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长汀四都土特产 长汀特产方便携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长汀四都土特产 长汀特产方便携带的更新时间:2023-06-04 23:20:12

一.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板栗

长汀板栗:产于南寨、罗坊、黄屋、陈防村等地。品种有毛栗、油光栗、瓜子栗等,以毛栗为优。煮熟后肉质松软,甜香可口。油光栗味淡肉较硬。瓜子栗果小,肉质松脆。已有300多年栽培史。

二.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板栗糕

明《永乐大典》在记述汀州府的贡品中曾有“栗”的记载。汀江两岸沙滩多种栗树。板栗、毛栗为长汀。清代畅销沿海商埠,民国初年产品已远销海外,深受欢迎。板栗糕为秋令食品,因系全部采用熟果鲜制(外地风干板栗不能使用),故其味特佳,被列为筵席中的时令美点。

(特色)色黄似桂花,味香、甜、松。

三.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河田鸡

长汀河田鸡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长汀河田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长汀河田鸡,因主产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河田镇而得名,是福建省传统家禽良种,《中国家禽品种志》收录的全国八个肉鸡地方品种之一。河田鸡含蛋白质多,脂肪适宜,肉质细嫩、皮薄柔脆、肉汤清甜;嘴、脚、皮呈黄色,颈、翅膀和尾巴的羽毛呈黑色,其它地方的羽毛金黄发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十一种氨基酸。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汀河田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长汀河田鸡是中国五大名鸡之一。《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传:唐明皇喜好清明斗鸡,立鸡坊于两宫。李白有“路逢斗鸡者, 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休惕”之句。岑参的《神鸡童谣》云:“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列为斗鸡之一。到明朝有一时期亦盛行斗鸡。河田鸡选送京都、曾被誉为斗鸡之雄,每每取胜。

河田镇地处闽西山区的腹地,是武夷山山脉崇山峻岭中的一块盆地。朱溪河在此汇入汀江,有较大面积的丘陵坡地,且有温泉与丰富的稀土矿藏。该地区属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雨量充沛,盛产水稻甘薯油菜及豆类。长期以来,农民也积累了丰富的养鸡经验。过去的交通十分不便,环境较为封闭,极少引进外来鸡种,使这一鸡种得以纯化提高,逐步形成并巩固。

河田鸡完全符合优质黄羽肉鸡的特点,其体形有大小类型之分。全身羽毛皮肤与胫部均黄色,羽毛以浅黄色为主,尾羽与镰羽为闪亮的黑色,镰羽很短,主翼羽为镶有金边的黑色, 喙的基色为褐色而喙尖则浅黄。头部清秀,颈较短粗,腹部满,胫长适中,体形略呈方型。河田鸡的冠型甚为特殊,为单冠直立后分叉。这种分叉的冠型自雏鸡孵出时就已形成,遗传性稳定,在其它鸡种中是没有的。

河田鸡是在完全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以稻谷,米糠和瓜菜薯类为饲料,放牧150~180天后上市,完全符合“珍味型”优质肉鸡的标准。该鸡的屠体丰满,肉质细嫩,皮薄骨细,肉色洁白,口感香鲜嫩滑,实为禽中珍品,当地农庄素有饲养阉鸡的习惯,将90日龄的小公鸡用人工摘除1的办法进行阉割,再放牧喂养约三个月后上市,其肉质更为香滑适口,使河田鸡的声誉得到更大的提高。

经国家医药总局福建省微生物分析测试中心、福建农科院检测分析,河田鸡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的含量丰富,该鸡为绿色无污染食品,富含人体必须的11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它的牛磺酸含量是普通鸡的37.8倍。

河田鸡成年公鸡体重1.73公斤,母鸡体重1.21公斤。12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鸡为85.6%,母鸡为87.1%;全净膛屠宰率,公鸡为68.6%,母鸡为70.5%。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量100个左右,蛋重为43克,蛋壳以浅褐色为主,少数灰白色。公母配种比例为1:10~15;种蛋受精率90%,入孵蛋孵化率为67.75%。

2000年“河田牌”河田鸡系列产品荣获“福建省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2001年1月获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金奖。 2001年11月“河田牌”冰鲜河田鸡被评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7月12日起对长汀河田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长汀河田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龙政函[2005]3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长汀县现辖行政区域。

