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土特产玫瑰 云南特产食用墨红玫瑰花瓣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土特产玫瑰 云南特产食用墨红玫瑰花瓣更新时间:2023-06-01 11:32:50

一. 甘肃省 兰州 红古区 兰州苦水玫瑰

    兰州人栽培玫瑰历史悠久,清乾隆《甘肃通志》就载:"玫瑰花出兰州",而以永登县苦水乡所产质量最优,名冠天下。苦水玫瑰又名"刺玫花",为兰州市的市花。玫瑰属蔷薇科落叶灌木,茎高有剌,花大,呈紫红色,枝叶茂盛,花朵繁多,花瓣肥硕,色泽鲜艳,香气浓郁。乾隆时兰州翰林秦维岳赋诗咏颂:"霞光锦缎覆苍苔,点缀芳园朵朵开。西陇花迟兼遇闰,端阳才拥艳香来。"点出了玫瑰色香俱佳的特点。苦水玫瑰不仅姿容娇艳,可植于前庭后院,街旁巷道,衬托以"浓似猩猩初染素,照得深红作浅红"的迷人景色;而且香气沁人的玫瑰花朵,可用于糖腌、蜜制、酿酒、作酱、入茶或配制各种糖果糕点;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名贵香料。玫瑰入药能理气活血、疏肝解郁。对肝胃气疼,跌打损伤,月经过多,伤肿瘀痛,消化不良等症有显著疗效。兰州苦水玫瑰花和精油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成为畅销全国的花中奇葩。(兰州)

地域范围

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地处东经102°36’至103°45’,北纬36°12’至37°07’。“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2960平方公里,种植面积6700公顷,年产苦水玫瑰502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苦水玫瑰属蔷薇科,是钝齿蔷薇和中国传统玫瑰的自然杂交种,为半重瓣小花玫瑰,属亚洲清香型,生长在海拔1600-2400米之间,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天然玫瑰品种。苦水玫瑰为食药兼用型品种,属东方香型的典型代表。苦水玫瑰花蕾紧实,鲜蕾单重0.85-0.95克,花托小呈壶型,花瓣肉质鲜嫩、深粉红色,香味独特浓郁,具丝绸状质感,口感甘甜微涩,每朵单花花瓣具18-24枚;干花蕾饱满,萼片色泽黄绿,花蕾紫红色,清香。苦水玫瑰出油率高,富含硒,是食用、药用、美容养颜的上品。是“兰州三泡台”和各类花饮、茶饮的上好原料。 2、内在品质特性:苦水玫瑰的挥发油含量在0.02ml/g-0.05ml/g之间,远高于其他玫瑰品种0.03ml/g的最高含量;总黄酮(以芦丁计)0.33g/100g-0.58g/100g,也远高于其他玫瑰0.4g/100g的最高含量。具有对人体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3、安全要求:苦水玫瑰的产地环境严格格执行《NY5360-2010无公害食品可食花卉产地环境条件》;苦水玫瑰的产品严格按《NY/T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执行。

二. 山东省 济南 历下区 玫瑰糖炸糕

烫面为皮,白糖、桔饼、玫瑰酱作馅,油炸而成。亦可用山楂、枣泥、豆沙为馅。外酥内糯,香甜适口。

三. 云南省 红河 红河县 云南油炸蚂蚱

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是“蚂蚱当下酒菜”。这蚂蚱,就是我们常说的蝗虫,就是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虫子,这里的人美其名曰:“跳菜”。在旧中国,有一年北方地区蝗灾,蝗虫飞过,遮天蔽日。所到之处,草叶、树叶都被一扫而光,可见蝗虫的厉害。而在云南滇西北一带,一到秋季收割谷子的时候,那谷田里便到处是蚂蚱飞舞的影子。从田埂上走过,一阵“堤嗒”声,走急了都会踩死几只蚂蚱。这时候,妇女们便一面割谷子,一面将蚂蚱捉了往围腰里塞。当然也有专门捉的,用了网兜绑一竹棍,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地捉,不用多少功夫就能捉满一大塑料袋。

