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邵武风俗特产有哪些 邵武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邵武风俗特产有哪些 邵武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12-14 23:27:46

一.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三.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脚跟慈

脚跟慈状如脚跟,色金黄,味香,是邵武人十分喜欢的小吃。

具体做法是:选上好的粳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浸泡后磨成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在搅拌过程中要边搅拌边倒入适量的天然咸水。当地人将富含碱的植物烧成灰,放水浸泡,过滤出天然碱水,供做脚跟糍之用。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捏成周边上翘,中间凹的椭圆薄片,如同用脚跟挤压而成一般。再将5至6片薄片叠起来,放入笼屉用旺火蒸。蒸时脚跟糍上面要放上用五花肉做的米粉肉。出笼时的脚跟糍油光发亮,远远就能问道一股清香,令人陡生食欲。

吃时,一碗脚跟糍上要放一块米粉肉,蘸辣酱食之。米粉肉鲜美,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满嘴生香;脚跟糍与辣香交融,令人满口生津。

四.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红米

邵武红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邵武红米

邵武市晒口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

近年来红米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了“吃货们”的青睐。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红米中富含的微量元素锌、铁、硒、钙等含量比普通稻(白)米高0.5-3倍,能够有效改善营养性贫血,增强免疫力,同时还具有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

目前,邵武红米的种植总面积已经扩大到了9000余亩。下一步,该村将以红米种植为平台,发展创意农业,借助创意农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整合当地生态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发展目标。

五.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食抓糍

食抓糍是南平邵武名小吃,用优质晚籼白米加肉丝等配料精制而成。拿抓糍,因用手拿抓而成,故又称“包糍”。尻,方言即“脚跟”,尻米庄糍外形像脚跟踩制一般,故又称“脚跟糍”。

六.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包糍

春社,邵武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社糍”,又名“包糍”,状似水饺,包馅所用之皮不是用面粉做成的,而是用大米和“水曲”做成的。
具体做法:取粳米,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浸泡,再参入大量野外摘来的一种叫做"水曲"的小草(学名:鼠麴草)墨浆。浆磨好后,入锅熬至半熟起锅,再案板上搓揉成质地均匀的米团,之后将大米浆团分成若干个鹌鹑蛋大小的小米浆团,捏成薄皮,包上馅,上笼屉熟后便可以食用,故又称其为“米饺”。春社这天的包糍馅是非常讲究的,要用上好的冬笋,熏肉,熏豆干,芋头,香菇,薤(又名:荞头)等做馅,蒸出来的包糍,油而不腻,一口下去,汁会沿着嘴角流出来,两人食欲大开。
包糍不仅味美,色如碧玉,而且还是一道药膳。因为米浆里添加的“水曲”,甘平无毒,功能艰危和中,祛痰止咳,饼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包糍还有一种作用:春社吃了“包糍”,竹笋称为“春笋”,不可乱挖;再社日之前竹笋称为冬笋,大家可以挖,这无形中保护了毛竹的生长繁衍。
吃包糍这一风俗一直保留下来,至今只要再邵武就能天天吃到包糍。

七.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和平游浆豆腐

和平游浆豆腐是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的。游浆豆腐味道纯正、鲜嫩、可口,是游客到和平古镇必先品尝的特色佳肴。

南平邵武市和平镇有几户专门做豆腐为生的人家,他们做豆腐与众不同,传统的豆腐制作不是用石膏就是用盐卤,而他们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只是在头一天的豆浆中留下一点,次日煮豆浆时一边搅动大锅里的豆浆,一边慢慢注入昨日留下的陈浆,以陈浆作为酵母制成豆腐,这种豆腐就叫“游浆豆腐”。这种豆腐细嫩爽口,且绝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副作用如胆结石等,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游浆豆腐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

游浆豆腐宴,所有的菜肴都是豆腐,红烧豆腐、油炸豆腐、泥鳅豆腐、排骨豆腐、铁板豆腐……煎、煮、炸、烩、烤,满满一桌;黄、白、红、绿、紫,五色杂陈。游浆水豆腐经食用油加工成油炸后,即成油炸豆腐。游浆豆腐加不同配料可做各种名菜小吃,其中泥鳅豆腐汤尤能体现和平特色。

游浆豆腐尽管品质优良,味道鲜美,但产量却不大,因为掌握游浆豆腐制作工艺技术的人家秘不外传,只传子传孙,连女儿都不传,目前全镇掌握此项工艺技术的只有15人。2007年,“邵武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八.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和平豆腐

勤劳的和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耕作中还保留着稻田养鱼、田埂种豆的习俗,不但充分利用了土地,还产生了闻名遐迩的:和平豆腐。因为田埂种豆的传统,和平盛产优质黄豆,又因昔日繁华的集市,和平豆腐远近闻名。和平豆腐制作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独特的制作工艺却是世代相传,许多人以此为生。和平的游浆豆腐最具特色,其味自然纯正,鲜嫩可口,因而闻名遐迩。和平因豆腐也衍生出一系列的地方菜肴,如泥鳅豆腐汤、油豆腐、"烊豆腐"(方音)等。吃豆腐能养人,虽然现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朴实的和平人还是天天要吃豆腐。但是现在镇上做豆腐的人却越来越少,更多爱打拼的和平人带上世代相传的手艺出外闯荡,开和平饭馆,做豆腐宴。据说和平豆腐的金字招牌一出,生意保证红火。( 邵武)

豆腐、碎铜茶和摆果台被称为福建 邵武和平的三绝,第一绝就是和平豆腐。和平人为充分利用土地,历来有稻田养鱼、田埂种豆的习惯,盛产优质黄豆,因而和平豆腐也有了悠久的制作史,远近闻 名。和平豆腐也被称为游浆豆腐,采用独特的酵母凝聚豆腐的制作工艺,世代相传。和平豆腐味极纯正,软嫩爽滑,鲜美可口,久负盛名。

九.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蜜桔

邵武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邵武蜜桔是福建南平邵武的。

“邵武蜜桔”主要分布在邵武市卫闽镇陈坊村,蜜桔喜温、喜光照,适应性广,能耐-7℃低温,果小皮薄质优。目前邵武市每年蜜桔产量高达80多万斤,占地面积480多亩,批发均价达到1.1元,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

十. 福建省 南平 邵武 邵武小瓜子

小瓜子

邵武小瓜子一头溜圆一头尖,中心鼓起,壳儿黑亮且薄,仁儿厚而白。打籽西瓜具有个小(一般1.5公斤左右)、花皮油亮且薄、产子多的特点,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

炒熟的小瓜子黑褐色,油壳,味道香,好磕。吃邵武小瓜子,还未入口就能够感受到一股特别的酥香味,用牙齿轻轻一磕,壳分两半,仁儿露出,细细咀嚼香味绵长,是当地人过节、休闲非常喜爱的食品。

邵武小瓜子加工成食品以炒为主,可以炒成多种味道。微咸味,炒时佐以盐水,表面的壳凹处覆盖淡淡的白盐渍;微甜味,这种甜不是加香料,而是让小瓜子本身的甜味充分得到渗透,据说是与炒的火候有很大的关系;五香味,炒时放入五香、甘草;奶油味,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奶油,让壳面上见奶油,至瓜子松脆为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