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北省邯郸涉县有什么特产 邯郸涉县的特产小吃有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北省邯郸涉县有什么特产 邯郸涉县的特产小吃有什么更新时间:2023-10-12 02:40:35

一. 河北省 邯郸 魏县 南关恰铬

南关恰铬

南关恰铬,据考隋代已开始出现在摊点上,是魏县一道名食。它色艳味浓,肥香不腻,是请客宴友的上等佳肴。其原料以精细小米面为主,加一些榆皮面。卤子是鲜猪肉炒的。存三年,过三夏,不变色,不变味。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曾吃过魏县恰恪,对此赞不绝口。民国35年(1946),国际救济总会三人小组来魏,县长白佩珩曾用铪铬宴请客人。

魏县南关申家榆面饸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历经1400余年而不衰,是“梨乡三宝”(饸饹、煎饼、豆腐脑)之一,申家榆面饸饹以精细的荞麦面、小米面、豆面为主,配一些榆皮面,以一定的比列配制并加水和好后,用饸饹床子挤压而成,饸饹卤由鲜猪肉或羊肉酱炒而成,耐储存。申家榆面饸饹以其独特的加工工艺,被梨乡人称为“洘汤饸饹”,其意为“面起汤随,面落卤现”。从明朝开始至今代代传承,发展延续。明洪武三十年,燕王扫北,连年战乱,颗粒无收。当时,魏县环境特别适合榆树生长,人们为了充饥,把榆树皮晒干磨成面配草面蒸熟吃。魏县南关申家第十一代人申彤把榆皮面配以小米面、豆面、荞麦面等杂粮面按一定比例,用自己发明的饸饹床子轧制榆面饸饹,供人们食用。到清朝末,申家十二代人申玉亭开办了申家榆面饸饹馆,申家饸饹名气大增,魏县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赶集吃饸饹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二.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广平凉面

广平县文明开化久远,物阜民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很多具有独特口味的地方美食,广平凉面便是其中之一。

传唐天宝十一载(752年)年春天,诗仙李白探望在清漳县(广平县的前身)当县令侄子李聿,游历一天回到县衙,又热又困。下厨忙端上热气腾腾的面条。白皱眉苦脸到:天热嗓干难下咽。厨子一看,灵机一动,遂将面条浸入凉水中少顷取出,放上可生食的鲜嫩菜叶,辅以油、盐、糖、酱、醋、辣椒等,又送上桌。李白一看,面白如玉,菜色碧绿,扑面的凉气中还有各种香味,不禁胃口大开,连吃三碗,不断称妙。此后,凉面便成了当地人待客的必备主食。诗圣杜甫对凉面也情有独钟,曾作诗《槐叶冷淘》赞到: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

今天的广平凉面制作更为精良,面粉选上等的富强粉,和面时再加入鸡蛋。面经手工揉至不软不硬,再切成长条,放入沸水中煮至九成熟捞出。浸入凉水中3—5分钟后取出放入碗中,再加上备好的鲜嫩菜叶、火腿片、辣椒、香油、醋、酱油、白糖、蒜泥、盐等辅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广平凉面便做成了。如今,为了照顾不同口味的人们,广平凉面还准备了各种荤素热卤。

关于广平凉面在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民国时期,广平县某村一中年男子续弦一外地女子,新婚后虽然夫妻恩爱无比,但口音一时还难听清。一日女子问夫爱吃何物,夫曰:过凉面。正午夫归,其妻忙端上“过梁面”,只见面上布满灰尘和泥土,汤也浑浊不堪,夫不禁大怒。妻曰:君爱吃“过梁面”,我虽手巧,但力量小,咱家屋梁又高,擀好面条后,从大梁上只过了三次,面就成了这样。下次做面,还请夫君在家,我擀面来,你过梁。

三. 河北省 邯郸 武安 武安小米

武安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安小米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约为9.2——14.3%,高于大米和玉米,粗脂肪含量3.0——4.6 %略低于面粉,十倍于大米,氨基酸种类齐 全,特别是人体所需要的色氨酸、蛋氨酸的含量很高,每千克小米中含色氨酸192 毫克,蛋氨酸297毫克,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暖胃养人,舒缓筋骨,止 烦解渴,益气补中,常年食用可延年益寿,当地妇女生小孩后全*小米粥加鸡蛋来下奶和补养身子。

       小米是新中国解放的功臣,八路军*小米加步枪,取得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谷田视察的珍贵照片,我们记忆犹新。中国北方许多地方种谷子,唯有“武安谷”与众不同,用其加工的小米色泽金黄,入口 绵甜糯香,极富营养。 

武安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北省武安市现辖行政区域。

四.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鲜粉皮

磁县鲜粉皮是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的。磁县鲜粉皮的特点是鲜、嫩、食用方便,易加工、口感好,是当地宴席的主要饭菜之一。