这些割谷子的妇女,将捉了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和腿足,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焦黄灿然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料,黄生生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那香劲才叫无法形容,清脆中有一股子谷草的清香气味。或者将蚂蚱腊干了,“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炒上一盘,弄上二两小酒,款待朋友。

四. 山东省 济南 平阴县 平阴玫瑰红苹果

平阴玫瑰红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阴玫瑰红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阴玫瑰红苹果发源于平阴县,因品质优、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大,已被山西、陕西、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北京等八省一市引种栽培。玫瑰红苹果为元帅系短枝型芽变新品种,1979年在山东省第七次苹果良种鉴定会上定名。因其果浓红,又产于闻名遐迩的玫瑰之乡,故定名为“玫瑰红”苹果。l983年获山东省科委三等奖,l987年获山东省林业厅优质果品奖。玫瑰红苹果果实为长圆锥形,浓红色,高桩,五棱明显。果形指数为0.988,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20-350克,最大单果重700克,一级果占95%以上。果肉黄白色,可容性固形物为12.7%。该品种结果早,香味浓,产量高,营养丰富。果实耐贮藏,果树抗病、抗风力强。果实成熟采摘前落果轻,具有丰产性能强、品质上乘之特点,其经济效益可与美国新红星媲美。平阴县现有玫瑰红苹果面积近3万亩,大部分已开花结果,1994年全县生产玫魂红苹果650吨。玫瑰红苹果,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等特点博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远销深圳、广州、福建、哈尔宾、沈阳等十几个省、市,并受到外商青睐,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地域范围

平阴玫瑰红苹果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平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2′-116°27′,北纬36°01′-36°23′之间,总面积827平方公里,其中平阴玫瑰红苹果的产地面积1620公顷,年总产量6万多吨,主要分布在220国道平阴线洪范池镇、东阿镇、玫瑰镇、平阴镇4个乡镇丘陵山区46个行政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平阴县地处泰山西麓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繁多,大寨山主峰海拔高494.8米,由此向东、向西北呈阶梯状降低。保护区为中西部低山丘陵山区,从南至北为山岭起伏、沟壑纵横的梯台田地,土壤类型主要是褐土,土层厚度多数在100cm以上,部分地块在60cm以上,据测定有机质含量1.2%以上,含氮0.12%,含磷0.3%,速效磷大于80mg/kg,速效钾大于120mg/kg,土层疏松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果树生长。

(2)水文情况:保护区内水利条件优越,横贯洪范池镇、东阿镇、玫瑰镇全境的浪溪河、玉带河及其10多个中小型水库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灌溉方

便,农田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水质清澈无污染,全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弥补了平阴县偶有年份少雨的不足。

(3)气候情况:平阴县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干湿度差大,有利苹果作物的增色生长。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69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4%,有利于苹果光和作用。

温度:年积温4580℃,平均气温13.6℃,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04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果作物养分积累和增色生长。

水:年降水偏量少,因多集中7、8月份,年均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平均降水量658.4mm,平均降水日数为70.1天。

(4)人文历史情况:平阴苹果在解放前就少有栽植,《平阴县志》载,1915年济宁人戈奭集资兴办大兴农林公司,在平阴洪范、旧县、东阿兴办林场和苗圃,发展经济果树苗木,解放后以大队、高级社为单位发展了部分集体果园,1954年平阴陈山头乡庞口村村干部张云汉带头建起平阴第一个集体苹果园,后被当选为华东地区劳动模范。1958年国营平阴大寨山林场建成,面积1.375万亩,七十年代因其栽植的红星和玫瑰红苹果连续十年亩产超万斤记录轰动全国果树界,大寨山林场被评为省先进林场,其负责人汪心泉同志作为果树界代表参加了全省科技授奖大会,并被当选为山东省第五届人大代表。平阴玫瑰红苹果是红星系短枝型芽变第四代品种,1972年在平阴县原城关公社东南沟村果园选出,1979年在山东省第七次苹果良种鉴定会上因其果面色浓红又产于闻名遐迩的“玫瑰之乡”,故定名玫瑰红苹果。平阴玫瑰红苹果特点(1)树体矮小,易密植,结果早,产量高;(2)长枝少,短枝多,叶丛枝叶数量多,极易形成花芽,容易管理;(3)果实为长圆锥形高桩,色浓片鲜红带光,,着色率85%以上,果底五棱明显,果肉乳白色,细脆多汁,香甜可口,果味纯正,果形指数0、988,硬度9.9kg/cm3,可容性固形物为12.7%,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和口感。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20-350

