昌和德昌3个县市,有大小支流18条,最大支流有孙水何、锦川河、河曲河。

(3)气候情况:凉山州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农业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划分为三个亚热带气候垂直带和一个温带气候带,年日照时数1627~2600h,年日照辐射总量4300~6100MJ/m2,是我国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4~19℃,≥10℃年有效积温5100~6000℃,无霜期220~360d;年降水量838~1176mm,干、雨季分明,雨季从5月至6月初开始,10月中旬结束,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夜雨率占70%~80%。凉山清甜香烤烟种植烟区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光合效率高,十分有利于烟叶光合作用的高积累,有利于形成“清甜香”风格特征的优质烤烟。

(4)人文历史情况: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彝、汉、蒙、藏、回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48.4万人,其中彝族208.29万人,占总人口的46.45%,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1941年,会理王守庸组建华康烤烟股份有限公司,从云南玉溪引进烤烟种子,无偿发给农户种植,在攀莲乡川主庙、丙谷乡各建了10座烤房。次年,全县种植100余公顷,收购烟叶3.5万公斤,均销往云南玉溪烟厂。

1942年,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农艺系教授詹维廉、西昌裕民公司经理徐仲

伟辗转找到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西南联大植物系教授蔡希陶先生,从云南引进烤烟良种“大金元”在西昌县试种成功,但未能推广。同年,美国华盛顿特区政府向中华农业协会寄赠500克“大金元”种子,中华农业协会转交徐仲伟,亦在西昌县试种。该品种流传民间,经自选演变为晾晒烟,俗称“老憨烟”、“大附耳烟”。

1960年,会理、米易、宁南等县引种云南烤烟成功。至1965年,共收购烤烟53.22万公斤。后因种植、烘烤技术不过关,烟叶质量差而停种。1963年,西昌县再次从云南引种,在县委试验田栽培和烘烤均获成功。1975年,会理县从云南省玉溪地区引进烤烟种子,种植353.87公顷,当年收购烤烟67.595万公斤。会东、西昌、德昌、宁南、普格等县相继推广种植。到1985年,凉山烟区烤烟种植面积达7320余公顷,收购烤烟12085吨,成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1990年,西昌市有22个乡(镇)、82个村、3152家农户种植烤烟,移栽面积713.33公顷。当年因自然灾害,实际种植面积593.53公顷,收干烟76.5万公斤,总产值260万元。

二十世纪90年代,凉山烟区烤烟生产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增长。年种植面积从不足1万公顷增长至3.8万公顷(1997年),年总产量从1万余吨增长至7.9万余吨(1997年)。2000年,凉山烟区烤烟种植面积2.2万余公顷,总产量3.4万余吨,中上等烟比例达63.51%,为四川省烤烟种植面积最集中、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烟区。

凉山清甜香烤烟种植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长期的清甜香烤烟种植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凉山烟叶“清甜香”风格特征突出,烟叶外观金黄、桔黄、光泽鲜明,组织疏松,油份适中,是烤烟型卷烟制品主配方的原料。上海烟草(集团)公司、湖北中烟集团、郑州烟草研究院等综合质量评价:“凉山清甜香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烟叶安全性较好”、“凉山清甜香烤烟香气量较足,烟气状态较好,具有作为主料烟叶的质量特征”、“与进口烟叶进行比较,凉山清甜香烤烟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化学成分协调”。2004年-2008年凉山烟区累积为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生产清甜香烤烟45万吨,烟农累计销售收入达54.18亿元,烟叶税利累计36.33亿元,五年创烟叶税36.33亿元,清甜香烤烟已成为凉山州高二半山区农民增收离不得、财政增收少不得、企业增效垮不得、卷烟工业缺不得的重要经济作物和支柱产业。

五. 四川省 凉山 西昌 建昌马

【主产区与分布】 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分布于四川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县和渡口市的盐边县。

【形成历史】

建昌马,以其产区曾名建昌,素以产良马著称而得名。唐宋时代所称的“蜀马”,即包括建昌马,俗称“川马”。据《西昌县志》载,建昌马曾作为贡马,并借此选择良马。据《西昌县志夷族志》载:“彝族以做白为重大事。丧家有于做白后,主客集议,各出其马,竞走比赛,以奔驰最速者,评为第一骏马。彝族多欲购得此马,其价骤增倍蓰。”清-选武生时,即在西昌校场举行骑射比赛。建国前,曾数度举办-于西校场,参加马匹300-400匹,并有评选委员会的组织。凡跑步平稳,姿态良好,速度卓越而不越轨者评为优秀,人马皆奖以红绿绫绸和金牌一枚。凡获奖之马,常被人争先购买。过去成都“花会”赛马,亦有前往参加的。由于赛马的影响,训练乘马亦风行一时。西昌曾有专人训练-马匹,叫做:“漂马”,-的人称为“骑师”。他们常选购外形优美、生长发育良好的断奶幼驹,给以精心培育和训练-,然后出售。产区群众对马的选育、饲养管理也比较重视,并积累有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对建昌马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六.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板栗

德昌板栗,栽培历史悠久,长达百年以上。近六年来,县委、政府将其列入“154发展”战略规划,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到2002年,栽培面积达300万亩,投产面积为1.5万亩,年产量大约80余万斤,由于德昌独特的光热资源及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德昌板栗果大、味甜,耐贮存,淀粉含量和含水量适中,含糖量达20%,成熟果的各种可在7月下旬上市,大量上市时间在8--9月,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七.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龙眼

德昌龙眼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以上大树年产量达1000多斤,近六年来,县委、政府将其 列入“154”发展战略规划,大量从广西、广东等地引进良种嫁接亩,在适宜区大量发展,进行规模栽培,到2002年,全县龙眼已发展50多万株万余亩,集中连片种植的面积近2000亩,最大片395亩,文是国已进入试挂果期,估计产量153斤。

其中,从广西、广东引进的良种品种如储良,在德昌表现极侄,其特点:肉原核小,易剥、肉爽脆,汁少,剥壳后果肉表面不流汁,用纸点不沾湿,含糖高,甜如蜜,香味浓,嚼之满口芳香,其鲜食风味之优美较原产地广西、广东有过之面无不及,另一特点烛:同广西、广东比较,德昌龙眼成熟期较晚,较之广西、广东估计要晚熟40天左右,因此,极具市场竟争力,近销西昌、攀枝花、远销成都、重庆、其新鲜度是外地龙眼永远无法相比的。

八. 四川省 凉山 德昌 德昌核桃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干果,含油率63-80%粗蛋白11.2-17.3%,还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核桃仁也是重要的中草药;核桃仁油是高级食作油和工业用油。

核桃是德昌县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500米的区域。核桃寿命长,200-300生的大树,仍然生长旺盛,结果累累实生树一般8-10年徒刑开始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嫁接树一般3-4年后开始结果,6-10年生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大树的产量一般为50公斤,多的可达100公斤以上。

德昌县发展的核桃品种主要是本地泡核和新疆泡核,还零星分布有野生核桃,野生核桃多为铁核桃。我县核桃有200万株左右,其中有50-80万株已产生经济效益,大量的野生核桃经改造,嫁接后投入生产。我县泡核桃一般8-10元/斤。

九. 福建省 泉州 泉港区 泉州小吃

泉州小吃

十.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