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济源土特产小吃 济源小吃一条街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济源土特产小吃 济源小吃一条街在哪更新时间:2023-08-09 15:44:26

一. 云南省 西双版纳 勐海县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西双版纳风味小吃

二. 福建省 南平 延平区 南平小吃

南平小吃

三. 河南省 济源市 济源玉皇李

又名中国樱桃李。产于河南济源。济源县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形成李树树干低,树冠紧凑,枝条粗状,花芽丰满等优良品性。单果重约20克左右,一般株产100-200公斤,最高达600公斤以上。玉皇李果实近圆形,果皮底色为玉黄,阳面呈樱桃红色,贮放4-5天转呈红色。果顶稍平而微凹,缝合线深广,果实个大,果粉果实多,呈椭圆形,果点小而密集,果皮薄,柔软多汁,肉淡黄色,甜酸适中,香味浓郁。离核,核面粗糙,种子较秕,耐贮藏。玉皇李外形呈扁平长方状,色白稍黄,果肉橙黄,质软稍韧,香甘如蜜,易于消化,不易生虫,耐贮运。

四. 河南省 济源市 济源土馍

济源土馍是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区的。王屋山土馍颜色似土呈微黄,喷放香气,诱食欲,口感好,外酥里软,硬中有脆,酥香味浓,磨齿渗唾,顺利下咽,柔和入胃,回味无穷,可食可药,食之充饥,药用消滞,防止水土不服。

土馍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鸡蛋、芝麻、香油、葱花等为辅料,并以王屋山特有的白面土为烘焙介质,精心炒制而成。(所谓白面土即为观音土,饥荒时人们以此充饥,观音土富含矿物质,但若大量食用肠胃不消化,终导致肠胃溃烂。)经有关部门检测,王屋山中的白面土中含铁、锌、钙、钾等多种元素,对于改善人体机能,调节肠胃有一定作用。

土馍的加工方法是先把面发酵后,加入鸡蛋、调料等,揉成面团,搓成指头粗的面条,切成如大枣、小枣、核桃等大小的面块,放入锅内的白面土中烘焙,热量通过锅导热白面土闷烤熟面块,这面块经过检选就可食用,老少皆宜。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文山风味小吃

文山风味小吃

六.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玉溪风味小吃

如果你在昆明街道上漫步,经常可以经看到:“真正玉溪风味”、“最佳玉溪风味”的小吃招牌。玉溪烹调技艺誉满全滇,玉溪烹调技师遍及三迤

玉溪市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经注》所记之桥水,明代文献中已称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而玉溪风味与水有关,其著名食品如炒鳝鱼、炖鳅鱼、烧鸭均以水产品为原料,而向负盛名的玉溪米线则与玉溪水稻品种有关。明、清以来,玉溪即有滇中谷仓之美称,这些,都是玉溪风味的物质基础

玉溪风味小吃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昆明风行,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尤其是吸收川味、苏味之长,麻辣鲜香兼备。最能代表玉溪风味的小吃品种,注重汤味,佐料齐全的是玉溪米线。玉溪米线名目繁多,花色多样,有闷肉米线、鳝鱼凉(热)米线,还有肉米线、鸡米线。根据季节变化,还有什锦凉米线,以凉菜为主,脆香爽口,佐料多样,炎夏时节,为冷饮佳品。民间碗豆粉盖面酸汤凉米线,价廉物美,老幼爱吃

玉溪小锅米线独具特色,汤味求鲜,多用筒子骨和鸡熬成清汤,选用韭菜、碗豆尖等鲜嫩绿叶菜,配以玉溪酱油,采用新鲜剁肉,加适量水腌菜,一锅一碗。另外小锅卤饵块,油重而不腻,香而不脆,熟而不粘。近来在小锅煮品的基础上发展了炒饵、炒卷粉、炒米线。加火腿、腌肉或香肠提味,配以韭菜头,成品绿黄分明,鲜香爽口,滑而不腻

小吃不妨一尝,席面更为可观。玉溪烹饪,炖、炒、爆、蒸、烩、溜、卤、烧均有拿手好菜

炖鳝鱼向称玉溪名菜,是玉溪烹调技师们的拿手技艺。汤汁红亮,加入油炸泡肉皮入味,得薄荷清香,再垫以韭菜,得其鲜甜,鳝鱼滋嫩味浓,油而不腻。炒鳝鱼品种较多,有红油卷筒鳝鱼、炒鳝鱼丝等,辣麻鲜美,入口爽脆

炖鳅鱼却又是一番风味,粑而不烂,夹鱼头入口,身尾留口中而拖出骨头,鲜美无比

爆双脆以猪肚头和鸡、鸭肫为主要原料,旺火旺油,急速成菜,脆、嫩、纯、香具备

蒸鸡集、香、鲜于一体,老少适宜。垫以蚕豆、红薯、洋芋,更是增色不少

溜里脊、醋溜卷筒鳝鱼,清淡可口,滋嫩无渣

卤菜在玉溪较为流行,从鸡、鸭、火腿到豆腐,都可卤出各种名菜,卤味纯香,配料多样,注重火候,吃味爽口,佐酒下饮均不宜缺

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风味”的形成和特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骛。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的口福而为快事。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说明玉溪风味在云南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玉溪风味”的内涵是包括一系列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名特小吃等烹饪食品,它的创立和形成,不知包含了多少前辈的艰辛和智慧。其菜肴的最大特点,在于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则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不管炒、烧、煮、卤、烩、焖、炖等,其色、香、味、形均属上乘。其在玉溪,又因地方的物产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各种小吃之所以堪称一绝,则在于制作的独特及原料的新奇、精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了专门的饮食服务管理机构,对历代烹调大师的智慧结晶--玉溪风味的烹调技艺、曾先后采取"以师带徒"或办培训班等办法,培养出许多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烹调师,使玉溪风味得到了继承(玉溪)

