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省靖江市特产有什么 靖江市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省靖江市特产有什么 靖江市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02 19:04:32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恒顺酱菜

恒顺酱菜以新鲜果蔬为原料,通过挑选加工、渍盐、优质面酱浸渍、装杯、高温杀菌等制作而成。具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味甜且鲜,脆嫩爽口”之特色。 恒顺酱菜品种繁多,有乳黄瓜、萝卜头,宝塔菜、嫩芽姜、什锦菜、香菜芯、甜瓜、醋蒜、姜丝乳瓜、辣油香菜芯等,各具风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理想的佐餐小菜。 金山牌恒顺酱菜,早在30年代就曾多次获西湖博览会、江苏物产展览会、中华国货展览会一等奖、优等奖,1987年获国家银奖, 1988年获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二.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靖江大闸蟹

靖江大闸蟹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的。靖江大闸蟹蟹品质优良。它的特征:青背、白肚、金毛、玉爪、个大。这些特征外观明显。食之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中华绒螯蟹又称长江蟹、河蟹、大闸蟹。它适生于沿海江河。靖江利用长江水资源优势,开发长江滨岸江堤内侧的池塘或外侧的江滩水面进行围网、围栏、围堤养蟹,其产品保持了中华绒螯蟹的风味。现已形成以西来镇、渔业农场为龙头的长江幼蟹培育基地,以新桥镇、江心洲(洪伟公司)为骨干的商品蟹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销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蟹黄汤包

镇江蟹黄汤包,俗称蟹包,以皮薄、汤多、馅饱、味鲜而成为镇江的传统名点。相传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不但在沪宁线上素负盛名,而且驰名中外。清嘉庆年间林兰痴诗句“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写出了蟹黄汤包内藏热汤,“到口难吞”的特点。这种汤包以蟹油、猪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精心加工制成的。它具有体积小外型美,放在笼里像座钟,夹在筷子上像灯笼,皮薄。汤多。馅足。味鲜等特点。食时佐以镇江香醋与姜丝,不但口味更美,且能去寒解腻。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镇江小磨麻油

镇江小磨麻油以其清澈透明、质纯色美的特点早已香飘四海。该产品选料精,注重工艺,采用传统石磨研磨,经过去杂、水洗、蒸炒、磨浆、沉淀、过滤等多道流程加工,所出麻油在相关麻油质量评比中多次名列榜首。1985年3月,镇江小磨麻油荣获国际美食学会和国际旅游观光委员会的金质奖章。小磨麻油产品远销英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江苏漳锻

产于江苏丹阳。属全真丝熟织物,以8枚缎纹作地,经绒起花,制成成品为缎地衬托凸起绒面,形似浮雕,并富有弹性。系在元代著名的“帐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复杂,都是手工操作,绒经采用四纬型固结法,投纬顺序必须按粗纬、细纬、中纬与起毛杆进行,使用提花木机织造。绒经根据花纹单独提升,其余不起花部分则沉于地背,接结于细纬上。绒经利用宝塔简子架、绒经管等单独直向出丝。织造时,织工与挽花工一定要密切配合,经繁复操作,织成绒圈,至到一定长度后,用刀刮断,形成绒毛。该缎图案色彩古雅华贵,分圆花与散花两种。前者有吉祥如意、福寿无疆的八仙图、双线云吉圆花、牡丹如意花等;后者有大乐丹满散花、满散横花、四宝穿枝、四仙寿、满花奔圆散寿花等。颜色以黑、蓝、棕、杏黄为主。产品绒毛挺立,经久不倒,典雅庄丽,品格高贵。可作高档袍料,蒙、藏兄弟民族视为珍品,并作装饰用料,如沙发套、窗帘等。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丹阳大麦粥

丹阳大麦粥是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的。丹阳市大麦粥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化谷食之功效。

大麦粥绝对是丹阳的一大特色。在丹阳家家户户都有喝大麦粥的习惯,特别是夏天,来两碗冷大麦粥,比喝其他饮料不知要强多少倍。这绝不是吹牛。丹阳是江苏镇江境内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麦粥倒的确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几乎每家每户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这大麦粥的熬制还颇为讲究。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伴,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炼香味,当粥色微微泛黄时,便可食用了。开锅后,那叫一个香啊,真是令人食欲大增。若是再配上当地香甜爽脆的萝卜干,那可真是美得不行了!

