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芜湖荻港什么特产 芜湖南陵十大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芜湖荻港什么特产 芜湖南陵十大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2 03:06:03

一.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界山老鸭汤

与奎湖漂鱼一样,周边地区也到处都有老鸭汤的招牌,但唯有界山丁记老鸭汤才是正宗的。丁氏父辈创造了丁记老鸭汤这块牌子,现被丁氏兄弟两人共同享有,一幢楼房中间由招牌隔开,一边丁大一边丁二,同根同祖同配方并无区别,只此两家别无分号。

传说,鸭属凉性,老鸭汤能健胃解暑、清热生津、利尿,对体内有热、上火的人,特别对低烧、虚热、少食、便秘和水肿患者特别有食疗作用。夏天或秋燥时分,普通人食之对身体也特别有益。平时约上几个好友或一家人把它当作美味品尝也不赖。

界山老鸭汤精选家乡“瓦灰麻”老鸭,一般要两斤半左右两岁不肥不瘦0鸭。收拾干净后先在沸水中滚过,捞净浮沫,加入各种佐料,用豆腐皮包好装入瓦罐用炭火慢炖。炖好的老鸭汤端上桌,汤汁清如水上浮一层黄亮薄油花,再撒上一点碧绿的葱花,闻之香气逼人,观之垂涎欲滴,尝之回味无穷。鸭肉酥而不烂,入口即化,用筷子轻轻一拨骨肉就能分离,滋味纯正鲜美。

首先盛上一碗汤,喝一口,夹上一片豆腐皮,送入口中,权当开胃。接下去将鸭肉分分,连皮带肉吞下,剩下一罐清汤,才是主题。家乡盛产大米,尤以小占闻名。精选优质小占,用大柴锅炕出锅巴,锅巴焦黄松脆,芳香扑鼻。用老鸭汤一泡,尽吸老鸭汤的鲜味,又脆又软香鲜异常,真是人间美味。

二.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耿福兴”酥烧饼

 “耿福兴”酥烧饼(地方小吃)