七. 台湾省 桃园县 陈记小吃

平镇市忠贞里为一处滇缅移民的眷村,在忠贞市场附近即有多家云南小吃店,提供道地滇面美食,其中尤以店龄40年的陈记小吃,最能保有云南原味。店里的米干、米线、豌豆粉皆为云南家常小吃,米干及米线均为纯在来米做成,口感有如客家饭条,豌豆粉则是将豌豆磨成粉,蒸熟放凉后自然结成冻状,滑润爽口,而以草果、花椒、芫萎子等香料制成的酱料更是少不了,若再加上酸辣的云南泡菜,风味更佳。( 桃园县)

八. 河南省 济源市 锅贴豆腐

菜系:豫菜

口味:炸烧味

价格:10-40元

特色:

色泽微黄而酥软,入口即化。

原料:

豆腐(北)150克,鸡胸脯肉150克,肥膘肉150克,生菜(团叶)50克,淀粉(蚕豆)20克,味精2克,黄酒2克,椒盐5克,猪油(炼制)10克,葱汁10克,姜汁10克,花生油30克,小葱5克,花椒2克。

制作方法:

1.将鸡脯肉去筋去皮,剁砸成泥,放入碗内。

2.鸡泥内加入鸡蛋清50克、葱、花椒及其他调料搅匀上劲,再添入猪油搅拌成糊。

3.把豆腐搌成泥,掺到鸡糊里搅匀。

4.猪肥肉膘片成长6厘米、宽4厘米的薄片4片,用打好的糊逐个抹上。

5.生菜叶洗净在开水里蘸一下,截成与肥肉片同样大小的片,盖在糊上面;

6.鸡蛋清100克、湿淀粉搅打成蛋清糊备用。

7.炒锅放中火上,添入花生油,至四成热,再把豆腐坯放入打成的糊里拖一下,菜叶向下放入油锅内炸制,稍停,翻过来使菜叶向上再炸。

8.油温升高顿火,把豆腐炸透。

9.把剩下的蛋清糊淋在豆腐周围,呈圆形。

10.待蛋清微黄时捞出,改刀装盘。

11.上菜时外带花椒盐即可。

小贴士:

1.鸡泥加蛋清后,顺一个方向搅上劲,再加调料及猪油,搅拌成糊。

2.豆腐坯半煎半炸,风味更佳。

3.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花生油1000克。

食物相克:

1.肥膘肉: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2.淀粉(蚕豆):蚕豆不宜与田螺同食。

九. 天津市 河东区 天津小吃

天津小吃

十. 台湾省 宜兰县 宜兰小吃

宜兰小吃一如宜兰人般传统而道地,除了如假包换的兰阳古早菜之外,闽式风味挂帅的老店、摊头,一样让人口齿留香。由于地形的阻隔,兰阳平原昔日对外交通不便,在与外界接触不多的情形下,发展并保留了不少宜兰特有的菜肴,而依然淳朴的乡情,也使宜兰小吃充满道地乡土味。兰阳风味菜源自于取材平实、做工却十分讲究的福州菜,其中以“糕渣”最具代表,糕渣是以鸡肉、猪肉和虾仁剁成泥后,加入熬煮5~6小时的高汤拌煮成浆,倒入盘中冷却、凝固成形,再切块、裹粉油炸后即可食用;由于外观看来温温的,吃来却相当烫口,因而常以此借指宜兰人“外冷内热”的性情。除了糕渣,芋泥、西鲁肉、肝花、枣饼等,亦是兰阳独到的传统美味。芋泥是以熟的芋头,用刀柄来回擀压成泥状,再以大火蒸软,细滑可口,八宝芋泥最是出名;西鲁肉做法类似白菜卤,即是以竹笋、大白菜、香菇、笋丝等做成的大杂烩,烩好后底下再衬以蛋汁炸成的“蛋巢”,卖相虽不佳,却是很能反映早年民生疾苦、食肉不易的一道民间菜;相较于西鲁,肝花可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的珍味,它是以瘦肉或内脏、鱼浆、荸荠加葱花、葱头等配料剁碎,再裹以豆皮入炸,只因当时大部分人以猪肝为主料,故名;枣饼又名查饼,是以金枣、桔饼、冬瓜糖等混合制成的传统甜食,是兰阳人宴客席间不可缺少的精致小点。地道的兰阳老菜由于费工费时,一般餐馆已难尝到,但宜兰至今仍保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滋味,如今日的火车站以北、昔日的北门一带,都是市集、店家聚集地,特色小吃不少,值得去往。( 宜兰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