鲜粉皮是磁县的,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它主要产于县城及周边农村,目前还沿用着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鲜粉皮的制作是用绿豆淀粉加工而成,并用国产槐树上结的豆角汁染成黄绿色,厚度在0.5至1厘米之间。一般浸泡在水中存放,食用时进行烹炒加工,也可凉拌。

五.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县甘薯

磁县甘薯--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六.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涉县柴胡

涉县柴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县柴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涉县柴胡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涉县柴胡经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检测含柴胡皂苷a、d总量0.69%,是药典规定(0.30﹪)的2.3倍;浸出物为18.3%,是药典规定(11.0﹪)的1.67倍。涉县柴胡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涉县属深山区,山高林密,河谷纵横,植被浓郁,属北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药材资源。据明嘉靖36年《涉县志》记载,柴胡、荆芥、防风等8种中药材当时就是涉县。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129师的卫生工作者在卫生部长钱信忠的带领下,于1942年在涉县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中药现代制剂——柴胡注射液,救治了无数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生命。直至今天,这里的柴胡仍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药材。

立足于野生药材的资源优势,涉县引导农民人工种植柴胡等中药材,农牧局、扶贫办等部门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引导农民流转土地,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购种、统一销售、统一核算、统一分红,推广中药材种植,实现了林药间作、粮药间作。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8万亩,千亩以上种植园区10多个,其中,涉县德路康柴胡示范园和太行药业丹参射干种植示范园两个省级示范园成为全省100个省级示范园的样板。种植品种主要为柴胡、丹参、射干等,药农平均增收1600元以上。

2014年,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涉县柴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东与武安、磁县接壤;西与山西省左权县、黎城县、平顺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林县、安阳县毗邻。地处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涉县柴胡主要分布在涉县境内。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500m的中山区和低山区,涉及偏城镇、偏店乡、鹿头乡、辽城乡、索堡镇、河南店镇、固新镇、西达镇、合漳乡、关防乡、更乐镇、井店镇、西戌镇、龙虎乡、木井乡、涉城镇、神头乡等17个乡镇308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6′55″~114°00′16″,北纬36°16′18″~36°54′07″。涉县柴胡保护面积300000亩,种植面积50000亩,年产量4000吨左右。

七. 河北省 邯郸 涉县 核桃仁食品

核桃仁食品:涉县群众几乎家家有核桃,不时爱用核桃仁加糖包包子、烙馅饼、吃起来又香又甜。每逢八月十五家家户户用核桃仁打月饼不油不腻,白吃不厌。

八. 河北省 邯郸 磁县 磁州白莲藕

磁州白莲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磁州白莲藕,河北省磁县,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磁县植藕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就被列为贡品,由藕史督办,逐岁进贡朝庭。“御路荷花”更是磁州十大美景之一。深受已故总理1的重视,曾多次提倡大力发展。磁州白莲藕产地位于滏阳河两侧的低洼地带,该区土壤多属静水沉积母质,或为粘质湖相静水沉积物。表层质地多是中壤和重壤。适宜栽培莲藕和水稻,是河北省的“莲藕之乡”。磁县白莲藕以白净、粗长、皮薄、脆嫩、无渣等特点闻名。是当地群众招待客人的主要土品之一。

磁县位于暖温带半湿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水热同季,干湿季明 磁州白莲藕立体种养基地

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56.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117.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百分率平均53%,对农业生产有利。全年平均气温为13.2℃,极端高温41.8℃,极端低温-21.2℃,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0℃期间的积温平均为4970.3℃,其中夏季平均就达337.3mm。初霜日平均在10月26日,终霜日平均在4月13日,平均无霜期210天。历年平均降水量514.4mm,雨日73天左右。降雨量在年内分布极不均衡,70%集中在7、8月份,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最大年降雨量1160.3毫米(1963年),最小年降雨量233.8毫米(1986年)。四季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日差较大;夏季炎热多雨,多偏南风;秋季气候凉爽,降温快,日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雨雪较少。

磁州莲藕产区位于地处东经113°55′~114°06′,北纬36°26′~36°35′之间,海拔57.7米至66.2米,东与成安县为邻,被漳河故道的冲积扇沙丘隔断。西南直线距县城约10千米。西以京广铁路、107国道为界,北与邯郸县接壤,呈西南东北向长方形走势,沿滏阳河两岸、京深高速公路两侧随机排列。东西宽约10千米,南北长约15千米。以京深高速公路“马头”出口处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主要集中于磁县辛庄营乡、花官营乡和高臾镇北部、光录乡的东北部及邯郸市邯山区马头镇的东部。磁县县城的东北部滏阳河两侧的低洼地带,该区土壤多属静水沉积母质,或为粘质湖相静水沉积物。表层质地多是中壤和重壤。是典型的“北国江南”,邯郸市的“鱼米之乡”。适宜栽培莲藕和水稻,是河北省的“莲藕之乡”。品质特点磁县白莲藕,是磁县地方优质农产品。磁县生产的白莲藕以白净、粗长、皮薄、脆嫩、无渣等特点闻名。是当地群众招待客人的主要土品之一。生产情况磁县是河北省莲藕的主要产地,有“南有古磁州藕,北有白洋淀莲”之说 磁州农民采收白莲藕