克,商品果占85%以上,果皮中厚耐储运,收获季度为中秋节前20-30日,是目前国内上色好、成熟期早少有的苹果品种,其色泽和品质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因其品质优、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易管理先后被山西、陕西、江苏、河南、河北、辽宁、北京等8省1市引种栽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县发展玫瑰红苹果3000多公顷,年总产量达12万多吨,据山东省果科所统计,全国发展玫瑰红苹果面积上百万亩,连续多年出现一芽难求、苗木昂贵。平阴玫瑰红苹果以其独有的着色好、成熟早、味香果脆等特点博得国内外市场欢迎,远销福建、深圳、广东、广西、湖北、湖南、东北等省市,八十年代收购价一元多钱一斤,亩收入超万元,有“一亩山区苹果园不换十亩水浇田”之说,玫瑰红苹果主产地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东池等村出现的林果万元户、万元街、万元村引来周边十多个省市地区干部群众参观学习,引种购苗。随着苹果套袋、疏花蔬果果树管理技术的提高,从1996年到2007年,平阴玫瑰红苹果连续多年出口东南亚、中东、南非、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2000多吨,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平阴玫瑰红苹果1983年荣获“山东省科委三等奖”,1987年荣获“山东省林业厅优质果品奖”,1994年荣获“全国林业名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1999年被中央电视台列为《华夏名果》上视宣传,2003年荣获“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称号。1993年以盛产玫瑰红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平阴县洪范池镇被济南市政府命名为“济南市林果第一镇”,省市两级政府下文专项资金扶持,并多次聘派日本、德国等果树专家严琦三郎、迈克斯绍雷卡尔,省农业大学果树专家束怀瑞、辛培刚、王均毅、崔建欠、鲍明生等到洪范为果农讲课;2004年云翠牌玫瑰红苹果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洪范池苹果基地被济南市评为“济南市十大林果生产基地”,2007年洪范池苹果基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被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注册为“出境苹果生产基地”。2003年--2008年平阴玫瑰红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云翠”“洪范池”“玫冠”“圣母山”商标。平阴玫瑰红苹果主要生产管理单位平阴玫冠苹果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农业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评为“全国十佳农民经济合作组织”,2008年五月被济南市

政府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1978年至今,0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1,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国务院副总理1,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原山东省省委书记1,0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山东省省委书记1,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全国人大副主任原山东省省长李春亭、韩禹群,山东省及济南市领导梁步庭、赵志浩、1、谢玉堂、孙淑义、姜大明等领导,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娜、生活秘书张玉凤,中科院院士束怀瑞院士等人士参观了平阴万亩玫瑰红苹果果园,品尝了玫瑰红苹果后给予了高度赞赏,指示当地领导干部要大力扶持、发展这一富民强县产业,平阴玫瑰红苹果已成为平阴人民、山东人民的致富果、增收果。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平阴玫瑰红苹果产地宜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肥沃的丘岭梯田或平原地块,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并符合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平阴玫瑰红苹果主产地平阴县洪范池镇,系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境内四面环山,九泉汇流,中间一条浪溪河横贯全境,独特的水土气候环境形成了适应其生长最佳条件,苹果着色好、成熟早,糖份高,硬度高、品质优、价格高。产地环境已于2004年6月和2008年3月2次通过济南市环保局环保站环境监测,符合无公害苹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达到无公害苹果的生长条件。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玫瑰红苹果是平阴人民及林业科技工作者,30多年来通过实践,辛勤工作,科技创新,精心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尤其是二代玫瑰红苹果,色泽和品质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据查询,国内外尚未有培育出优于元帅系二代玫瑰红苹果优良品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二代玫瑰红苹果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该品种的培育、推广和保护对我国元帅系苹果的更新换代和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生产过程管理:平阴玫瑰红苹果的生产过程包括果园选择与规划,

