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铜川特产植物图片 铜川特有植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铜川特产植物图片 铜川特有植物更新时间:2023-06-04 17:44:57

一. 陕西省 铜川 耀州 咸汤面

咸汤面是耀州特有的传统小吃,经济实惠,食用方便,人们喜作早餐。

咸汤面,咸辣出头,筋韧爽口。碗内生姜黄、葱韭绿、油辣红、豆腐白,色鲜而合谐,食后余香盈口,周身微汗,使人食欲大振,顿觉轻爽。清早食用一碗,日久能暖胃活血,有食疗之功效。

耀州咸汤面历史悠久,妇孺皆知。现在耀州国营、集体、个体咸汤面馆仅城关地区就发展到30多家。西街饮食公司的面馆,经常顾客盈门。

咸汤面的原料是:上等面粉、小香、大香、花椒、上元桂、姜片、良姜、草果、丁香、蔻仁、蓖卜、虾皮、胡椒、豆腐(或羊血),生姜、葱、辣椒油。

操作方法是:先一天晚上用适量碱水将面粉反复揉合和好,扯成或宽或窄的面条,煮熟捞出、冷透、拌上熟菜油,储存盘里;翌日清晨将下面的汤烧开,放入食盐和配和的调合粉,加上压碎的豆腐块;出售时将面条放碗里,用调好的煎汤透几遍,将面透热,浇上原汤,再加生姜末,生葱(韭)花及油泼辣子,即称咸汤面。加上羊血的称羊血咸汤面。

二.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宜君核桃饼

核桃饼,以面粉、核桃焙制而成,小如瓷盖,色金黄,入口香酥,放置累日逾旬色味如初。核桃饼功效:辅助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健脑益智。

三.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宜君玉米

宜君玉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君县作为陕西省的地膜玉米第一大县,在玉米种植上坚持技术创新,突出地膜特色,扩大种植面积的思路,在历经今年的大旱后,玉米高产示范区较前三年仍然增产6%左右。今年的宜君县玉米种植面积为35.5万亩,较去年相比增加了3.7万亩,产量预计18.12万吨,比去年增加了2万吨。

宜君玉米农产品地理标志拟保护范围为:东以洛河为界,西至太安镇南塔村,北达彭镇常川村,南至云梦乡南古村,涉及城关镇、棋盘镇、彭镇、五里镇、太安镇、尧生镇、哭泉乡、西村乡、云梦乡、雷塬办事处9个乡镇1个办事处,共157个行政村,保护面积33.66万亩,年产量14.75万吨。

随着高产创建、旱作农业项目和测土配肥的实施,玉米已经成为宜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0年,宜君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2012年,宜君县春玉米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876千克,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965.4千克,获得了“陕西省地膜玉米第一县”的称号;2014年,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量901.0公斤,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量1069.1公斤,再次刷新了我省渭北旱地百亩春玉米高产纪录。

宜君玉米种植(粮食)

地域范围

宜君玉米生产区位于宜君县境内,东以洛河为界,西至太安镇南塔村,北至彭镇常川村,南至云梦乡南古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4′37″~109°28′46″,北纬35°07′34″~35°34′58″。涉及城关镇、棋盘镇、彭镇、五里镇、太安镇、尧生镇、哭泉乡、西村乡、云梦乡、雷塬办事处9个乡镇1个办事处157个行政村,总保护面积33.66万亩,年产量14.7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宜君玉米棒形美观,穗长15-20㎝;轴芯较细;玉米籽粒深长,外表金黄鲜艳,有光泽;颗粒饱满紧实、角质层比例高,千粒重大于350g;玉米面质地细腻;玉米糁熬煮油性大,粘度好,味香甜。 2.内在品质指标:宜君玉米碳水化合物≥68g/100g,脂肪≥3.0g/100g ,蛋白质≥8g/100g;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氨基酸总量≥7.00g/100g,镁含量≥110㎎/100g 3.安全要求:宜君玉米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 陕西省 铜川 王益区 夹沙花蛋糕

夹沙花蛋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特色:外形美观,柔软香甜。

制作材料:精面粉、鸡蛋、白糖、黄桂花、豆沙或果子酱。

制作方法:1.面粉上笼蒸30分钟,取出晾凉,擀碎过罗。鸡蛋磕入盆内,加入白糖用数根筷子不停地搅打,直至打起泡、颜色发白时,加入面粉、桂花搅匀成蛋糊。

2.蛋糊倒入瓷方盘内,摊约1厘米厚,入笼蒸熟,取出倒入油光纸上,在蛋糕上抹一层果子酱或稀豆沙,趁热带纸卷起,晾凉后去掉纸,用刀横切即成卷式夹沙蛋糕(如做平式夹沙蛋糕,即用两盘蛋糕中间夹入豆沙,晾凉后切成方块即可)。

