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迁特产绿豆粉皮怎么吃 豫北精制特产绿豆粉皮怎么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迁特产绿豆粉皮怎么吃 豫北精制特产绿豆粉皮怎么吃更新时间:2024-04-14 16:50:07

一.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铜关粉皮

铜关粉皮是亳州土之一。在省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作为拜亲访友、赠送来宾的最佳礼品。

铜关粉皮产于亳州市谯东镇铜关村,其粉皮具有千余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明万历年间曾作为贡品进贡朝廷,随着历史文沿等。铜关粉皮也在不断地提高质量,从寻常百姓家走上高级餐厅,生产能力连年扩大,现正达到年产2000吨的水平,且供不应求。

铜关粉皮为优质绿豆加工传统工艺生产。其特点是柔软如缎,薄如蝉翠,晶莹剔透,亦食亦菜。因其是纯绿豆所做,具有极好的药用保健作用,常食具有抗早衰、抗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有清热解毒之功能。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玄米茶

玄米茶

大排档玄米茶以优质绿茶所製,含叶绿素、丹寧及氨基酸,玄米含丰富维他命B,常饮不但有助降血压及减低胆固醇,更可健脾、消脂及滋润皮肤。每包大排档玄米茶均用铝泊袋独立包装,能有效保持茶叶的新鲜及玄米的芳香。大排档玄米茶实在既方便,又健康。

三. 河南省 周口市 沈丘县 留福红薯粉皮

留福红薯粉皮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留福镇的。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留福镇韩庙村利用红薯加工粉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加工粉皮的手艺。由于留福镇韩庙村加工的粉皮耐煮、口感好、不掺杂任何食品添加剂,是地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客户品尝后屡屡出现“再次买”的好现象。

四.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粉皮面筋

在张掖农村,农民秋收后,家家户户,要晒粉皮面筋迎亲接友,逢年过节或是喜庆之时,粉皮面筋是不可缺少的临时性招待食品。产妇坐月子时也由娘家赠送一篮粉皮面筋。现在农村晒粉皮面筋之风也还在流行。 张掖驰名的粉皮面筋有“马面筋”,每日清晨挑两桶摆摊出售,不到两个小时出售完毕。因为驰名,除经常来吃的 人们外,慕名而来者也不少。

五.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丁家汤包

丁家汤包是宿迁城内一家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它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丁家汤包创始人丁今之于1890年左右在上海闸北某菜馆学徒,搞面食业,后回乡专力从事汤包制作,至今已传至-。丁家汤包在制作就"皮、馅、汤"而言,皮坯精选上等优质面粉,经过人工合成再加上独家配方制作成晶莹剔透的汤包外壳;馅构成,精选猪后腿精肉、鸡肉、鲜虾仁等,经过人工处理掺合在一起形成汤包馅。至关重要的是老汤的熬制更考究、更具特色,采用上等的骨髓和十多种上等的调味佐料熬制十天半个月形成芳香浓郁、风味独特的老汤。生的汤包个个浑圆饱满,秀美玲珑,熟的汤包个个晶莹剔透。广大美食者为其鲜香肉嫩、皮薄汤多、外形美观、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咀嚼回味无穷。

丁家汤包历史悠久,制作精良,风味独特,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属于熟食制品,产品的皮薄馅多、易破损、难以包装是影响它提高发展速度的难点。

六.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泗阳杨树

泗阳杨树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泗阳曾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提供优质杨树种苗1亿多株。“十五”以来,泗阳致力打造“绿色泗阳、生态家园”,连年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杨树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成片林60多万亩,杨树年生长量100万立方米,四旁植树5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杨树保存总株数达1.2亿株,106万亩耕地均已实现农田林网化,以杨树为原料的各类生产、加工企业720家,全县木业加工能力超过150万立方米,其中精深加工能力30万立方米,年加工产值60多亿元,并催生出枫林、东升、德华兔宝宝、多丽世家等13个新知名品牌,胶合板、科技木、家具、地板等30余种环保型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西班牙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5000多万美元。已形成了集良种选育繁殖——规模集约化造林——木材深加工和出口贸易——利润返还用于林业扩大再生产的现代产业化格局,实现了区域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意大利杨树简称意杨,中国所著名的中国意杨之乡即是地处洪泽湖北岸的江苏省泗阳县,泗阳县是全国意大利杨树栽培种植里面,产业最发达、引进种最早、覆盖率最高的地方,全县覆盖率已达42%,居全国之首。