大麦粥做法:原料为大米若干、大麦粉、食用碱;制作:将大米熬煮成粥,要稀一点,将大麦粉和食用碱加水勾兑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倒入稀粥内,煮开即可。

七.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 靖江扒凤腿

扒凤腿是靖江特级名厨参加江苏省烹饪大赛获金奖之肴,经过几年的推广和改进,目前在地方上已小有影响。此菜既经济,又实惠,适合高中档筵席之用,特别受到农家筵席的青睐。它是用鸡大腿扒烧而成,点缀以青菜心和鸡蛋。其特点是外观色泽红润,肉质酥烂香醇,口味咸甜适中,南北皆宜。

制法:

取治净的鸡大腿10只,将鸡腿皮稍许翻转(从大头往小翻)后,用刀在肉里剞上几刀,用葱姜汁和少许绍酒、酱油腌渍5——10分钟后待用;取壮肥的大青菜(10棵),摘其枯叶留菜心,用刀将根部修成橄榄形,其后用油养透,或入开水锅烫制成熟,色泽呈碧绿;取10只大小相等鸡蛋,加冷水煮熟后,剥去蛋壳,抹上酱油,入油锅炸至外表起皱,色呈金黄色,待用。把腌渍好的生鸡大腿的大头,将皮拉紧皱起,用棉绳扎紧,投入花生油(或菜油、豆油)锅中炸,油温一般是六七成,炸至成金黄色,捞起沥油。

炸锅留少许油,加葱姜煸出香味,加入高汤、香料(茴香、八角、丁香、桂皮、花椒等,用纱布包起)、酱油、鸡腿、绍酒、精盐和适量的糖,用大火烧沸,去除浮沫,转小火烧焖30分钟左右至酥烂后,再用大火,加熟猪油、菜心和鸡蛋同锅收稠汤汁,淋上芝麻油起锅装盘(去除捆扎鸡大腿皮的绳线,去掉香料袋、葱姜)。装盘时把菜心放在中间摆齐,鸡腿放在四周,围成一圈,点缀鸡蛋,形色更佳,因古代把鸡比作凤凰,故称为凤腿。

此菜系大件菜肴,取料平常,鸡腿、青菜、鸡蛋乃农家常物。然精工细作,菜肴光泽红润,能登大雅之堂。加之,鸡腿含有丰富的完全性蛋白质,易被人体吸收。菜量大能饱腹,既是佐酒的佳肴,又是小量饭食的佳菜。

八. 四川省 内江市 隆昌市 隆昌豆花

豆花是隆昌人民喜欢的大众化食品。豆花细嫩绵软,白出凝脂,色香味都十分诱人。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金山翠芽

金山翠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镇江宜茶资源丰富,种茶历史悠久。位于城西北的中泠泉,就以其优良的水质而被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从而使镇江茶叶闻名于世。“金山翠芽”是镇江茶叶的第一品牌,为高级绿茶。该茶是选用良种茶树芽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外形扁园挺直,色泽翠绿,白亮显露,汤色明亮,味清香醇厚。自1985年被评为全国新创十大名茶以来,屡获殊荣,曾在全国和国际茶叶评比中两次以高分夺冠。

地域范围

金山翠芽茶产于江苏省镇江市辖区的润州区、京口区、镇江新区、丹徒区、丹阳市、句容市,包括润州区蒋桥镇、七里甸街道办事处,京口区谏壁镇、象山街道办事处,镇江新区丁岗镇、大路镇、大港街道办事处、丁卯街道办事处,丹徒区谷阳镇、上党镇、高资镇、宝堰镇、辛丰镇,丹阳市司徒镇、云阳镇、埤城镇、后巷镇、延陵镇,句容市下蜀镇、边城镇、白兔镇、华阳镇、黄梅镇、后白镇、茅山镇、天王镇、郭庄镇等27个镇(街办)。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镇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0′-119°58′,北纬31°33′-32°19′之间。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北与扬州市隔江相望,东与常州市新北区、武进区相邻,南连常州市金坛市、溧阳市,西接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县。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地貌特征:金山翠芽茶产自镇江市辖区内的宁镇山脉、茅山山脉的山间和山前缓坡岗地。宁镇山脉蜿蜒于南京镇江之间,大致为东西向,呈向北突出的弧形山系,多数为单斜山,耸峙于长江南岸,次生谷广泛发育,岭谷相连,绵延不绝,镇江境内山峰主要由古生代古石灰岩、砂岩、页岩组成;茅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突起于镇江中部句容、丹徒,与金坛、溧阳等地相连,最高峰位于三茅宫顶,海拔370m,为苏南第一高峰,江苏境内第二高峰,由坚硬的石英砂岩和砂岩组成。

