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益阳特产甜擂茶 益阳擂茶介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益阳特产甜擂茶 益阳擂茶介绍更新时间:2024-01-27 14:46:52

一.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资江鱼

又名“贡鱼”,亦称“梅鱼”。

这各鱼体形细小,长约一点五公分,头大,身着黄色花纹,可鲜食,其味鲜美。晒干成淡干鱼,和蛋烹食,味道更佳。作法是将蛋搅成汁液,掺入少量资江鱼调拦混和,蒸熟后,碗内一条条小鱼浮停蛋汁中,头上尾一,亭亭玉立,并无侧眼,亦不下沉。资江鱼成群浮游水面多在黄梅季节出现,故称“梅鱼”。

上半年春汛期,河水陡涨,梅鱼即随涨水自下游乘波而上,“虽遇密杆(一种捕鱼工具),犹昂首作冲锋状,毫不退却。”因此,捕鱼人可以顺势捞取之。其体小如“千的老”,用网不可和。捕捞要适时,“数日即不见,不知其何往也。”资江里,只有碧津渡至龟台山一带有“梅鱼”,不易捕,“唯泉交河,则每年可得数百斤,以至в嘤恪薄?BR>前清时,此专作珍馐献给皇帝膳用,所以也称“贡鱼”。邑人徐洛珊有诗咏“资江鱼”:“生气随新涨,黄梅雨又晴。江鲈河鲤外,虽小亦知名。”

二.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雪峰山毛尖

茶叶

桃江县是雪峰山的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环湖丘岗地带,境内山丘环绕,岭谷并列,素有全国产茶大县之称。1972年全国茶叶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桃江县召开,县内出产的“雪峰山毛尖”获湖南十大名茶之一,1977年全国茶叶加工机械座谈会在桃江县召开,1984年产茶15.6万担,居全国8大产茶县的第四位,被国家定为“中国茶叶之乡”,2001年被湖南省定为茶园基地县。

桃江竹叶

“桃江竹叶”是桃江县茶科所于1988年研制成功的湖南名茶。该茶以“湘波绿”、“福鼎大白”、“福安大白”等良种茶树春季初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经鲜叶摊放、杀青、初干、做形、整形、烘焙等工艺精细加工而成,内质板栗香高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爽甘醇,外形翠绿、扁平似竹叶,体现了桃江“茶竹之乡”的风格。

桃江春毫

桃江春毫是由桃江县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开始研制而成的省级名茶,采取精湛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即在清明前后,以茶叶优良品种的一芽一叶为原料,通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外形条索紧细圆直,白毫满披,色泽翠绿,内质香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嫩绿均齐的优良品质特征。1988年刚研制成功,即获湖南省名优茶优胜奖;1989年、1990年分别被评为湖南省优质茶;1991年被正式评为湖南省名茶,此后连年均获湖南省名茶的美誉;1997年在湖南省第五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会上获银奖。其产品已由年产150kg发展至年产800kg,产品供不应求,已远销北京、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桃江银钗

1991年由桃江县农业局经作站与桃江县竹金坝乡吾吉寺茶场联合试制,1991、1992、1993连续三年参加湖南省名优荣评审评分均在90分以上,被湖南省农业厅、省茶叶学会认定为湖南名茶,其外观条索紧结、条直微曲,白毫满披,内质味醇厚悠长,汤色黄绿明亮,香浓持久。

三. 湖南省 益阳市 南县 南县麻辣肉

南县麻辣肉是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的。南县麻辣肉是由当地的土猪肉精制而成,麻辣肉制作比较复杂,加入了21种调料,经过了选料,腌制,码味,蒸煮,切片,烤制等8道工序才能制成。它外观红亮,片大而薄,干爽有嚼头。

南县麻辣肉南县麻辣肉是湖南南县的,当地流传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由当地的土猪肉精制而成,而不是豆制品。麻辣肉的麻也不是花椒的意思,而是使用高品质芝麻油的麻,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即食型产品、口感柔韧、芳香可口、肉味独特。麻辣肉制作比较复杂,加入了盐,糖,味素,料酒,红曲,香粉等21种调料,经过了选料,腌制,码味,蒸煮,切片,烤制等8道工序才能制成。它外观红亮,片大而薄,干爽有嚼头。好火计在长沙太平街开了南县麻辣肉第一家专卖店,因为得到湖南笑星“大兵”的称赞,而迅速火爆长沙街头。

