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商丘著名特产是什么 商丘最著名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商丘著名特产是什么 商丘最著名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08-10 14:04:26

一. 河南省 商丘 睢县 襄邑抹猪

苏轼曾与襄邑结下不解之缘。他把“襄邑抹猪”推崇为天下美食之最,今日传世名菜“东坡肉”即由“襄邑抹猪”演变而来。宋朝苏东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词与辛弃疾并为双绝;书法与绘画也都独步一时。就是在烹调艺术上,他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据传那还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时发生的一件趣事。南都拨心面,作槐芽温淘糁,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稻,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鲈鲙。

二.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永城枣干

永城枣干橙黄铮亮,质软稍韧,甘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和微量的磷、钙、铁,具有活血养颜、补中益气、润肺化痰。清热生津和解毒等功能,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品

( 永城枣干以长红枣为原料,刮刀削皮,放在秫梃炕床上,用木炭火炕软,取出枣核,回炕至果肉松软取出,以细白面拌后造型,再回炕或晒干。炕成的枣干,橙黄光亮,晶莹剔透,质软稍韧,味甜如蜜,名曰枣脯,有补虚健身的功效。明朝仁宗皇后张娘娘将永城枣干带入宫中,深受仁宗喜欢,遂列为贡品,故又称“贡干”。永城枣干以丰庄炕制的最优。

三.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县 酥制培乳

酥制培乳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都以“柘邑三园斋”、“豫东味和酱园”和“柘城三兴酱菜园”著称。酥制培乳(豆腐乳)更是闻名遐迩。 1980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豆制品评比会上被评为第二名; 1981年在河南省蔬菜公司评比大会上评为第一名
( 商丘)

四. 河南省 商丘市 永城市 酂城糟鱼

酂城糟鱼,源自永城市酂城镇,酂城糟鱼以鲫鱼为原料,油糟先去鳞(水糟、辣糟不去鳞)、去杂洗净,刀口朝下晾2小时除去水份,过油炸成焦黄色,再刀口朝上排列于砂锅内,加入适量猪油、盐、糖、酒、醋、“八大味”和水等,用瓷盘垫以湿布封严,用大火加热煮沸后,继续用文火烧3小时即成。具有色黄味鲜,肉熟骨酥,不腥不腻等特点。

五.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毛家传统卤菜

原来的永城县始建于公元610年(隋朝),在那时,永城县城就出现了毛氏卤鸡和卤牛肉。

宋太祖赵匡胤一次命太师来永城察民情。县太爷用心招待———将本地名吃毛家卤鸡和卤牛肉摆上了宴席。太师食后认为其风味独特,便赞赏一番。县太爷以毛氏卤鸡、卤牛肉为礼送给了太师大人。

太师把从永城带来的礼品供到皇宫。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时,看到卤鸡、卤牛肉,顿感香味扑鼻,一吃又是烂而不腻,于是赞不绝口。太师在一旁解释:“这是永城县人毛氏卤制的。”皇上大喜,当即就把这毛氏卤鸡、卤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贡品。毛家卤鸡、卤牛肉,由此名声大振。

毛家卤菜,其卤鸡,精选嫩而健的农家散养的鲜活小公鸡,通过杀、烫、褪毛、取内脏、净洗、腌、整形、炸煮、卤等工序,再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所用辅料作料均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作添加。其卤牛肉,精选嫩而健的农家养的一至两年的黄牛,通过杀、剥皮、取内脏、打块、腌、煮、卤等工序,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精制独特,口感纯正,味美爽口,由于含有多种中药作料,久食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通络理气之功效。