土壤特征:金山翠芽茶产区土壤呈南北过渡带特性。茶园依地势分布有黄砂土、黄刚土土种。发育于两大山脉山麓的黄棕壤亚类的黄砂土,成土母质是石英砂岩、古代沉积岩、页岩的风化物,土质属壤土至轻粘土,表土酸碱度pH5.1-6.0,心土粘粒含量高,蓄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氮素水平适宜,是苏南地区最适宜植茶的土壤。发育于山前黄土岗地黄褐土亚类的黄刚土,传统称耕作黄棕壤,成土母质源于古代脱钙化的下蜀黄土,土层深厚,土体厚度达20-50米,表土颗粒以粉砂粘粒为主,酸碱度微酸pH6.2-6.5,由于基岩为水平沉积岩,土体发育常见典型的粘盘层,黄刚土粘粒含量高,交换性氢、铝和盐基离子较高,矿质养分丰富,适合于茶树生长发育。

(2)水文情况:镇江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通济河、句容河,还有中小型水库105座,市内年平均地表径流9730亿m3。镇江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总贮量达1259万m3/年,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金山翠芽茶产区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温暖亚带,年平均气温15.2℃,典型的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温度≥10℃稳定持续积温值4700℃-5000℃;日照时数2073.7小时;1月平均温度3℃,年最低温度多年平均值-6℃左右,常年降水1060mm左右,春季降水25%,夏季40-50%,秋季25-30%,无霜期238天,水分和温光条件能满足茶树生长的要求,常年10℃以上积温接近于乔木型大叶种茶树低温极限值4000℃,在我国茶区中属偏低水平;由于地形地貌复杂,丘陵山区小气候多样,长江水体对沿江地区小气候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对气温日差较小,湿度大,秋季降温偏迟,极端高温、低温日数少。茅山、宁镇丘陵地区沿山坡存在一定的逆温层。

(4)人文历史情况:镇江是南北方文化过渡地带,历史上茶文化遗产丰富,尤以诗词、典故为多。“以茶代酒”成语源出镇江,《三国志•吴志》详细记载。天下第一泉源于品茶,最早出于唐朝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书中把扬子江中泠泉列居榜首。历史上流传的与镇江有关的著名茶诗有:“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山中有景无多地,天下知名第一泉(元萨都刺)”、“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明唐寅)”、“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北来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南宋文天祥)”、“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南宋陆游)”、“缓酌中泠泉,曾传第一泉。如能作霖雨,沾酒遍山行(清康熙帝)”;著名茶联有:“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江水烹茶”、“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清郑板桥)”。沈括在镇江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其中第二十四册《茶芽》、第二十五册《建茶》论茶。沈括《茶论》认为茶叶质量最佳是一叶一芽,留有茶诗: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古代悠久的茶文化推动了镇江茶叶的发展,清代时镇江所产绿茶占全国产量的六分之一。

“十一五”以来,镇江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把发展“金山翠芽茶”作为全市高效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并直接与辖区的政绩考核挂钩。每年定期召开生产技术交流现场会,经常派出业务干部学习新技术,加强茶农培训,同时,县(市)、镇两级还注意抓好产前、产中服务,引导成立茶叶合作社,解决茶农卖茶难等后顾之忧,使得地产名茶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002年来,金山翠芽茶共获“中茶杯”评比特等奖9个,一特等奖13个,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5.6%,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8个,已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食品19个,已被认定有机食品5个。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百花酒焖肉

百花酒为镇江名酒,味甜而香,醇浓质厚,富有营养。用以焖烧猪肉,风味极佳。此菜选用猪肉五花中肋,先经烘烤,后放入砂锅加百花酒焖炖。让酒渗入,色泽金黄,酥烂醇香,营养丰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