五. 陕西省 铜川 耀州 耀州窝窝面

耀州窝窝面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色小吃。耀州窝窝面,其状五颜六色,肉沫钻进了面窝窝,因有口蘑肉汤座庄,所以口感筋、滑、香、爽,可谓色、香、味俱佳。

古称耀州的耀县(现在的铜川市耀州区),至今保留着一种家喻户晓的小吃——窝窝面。历史上的窝窝面并非面食,而是耀州当地婚娶丧葬、四时八节,老百姓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汤莱。顾名思义,“窝窝面”,就是因其用料中有如窝状面食而得名。

窝窝面讲究配料,烹制特别,是道典型的功夫莱。其做法是:用上好的精白面粉掺人鸡蛋黄,搀揉成硬面团(据说一个小伙子揉上10斤面的硬面团,都要出一身汗,长喘一阵气),然后把面擀开,切成骰子形大小状,用一种特制的如筷子头半圆般的工具,将这骰子面块一个个砘压成窝状;关键是要选上等的口蘑浇上鸡、肉汤,上笼蒸透备用,烹制时再将蒸透的口蘑放人鸡、肉汤锅中烩煮,并在汤锅中放人适量的用大肉烂成七成熟的肉沫,再下入基本煮熟的窝窝面,烹烩出锅前再加人葱末、姜末、和用油煎成菱形的鸡蛋片、香菜、切成薄片的核桃仁,使之在汤锅中烹烩为一体,最后勾芡、滴上等芝麻香油,便可出锅了。

窝窝面所用原料就地取材,烹制简单方便,俗可地摊叫卖,雅可登堂入室,四时八节皆宜,所以,一直是耀州一带脍炙人口的风味小吃。

随着改革开放,物流畅欢,老百姓商品意识增强,窝窝面也逐渐走出耀州,在三原、泾阳、咸阳、长武、彬县、富平、兴平,甚至西安均有售卖。有做汤菜卖,也有当主食用的。但据笔者观察,耀州小吃窝窝面,目前还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阶段,还难以与遍地开花的西岐小吃同日而语。

六. 陕西省 铜川 印台区 九州龙苹果

九州龙苹果是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的。“九州龙”苹果,其果形端正、果肉香脆、色泽艳丽、蜡质层厚、风味浓郁、酸甜适度、保鲜耐贮、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

印台区内气候温和,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世界最佳苹果适生区的核心地带,是陕西果业强县(区)之一。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九州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州龙”苹果已被确定1专供果,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全国果业强区为目标,全力实施“果业立区”战略,不断扩大苹果栽植规模,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苹果产量、质量、效益有较大幅度提升。目前,全区苹果面积3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5万亩,农民人均果园面积3.1亩。在标准生产方面,10.4万亩果园通过了国家绿色基地认证;千亩果园通过欧洲标准,万亩果园通过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CGAP)。创建省市区级示范园424个,面积4万亩。在产业化方面,投资1.9亿年产2万吨果汁生产线落户印台。九州果业二期万吨果库扩建工程基本建成。苹果的“产、供、销、加、贮”一体化产业链初步形成。

2009年,全区苹果总产16.5万吨,较2008年的13.8万吨增长了19.6%;产值4.45亿元,较2008年的3.03亿元增长了46.9%;果农人均苹果纯收入4150元,较2008年的3269元增长了26.9%;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3075元,较2008年的2213元增长了39%。苹果产业已成为印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七.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宜君耳朵套

宜君小吃耳朵套,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相传家家户户都会做,冬天天气冷冻耳朵,吃了耳朵套就不会冻了,它是由面食做成,有荞面白面两种,可以做成浇汁、油泼、清炒。

耳朵套,因其成品酷似冬季里北方人用于耳朵保暖的耳朵套而得名。据说,是秦汉时期流传下来,在冬至这天,宜君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用杂粮荞面做成耳朵套,据传吃了耳朵套就不会冻耳朵了。

耳朵套是面食,有荞面、白面两种,可以做成浇汁、油泼、清炒。纯荞麦面口感粗糙、不筋道,掺少量小麦粉,既可以改善口味,又能提高面的筋度,今天我们所吃的荞面耳朵套,荞面和麦面比例按照2:1的比例做成,口感爽滑、可口。