江苏省泗阳县为淮北平原。全县总面积183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5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74平方公里;拥有25个乡镇场,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水陆交通便利,新长铁路、305省道穿境而过,京杭大运河、六塘河、淮沭河横贯其中。泗阳是全国最早引进种植意大利杨树的县份,泗阳县因为拥有中国独一无二的杨树博物馆、周期性举办中国独一无二的杨树节而名闻遐迩,被中国林业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

目前,泗阳已形成了以水利、道路为骨架,以河湖、荒滩为基地,以片林、林带为主体,以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为补充的生态林业格局,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过去那种“三天无雨沙满天”、“冬春白茫茫,风起飞沙扬,春播一碗种,秋收半碗粮”的现象消失了,而随处可见的是郁郁葱葱,林茂粮丰。全县20多条中小河流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水质明显净化,野生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苍鹭、野兔等鸟兽类数量较1985年增加了2倍以上。随着飞沙得到根治,大量荒滩、荒地得到开发利用。目前仅在徐大泓、废黄河沿线就复垦开发了农田近16万亩和37公里长的黄河故道。同时,沟渠、河道不再淤塞,也不需年年疏浚,这样每年可节约用工20万个,资金近千万元。防护林和农田林网的建设还改善了农田小气候,大大削弱了干热风对三麦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三年全县三麦就累计增产23.25万吨,豆类2.55万吨,棉花1.2万吨,油菜3.45万吨。

泗阳杨树

泗阳县木业商会

12379665

树木等

七. 江西省 宜春 高安市 粉皮炒肉

首先得把粉皮泡软。需要葱姜、植物、花椒、辣椒、鸡精、酱油。



做法:



1、锅中放油烧热,加入花椒翻炒。若喜欢吃辣,可以放入干红辣椒一起翻炒。



2、放入葱姜蒜炝锅。



3、放肉翻炒,抄的过程中酌量加入酱油,盐。若不爱吃酱油,可以不放,炒至八成熟。



4、放入粉皮一起翻炒。



5、粉皮炒至八成熟时,可以个人口味加入辣椒。



6、粉条成熟时,熄火加鸡精。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西乡荡粉皮

西乡荡粉皮

修水山区农村的荡粉皮很有风味,特别是白岭一带的西乡荡粉皮,你若吃了保准还想吃。近几年,上海知青重游当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每次都点修水的“饣肖子艾果虾米蛋,米酒腊肉荡粉皮。”

荡粉皮先要加工。修水地方过去种麦子不多,更没有现在这种加工面条、粉丝的机械设备。平时一日三餐多吃饭,或磨粉做成粑、搞成糊吃。加工荡粉皮大都在夏、秋两季收割了早稻、晚稻后,俗称“打粉皮”。人口多家庭较富裕的一次要加工一担谷的米,一般家庭也要打几斗米的粉皮。若是过年或家中有什么喜事前,加工粉皮要2—3天时间。

加工前先把米洗净,用冷水浸泡两天,换水后磨成米浆,用勺子把米浆舀到粉皮盆中荡均匀。粉皮盆是用铁皮做的,平底圆形卷边,直径约一尺余。打粉皮时要用两个替换,荡匀后放开水锅中,盖上锅盖约煮2分钟。捞起粉皮盆,用筷子沿周边划一圈,粉皮就会脱落。把脱落的粉皮凉晒到半干时,切成丝或方形小块再晒干。若要使荡粉皮韧性好一点,还可在米浆中加少量红薯粉。过去缺粮食时还有往米浆中加磨醉的薯丝粉、苞芦粉、荞麦粉的,做成各种各样的荡粉皮。