苗木的选择与处理,苗木的栽植及果园土肥水管理,果树整型与修剪,果树花果管理,果树病虫害管理,果实采收等几个生长时期,在平阴玫瑰红苹果整个的生长时期、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NY/T5012-2002[无公害食品-苹果生

产技术规程]和NY/T441-2001[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及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备案出境水果果园管理要求执行。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必须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按照山东省科委评定的96-3-7(1)-1[玫瑰红苹果大面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要求,推广苹果套袋、疏花疏果、覆草改土、铺返光膜增色、喷果形剂和B9胺基酸提高果形指数和硬度,喷富硒肥增改其品质,芽变选种开发培育更新优良品种。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玫瑰红苹果收获和加工严格按照商务部ZBB31007-88[出口鲜苹果检验方法]进行收获加工,根剧国内外客户要求进行收购、挑选、分级、包装、装箱、出口,根剧国内外客户要求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求,在产品上或包装箱上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标识农产品溯源编码和产品条形码。

(5)生产记录要求:平阴玫瑰红苹果生产记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严格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要求,建立建全平阴玫瑰红苹果生产记录:(A)严格记录管理,并整理归挡,保存2年,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生产过程问题的追查。(B)规范记录内容,应详细记录农业投入品情况,果树病虫害发生防治,苹果收获加工情况。(C)加强对果农社员技术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和产品质量意识。(D)接受上级农业、商检、质检部门的监督检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平阴玫瑰红苹果外形品质特点:果形端正,长圆锥形,高桩,果底五棱明显,色片浓红带光,着色率80%以上,套袋果色片鲜红带光,着色率90%以上,果形指数0、988,果实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320-350克,商品果占90%以上,果皮中厚耐储。

(2)内在品质指标:平阴玫瑰红苹果内在品质指标:农残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苹果NY/T5011-2006卫生指标和GB/T10651理化指标,果肉乳白色,脆甜爽口,果味纯正,硬度9.9KG/CM3,可容性固形物为12.7%,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和口感。

(3)安全要求:入市或出口平阴玫瑰红苹果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T5011-2006卫生指标和GB/T10651理化指标要求,按照商务部ZBB31007-88[出口鲜苹果检验方法]进行收购加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不得上市出售。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按照商务部ZBB31007-88[出口鲜苹果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收购加工分级,按外商要求挑选次果后套网套上选果机称重分级,每箱20或18KG装175-163-150-138-125-113-100-88-80-72-64粒。

(2)包装:出口包装用带有商检号的天地盖纸箱,底盖用胶带封好,内放苹果保鲜袋和苹果托牌,再摆放套好网套的苹果,共五层,标重后封箱码跺。

(3)标识:出口、内销苹果加工好后,要在纸箱专标位置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标识农产品溯源编码和产品条形码。客户有特别要求的,要在每个苹果上加贴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商标,并作好生产,入库,出库,出厂记录。

(4)储藏和运输:出口内销苹果加工好后,按着无公害苹果冷藏GB/T8559和ISO8682规定执行,出口产品按客户要求装冷藏40英尺保鲜柜运置青岛黄岛出口,内销产品按客户要求装车发运全国各地。