小编建议:耳朵套好吃但是由荞面制成,一次不可食用太多,易造成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宜食用。

八. 陕西省 铜川 宜君 宜君核桃

宜君核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宜君被人们誉为“核桃县”,核桃是宜君县小有名气的之一,它是优质的干果和木本油料。有两个品种:一个品种是个小,皮硬而坚、难砸,群众称"根根核桃";另一个品种是"露仁核桃",人们赞为优质核桃,个大皮薄、仁脆而甜,味香而浓、色亮而有泽,含油量和其成份高而品质好。在60年代省核桃鉴定会上,好多专家评论,宜君的优质核桃不亚于陕南。测定表明每100克核仁含脂肪63克、蛋白质15.4克、碳水化合物10克、柞油50-60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药用可增补血液、湿润肺肾、定喘化痰等。

宜君核桃栽植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早在明末清初就有天然和人工栽植的核桃林和零星枝,1985年核桃保存面积为989亩,零树360多株,共计384,206株,人均4.6株,平均每年生产253万斤,以每斤一元计,年产值达二百五十三万元。

君核桃

陕西省宜君县棋盘镇、云梦乡、哭泉乡、太安镇、城关镇、彭镇、五里镇、西村乡、尧生镇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宜君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宜君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君政字〔2012〕31号

铜川市地方标准B6102/T 15-2012《宜君核桃栽培技术规范》

宜君核桃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适宜产地范围内栽培的宜核1号、清香、强特勒、香玲、维纳等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800m至1500m,土壤类型为黄绵土或黑垆土,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1.5%,pH值6.5至7.5。

三、栽植管理

1.育苗:采用宜君核桃培育实生苗,采用双舌嫁接法繁育宜君核桃良种嫁接苗。

2.建园:园址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选用主栽品种一级嫁接苗,栽植密度为每667㎡(亩)不超过22株。按照“大坑、大肥、大水、覆膜、截干、套袋”技术栽植。

3.施肥:秋季采果后,结合土壤深耕施基肥,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kg至20kg。

4.修剪整形:实行生长期修剪与休眠期修剪相结合,树形以疏层分散型和自然开心型为主。

5.鲜果采收:青果由绿色变成黄绿色,2/3以上的果实青皮自然开裂或脱落,为最佳采收时期。要求不同品种单独采收。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按品种单独运输、单独脱皮、单独晾晒或烘烤、单独包装,防止混杂。采收后,自然堆沤,机械脱皮,及时清洗、晾晒或烘烤、分级包装。要求空壳率≤3%,破损率≤0.3%,黑斑果率小于0.2%,含水率≤8%。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坚果充分成熟,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无露仁。

2.理化指标:横径≥26.0mm,平均果重≥8.0g,出仁率≥40.0%,粗脂肪含量≥60.0%,蛋白质含量≥12.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陕西省 铜川 印台区 麻酱酿皮

在陕西农村,也有用小麦面蒸凉皮的,农村人一般叫酿皮。酿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面皮无差异。但在西安回民中,酿皮的吃法却与众不同,它除了放醋、盐、味素、辣椒油外,还要放芝麻酱,吃来又别有风味,所以在西安,人们又把回民的这种凉皮叫做麻酱凉皮。

十. 陕西省 铜川 王益区 铜川大刀面

最有名的在铜川。

刀:长二尺二寸,背前端宽三寸,背后端宽四寸,老秤重十九斤。

切:右手提刀,左手按面,边提边落,案随刀响,刀随手移。

面: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盘起回性,擀开一毫米厚薄后拎擀杖叠起成半圆形。

艺高者胆大,挥刀自如,面细如丝,水开下锅,两滚即熟,浇上干[火览]肉臊子,一口未咽,急嚼第二口,一碗下肚,又等不及等二碗,三碗吃毕,满头热汗,鼻耳畅通,还想再吃,肚腹难容,一步徘徊,怏怏离去。

铜川出煤,下矿井如船出海,乡俗有下井前吃长面,以象征拉魂。故至今矿区多集中大刀面馆。外地人传:卖大刀面的多姓关,是关公后世,或姓包,是包公后裔。此言大谬。铜川东关一家卖主,夫姓华,妇姓陈,皆是关公包公当年所杀之人的姓氏。问及手艺,祖传。再问:先祖出身?则马场铡草夫。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