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岛特产蔬菜有哪些图片 青岛特产食品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岛特产蔬菜有哪些图片 青岛特产食品一览表更新时间:2024-04-14 22:47:29

一. 浙江省 杭州 萧山 三围村蔬菜

三围村是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特色村”,杭州市都市农业市级示范村。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已超过一千亩,销量一万多吨,蔬菜产值达一千多万,占村农业产值的90%以上。2001年该村注册了“农垦”牌商标,并着手制定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标准,规范生产程序,朝着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农业、效益农业之路大步前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 河北省 邯郸 永年 永年蔬菜

     生产规模40000公顷,总产量2000000吨,总产值19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6%,利税50万元,覆盖的农户总数达72000户,加工企业达100多个,成规模的运输组织达120多个,运输从业人员4000多人,已注册的蔬菜商标有南大堡牌、永泉牌、永丰牌、冀绿牌等10余个品牌。

三.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 清末,即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农村妇女绣织的鞋面、枕头、嫁衣、戏装等,做工精巧,花样繁多。1918年,荒洼村(今属移风店镇)手工艺人卢忠溪通过英商在烟台开办的德仁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试做成功后,便出资在即墨城北阁里创办起“裕民花庄”,专司经营和传播技艺。随着“手拿花边”的流传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做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由于这种工艺针法演变形成于即墨民间,人们就把以这种针法制成的花边称为“即墨手拿花边”,也就是“即墨镶边”的雏形。此后,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是一种单线织绣的花边,主要采用不同股数的丝光线和优质亚麻布为原料,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余种针法为一体,综合运用各种工艺和针法,经过镶拼,把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虚实照应,和谐统一,层次分明,色泽清秀,有强烈浮雕感,达到平、薄、光、匀、齐、净的工艺技术要求。织边的主要针法有锁灯笼扣、织密布、绞柱、搁边、二针网、三针网等50多种,刺绣的主要针法有插花、行梗、纳底、抽经(纬)、锁边、掏眼、扒丝、抽勒、切勾等20多种。织边和刺绣均须拉线松紧一致,底线适宜,用线不碾不毛,网眼均匀清晰,针码平均。织出的图案角尖、弧圆、边齐,整体平整,不卷不曲。即墨镶边产生后,很快在即墨广大农村妇女中流传开来,发展成为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民国初年,形成了以即墨为中心,北至莱阳、海阳,南到崂山,西跨沽河两岸的广大生产区,仅即墨县城就拥有私营花边庄45家。即墨解放前,全县有花边庄30余家,能生产台布和餐套两个品种十几种规格,年产量徘徊在八九千套。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即墨镶边”在国际上赢得“抽纱瑰珍”之称,品种规格不断向中、高档及多用途发展,产量、产值、利润不断提高,花边产品逐渐扩大到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靠垫、衣领、伞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800多个规格,并研制出新产品“百带丽”和“新百带丽”。1978年,“即墨镶边”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名牌产品;1979年,被山东省经济委员会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0年,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四.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富拉尔基 永前棚室蔬菜

富拉尔基区长青区永前村棚室蔬菜园区采建立了集中的蔬菜生产棚室区。由于建立早、规模大,前库勒屯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种植黄瓜、西红柿、豆角、食用菌、洋葱等优良品种13种,全年实现蔬菜商品量2610万公斤,不但能够满足本区市场需求,而且还可以远销很多沿途城市。今年更加注重在栽培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品种上的不断更新换代,目前黄瓜、番茄试验新品种已达10多个,其中黄瓜嫁接技术已逐步推广到了每家每户,使产量及上市时间提前,经济效益显著,此项技术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永前村也被列为全市“一村一品”工程100个专业村之一。

五. 陕西省 咸阳 泾阳县 花马蔬菜

近年来,陕西省泾阳县立足资源优势,狠抓蔬菜产业,按照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突出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使全县蔬菜产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以云阳镇花马村尤为著名。

花马村位于西北蔬菜名镇--云阳镇南部5公里偏东处,是泾阳县千亩高效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重点示范村。2063人,耕地面积3540亩。全村现有蔬菜面积297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5%以上,有冬暖式大棚500座(占地1450亩),其中钢骨架棚240个(占地82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500亩。全村蔬菜生产实行统一规划、科学种植,错茬播种,分散供应,做到四季有菜,均衡上市,避开旺季,填补淡季。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200万元,蔬菜收入占到90%以上,蔬菜种植示范户户均收入7万元,最高户收入达到10万元。

花马村在不断提高本村蔬菜知名度的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蔬菜品质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高效设施蔬菜基地的快速发展,带动群众近万人。目前花马村蔬菜以其产量高、质量好、无公害著称,产品不仅销往省内各大中城市,而且还远销到港澳地区。

六. 广东省 汕头 龙湖区 李厝蔬菜

李厝蔬菜

外砂镇李厝村素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经验。近年来,该村芫荽、芹菜、葱等种植向专业化发展,涌现了一批种养大户,其中种植5亩以上40户、15亩以上20户。全村年销售芫荽、芹菜、葱2000多吨,年可创值300多万元。该村的芫荽、芹菜、葱还畅销省内诸多市场,产品五成以上远销广州、深圳等城市。

七. 江苏省 淮安市 清江浦区 严卓蔬菜

清浦区黄码乡严卓村设施蔬菜面积2685亩,蔬菜品种有辣椒、豆角、青菜、芹菜、莴苣、毛豆等,主要品种为淮安红椒,设施蔬菜基本实现规模连片种植。在一村一品的发展措施上,以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发展一村一品,通过组强领导、宣传推荐、培训农民,让农民与合作社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一村一品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严卓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南京农业大学“设施蔬菜连作障碍解除技术”项目、扬州大学“大棚辣椒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清浦区农广校田头学校培训工作等项目,从而不断推动一村一品发展步伐。

八. 四川省 广安 岳池县 三安蔬菜

注册于2007年的岳池三安蔬菜专业合作社,两年时间内,出现在省内各大媒体报道首页,一切皆因为“永远走在市场前沿”是三安的宗旨。该设引进国内外名优特奇蔬菜品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生产,其系列产品包括礼品西瓜、保健南瓜、超甜玉米、西洋香瓜等,具有品种新颖、口味纯正、营养丰富、色泽鲜艳等特点。

本次展销会上,三安给成都市民带来了许多名优特奇蔬菜。有绿色花菜、茴香、巨型西兰花等,还有多种可供观赏的盆景蔬菜,让参会的广大市民大饱眼福。

九.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杨头斧

杨头斧

1920年,章丘县人梁全寿逃荒来到杨头河南村(今属经济开发区),教村中一些人打制斧头。杨头斧精选上等钢材,经锻打、淬火而成。这种斧头造型美观,厚薄适度,特别是淬火时火候适宜,因而斧头顶端不崩不塌、斧刃锋利不卷。由此杨头斧名噪四乡,成为该村的传统手工产品,其斧头品种规格齐全,有单刃斧、双刃斧、长柄劈山斧(伐树斧)等。产品除销售全省各地外,还远销浙江、东北三省。当地有“三里庄菜刀杨头斧,不崩不卷尽管使”之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