四.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糖醋沅白

糖醋沅白

烹制方法:用剪刀剪去于银鱼的头、尾,冷水浸泡10分钟,清洗干净。炒锅内放入杂骨汤、精盐,酱油5克、绍酒、葱结15克、姜片15兑,再放银鱼烧开约1分钟,除去腥味,倒入漏勺,去掉葱姜。将银鱼盛入大瓷盘里摊开,撒上面粉和百合粉,用手拌匀,使银鱼均匀粘附一层面粉和百合粉。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将银鱼下锅,用筷了划散,约炸5分钟,外表已呈金黄色时,倒入漏勺,滤去油,盛入大瓷盘中。

将白糖、黄醋、葱花10克,姜末10克、酱油15克、味精、湿淀粉盛入小碗,再加肉清汤兑成汁子。炒锅置旺火,放入熟猪油50克,烧至八成热时,倒入调好的汁水,烧开成黄色糖醋汁,出锅盛入小碗里。上桌时,一手托盘,一手端碗,将汁子倒在银鱼上,发出吱吱响声即成。

工艺关键:银鱼拍粉,不可过厚,假如太厚,则外皮发硬,不酥不脆。

风味特点:湖南沅江所产银鱼色白如银,故称沅白,以此制成的糖醋沅白,颜色金黄,外表微脆,味道酸甜,香气袭人,乃沅江地区传统名菜。

五.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天尖茶

安化黑茶的制作原料均为黑毛茶,黑毛茶又按等级分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七类,其中以“芽尖”为极品,但因数量极少,未能成为市场交易的商品,故在时下市场流通的黑茶产品中,以天尖茶为最佳。

天尖茶古时为茶商馈送达官、富商、亲友的高贵礼品,清道光年间(1825年前后)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室饮用,现成为南方有钱人的一种饮用时尚,该茶既可以泡饮,也可煮饮;既适合清饮亦适合制作奶茶,特别在南方各茶馆煮泡壶茶,家庭煎泡冷饮茶,很合时宜。现在全国许多省、市饮用天尖茶已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南方的广州、西北的西安。

天尖茶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色泽乌黑、口感甘爽、独具纯正松烟香、滋味醇厚、汤色深黄明亮、叶底匀齐尚嫩、且品质稳定,长期饮用具有减肥、降脂、降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六. 湖南省 益阳市 资阳 凉拌皮蛋

凉拌皮蛋

做法:皮蛋五只,切成四片,摆入在碟中。肉未少许,蒜适量,辣椒酱、酱油待用。

热锅后,按次序下油、蒜、肉未、酱油、辣椒,辣椒酱爆至出油,在皮蛋上撒上一层糖后,把锅里的配.

料浇在皮蛋上,撒上葱花即可。

益阳松花皮蛋是湖南省益阳市驰名中外的。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益阳松花皮蛋体软而有弹性,滑而不粘手,蛋白通明透亮,能照见人影,上面有自然形成的乳白色的松枝图案。蛋黄呈墨绿、草绿、暗绿、茶色、橙色五层深浅不同的色彩,味道鲜美,清腻爽口,余香绵长。

七. 湖南省 益阳市 资阳 南瓜粑粑

南瓜粑粑

提起了蒿子粑粑,自然少不了南瓜粑粑,有蒿子粑粑买的地方自然有南瓜粑粑的存在,一个是墨绿,一个是杏黄,却一样是柔柔的软软的,或者南瓜粑粑还更甚一些。不同的是南瓜粑粑可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而口味却只有一种(益阳小吃里的南瓜粑粑)——甜的,这个和有咸甜两种口味的蒿子粑粑不同。

八. 湖南省 益阳市 沅江 走油豆豉扣肉

走油豆豉扣肉

用烧红的烙铁烙尽五花肉皮上的余毛后,将肉放在冷水中刮洗干净。锅内加清水,放入五花肉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干肉皮上的水,趁热将甜酒汁抹在肉皮上面。炒锅置旺火,放入茶油500

