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海活虾特产 万绿湖特产虾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海活虾特产 万绿湖特产虾更新时间:2024-01-07 01:27:37

一. 上海市 崇明 上海芦笋

    芦笋,又名石刁柏,北方人称之为龙须菜,是多年生,雌、雄异株宿根性蔬菜,每年4月初开始采收结束。它在崇明东部已大量种植。芦笋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使用价值很高。芦笋脆嫩爽口,色佳味美,既可凉拌,又可热炒。芦笋罐头远销日本、德国、以色列、约旦等许多国家,备受青睐。芦笋除富有营养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药效功能。(上海)

二. 上海市 虹口区 炝虾

稍有年纪的生活在过江南水乡或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大都知道“炝虾”。这是一只风味独特而又十分有趣的菜。

此菜又名“醉虾”,须用活大虾剪须,洗净,然后盛在容器中(最好用广口的玻璃瓶),再放入适量的烧酒、胡椒粉、姜末、白糖、盐、酱油、醋,盖上盖子,将容器晃荡一番,于是这道佳肴就制作成功了。由于放入多种调料,这“炝虾”的味道很是奇妙:麻辣酸成甜俱全。又由于虾肉几乎是生的,所以又格外的鲜嫩,吃到嘴里,还有甜腻腻的感觉。不过,更逗人兴趣的,就是那“炝”过的虾似“醉”还“醒”,稍不留神,它就会从碗盘中蹦起,或从筷子头上“飞”走,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笔者三十年前曾吃过“炝虾”,但那时不知品味,只觉得“好玩”,甚至还幼稚地认为:这“炝虾”是咱们江苏人的发明。

现在看来,不对了。我国岂止江苏有“炝虾”呢?又岂止近代才能“炝虾”呢?

据唐代刘恂著的《岭表录异》记载:“南人多买虾之细者,生切绰菜兰香蓼等,用浓酱醋先泼活虾,盖以生菜,然以热饮复其上,就口跑之,亦有跳出醋碟者。谓之‘虾生’。鄙俚重之,以为异馔也。”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广州一带,我国就有“炝虾”了,并且被普通老百性(鄙俚)当成“异馔”。到了宋代,临安(杭州)的市场上也有“炝虾”出售。及至清代,朱彝尊的《食宪鸿秘》及顾仲的《养小录》中仍收有“醉虾”。制法如下:“鲜虾拣净,入瓶,椒、姜末拌匀,用好酒炖滚泼过。食时加盐、酱”(《食宪鸿秘》)。从中又可以看到,我国食“炝虾”之风是千年而不断的。

如今,由于河、湖之水污染的关系,吃“炝虾”的人不多了。不过,如果在水质较好的湖中取活虾,加之制作得法(主要有灭菌措施),这“炝虾”还是能为今人及旅游事业服务的。据报道,江南有些城市的宾馆中恢复制作了“炝虾”,博得了一些酷嗜生鱼、生虾的日本友人的热烈欢迎。

三. 上海市 闵行区 上海蜜汁火方

蜜汁火方,是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传统名菜。最早闻名于江浙两地。上海从清末开始,首见于苏州风味和扬州风味菜馆经营此菜,颇受吃客青睐。如今,以沪上老半斋酒楼和扬州饭店烹制的为佳,驰名中外。凡品尝过此菜的中外食者,无不赞赏。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来上海视察工作时,上海大厦曾邀请莫有庚和莫有财等三兄弟烹制“蜜汁火方”,毛主席品尝后,非常满意,跟随毛主席的工作人员,还特地找莫氏兄弟询问具体的制作方法。近几年来外国来宾在该店品尝了“蜜汁火方”,也称赞其:“菜式新颖,花样逼真,调味佳美,不愧为古国精美艺术。”

蜜汁火方用火腿上方煮、煨而成。成菜色泽火红,卤汁透明,火腿酥烂,滋味鲜甜,深有回味。其具体做法是将火腿上方的净精肉一整块洗净。入汤锅煮,至八成酥取出,除去筒骨,有盆子压平。冷却后,入冰箱冰一下,取出,切成厚片(精肉仍然连在皮上)。砂锅内下火腿肉厚片、鸡汤煨煮,拔去咸味,如味仍过咸,滗去原汤,另加清鸡汤再拔咸味,至火腿肉厚片咸味拔净,取出,放入另一锅内,加清水50克、白糖200,用小火煨烤1小时,至卤汁稠浓,色泽光亮即成。

四. 上海市 崇明 甜芦粟

甜芦粟,俗称甜芦穄,属高梁别种,在崇明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明正德年间纂修的《崇明县志》上已有记载,是崇明的之一。

甜芦粟(4张)崇明甜芦粟的特点

崇明甜芦粟茎青节长,汁多味甜,肉质松脆,食用方便。

崇明甜芦粟品种

其品种有青壳、黄壳、黑穗、红穗和糖穄、高梁穄等近10种。 江口镇的原“七家村”甜芦粟,到梢十三节,松甜可口,闻名遐迩。甜芦粟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份;又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小孩在夏令日食3支甜芦粟,就能不生或少生“热疖”。 近几年来.崇明农民又培育成了一种名为“甘蔗芦穄”的新品种。既有甘蔗枝干粗壮的长处,又有芦粟甜美松脆之特点,堪称岛上一绝。