五. 新疆 和田 于田县 于田沙漠玫瑰

于田沙漠玫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向左飞过一株玫瑰, 向右飞过一株玫瑰,两株于田沙漠玫瑰中夜莺开始歌唱……这是于田民歌中飞翔的玫瑰、梦幻的玫瑰。但于田人种植玫瑰主要不是为了观赏,所谓“美化生活”也是不自觉的,他们主要出于实用(和食用)的考虑。在春夏之交的于田乡间,时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姑娘们怀抱玫瑰,边走边闻,小伙子甚至白胡子老汉的耳际、帽子上插着鲜艳的玫瑰。一位农民干活累了,走到旁边的-,随手摘下一朵玫瑰,放在鼻下闻啊闻,揉啊揉,直到花朵变成一小团花泥,往地下一扔,似乎恢复了精神和力气,挥起坎土曼又干活去了。于田玫瑰又名粉玫瑰,生活在和田的考古学家李吟屏说,维吾尔人种玫瑰,主要是为了“闻”和“吃”,而不是“看”。 当花朵在尘土和荒凉中开放,并从种种香味物品中区分出来时,它在于田人的生活中就具备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像玫瑰、石榴花和沙枣花,已成为于田人日常生活与饮食的必需。玫瑰是什么时候传入于田并开始种植的,目前已无稽可查。但和田人特别是维吾尔人,几乎家家户户栽种玫瑰的习俗以及和田绿洲上整整4万亩-这一事实表明,古典时代的于阗已经远去了,如今,玫瑰是芬芳于田的一个中心,是绿洲上的香味之源,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是于田沙漠玫瑰丰产优质的基础。

地域范围

于田县位于和田地区东部,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麓,东接民丰,西邻策勒南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相邻,处于东经81°9′—82°51′,北纬35°14′—39°29ˊ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于田沙漠玫瑰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在于田县阿热勒乡的10个村,东临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西临科克亚乡,南至于田县阿日希乡,北至英巴格乡,形成相对独立的栽培区域。保护面积2万亩,年产量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于田沙漠玫瑰蕾呈椭圆形,花尖头不是尖或细长的。花朵非大红色或是艳丽的玫红色,呈粉紫色,惹人怜爱,香气扑鼻。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当年生枝条顶部,花冠平均直径6-7cm,重瓣,4-5层,平均32瓣,单花平均重2.5-3g。果实包藏于花托内,长椭圆形,初时青,熟时呈橙红色,内有多数小瘦果,萼片宿存。冲泡后汤汁呈黄绿,花瓣自然绽放,有浓郁香气,味道香醇,入口甘柔不腻,余味悠远。 (2)内在品质指标:于田沙漠玫瑰总糖达(g/100g)7-10,原花青素达(mg/100g)380-400,并且含有VC、尼克酸、维生素B等营养元素。既可鲜食、又可冲茶、入药,提取精油,商品价值极高。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有机食品生产标准。

六. 云南省 云南麻鸭

云南麻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中型蛋肉兼用型品种。主产于云南省西北部,以及曲靖、玉溪、昆明、红河、文山、保山、西双版纳、思茅、德宏、楚雄、昭通等地,遍布于云南全省。除用于生产食用蛋外,另有很大部分仔鸭经人工填词生产腊鸭。

外貌特征:公鸭胸深,体躯长方形,头和颈上部羽毛绿色带有光泽,颈下部有白色羽环,胸、背深褐色,腹部灰白色,尾羽黑色,尾部有2-3根向上卷的羽毛,翼羽黑绿色,镶白边、白色黑边、褐色银边。母鸭虹彩江褐色,部分瓦灰色,喙橘黄色,喙豆黑色。羽毛紧密,胸腹丰满,臀部方形,羽色分黄麻和黑麻两种,黄麻色羽占多数,有少数白羽和花羽个体。皮肤白色。胫、蹼橘红色或橘黄色,趾黑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30日龄公鸭829克,母鸭773克;70日龄公鸭1568克,母鸭1461克;90日龄公鸭1836克,母鸭1681克;成年公鸭1580克,母鸭1555克。成年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40%,母鸭82.50%;成年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8.40%,母鸭72.90%;110日龄腊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6.20%,母鸭86.70%;110日龄腊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6.70%,母鸭77.30%。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50天。平均年产蛋135枚,高者达200枚,平均蛋重72克。平均蛋形指数1.44。蛋壳有淡绿色、绿色和白色3种。公母鸭配种比例1:12。平均种蛋受精率79%。公鸭利用年限1-2年,母鸭2-3年。

