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平农特产品直播专场 适合直播的农副土特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平农特产品直播专场 适合直播的农副土特产品更新时间:2023-08-07 13:37:16

一.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傈僳族手抓饭

“手抓饭”是富有傈僳族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其选料的方法是:以本地的香米煮熟后倒在一个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上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佐料,然后盛一碗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

客人在吃“手抓饭”前必须先洗手,然后大家围着簸箕做在一起,以左手当碗,右手当筷,边吃“手抓饭”边喝杵酒。在“手抓饭”时,主人还会唱着动人的祝酒歌,向来宾一一敬“同心酒”,直到客人酒饱饭足才结束。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木瓜

永平白木瓜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的。永平种植白木瓜的历史悠久,以果大皮薄、酸香浓郁、肉质丰厚、核小汁多而远近闻名,是云南生产白木瓜优质苗木,以及种植发展的主要基地县。

白木瓜含糖甙、胡萝卜素、蛋白酶、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但是上好的调味佳品,而且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是生产蜜饯、果酱、白木瓜原汁和白木瓜酒等名优产品的主要原料,具有舒筋活血、通络化瘀、强身健体、祛风除湿、开胃健脾的功能,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疾病的良药。永平县种植白木瓜的历史悠久,以果大皮薄,酸香浓郁,肉质丰厚,核小汁多而远近闻名,是云南生产白木瓜优质苗木以及种植发展白木瓜的主要基地县。

全县已种植白木瓜面积达2万多亩,产量达到40多万斤,是永平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帮助贫困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林果之一。

永平县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抓住机遇、瞄准市场,大力开发地方特色食品,充分利用丰富的白木瓜资源,生产出永平白木瓜酒、木瓜汁、木瓜蜜饯、木瓜丝等白木瓜系列产品,同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包装,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开拓市场。白木瓜系列产量已达到350吨。从1992年开始,白木瓜酒、白木瓜汁、木瓜蜜饯、木瓜酒相继获得全国民用高新技术名品金奖、全国首届优质清真食品奖、大理州旅游产品开发奖、川滇食品展销卫生优质食品奖、大理州金花奖。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泡核桃

永平泡核桃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的。永平泡核桃因果大、壳薄、仁白、质优而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永平有广阔的山地资源,有适宜核桃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全县73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均有核桃分布,其中56个村适宜种植泡核桃。全县各乡镇均育有泡核桃苗,其中以博南镇胜泉村最多,质量最好,一般每年育近600亩。

永平县出产的核桃,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宾朋和居家食用的传统风味食品。且可入药,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核桃树既是点缀田园,绿化环境的理想树木,又是质地坚韧、纹路美观、轻巧耐用的二等家具用材。

1980年以后,随着党的经济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永平核桃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九五”末,全县泡核桃发展到了20万亩。“十五”期间,永平县委、政府把泡核桃作为永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来培植,加强领导、制定措施、统一规划,择优布局,在海拔1600米—2400米的适宜区域全面种植泡核桃。

2010年,全县核桃面积已达130万亩,产量1.6万吨。产值达40068万元(据大理州林业局、大理州统计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大理分院联合调查表明,永平县2010年核桃产量达3.42万吨,产值达11.22亿元)。

2006年,永平县被中国优质果品基地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2009年,永平泡核桃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优核桃”;2010年,永平县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核桃之乡”。

四.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板栗

永平板栗,俗称栗子,其果仁清香味美,营养价值丰富,可生食、炒食、煮食,亦可做菜。若用栗仁来炖鸡、炖肉,则芳香四溢、味道醇美,被当地群众视为款待宾客的佳肴;用它制作的栗蓉月饼、栗蓉蛋糕等,风味独特,是赠亲访友的上好礼品。寒冬腊月,熬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栗子八宝粥,更是香糯甘美。食后,唇齿留香。

当地的广大群众,不但把板栗作为美食佳果食用,而且还用它来作治病的良药。栗仁风干后,在嘴中细嚼慢咽,可治肾虚,对患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人起滋补健身作用。

永平板栗个大皮薄,色黧黑,果实饱满,肉质好,吃味优佳,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欢迎,是永平大力发展的经济林果之一,全县范围内均有种植,秋收时节,大街小巷都有出售。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五.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鹅

永平白鹅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永平白鹅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平鹅是云南大理永平县的。

