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重庆城口县鸿玉土特产 重庆有城口土特产店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重庆城口县鸿玉土特产 重庆有城口土特产店吗更新时间:2023-10-03 01:35:40

一. 重庆市 城口 野生岩耳

岩耳为地衣植物门植物,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背面被黑色绒毛。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

二. 山西省 吕梁 交口县 山西腌菜

山西腌菜有酵、酱制法。酵制的称酸菜,《周礼》称“菹”或“齑”(切碎腌),北魏《齐民要术》记有腌渍酸菜多种方法,山西民间有此传承。晋南村野,人们习惯将萝卜叶切碎,白萝卜擦丝,一层叶一层丝密密实实地压进缸里,于房檐下日月柔光的抚慰中和小雪大雪的冰冷里,慢慢地发酵成菜,直到冬至就可开吃。萝卜酸菜助消化、减油腻、调脾胃,苦日子里略加调拌配窝窝头,条件好一点与牛肉同炒佐白面馍馍,有时还包成饺子,融进一份生活从辛酸到香甜的记忆。

腌酸菜晋北民间多用长白菜。白菜古称“菘”,是菜之美者,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史》)之称。白菜好吃,但过冬不易,大同民间就制成酸窝菜:去黄叶、净水洗、开水烫,冷却后码进缸内,撒上花椒、红辣椒、小茴香、食盐等,注入凉白开水,再以净石压紧,放阴凉处发酵2个月即可食用,酸甜利口,清淡实惠。若以之氽白肉、煲鲤鱼,俱成佳味。雁北农户还腌制一种什锦酸菜,与德法洋人暗合,用甘蓝做原料,无处寻求杜松子,却掺入芹菜丝、胡萝卜丝,亦成其美。德法的酸甘蓝丝在法式大餐上,要配以熏猪蹄用金刀银叉来吃。雁北农户则水津津夹出几筷,就小米粥、山药蛋,闷头猛吃,有一股北路梆子的粗犷与豪气。

在晋中,平定黑豆叶腌酸菜从尧帝“黎藿之羹”(《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起,经过了那些“抱瓮聊度日,尝羹谋岁卒”(清代李正元《豆叶吟》)年代,已融入了家乡风土食俗的深厚感情。平定秋后做过冬准备,沤豆叶酸菜必为重要一项:采回豆叶,切丝氽透,凉水过凉,入大筐内上压青石挤干水分,然后再放入瓮里捣实,压上石头,添入清水、米汤待慢慢沤制。这样腌制的黑豆叶酸菜,可炒、可煮,败火消炎。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不只是菜,还有它的故事和诗文。

如果腌酸菜是过冬贮菜的古老真功夫,酱菜则已发展到专门制菜的大学问。山西做酱历史悠久,太原府酱、曲沃面酱、襄垣黑酱曾负盛名,为酱菜发展提供了基础。像大同红丝菜,原名“什香菜”,是老字号“庆和泉”酱坊的传统产品。每年秋天,该店将优质苤蓝去皮洗净,对角切成四块,一层苤蓝撒一层盐,码在池中腌制,6个月后取出切丝脱盐,入甜面酱中酱制15天,再将白酒、黄酒、鲜姜末倒入拌均,即成色亮、脆嫩、咸甜、醇香的佐餐小菜。

山西酱菜还有晋中的搅醋丝,相传源于明代,制法是白萝卜洗净,切成筷粗条状,置太阳下晒脱水分,再上笼蒸后晾凉,加酱油、醋搅拌,放在缸里密封半年。搅醋丝,色呈酱红、味含酸甜,口感软中带筋,配一碗细长的面条,既助食欲,又助消化。山西腌菜中名气最大的要数晋南临猗的酱玉瓜,1915年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曾获金奖。这种以玉瓜和面酱为原料,经过半年腌制而成的酱菜,清脆爽口,曾畅销国内外,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但当四川榨菜跻身于世界三大腌菜之列,酱玉瓜却于市场踪声难觅,着实为山西人的一件憾事。即便像六必居、万新合这样的酱菜晋商老店,也扎根于北京、潼关,绽放它金字招牌的不落光辉。

红尘难掩晋俗风韵,洗去历史铅华的山西腌菜在返朴归真的文化潮中,正当崛起。想那文天祥后人文剑峰在英国开中餐馆,以一碟中国腌菜结识富孀而继承千万资产,是数十年“腌菜为媒”的敬老情谊。可见腌菜正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对老一代充满一份依恋的情怀,对新一代诉诸一份简洁的时尚,对事业未竟者是一份范仲淹“断齑划粥”、曹雪芹“冬噎酸齑”的励志。