克,烧至八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入锅走油,待肉皮炸呈红色时起锅,再将五花肉放入汤锅里稍煮一下,见肉皮起皱纹即捞出。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先切成10

厘米长、1

厘米厚的大片,再横中切一刀,但不切断。接着将切好的五花肉皮朝下整齐排列在钵中,剩余的边角肉成梯形排列钵的边缘。然后均匀地放入精盐、酱油、豆豉,上笼蒸至软烂,取出翻扣在盘中即成。

豆豉是湘菜特色调味品。现在的湖南豆豉,是采用优质黑豆,利用封闭加温发酵的独特方法加工制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色泽光亮,质地纯净、味感浓郁、留香久远的特点。此菜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吃口不腻,软烂鲜美。肉皮棕红而有斑纹,似虎皮,又有“虎皮扣肉”之称。

九.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桃江擂茶

该茶主要以桃江绿茶、芝麻、花生、炒米、白糖或盐为原料,具清热消暑、补气养生之功效。

桃江擂茶的详细做法:先把准备好的芝麻,放进擂钵里,擂碎了以后,可以跟具个人口味,放一些,绿豆,或者 花生,。。再放白糖,擂匀后既可,最后放水就好拉。这可是正宗的桃江擂茶。

益阳市境内桃江、安化两县,喝擂茶早已成为习俗,几乎家家户户备有陶制擂钵、擂钵架、擂茶棒(长约1.67m的油茶木)。做擂茶时,先将茶叶擂烂,次放芝麻、生姜、花生米,均擂成糨糊状,再用白糖开水调制而成,像豆浆、似乳汁,喝起来清凉可口,滋味甘醇,四季可饮,尤以暑季为盛。有客来时,用大碗盛满,客随喝随添,客人喝得越多,主人越是高兴。这是接待常客。若有稀客来,一边喝擂茶,一边还摆上自制的茶食,如油炸红薯片、炒黄豆、炸巧果皮、爆米花、酸刀豆、辣椒萝卜等。20世纪80年代后,夏季喝擂茶的习惯在区境其他城镇居民中,也日渐流行。也有个体户专门从事卖擂茶的。

桃江、安化两县讲究喝擂茶。家家户户备有陶制擂钵、擂钵架、擂茶棒。做擂茶时,先将茶叶置于擂钵擂烂,次放芝麻、生姜、花生米,擂成糊状,再用白糖开水冲制而成,像豆浆,似乳汁,喝起来清凉可口,滋味甘醇,有消暑解毒滋补之功效。80年代后,已有生产擂茶的加工厂。亦有临街专卖擂茶者的经营户。

十. 湖南省 益阳市 安化 安化黄姜

黄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兴医药工业原料植物,其根状茎中含有一种脂溶性物质薯蓣皂甙元,是人工半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有“医药黄金”之美称。我县从1996年开始良种黄姜的选肓工作,到目前已选肓出一批适合我县栽培的高产、高抗、高含量的优良品种。今年9月6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深入乐安镇匡林村黄姜良种基地,对县农业局土肥站选育出的安黄姜1号、安黄姜2号、安黄姜3号三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现场评议。
专家们一致认为:上述三个黄姜品种,种质资源优异,品种特征特性明显,品种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纯度高,长势旺,产量高,抗性强,品种优,适应性广,适宜在全省推广种植。
目前,安化县农业局土肥站在加速安黄姜1号、安黄姜2号、安黄姜3号三个无性系良种的繁育,2003年全县黄姜面积达到2100亩,预计到2005年全县良种可推广到5000亩,每亩一年可产黄姜1500公斤,全县可产良种黄姜7500吨,可为全省提供4875吨优质种姜,可发展黄姜2.5万亩。
农户种植无性系良种每亩可产两年生鲜黄姜3500到4000公斤,亩产比种植普通黄姜增加1500公斤左右,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可以预料:黄姜无性良种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县黄姜产业带建设,为富民强县产生重要的影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