在芜湖市品种繁多的名点小吃中,“耿福兴酥烧饼”以它香、酥、脆的风味特色远近驰名,誉满长江沿岸。凡到芜湖市的人,都慕名而至,以亲口品尝为快。
耿福兴酥烧饼已经近85年历史。起初,由耿长宏兄弟在三街口内开设只有3张桌面的“耿福兴饺面馆”。专营酥烧饼与虾籽面2个品种。因做工考究,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连途经芜湖港旅客也趁船靠码头的短暂上岸购买带至外地。公私合营后,几经迁址扩建,这家饺面馆仍沿用老店号,在原店烧饼老师傅严开银的带领下,不断改进传统制作工艺,培训专业师傅,使这一品种继承发展,名扬四方,倍受欢迎。
耿福兴酥烧饼用料精细,悍制有功,熏烤到味。经过制作皮面、酥面、心馅及熏烤等多种制作程序,以三分之一皮面包裹三分之一酥面,加入芯馅,逐个擀制成型、熏烤成熟。
耿福兴酥烧饼的皮面是用精白富强粉加入50%的清冷水混合揉制而成。酥面的制作是将小磨麻油(菜籽油或花生油也可)用热锅熬至起烟时,冲入兑成的精白面粉中,使面粉案板上,上覆酥面(比例为:面皮三分之二,酥面三分之一),多次摺叠,圈滚成直径约一寸的圆面筒,摘成一寸长短的面剂备用。
酥烧饼的芯馅制作最为考究。通常供应的有葱油咸酥烧饼和糖酥烧饼两种。葱油酥烧饼的芯馅制法是:将生猪花油寸余长的小段,加入28%精细盐(冬天加25%细盐),拌均拌透混合腌制,约一星期后,用绞肉机将生猪花油绞成泥状,沾上适量葱花拌合均匀成馅。糖酥烧饼的芯馅是用50%的绵白糖、30%的精白粉、20%的熟菜油和少量桂花拌和均匀作馅。葱油和糖酥两种烧饼的制作都必须做到揉面适中,逐个装馅,逐个擀制成型。按传统习惯,葱油烧饼为腰型,糖酥烧饼为圆形。两种烧饼都用熟糖稀刷面,表面贴满脱壳芝麻。芝麻的加工也很精细,先将芝麻放入清水中浸泡约40分钟,在其中吸收水分膨胀鼓起来时,放入面臼内用木捶冲至芝麻的皮、仁离开时,用清水漂去浮起的外壳,取芝麻仁晒干后使用,这种脱壳芝麻,油脂充分溢出,香味浓郁。
芜湖耿福兴酥烧饼的烤制火功到位,恰到好处。其方法是:先将烧饼土围炉用木炭起着,使炉温达80°C左右,待炉壁烧烫后,将烧饼顺序贴上。只听“嘶拉”一声,烧饼正胚的水分即去除三成。每炉80块烧饼贴满后,堵上炉门,使炉内温度保持在40—50°C的均匀文火,熏烤约5—6分钟后,顺序取下即可。成品的酥烧饼两面如蟹壳黄,里外酥,型美味香,酥脆爽口。咸的腰型边呈椭圆、油葱香浓,油而不腻。甜的圆而饱满,甜润爽口。是早点及茶余饭后老少咸宜的小吃佳品。这家饺面馆每年农历十一月至历年正月,还用田萝卜制作萝卜丝酥烧饼,其味清香,淡雅宜人,为人们所喜食。
风味独特扬千里,名点小吃乐万家。随着耿福兴酥烧饼名声大振,销售量逐月猛增,原来的土炉烤制已远远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要,1978年店内试制成可调温度的电烤箱,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从早到晚全天供应,平均日销量5000只以上。整天顾客盈门,有的在店吃了还购买一些带回家。顾客赞扬说:“路经店堂,饼香四溢,到口酥脆,余味无穷。”1984年以后,这一名点已随名菜上了酒宴,各方宾客饮酒品菜之余,尝尝酥烧饼,更觉余味无穷。这一名点当之无愧地登上大雅之堂。


三.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陶辛青虾

陶辛青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陶辛青虾养殖面积已超3000亩,受益农户260户,年产值700万元,是全市最大的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成为地方的一个重要品牌。

早在北宋时期,陶辛就有增殖、捕虾、吃虾的历史。据可知的历史记载,早在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孙权就从江北招来十万流民在芜湖一带围湖造田。到了北宋末年,尤其是徽宗时,随着外族不断进犯和侵扰,中原百姓-纷纷迁移到长江以南的地区谋求生存。后来人口日渐增多,耕地明显不足,围湖造田自然成为解决生计的主要手段。正因为历史的围湖造田,镇内水清物阜,盛产鱼、虾、蟹、鳖等优质水产品。至今陶辛镇一带农民还保留着用“虾缯”捕虾的传统方式,民间也有“无鱼不成席,无虾不成宴”佳话流传。此外,芜湖民间节日“虾子灯”、“马灯”节目中,都带有浓厚的“虾”文化色彩。 “陶辛青虾”人工池塘养殖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发展大规模养殖,目前增养殖面积达5万亩,产品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