七.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鸡油菌

云南鸡油菌属鸡油菌科,食用菌,子实体小,淡橙黄色,肉质。生于混交林中地上。

形态特征:菌盖直径1.5-5cm,中部微下凹,有微细绒毛,边缘波状内卷。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后来变淡鲑色,厚而窄,双分叉,稀,延生。菌柄长3-5cm,粗0.5-1cm,有不规则的小沟槽,向下渐细,白色,有纤维状条纹。孢子椭圆形,橄榄形,无色,4-5μm×2-3.5μm。分布于云南、贵州。可食用。

鸡油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鸡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fr.的子实体。子实体肉质,喇叭形,杏黄色至蛋黄色,菌盖宽3-9厘米,最出扁平,后下凹。菌肉蛋黄色,味美。鸡油菌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肠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预防视力下降、眼炎、皮肤干燥等病。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有时也叫杏菌、杏黄菌或黄丝菌。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据资料记载,鸡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经常食用可治疗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视力失常、眼炎等疾病。

信息来源:南华县政府办公室

八. 云南省 昆明 西山区 云南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它以烹制特殊,鸡肉滋嫩、汤汁鲜美、原汁原味,芳香扑鼻。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它的烹制方法特殊,鸡肉细嫩、汤汁鲜美、原汁原味、富于营养,在国内外均享盛誉。
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汽锅鸡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距今已有200来年。滇南地区建水县所产陶器历史悠久,式样古朴、特殊。当地人杨沥利用建水陶,独出心裁地研制出特殊的中心有嘴的蒸锅,名日:“汽锅”。烹任时在汽锅下放一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块放人汽锅内,纯由蒸汽将鸡蒸熟。此菜汤汁为蒸汽凝成,保持了原汁原味,肉嫩香,汤清鲜,深得食者赞誉。此后汽锅鸡名传中外,胎炙人口。后来人们又在汽锅鸡中配加云南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等,使鸡汤更加味美鲜甜,既增加了营养和医疗作用,又别具风味,发挥了汽锅鸡营养丰富,滋补强身的优点。此后,三七汽锅鸡、虫草汽锅鸡、天麻汽锅鸡渐成为云南高级独特的风味滋补名菜。

九. 云南省 昆明 盘龙区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南白药是云南省出产的传统中成药。由于它对于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火去肿,排脓驱毒,具有良好疗效,因此成为主治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咽喉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品,从二十世纪初行销于世以来,蜚声中外,历久不衰,被誉为伤科圣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云南白药还具有抗癌、抑制肿瘤的作用。

是由云南民间医生曲焕章吸取民间传统配方,经过多年钻研和实践而首创配制的,最初取名为“百宝丹”,后称云南白药。目前,云南白药有传统瓶装和胶囊剂白药两种。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云南昆明市二环中西路222号 邮编:650118

电话:8320825 800-8895599

十. 云南省 楚雄 南华县 云南松露

不知从什么时候,在厨房间开始流传一个悄悄话“云南松露”,西餐厨师们乐滋滋地把它当做山寨版的“餐桌上的钻石”,几年过去了,这个“山寨货”开始摆脱法国意大利的影子,堂堂正正上了一流中餐的餐桌。

国货土产

云南松露一开始就被扣上个“山寨货”的帽子,大概超过2/3的人,对松露的认识,都来自于关于普罗旺斯的美文,“餐桌上的钻石”、世界三大美食等等,这个文艺的名字注定带着法国或者意大利血统,它特殊的味道也被人拿各种令人联想的味道形容过了。仿佛如果不用刨刀小心地削下薄如蝉翼的两三片来放在高级餐厅昂贵的那份食物上,就不能与它的地位般配,连拿来浸泡保存松露的橄榄油都身价倍增。所以,一听说还有国产的,多数人的反应是“中国也有松露?”