永平白鹅起源于野生鸿雁,是鸭科雁属鸿雁的一个变种,据《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记载,1263年永平回族纥氏开始驯养鹅(鸿雁),迄今为止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永平白鹅是当地回族农民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饲料条件、饲养习惯下,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经精心选留、驯养培育和自然选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性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遗传力强,喙、羽毛、肉瘤、颈、肉色、肤色、体型、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稳定,毛色纯净、繁殖力高、就巢性强、早期生长速度快、耐粗饲、饲养成本低、抗病力强、肉味鲜美、鹅肥肝大、油脂含量高等特质。1980年收录于《大理州地方畜禽品种志》,1987年收录于《云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10年7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将永平白鹅地方优良家禽品种确定为云南鹅,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并将永平县定为原产地中心产区。永平白鹅曾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作过专题报道,加工产品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商品展销会上评为“名特优旅游商品奖”;“永平白鹅”曾连续三年获得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展销产品“金花奖”。 永平县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和地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境内河流众多,水源较好,自然生态条件为永平白鹅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永平海拔1800m以下的江河流域、湖泊、池塘、水沟、沼泽地等水资源丰富的亚热带地段都有大规模的饲养。当地群众饲养雏鹅有饲喂碎玉米的习惯,种鹅和雌鹅饲养粮食作物中又以玉米、麦子为主,多采取自由放养,使其在河流、池塘、沼泽地、水沟边得到充分活动,并可获得较多的矿物质、青绿饲料、虫类等天然良好饲料。白鹅是永平回民的主食品之一,鹅油亦是当地回民摄取脂肪的主要途径之一,当地的回民传统习惯是每年10月陆续宰后腌制成腊鹅,作为访友待客或礼品相送。加上回族群众宗教信仰的原因,有“只是回民中可买卖或外卖,但却不与汉人买”的习惯,进行自繁自养。经过长期选育,一些优良基因得到扩大、发展、优良性状得到遗传和纯化。于是在漫长的饲养过程中,在永平特有的地理气候以及饲养环境下,通过当地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培育,最终形成了永平白鹅这一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在当地广泛养殖,全县发展规模较大,回民户均常年养殖白鹅在200只以上。由于鹅是草食水禽,方便饲养,鹅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本县水源较好的汉族村庄也大量仿效饲养,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年存栏15万只。

永平县有750多年白鹅养殖历史,永平白鹅外形美观、独特,耐粗饲,抗病力强,抗逆性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难得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和畜禽遗传资源。

永平鹅

永平县永平白鹅养殖协会

13516230

鹅(活动物)

地域范围

永平白鹅产地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境内,涉及博南镇、龙街镇、杉阳镇、厂街乡、水泄乡、龙门乡、北斗乡七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9°17′~99°56′,北纬25°03′~25°45′之间,南北长56.25㎞, 东西宽51.25㎞,养殖区域范围2884㎞2。年存栏15万只。

六.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卷粉

卷粉以优质大米为原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卷粉做工非常讲究,先取上好的大米,用清水洗净,泡上一个时辰,再用家庭式的手推小石磨将米磨成米浆,然后烧起大火,架起锅,用小木勺将米浆舀起,倒入蒸制卷粉的平底钵内,薄薄地均匀摊开,放入锅内蒸熟,即成。

食用卷粉的最大特点,还在佐料配制上,除酱油、蒜泥、芫荽等调料外,另有三样佐料缺一不可。一是熟油辣子,二是腊腌菜,三是桃醋。这三味调料看似普通,但具体操作起来却很有讲究。其做法是:取上等干红辣椒,用手工或机器将其打成粉末,放入小瓷碗中,将菜油烧滚至熟,浇淋到辣椒粉末上,和匀即成香辣红亮的熟油辣子,不过熟油辣子讲究现做现吃,陈了则香味大减。腊腌菜以杉阳出产的为佳,把腊腌菜切碎,盛入碗里备用。桃醋黄里透亮,飘散着桃果特有的酸香,是当地妇女取桃仁配之以清澈甘甜的龙井水泡制而成。

佐料齐备后,把卷粉切成细条,用浅底碗盛装(浅底碗便于和匀佐料),依次淋上酱油、桃醋、熟油辣子、蒜泥、花椒油,抓上一小撮腊腌菜,再撒上芝麻粉或花生仁、少许白糖和芫荽,最后抖上点味精。这样和匀拌成的卷粉,看起来白绿带红,香味窜鼻,清香素净,五味俱全,吃起来沁人肺腑,透身舒爽。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七.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大块鸡

永平大块鸡,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吃法,日渐声名远扬,成为继黄焖鸡之后的又一道地方风味美食佳肴。

永平大块鸡,一则鸡大,二则肉块大,故名。它选用正宗土鸡做原料,所选用的土鸡必须达到成年标准,看起来要个大、体壮。宰杀洗净后,进行肢解。肢解出来的鸡,头、翅膀、大腿、脚完整分明,鸡身则被砍剁成大块状,其肉块之大,达到普通砍剁方法的5倍左右。永平大块鸡源于博南古道的马帮饮食文化,当年的赶马人剁肉要剁得比茶杯口大,且一只鸡仅肢解为18块,吃的时候不用更多的劳驾筷子,用手就可以搞定,十分方便。

鸡快砍剁好后,将锅置于烈火上,倒入纯正的植物油,放上一把未切开的成完整包状的干辣椒,以及盐巴,然后将砍剁好的鸡块放入,再加上草果、生姜等佐料一起爆炒,直至水分炒净,才掺入甘甜纯净的山泉水沸煮。煮到一定时间,放上少许味精,即刻打捞出来食用。食用时,汤、肉分明,鸡汤单独喝,鸡肉打蘸水。其味道喷香鲜美汤肉不腻,食后不燥火,营养丰富,滋补健身,因而备受四面八方的食客的青睐。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八.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白玉兰

白玉兰是永平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观赏树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全省著名的早春名花,以花大、色白、香味似兰而得名。