煮食时,可用肉汤或鸡汤,也可先将肉末置水中煮熟,然后放粉皮下锅。粉皮煮到柔软即可,多煮则会失去韧性,甚至成糊状,起锅前加葱姜末和其它佐料即可。过去,荡粉皮不是能随时吃到的。家里来了客人,但客人又不能到家里吃饭,主人则搞2—3个荷包蛋,几块腊肉和一碗荡粉皮,俗叫“吃碗汤”、“打个点”;主人家杀年猪,要用猪血煮荡粉皮招待众乡亲,叫吃“杀猪饭”;主人请客,荡粉皮还是一项菜,叫“一只菜碗”。

相传这荡粉皮曾救过伍子胥的命。春秋战国时期,楚将伍子胥为逃楚平王太子建的诛杀,连夜向吴国奔逃。楚平王得悉后即贴告示,悬画像,重赏捕捉。伍子胥逃至吴楚交界的修水南楼岭,见这里设关防守,官吏盘查严紧,心中十分着急。这时正巧遇村夫东皋公。东皋公为人诚信忠厚,早闻伍子胥名气与为人,并深深为伍子胥抱打不平,且有恻隐之心,当即就把伍子胥接到家中,思考着怎样设法让伍子胥混过关卡入吴。

东皋公发现家人黄虎纳与伍子胥面貌相象,形体也差不多,就想从这里打主意。第二天早起,见伍子胥一头白发,即拍手称好,连道:“瞒天过海,可得万全”。原来伍子胥见关卡盘查甚紧,唯恐落入敌手,想自己父亲和哥哥都已被楚平王诛杀,如若落入敌手,将会无人为他们报仇。焦虑过度,一夜未寝,竟须发皆白。东皋公安排家人黄虎纳穿着伍子胥的衣服,扮着伍子胥的模样;伍子胥则扮成一个买卖人随后。这黄虎纳临行时拿起一块邻家刚凉晒的粉皮,掏了几个洞贴在脸上,大步向关卡走去。至关卡时,守关士兵一见就怀疑,揭开粉皮见黄虎纳貌与画像相似,认为就是伍子胥,于是就围了上来,黄虎纳又有意挣扎了一会,于是,须发皆白又化装成买卖人的伍子胥则乘机混过了关卡,进入了吴国境地。

尔后,东皋公出面质问:“为何抓起我的家人?”士兵经查问,发现被抓的人确实是黄虎纳,便放了他。守关士兵立即打锣追赶至路口(今路口乡),但伍子胥早已顺利过了太平岭,到吴国的艾城了。后人为纪念这一事件,将东皋公所在村叫东皋村,将路口那里叫“打锣岭”,将过关脱险的山岭叫“太平岭”。东皋公施巧计、黄虎纳贴粉皮救伍子胥的事一直流传至今。

九. 甘肃省 酒泉 金塔县 凉拌粉皮子

  主料:手工粉皮500克、芹菜100克、红、青椒30克。调料:盐、味精适量,黑醋20克。
    
    
    特点:色泽晶莹透亮,入口滑爽,质地柔筋,酸辣可口,健脾开胃 。

十. 江苏省 宿迁 沭阳 悦来黄花菜

悦来黄花菜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悦来镇的。悦来镇种植金针菜(又称黄花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有金针菜8500亩,产量20万斤左右。

悦来镇名字由来。太平天国时期,大地主叶小香带领族人和佃户长工迁至淮安府沭阳县的一片岗土地上,筑圩而居。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将该地命名为“悦来圩”。后命名为悦来乡,2000年仇和书记任上撤乡建镇名为悦来镇。是著名的金针菜(黄花菜)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