若是烹字章章氽,必有腌文历历陈。诚如吾辈者当从宋代朱敦儒的 《朝中措》中品味一份腌菜的真谛:“先生馋病老难医。赤米餍晨炊。自种畦中白菜,腌成饔里黄薤。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三. 内蒙古 巴彦淖尔 磴口县 华莱士蜜瓜

华莱士蜜瓜

华莱士蜜瓜外形美观,色泽金黄,软脆适度,香甜味美,集香蕉、苹果、鸭梨、蜜桃、玫瑰味于一体,瓜肉似翡翠、风味独特、醇香浓郁、入口绵甜,营养成份极其丰富,属瓜中之王。“沁心瓜香飘万里,爽口味美甜如蜜”,被誉为瓜中“仙品”,享有“天下第一瓜”之美称。是消暑解渴、馈赠亲友之佳品。含糖量在14——16℃。磴口县种植华莱士已有50多年的历史,现有的风味特色是经多年的独特气候他和水土资源孕育而成。1998年磴口县被国务院办命名为“中国华来士蜜瓜之乡”,享誉中外。

四.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林口县 林口大鹅

鹅肉是林口一特色美食,林口大鹅久负盛名。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铅毒等作用。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还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凡经常口渴、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者,可常喝鹅汤,吃鹅肉,这样既可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又可控制病情发展,还可治疗和预防咳嗽病症,尤其对治疗感冒和急慢性气管炎、慢性肾炎、老年浮肿;治肺气肿、哮喘痰壅有良效。特别适合在冬季进补。

五. 重庆市 城口 城口山地鸡

城口山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城口山地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城口地处大巴山南麓,属典型山区,由于独特的地理隔离,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地方畜禽品系,如"城口山地鸡"。城口山地鸡形成历史悠久,自城口县有人居住以来就伴随有养鸡。清道光甲辰年(公元1844年)新修《城口厅志》第十八卷物产志对当时饲养的鸡的功能、作用、习性、外貌特征、特性、肉品风味等方面进行了记载;1985年《城口县农业区划》记载:“本地土鸡具有耐粗、抗病、适应性强、肉质香嫩等优良特性……”,1995年《城口县志》记载:“城口建制于秦……境内家禽饲养,历来以鸡为主,鸡群结构以本地土鸡种居之”。城口山地鸡,2006年由重庆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78号令给予公告,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城口山地鸡品种血缘来源相同,分布区域连续,种质特征特性明显,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产蛋性能高和蛋品品质好等优良特性,适宜野外放牧散养。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汤汁醇厚,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滋补性强的特点。蛋清较稠,蛋黄色深。

城口山地鸡属于肉蛋兼用型品种。该鸡中等体型,单冠直立,复冠少见,冠、耳叶、肉髯多为红色,黑色少见,少量个体有凤头;喙为青色、微弯曲;羽毛较紧凑,片羽,羽色以黑色为主,腹部黑灰羽,尾羽发达上翘;胫以黑色为主,少量白色,相对较短、较细,蹠羽少见;皮肤有白、黑两色,白色居多;结构匀称,体躯略偏长,胸部宽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城口县是国家级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秦巴深腹地带的生态明珠。全县有林地288.7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7%;有草地269.12万亩,覆盖率达35.26%;有耕地37.5万亩。城口县属北亚热带山地黄壤区,主要有黄壤、黄棕壤、棕壤。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拨1500米以下,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拨1500-2000米之间,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拨12000米以上。全县土壤呈中性偏弱酸性,pH值在5-8之间。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高,宜种作物广,但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岩性的难以风化,土壤更新慢,砾质含量高,土层瘠薄。城口地貌属大巴山弧形褶皱区,大巴山呈东南向西北延伸,全县最高点在厚坪乡的光头山,海拔2686米,最低点在沿河乡的出境处,海拔481.5米。全县地貌特征是:切割强烈,形貌复杂,层峦迭峰,山地成列,岭多梁长,巍峨险峻,峰高谷深,高差很大,断岩绝壁,岩溶发育,山高坡陡,冲沟密布,河谷狭窄,多呈“V”型,阶地较少,原面很小,属九分山水一分地的典型山区地形地貌。