地域范围

“陶辛青虾”主要分布于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行政区域内的22个村,包括奚村、沙墩、石桥、马桥、四门、河桥、楼麻、芮村、七房、承村、陶辛、新塘、友谊、芦中、天井、胡湾、北湖、三官、东莞、定丰、保太、倪家,地域范围北纬31°06′42″~31°14′30″,东经118°18′048″~118°28′35″,地域保护总面积8180 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陶辛青虾”雌雄异体,雄体较大。它有三对步足,第一对步足,一般称为小螯,是用来钳住小水生动物送入口内吞食的;第二对步足非常粗大,其长度接近或超过体长的2倍(雌虾第二对步足只相当于体长);第三对步足基部外侧各有一个黑点。繁殖季节抱卵雌虾,体色格外深,多为青褐色。壳薄、肉嫩、个大、味美,体表光洁半透明、色泽鲜亮,全身覆盖甲壳,全身分二十节,呈纺锤体,臂长突出,是陶辛最具特色的特种水产品种之一。“陶辛青虾”熟后 呈鲜桔红色。 2、内在品质:“陶辛青虾” 壳薄肉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质食品,肌肉氨基酸总量≥18%,且富含钙、磷等矿物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其作为营养佳肴的食法有盐水虾、白灼虾、蒜蓉虾、油炸虾和烩虾仁等多种,均味极鲜美。每100克鲜虾肉中,含蛋白质≥17.80克、脂肪≤1.25克、水分≤78.5克、碳水化合物≤1.1克、钙≥50毫克。 3、质量安全规定:执行《“水韵”牌青虾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县青虾养殖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业投入品包括:渔药、肥料、苗种、饲料、饲料添加剂等。 第三条凡在我县行政区域内销售、经营、使用上述农业投入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监督组负责本协会内渔药、肥料、苗种、饲料等用于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协助县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区域内的农业投入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第五条 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 第六条 使用渔用饲料应当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 第七条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者,其产品的标识标注必须符合国家《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 禁止采购、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 第九条 水产养殖单位或个人在生产中应当填写《芜湖县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管理档案》,并保存2年以上。 第十条 本办法从2005年7月1日起实行,由芜湖县青虾养殖协会负责解释。

四.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芝麻香菜

芝麻香菜又名“五香菜”,它是以梗长、叶短、棵壮而白嫩的高杆白菜为主料,配以适量的 细盐、五香粉、碎蒜瓣、大椒粉、炒熟的黑芝麻、熟菜油和少许防腐剂,采用传统工艺,经 过晾晒、清洗、切削、脱水、盐腌、调味、密封等七道工序制成,鲜香嫩脆,爽口开胃,风 味别具。



工艺:芜湖芝麻香菜的酱制方法既讲究又简单,基本沿用了清代中叶所形成的工艺。据清人李化楠 著的《醒园录》中曾记载,当时此菜的腌制方法是:每十斤菜配研细净盐六两四钱。先将菜 逐叶披开,杆头厚处撕碎或先切作寸许,分晒至六七分干,下盐。揉至发萎极软,加花椒、 小茴、陈皮丝拌匀,装入坛内,用草塞口极紧,勿令泄气为妙。复藏匀仰,一月可吃。

五.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芜湖三刀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张小泉”剪刀,也是师出芜湖(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可以说芜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剪刀之乡”。厨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用,轻便灵活。

六.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老芮麻油

老芮麻油是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陶辛镇的。老芮麻油采用原生态的古老木榨工艺,生产味醇、浓郁、独特的木榨麻油,香飘十里。

木榨油的工艺特点完全是用人力借助木榨设备将菜籽、芝麻原料榨成食用油脂,不添加任何化学浸出剂和防腐剂、香精等,从而保证了油品的地道纯正,富含营养,食用安全放心。在唐代,就有木榨油作为朝廷贡品的史料记载,其工艺流程是:先将原料菜籽用风车除杂、炒锅炒熟,上槽碾末,包饼进榨,木槌冲榨,而后沉淀沥油。木榨油要存放一周后方可食用。油榨槽和冲榨所用的木槌一般选用檀木、栗树加工制成。