然而,云南松露是如假包换的松露。它在云南本地叫“块菌”,松露这种诗情画意的名字,很不幸,从来也没有轮到它头上过,也没有在中餐的餐桌上出现过。无枝无叶,呈块状生长在地下土层中,又因为能散发出类似“荷尔蒙”的特殊气味,在成熟以后经常被山区发情的母猪在放养时从土中拱出,所以在云南又把它叫做“猪拱菌”。

由于其生长形态与其他野生食用菌有着太大的区别,在过去,这种不为人知的野生菌往往被山民喂猪甚至抛弃;同时,在各种野生食用菌大量出产的7、8月份,它却藏在土壤中存蓄“能量”而难以见到其身影,只有在众多野生菌“落潮”的秋末和几乎“销声匿迹”的冬季,它才开始收获,从12月份一直可以到来年的1、2月份。忽然之间,有西餐厨师开始用它,拿来作为昂贵的法国意大利产的替代品,诚实地说,是同样的品种,有相似的香气,而价钱又是那么便宜,于是马上就传开了。

云南现在已经是松露在中国的最主要产地和经营贸易出口最大的集散地。在云南的昆明、大理、楚雄、保山、迪庆、怒江等州市均出产野生松露,最好、味道最浓郁的同样是黑松露。如今云南,不但蘑菇中间商们晓得了这个以前不值钱、喂猪的菌子是个高级的西餐材料,连找菌子的老农也都知道了块菌“可以壮阳”,到乡下做客,保不齐老乡最后会神秘又好客地倒一杯“块菌酒”给你,山里毒蛇、枸杞、人参、熊胆泡的那些都靠边站,鹌鹑蛋大小的小半瓶子块菌才是最大的人情。看来,不管产自哪一国哪座山,松露的味道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联想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林间精灵

那些用优美文字描写普罗旺斯农民带着猎犬进山找松露的场景,也有云南版的。云南松露采收者既不牵猪,也不带狗,就靠经验,说起松露如数家珍,就凭着20多年的采收经验。雾锁晨光的清晨,山间弥漫着的轻雾像即将出嫁的新娘身披的白纱,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却格外清新湿润,松露生长需要比较特殊的环境,其生长地的主要树种就是云南松,长在松树的须根处。松露只生长在松花粉能够飞落覆盖的地方,而且土壤中要含有铜、铁成分,这些“元素”都是松露生长所必需的成分;除此以外,地形山势的变化和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阳光的照射分布也能影响松露的生长,如南北走向的山势有利于松露生长,森林中空气湿度要好,在温度高的地方,它就会生长在相对背阴的地方,而在温度低的地方,它就一定会生长在向阳的一面,果然,在一片山势不高的松林坡地挖了20多厘米的土层后见了云南松露。

这时带着红壤与腐质土层的松露展露眼前,捧在手中的松露确实其貌不扬,裹着泥土还真像是“山药蛋子”(土豆),用刀切开,可以看见褐色的丝状斑纹,瞬间,一种奇妙的气味带着泥土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甚是浓烈。

在南华,就是全中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中心,那里街头到街尾都在卖菌子。黑色的块菌已经身价倍增,为数稀少的几块藏在叶子下面,比起满地的松茸,算是珍稀物种。当地人都不买,因为这个菌子特别爱长虫,也不好吃。拿起一块来看看,虽然跟冬天的巴黎街边橱窗里,挂着800欧元牌子的那一小竹篮没法比,但外形和法国黑松露非常相像,只是外皮的鳞片比较小,香气也弱一些。

在业内把直径3厘米以上的称为‘好货’,小于3厘米被称为‘小货’,超过5厘米就是难得的‘上品’了。‘上品’松露基本不做任何加工,只需冷藏保鲜,要以最快的速度供应出口才能有好价格;‘好货’松露由于价格适中现在是国内高级餐厅的抢手货,也用不着更多的加工处理,保持原生态最好;‘小货’松露也不能浪费了,经过干片和原料加工处理同样有市场。生意的事,其实就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事情,松露年年有,只是就算到了现在,与满山的牛肝菌、松茸相比,还是少有云南人拿它来做菜调味的。”

的确,用云南的松露可以随时取得,而且只要用法得当,丝毫也不逊色于国外出产。而要是能跟中餐结合得好,就是很潮的事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