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蚌埠市土特产在什么地方 安徽蚌埠的土特产哪里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蚌埠市土特产在什么地方 安徽蚌埠的土特产哪里有更新时间:2023-08-10 04:59:01

一.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水晶冰

关于水晶冰的出现在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有一户王姓人家,有一女名王味缘,天生丽质,聪颖可爱,孝敬父母,是远近闻名的孝顺美女。一天味缘上山采梨,不小心将梨树上一株青藤(水晶树)上的果实无意中抖落于香包中。回家后,王味缘清洗香包时香包有透明果浆溢出,遂觉惊奇!便将果浆盛于碗中,过一会儿果浆便凝结了。王味缘一看亮晶晶的,似冰非冰,似粉非粉,忍不住尝了口,冰冰凉凉,爽滑无比!味缘高兴极了,但可惜的是没有味道。于是味缘又找来了红糖加水,兑成红糖水倒入其中,再尝,凉幽幽,甜咪咪!味缘好不陶醉,连称:“水晶!水晶冰!”。

二. 安徽省 蚌埠 禹会区 毛豆抓饼

1、将猪五花肉、鲜毛豆粒和姜均切成绿豆大的丁,放入碗内,加葛粉、精盐5克、水1500克搅拌成糊。

2、锅置旺火上,加芝麻油烧至八成热,用勺将油在锅中浇匀,抓一小团豆糊,贴在锅边,随即用手摊成直径约6.6厘米、厚约1.6厘米的同形薄饼,饼面上不断用勺淋热油,煎至底面呈深金黄色而上面柔软时,铲起装盘,即成抓饼。食时切成10块。

3、锅内放入肉汤烧开,下菠菜叶及精盐2.5克烧开,盛入碗内,随抓饼一起上桌食用。

三. 安徽省 蚌埠 蚌山区 朱洪武豆腐

又名“凤阳酿豆腐”,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宫廷菜之一,也是沿淮地区的传统名菜。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幼时,因家境贫困靠乞讨度日。有一次,他在凤阳城内讨到一块“酿豆腐”,吃后感觉颇有滋味,便经常讨食。待到登基之后,朱元璋时常想起家乡风味的酿豆腐,便从凤阳将厨师请进皇宫当御厨,专做此菜宴请宾客,深得赞赏。这道将圆形豆腐片夹上鸡脯肉、猪瘦肉、虾仁三泥,下油锅炸成金晃晃、圆滚滚的油果,再浇上糖醋卤汁的神奇豆腐,吃起来肉嫩脆香,甜酸别致,清爽可口,也因为我们的朱皇帝而驰名于世、流传至今。

四. 安徽省 蚌埠 龙子湖 大蚂虾

大蚂虾

蚂虾现在被别的地方说成龙虾,是夏天配啤酒的美味。但过去是没有人吃这种东西的。蚌埠做了第一个吃蚂虾的城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蚌埠人就开始吃蚂虾了,蚌埠的餐饮业也开始研制蚂虾的制作方法,从开始的在锅里煮,炒,到现在的煮,炸,炒,焖,在加上每家的不同配料。

喜欢吃蚂虾的人越来越多,在蚌埠各地都能吃到,老市区内还形成了一条蚂虾街。更是美味蚂虾的聚集地。每到夏天,蚂虾街人山人海。你可以去那里自己挑选活的蚂虾,很快就可以吃到正宗的蚌埠蚂虾。可惜的是,蚌埠人就像广大朴实善良的中国人一样,粗心大意的被韩国人注册去了端午节,蚌埠的蚂虾也被某城注册了“龙虾节”。不过吃蚂虾还是来蚌埠,味道最好,最正宗。

五. 安徽省 蚌埠 五河县 沱湖螃蟹

沱湖螃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河县

沱湖螃蟹、天井湖金眼银鱼。

申集乡甄集:沱湖螃蟹。

武桥乡朱圩:天井湖金眼银鱼、螃蟹。

沱湖螃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辖区内的水域,包括沱湖上游的管咀到下游节制闸段水域,以及与该段水域相连的河叉、滩涂、低洼地等可养水域,总面积7000公顷。

六. 安徽省 蚌埠 禹会区 禹会草莓

禹会区草莓生产,采用大棚蜜蜂授粉,施用饼肥,灌用净水,自然成熟,全程“绿色”操作,2003年10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草莓生产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5月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2005年又被确认为绿色食品。

七. 安徽省 蚌埠 固镇县 固镇中华绒鳌蟹

固镇中华绒鳌蟹

八.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回王鱼

回王鱼、螃蟹。

九. 安徽省 蚌埠 禹会区 蚌埠盘丝饼

1、将芝麻仁30克用小火炒至微黄出香时盛出。花椒和精盐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花椒出香时盛出,再同芝麻仁一起碾成末即成芝麻花椒盐。

2、面粉放入盆内,加入酵面和冷水350克拌匀,盖上湿布静饧,加入食碱揉透,擀成长1米、宽65厘米的大面皮,抹上芝麻油10克,撒上芝麻花椒盐抹匀,从一边向另一边卷起,封口处抹点水压紧,搓成如香肠粗的长条。先将长条的一端略压扁,卷起头,接着把长条围绕这头盘起成圆饼。每圈之间要粘合,但又不要太紧,如有空隙抹点水略捏拢粘合。

3、平锅置小火上烧热,刷上一层芝麻油,用双手从圆饼底下慢慢插进,至能托起饼时猛一抬手,向锅里一放。先在圆饼上涂一层水,撒匀剩余的芝麻仁,略按下,使芝麻仁粘合,烙约2分钟,随即将饼转动半圈,再烙约20分钟,再转动饼坯,将饼翻身,顺锅四周淋入芝麻油后稍烙一会儿,在饼下放入弹性钢丝垫子,继续用小火炕约20分钟即成。

十. 安徽省 蚌埠 怀远 怀远泥鳅

怀远泥鳅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的。怀远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泥鳅,俗名泥鳅龙,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食性较杂,体长12至18厘米,体重10至25克,雌性体重大于雄性2至3倍。泥鳅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属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小型经济鱼类,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可红烧、清炖、油炸,做成多种美味佳肴。《本草纲目》、《本草拾遗》载,泥鳅性甘平无毒、祛湿邪、治消渴、益脾肾,对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痛痒、跌打损伤、痔疮、疥癣等有一定疗效。

怀远县境内河湖塘达30万亩,可养殖水面20余万亩,是安徽省水产品养殖大县。泥鳅品种主要有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又名黄板鳅、扁鳅,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真泥鳅又叫泥鳅、圆鳅、青鳅,行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泥鳅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均能生长。进入新世纪以来,怀远县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大力推广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利用低洼地、沟塘、稻田,开展泥鳅的人工繁育养殖。建成了马城、魏庄、找郢、淝南、兰桥等多处泥鳅人工养殖基地,人工放养面积达万余亩。其中池塘养殖2000余亩。年产商品泥鳅2400多吨,年出口国外300吨以上。怀远泥鳅名声鹊起,成为继怀远甲鱼、黑鱼、鳜鱼、青虾、黄鳝等水产品之后,特种水产养殖的又一拳头产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