老芮“木榨油坊”年榨油菜籽300多吨,所榨菜籽油、麻油在市场上闻名遐迩。“老芮油坊”与旅游结下不解之缘,是芜湖市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同时也是陶辛水韵(3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油坊将着手加快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陶辛水韵”景区为依托,着力营造“老芮油坊”木榨菜油、麻油的品牌特色,积极申报注册安徽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绿色产品,形成公司+农户+基地联结机制,做好产业链的大文章,将木榨古老工艺,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木榨油坊之一——老芮油坊继续发扬光大,让即将消失的木榨古老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七.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云英学名Astragalus sinicus L,英文名Chinese milk vetch,别名翘摇、红花草、草子等,古时称柱夫、摇车、翘摇车,早在《诗经 尔雅 释草》中便有记载。其茎作菜谓之“小巢菜”、“元修菜”,种子古称“漂摇豆”。种植紫云英的历史非常悠久,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就有介绍;北宋苏轼曾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南宋陆游诗序中也提到紫云英在吴地稻田广泛种植(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明朝李时珍也认可紫云英的药用价值,将其收录入《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七卷,列为菜之二。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原产于南陵县境内的千年古镇弋江镇,古代属于吴地春谷县,解放后随着国家对绿肥的高度重视以及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的建立,南陵紫云英弋江籽很快推广到我国南方稻区十多个省市,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间与官方都已认定其名为“弋江籽”。 上世纪初中国的芜湖、无锡、长沙、九江作为四大“米市”,有着共同的沿江交通便利、粮食生产丰富和商贸流通发达的优势,对促进当时的粮食生产、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当地的社会发展、农民生活和商业经贸有很大的提高。芜湖米市,南陵粮仓。南陵盛产大米,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是芜湖米市的重要粮仓。曾经上海《申报》、《新闻报》每天都有“南陵尖”的行情,湖南长沙有“南陵九月红——奎湖糯”信息。这里是一片历史源远流长的土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半山半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是我省主要产粮县之一,紫云英生产历史也同样悠久,且因农民勤劳,紫云英种植面积占稻田面积50%以上,连续多年是安徽省紫云英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紫云英种子基地县。年产紫云英种子200万公斤以上。1996年全国紫云英现场考察会在南陵召开。 附: 春谷,古地名。在夏、商、周三朝属扬州之域;因吴泰伯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周武王克殷,求泰伯,封为吴地。这片区域西汉初属彰郡。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改名彰郡为丹阳郡属扬州。春谷属之,春谷之名自此有之,涵盖今繁昌、南陵、芜湖乃至铜陵县的一部分。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孙策率军渡江破刘繇,即以周瑜、黄盖、周泰、韩当、吕蒙等东吴将领相继为春谷长,陈寿《三国志》等史书中皆有记载,自是春谷便成为江南军事重镇。《齐民要术》翘摇*九三 《尔雅》曰(一):“柱夫,摇车。”郭璞注曰: “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俗呼‘翘摇车’。” (一)见《尔雅.释草》,文同。《太平御览》(清鲍崇城校宋刊本)卷九九八引《尔雅》亦同,但《御览》别本误作“枉矢,摇草”。郭注“ 俗呼”作“今俗呼曰”,余同。 *“翘摇”,当是豆科的紫云英。但也像豆科的苕子。 《本草纲目》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之二 翘摇 【释名】摇车(《尔雅》)、野蚕豆(《纲目》)、小巢菜。 藏器曰∶翘摇,幽州人谓之翘饶。《尔雅》云∶柱夫,摇车(俗呼翘摇车)是矣。蔓生细叶,紫花可食。 时珍曰∶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苏东坡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陆放翁诗序云∶蜀蔬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田中,吴地亦多,一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以油炸之,缀以米糁,名草花,食之佳,作羹尤美。 【集解】藏器曰∶翘摇生平泽。蔓生如豆,紫花。 时珍曰∶处处皆有。蜀人秋种春采,老时耕转壅田。故薛田诗云∶剩种豌巢沃晚田。蔓似豆而细,叶似初生槐芽及蒺藜,而色青黄。欲花未萼之际,采而蒸食,点酒下盐,羹作馅,味如小豆藿。至三月开小花,紫白色。结角,子似豌豆而小。 【气味】辛,平,无毒。 诜曰∶煮食佳,生食令人吐水。 【主治】破血,止血生肌。捣汁服之,疗五种黄病,以瘥为度(藏器)。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孟诜)。止热疟,活血平胃(时珍)。 【附方】新二。 活血明目∶漂摇豆为末,甘草汤服二钱,日二钱。(《卫生易简方》)。 热疟不止∶翘摇杵汁服之。(《广利方》)