(2)水文情况:城口县境内主要河流为任河、前河两条河流,流向为由东向西。长江上游汉水水系的任河,县内流程128公里,流域面积23710.6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出境径流量64.3m3/秒。渠江水系的前河,县内流程62公里,流域面积932.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出境径流量22.4m3/秒。城口县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总贮水量达6.22亿m3。城口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城口县属四川盆地北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234天,日照时数1534.1小时,降雨量1267mm,水面蒸发量806.8mm,陆面蒸发量605.1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主要气候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夏季降水集中,7、8月多干旱,伏前伏后多洪涝。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天气。冬季气温较低,时间较长。由于境内海拔高差大,所以气候的主体变化显著。在同一地区、高山与低山、阴坡与阳坡,气温差异较大,产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

(4)人文历史情况:城口县农民素有养鸡传统,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选种经验,经过长期自繁、自选、自养,形成了外貌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比较一致的山地鸡品种。2006年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认定为重庆市地方优良品种,命名为“城口山地鸡”,以其遗传性能稳定、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强、杂0合力好、适应性强等优点著称,属肉蛋兼用型品种。

地域范围

城口山地鸡产于重庆市城口县24个乡镇。城口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位于大巴山南簏。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5′18″-109°16′43″,北纬31°37′25″-32°12′13″、海拔481.5-2686m。东接陕西省镇平县、平利县;西连四川省万源县、白沙工农区和宣汉县;北与陕西省紫阳县、岚皋县接壤;南与重庆市开县、巫山县相邻。东西长96公里,南北宽66公里,幅员面积3282.74Km2。总产量为出栏肉鸡100万羽,鸡蛋100万公斤。

六.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林口县 顺兴生态蛋

黑龙江省林口县顺兴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位于牡丹江市林口县境内的锅盔山脚下,企业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蛋鸡80000只,日产蛋达90000斤以上,公司引进国内优良品种鸡,采用纯天然、无污染,高营养价值的家蝇蛆进行喂养,并采取科学喂养方法。确保能够产出高蛋白,低胆固醇,无公害的优质生态蛋。生态蛋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七.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江口豆腐干

豆腐干是江口人民的传统食品之一,色香味别具一格,制作独特,历史悠久。江口豆腐干之所以有独特的风味,一是选用纯净龙津阁的井水;二是要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浆、上箱、过卤、切块、上扦、晾干等十道工序,才能做成产品,工艺十分独特、讲究;三是在上扦时,首先一小块一小块的把它放置于斗笠形的竹箪上,晾干至八成左右,再晒干,从而形成嫩黄、透明的方块。
    江口的豆腐干吃法多样,可直接食用,细嚼慢咽,香韧可口;也可用油炸酥,味似响皮而更加酥脆;还可用水发胀切成细丝炒肉,则形似墨鱼丝而别有风味。因而多年来,豆腐干一直受江口人民喜爱,并用作馈赠新友的上乘佳品。

在城北龙井阁的豆腐干一条街因晾晒豆腐干的斗笠挂在土家屋檐下形成的一道亮丽风景而远近闻名,中央电视台乡村旅游节目曾对此做过专门的采访报道,是江口最具代表性的土之一。

八. 黑龙江省 牡丹江 林口县 林口松子

松子是松树的种子,又称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明朝李时珍对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气味甘小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肥五脏,散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不老。”可食用,可做糖果、糕点辅料,还可代植物油食用。松子油,除可食用外,还是干漆、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松子皮可制造染料、活性炭等。总之,松子是林区经济价值很高的一宝。我国是出口松子仁的主要国家。

性味:松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

营养:松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在每百克松子肉中,含蛋白质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以及矿物质钙78毫克、磷236毫克、铁6.7毫克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食用:松子以炒食、煮食为主,不论年老年少,皆可食用。

功效:松子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常食松子,可以强身健体,特别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治疗燥咳、吐血、便秘等病。《日华子本草》载“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玉楸药解》载“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痹,泽肤荣毛”。可见常食松于能延年、美容。凡脾虚便溏、肾亏遗精、湿痰甚者均不宜多食。

九.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越式灌肠

越式灌肠也是越南人喜欢的美食。其做法是用猪瘦肉末和各种香莱,灌人猪小肠中,然后煮熟。吃前切成节,蘸上各种调料。

十. 贵州省 铜仁 江口县 藤茶

藤茶

江口藤茶主要产于江口县中部至北部梵净山南麓太平、德旺、怒溪、坝盘、闵孝等乡镇。由于藤茶内含丰富的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尤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高。这些物质对人类的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统以及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太平藤茶加工企业生产的“武陵藤茶”,深受中国食品学会、四川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和商家的青睐,供不应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