白玉兰为我国最名贵珍稀的花木之一。郭沫若曾赞道:“亭亭挺立的枝头,开出朵朵白莲,有香类似兰蕙被人们称为玉兰。玉没有我们这样纯白而柔软,兰却要比我们更加馥郁而悠闲。花开后,花瓣可以施面粉而煎,观赏植物与经济植物其美双全。”

白玉兰,又名白木莲、玉兰等。因花“色白如玉,香味似兰”,故名白玉兰。明代王世懋《学圃余疏》上说:“玉兰早于辛夷,故宋人名心迎春……千千万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可称玉树”,故又有迎春、玉树之名。

白玉兰为木兰科、木兰属,高大落叶乔木。一般树高4—6米,最高可长到25米,树皮多灰色,树干直立而挺拔,枝节弯曲多姿,树冠呈卵形,先端尖,基部椭圆形,嫩叶背面脉上有柔毛,叶大,长10—15厘米。花先叶开放,花硕大,径达12—20厘米,花瓣倒卵形或椭圆形,洁白如玉、基部偶有绿晕或红晕,萼片为花瓣状,开前直立,朵朵向上,宛若竖立的千百只玉杯,又好似水上芙蓉,有如白色荷莲,争奇斗艳,极为壮观。绽后展开,每枝一花,顶生,花期长达半月,花瓣6片,萼3片,瓣萼不易区别。一朵朵亭亭玉立,一团团晶莹洁丽,清芬远逸,怡情悦目,远远望去,犹如雪山琼岛,美不胜收。果穗叠生,瞢荚果,圆柱形,成熟后自行开裂。种子外覆肉质金红色外种皮,内种皮骨质。

玉兰树寿命极长,可以活到上千岁。

白玉兰不仅是一种花形俏丽,花色典雅,树态宁静的观赏花木,而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花含芳香油,可提制浸膏,是配制香精的重要原料;花甜而清香,可以窨茶和食用,洗净,拖面油煎或糖渍,味极佳;种子可榨油,作润滑油和制皂用;其花还是治病疗疾的良药。据医籍记载,果和芽可发汗、解热。花有通窍、散风寒、止痛清脑、降低血压的作用。木材坚硬致密,可作体育器材和高级家具。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九.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腊鹅

腊鹅是永平县传统的名优,主产于曲硐镇的回族村寨。以味道鲜美、清香醇和而著称。是永平的回族群众积累长期的经验创造出来的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风味。也是当地回族群众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和远道贵宾的首选名菜。

居住在永平县境内的回族群众,几乎家家都有养鹅的传统。少则三五只,多则上百只。每到秋末冬初,便把成年鹅由放养改为笼养,使其不能再随意地展翅活动。用开水合玉米面,揉捏成一个个小圆丸,放在甄子里蒸熟后进行填喂,俗称“塞鹅”。一般20多天后,将鹅育肥至近10公斤,便可宰杀。宰杀之后,褪去鹅毛,除去内脏,然后晾干水汽,再由内往外抹上食盐、辣椒面、花椒粉以及其它必备的香料,然后压制成饼状,放到瓦盆中腌渍上三至四天,待配料渗入鹅肉,取出风干,即可收藏或食用。

肥鹅亦可宰杀后鲜食,其味道也极佳。鹅肝、鹅掌、鹅翅,比鹅肉更为鲜美,堪称待客佳肴。尤其是鹅肝,大则重达500多克,小的也在300多克以上,被回族同胞视为是招待贵客嘉宾的上品,其味道及所含营养成分,在各种动物肝脏中名列前茅。永平腊鹅的煮法颇有讲究,得先用砂锅将水烧沸,放入八角、桂皮、草果、茴香面等佐料,然后再将切成大块的鹅肉放进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炖煮。切忌用武火猛煮,否则就会变成一锅油汤。并且炖煮时要不时地添加少量的冷水,不能让汤水滚沸,否则便会口感变异,香味不纯。待炖煮约一个小时后取出,切成小块即可食用。具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肥而不腻的特点,堪称是桌面菜肴中的一绝。

十.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杉阳水晶石榴

杉阳气候炎热,非常适宜热带水果种植。水晶石榴就是杉阳的水果,以果皮细薄、籽粒晶莹饱满、个头大、汁水多,味道醇美,酸甜沁凉而著称。它的外形秀美如灯笼,果皮白里泛红,每个重约200—400克。

水晶石榴为石榴科,石榴属的落叶小乔木,叶对生。果实具草质外皮,球形而稍显六菱,子房六室,以薄膜分隔,其上排列多粒有菱角的长形种子,种子为淡红色或黄白色。每年四五月间,石榴花开红如火,令人耳目一新,遐想连篇,如痴如醉。

杉阳水晶石榴不但是鲜美的食用水果,而且含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果皮味涩性温,能收敛止泻,又可驱虫杀虫。花朵阴干加冰糖煎服,是治疗中耳炎的有效良药。另外,水晶石榴的汁水中含有大量的糖甙和维生素C、B、D等,是幼儿和初愈病人的开胃佳品。具有润肺、消食、止渴的功效。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