地域范围

南陵紫云英弋江籽种植区域地理位置:东与芜湖县和宣城市宣州区交界,南与泾县接壤,西与青阳县、铜陵县毗邻,北与芜湖市、繁昌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118°30′,北纬30°38′~31°10′。南北宽约54.3公里,东西长约56.3公里。总面积为1263.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籍山、弋江、许镇、家发、工山、何湾、烟墩、三里,含157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籍山镇。全县16.9万户,人口54.5万,其中农业人口45.05万,非农业人口9.45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该品种属大叶型、青杆、中花、中熟品种,是我国紫云英优良品种之一。我地九月中旬至十月上旬播种为宜,每公顷用种量22.5—30kg。四月上、中旬盛花, 五月中旬收种,所 需积温约2650℃,全生育期235天左右。盛花期株高80cm左 右。成熟期株高120cm左右,一般每公顷产鲜草37500kg左右;种子每公顷产量750kg左右。 2.内在品质指标苗期簇生,分枝较多,一般有5-7个。主根肥大,侧根发达,根瘤多,为淡 紫红色.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11片,全缘,倒卵型,色深绿.盛花期 植株(干)含氮量较高,为4.05%。 花枝直立,其上着小花7—11朵,排列呈轮状,花色淡红至红紫。果实 为三角形荚果,细长,成熟时黑色,每荚有种子7-11粒。种子黄绿色,种皮光滑,附腊质,籽粒饱满,千粒重3.2g左右。 3.安全要求生产过程执行技术规程,加工过程执行种子加工工艺流程,种子质量符合GB /T 8080—87规定的标准,仓储、保管、使用登记环节的制度管理。

八.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奎湖鳙鱼

奎湖鳙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奎湖鳙鱼

水产动物

地域范围

奎湖鳙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范围为南陵县许镇镇28个行政村。地域范围:东经117°57′~118°30′,北纬30°38′~31°10′,平均海拔100-200米。东部芜湖县为邻,西部与繁昌县交界,南部与籍山镇、弋江镇接壤,北部与弋江区毗邻。地域面积17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4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奎湖鳙鱼肉质雪白细嫩,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肠长为体长的5-7倍。2、内在品质指标:奎湖鳙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为18%18.2%,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重高达48.24%,高于其他地区鳙鱼所占比重。脂肪含量为0.4%,远低于普通鳙鱼所含脂肪。3、安全要求:奎湖鳙鱼养殖、销售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草鲢鳙鲤鲫鲂生产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九.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芜湖瓜子

芜湖市被人们称为“瓜子城”,瓜子种类繁多,其中最有名的数“傻子瓜子”。这种瓜子采苏州、上海、南京、无锡等地众家之长,熔南北口味于一炉,炒制方法因季节而不同,深受消费者欢迎。此外,以奶油味为主的“迎春瓜子”也同样赢得南北各地的顾客好评。

十.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送灶粑粑

过去,安徽无为县刘家渡一带民间则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23号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

制法:

1、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淘洗净,沥干,磨成细粉(越细越好)。

2、将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上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3、把肥瘦兼顾的猪肉剁成肉末,放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顺序加入萝卜末、食盐、葱姜蒜末、水淀粉、胡椒粉、香油、味精(如有鸡汤加入更好)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萝卜馅所用的调料内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独特的香味。

4、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亦可将米粉入锅小火翻炒至半熟,再趁热加水,和成面团),分剂后,用手工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5、把包好的粑粑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上一层食用油(如用平底锅,效果更好),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用轻微的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时,打开锅盖,往粑粑上均匀地洒点清水,加盖后再煎烤。如此反复洒2-3次水后,即可出锅。

特点: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