五. 上海市 上海白猪

产于上海郊区各县,主要是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培育而成。现有生产母猪2万头。

(1)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白色,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成年公猪体重250千克以上,体长167厘米左右,母猪相应地为177千克左右和150厘米左右。

(2)肥育性能:8-9月龄体重100干克以上,日增重615克左右,料肉比为3. 62:1, 90千克体重时屠宰,平均屠宰率70%,胭体瘦肉率平均52. 5%,眼肌面积26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

(3)繁殖性能:上海白猪公猪多在8-9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开始配种。母猪初情期为6-7月龄,发情周期1923天,发情持续期2^-3天。母猪多在8-9月龄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3胎以上经产母猪产仔数11-13头。06-7对,60日龄断奶体重15千克。

(4)主要特点:生长较快,产仔较多,适应性强和胭体瘦肉率较高。

六. 上海市 长宁区 冻豆

冻豆,早在明清已被作为一种节日传统小食品,在左权县民间广泛食用。每当腊月初一这天,早晨起床,不要说话,先吃几颗冻豆,传说是咬灾躲难的。即百姓的一句口头禅“腊月初一不吃炒,这个起来那个倒”。



冻豆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料]黄豆1000克,中砂2500克,温水(30摄氏度)2500克。



[工艺]将黄豆筛选、挑拣后倒入盆内,用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置于零下20摄氏度的室外,冻24小时。冻好后生火架锅,先将砂烘红,再倒入冻豆,来回不停地搅动,至豆皮能自动脱落、变黄,就可出锅,出锅后筛去砂土,豆子即可食用。



[特色]香、脆、酥、味美可口。

七. 上海市 黄浦区 烧白桃

烧白桃

青鱼头一斩两片,围绕眼部及下巴修圆,白桃加调料烧至汤汁浓稠发亮。色泽酱红,鲜滑嫩糯,腴而不肥,有骨无刺,骨不鲠喉,咸中微甜,骨亦有味。

【原料】:

青鱼眼膛12只、葱段6.5克、姜米6.5克、白糖20克、糖色少许、黄酒45克、酱油50克、醋少许、味精少许、菱粉25克。

【做法】:

1.用猪油75克、葱、姜开锅,将青鱼眼膛放入(眼珠必须朝上,否则便会落出),不要翻转,加上酒烹一烹,盖好锅盖焖一下。

2.加酱油、糖、糖色和250克水,烧约七八分钟,待汤汁收到六成干,翻转,随即加上菱粉和猪油,再翻转,浇上醋起锅。

八. 上海市 静安区 上海曹素功墨

徽墨与湖笔、宣纸、端砚齐名,为“文房四宝” 中的珍品。徽墨发展到清代,质好量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制墨家。曹素功居“四大家”之首,故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曹素功墨庄生产的墨以质量装饰齐佳,挥写赏鉴咸宜,驰名于世。清朝顺治三年,曹素功墨庄由歙州迁至上海,从开业到1956年,曹氏已经历了十三代,绵延300多年,先后创建了“紫玉光”、“光琛”、 “天瑞”、“千秋光”等书画名墨和“豹囊丛赏”、“古钱”等集锦套墨,畅销日本和东南亚地。

曹氏墨配方严格,用料讲究,工艺精良,优质书画墨的主要原料是桐油。桐油素称“油中之王”,附着力极强。另外加上麻油、猪油、广胶、天然麝香、梅片、冰片、珍珠、金箔以及其它名贵中药香料,运用传统工艺,共经炼、搅坯、翻凉、描金等十二道工序,历时一年之久,精制而成。素功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色泽如漆,黝黑之中泛出微微紫光。据《歙县志》和《徽州府志》记载:清康熙皇帝巡视江宁,曹素功进献宝墨。康熙试用后深为赏识,恩赐曹氏“紫 ”。

九. 上海市 崇明 脆皮鱼丝

[原料/调料]

黑鱼皮100克,火腿25克,香菇25克,西兰花杆10克,姜、料酒、葱、盐、味精、糖、胡椒面适量。

[制作流程]

选用洗净的鱼皮进行涨发,涨发后切成丝,将火腿、香菇、西兰花杆,姜切成丝,把鱼皮丝、火腿丝、香菇丝、西兰花杆丝混和,用料酒、葱姜片、盐、味精、糖、胡椒面拌匀,装盆即可。

特点:鲜嫩爽脆。

十. 上海市 虹口区 上海梨膏糖

据传梨膏糖始于唐朝名相魏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他将草药磨成粉末同梨汁一起煎熬,给其久病老母服用。后来这种方法竞相流传,成为疗效食品梨膏糖。现在,上海豫园商场内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常年供应各式梨膏糖,有采用杏仁、山楂、川贝、桔梗、桔红等十余种中药材加工制成的止咳梨膏糖,还有姜汁、薄荷、胡桃、虾米、肉松、松子等各种花式梨膏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