六. 河南省 商丘市 梁园区 风味卤肘子

宋朝真宗皇帝登基不久,就御驾东巡。那一日,来至柘城太清宫时,太阳已经西沉,于是命在此驻跸。用膳之前,他告诉随人:“看一看此地有什么名吃没有,可选来让朕品尝品尝。”随人答是,走出去还未及向人打听,就感到有一股特别的香味钻进了鼻孔,于是顺着这股香味儿走去,直走到一家姓李的卤菜店,一看卖的全是卤肘子。这卤肘子做得色美味香,他将冒着热气的卤肘子买下,让店家包好拿着随自己返回。见到皇上,呈上卤肘子。皇上见这卤肘子色味不凡,问店家:“你家卤肘子店有多少年了?”店家答:“本是祖传,年数多了,在唐朝时就经营着。”皇上问:“有名气没有?”店家答:“小人不敢说名气多么大,反正周围百把里乡里城里都知道,官府和民间的人经常来买,他们都夸味道不错。不瞒皇上,俺李家的风味卤肘子,其配方是有来由的———李家先人于唐朝中期在宫中御膳房当厨工,主要是做卤肘子,年老时辞职回到老家开起一个卤肘子店,一干就响了起来,也就一代一代传下来了。”真宗皇帝一听大喜,便开始品尝起这李家风味卤肘子。食后对其美味赞不绝口,从此以后,李家风味卤肘子的名声更大了

李家风味卤肘子,采用新鲜猪肘配以20多种名贵药材卤制而成,因其色鲜、肉嫩、味美,堪称肉中一绝,在豫东一带享有盛誉。

现在,柘城胡襄镇李红霞,是李家风味卤肘子的继承人。改革开放以来,她在继承先人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烹饪新工艺,研制出新的制作技艺,其产品既保留了原来的色鲜和味美,又具有新制作的更佳特色—色泽金黄、五香纯正、清香不腻、咸淡适中,并具有护肤美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实为家宴与馈赠亲朋之佳品。

七. 河南省 商丘市 睢阳区 羊肉烩面

羊肉烩面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汤,浓酽醇厚;面条,鲜香有韧劲;羊肉,鲜嫩酥烂。做羊肉烩面有三要素,面、料、汤。和面的时候要放一些盐,揉成团后醒二十分钟,然后再揉十分钟,醒二十分钟,反复3-4次,抻出的面条才有韧劲。其配料丰富,包括羊肉、粉丝、木耳、黄花菜、豆腐皮丝、海带、鹌鹑蛋等。最关键的是熬汤,选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种香料文火长年熬制,熬制汤白肉烂。

八. 河南省 商丘市 睢县 罗阳豆腐干

罗阳豆腐干(luoyangdoufugan)是睢县龙王店(集)张家祖传,又称“张家豆腐干”。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顺治年间,张家豆腐干的创始人因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学会做豆腐干,归里后集百家之长,精心研制配料制作工艺,逐步形成独特风味,方圆百里闻名。相传康熙皇帝下白云寺时,主持大和尚佛定特意做道罗阳豆腐干菜。在上百道菜中,康熙唯独连声赞罗阳豆腐干“美哉、妙哉!”康熙每餐必点罗阳豆腐干作为御膳菜。至此,罗阳豆腐干被列入朝廷御餐年年进贡,名声远扬。张家豆腐干做工精细,纯香味美。其制作工艺是:经过选豆泡豆、磨浆、滤渣、熬汁、点、包、压、上色、加味、火煮、晾晒、包装等十多道工序后,再加入桂皮、良姜、三代丁香、八角、花椒等佐料,然后加盐和其它调味,反复蒸煮而成。成品呈深褐色,软硬适口,五香俱全,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取而食之,嘴嚼起来筋而不硬,愈嚼愈香,回味无穷。成品可存放半年,且味色不变,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九. 河南省 商丘市 柘城县 柘城泡桐

泡桐:柘城栽种泡桐,相传始于前汉,目前县境以内不论县城、集镇、村头、田间、门庭院落、路旁河岸都有桐树种植。泡桐是一种速生的优质树种。俗谚说:“二年一根杆,三年像把伞,四年长成檩,五年就成梁。”它木质密致细韧,刚柔适中,做成家具不裂不翘,花纹美观,不易污损腐蚀。现全县种植约 1000万棵,是传统的出口物资。柘城是河南省泡桐生产基地县, 1985年 3月 8日国务院万里副总理曾到牛城乡进行视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