。磁州莲藕传统栽培品种为藕莲类品种,其地下茎粗壮,甘甜多汁,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开花结实率很低,不足15%。1998年,磁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王保圣、王秀荣引进培花莲成功,经过两年的驯化繁育,培育出红、粉、爪红、白、黄、红黄、黄白、绿白、黄绿、洒锦色花莲品种120余种。其中有适宜楼房阳台摆放的碗莲,有庭院植放的盆栽荷花,有公园池塘、河面栽植的大型荷花品种,既为美化生活、美化环境增添了配景,也为华北地区农村开发增加了一个新的产业。

磁州莲藕产区地势低洼,原有植藕坑、塘、洼地9万余亩(含市郊区马头镇)。随着地下水位下降、京深高速、成峰公路的修建及乡镇建设用地,又占用了大批藕田,到21世纪初有宜藕田5万余亩,其中辛庄营乡有宜藕田250 磁州白莲藕采收

00余亩,花官营乡有宜藕田15000余亩,高臾镇有宜藕田5000余亩,光录乡有宜藕田2000余亩,马头镇有宜藕田5000余亩,构成了磁州莲藕特菜产区。该区水稻又是河北名,品质堪与天津小站大米媲美,也是宋代的贡品之一。由于该区人均耕地仅0.8亩,当地农民以种水稻为主。莲藕作为经济来源的辅助补充,平均年植藕面积在15000亩左右,亩产鲜藕1200千克~1500千克,年总产量2000万千克左右。产品除供应当地,还远销北京、天津、山西、内蒙等邻近省市。为提高经济效益,藕乡还投资建设了磁县莲藕加工厂,产品有糖渍藕片、清水藕片、盐渍藕段等,为鲜藕贮藏、外运、增值创造了条件。产品投放市场,为宣传磁县文化、振兴磁县经济做出了贡献,为河北增加了一个地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河北省磁县禾下土种植专业合作社申请对“磁州白莲藕”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农业部决定于2012年8月3日准予登记。

地域范围

磁州白莲藕产区位于磁县东北部平原区。地理坐标:东经114.38至114.48,北纬36.35至36.50,呈东北西南走向。磁州白莲藕种植南起磁州镇城区,北至花官营乡屯庄,比邻邯郸县,西至光录镇杜村,东至辛庄营乡南豆公,比邻成安县。涉及我县磁州镇、花官营乡、辛庄营乡、光录镇、高臾镇五个乡镇的40个行政村,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8公里,保护面积4.5万亩,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8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磁州白莲藕皮薄粉白,体型细长,肉质厚重脆嫩、洁白如玉,甘甜清脆、味美宜人。横向切开,藕孔排列规则,中间一小孔,周围九大孔。主茎一般为四段,长80厘米左右,粗6至10厘米,单株重3.5 公斤。 2、内在品质:磁州白莲藕富含蛋白质、淀粉、维生素C、钙、铁等。该产品经北京谱尼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品质检测。每100g磁州白莲藕中蛋白质含量1.47ɡ、淀粉9.5g、水分高于普通莲藕(79.9g)、粗纤维<1.2g,总糖2.2 g,维生素C>44mg,钙21mg,铁>1.4mg。 3、生产安全:磁州白莲藕产地环境应符合NY5238-2005 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生产要求。磁州白莲藕生产根据(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制定了“磁州白莲藕生产操作规程”。

九. 河北省 邯郸 曲周县 曲周杂面

曲周杂面是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曲周县人用麦面、绿豆面、黄豆面按比例配料,用鸡蛋汁和面,所制杂面粗细均匀,色泽明透,不散不乱,响誉全省。

曲周县人素来以面食为主,尤其喜食面条,但在明清时代,小麦产量底,而豆类作物种植较多,人们便以小麦面与豆面掺和制作面条,俗称曲周杂面。因产于曲周,所以简称曲面。

曲面已有3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要派太监到曲周的杂面铺,购买曲面。可见,曲面已成为常用御膳之一。

曲面是曲周民间传统食品,取绿豆、黄豆、冬小麦3种主料,按一定比例磨成细粉,合置盆中,拌入鸡蛋清与芝麻香油。调和成面块;揉和约半小时以上,使之成为软、柔、韧兼备的熟面,再用纯绿豆粉做铺面,用面杖擀压成薄片,以快刀切为粗细一致的细条,最后按规格断拢成把,成为成品。条细如丝,色泽淡黄,煮熟后具有果子露香味,入口柔滑,咀嚼筋韧。质疏散不粘连,耐贮存,便携带。为高蛋白营养食品,极宜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及年老体弱者食用。

十. 河北省 邯郸 丛台区 灌粻

 灌粻:在南吕固一带较盛行。采用荞麦面制成,凉调、油煎均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