四.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汀州冬瓜甑

冬瓜甑是长汀传统夏令菜肴,味道清香,清凉解暑。在清末民初时已列入筵席菜谱,二十年代时为东门菜馆张宏泰厨师的拿手名菜。长汀的冬瓜甑还有个故事哦,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厦门大学迁汀,历史系魏应麒教授甚赞此肴,誉为消暑佳品,曾赋诗:“何以消烦暑,静居书院中,眼前无别物,瓜甑甜心中。”

吃完了大鱼大肉,不妨来试一下汀州冬瓜甑。冬瓜甑的制作相对来说不是很复杂,现在酒家餐馆、民间都会制作。

五.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芋子饺

芋子饺是长汀著名的风味小吃,在许多客家社区也有流传,客家人大多住山区,有“无山不客客住山”之说。番薯、芋仔都是山区的主要杂粮,长汀客家人吃杂粮时不断变换口味,制作出许多独特小吃,“芋子饺”就是其中一种。

由于芋子饺皮嫩润滑,馅香味美,因而虽然是源于农家的杂粮食品,也成为汀州名牌风味小吃,是宾馆、饭店的宴客佳肴。

六.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客家兜汤

长汀客家人爱吃“汆”的菜食,所谓“汆”,即用地瓜粉或其他生粉,和清水、盐巴拌匀在肉片里,水滚后入锅,放入其他调料等,锅开即熟。

由于人们喜爱汆汤类美食,小生意人便挑着担子,一头是带有炭炉的食品锅,另一头是碗、汤匙及洗刷用的清水,街头巷尾叫卖。他们走到适当的地方,歇下担子,拿起一个碗,碗里搁上一把汤匙,敲打起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冒着热气的锅里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猪肉、酱油和墨鱼干混合的香味。人们端着肉汤,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地“品”。吃完还会咂咂嘴,一副余味无穷、兴犹未尽的模样。长汀人将端叫兜,兜汤从此得名。

赣南盛产大米、豆子、茶油;广东出产海盐、海味;闽西出产香菇、木耳等山货。以前,货物运输大部分是靠肩挑马驮。闽粤赣之间的古驿道是客家人的“盐米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脚夫、马夫们为生活而艰难跋涉,上百里的古驿道要翻越崇山峻岭、溪流沟壑。

当时,在客家古村落——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每天有几百担的大米、豆子、茶油经过这里南运广东平远下坝,又有几百担的海盐、海味从下坝经彭坊村北运赣南。所以很多挑担的、牵马的人都在彭坊村的客栈吃饭或住宿。据说,清朝末期,村中的酒坊有20多家,豆腐坊达30多家,每天要宰杀两三头猪。

挑夫、马夫和小商贩,随身携带的干粮是箪子饭(用圆竹筒盛的米饭)或草袋饭,以一小把酱豆子或几根酸辣萝卜干下饭,生意好的时候,也会来一碗兜汤。他们将热热的碗捧在手上,细细体会着肉滑汤美,谈天说地,高兴时还来上一首客家山歌。

根据用料的不同,兜汤有牛肉兜汤、猪肉兜汤、鸡肉兜汤、鱼肉兜汤等。吃兜汤的人不分身份,虽然是在街头巷尾,人们也是站在路边吃,吃完一抹嘴,付钱就走,成了汀州古城特有的一道风景。

以猪肉兜汤为例,其制作工艺如下:把瘦肉切成薄片,用盆盛好,加入地瓜粉、精盐,放少量清水搓至不粘手待用。烧热锅,放入清水,沸腾后将拌好的肉下锅煮熟,加入香菇丝、鱿鱼丝同煮,然后舀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味精、麻油、葱花之类。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肉兜就做好了,汤热肉嫩,爽滑可口。(李玉林)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七.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汀州河田鸡

俗话说:“没吃河田鸡,不算到长汀”。长汀是汀州故地,白斩河田鸡是汀州最负盛名的名菜,被誉为“汀州第一大菜”。长汀民间烹制河田鸡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香酥鸡、油淋鸡、白露鸡、八宝全鸡、盐酒鸡。其中以姜汁白斩河田鸡最为著名,向来被列为闽西客家菜谱之首。

八. 江西省 上饶 广丰区 廿四都糖糕

廿四都糕(米糕、糖糕)是江南神密古镇廿四都的传统糕点,相传为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为慰问抗金宋兵而作,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游览到廿四都时尝此糕点,惊叹为“人间极品”。

廿四都米糕具有滑嫩可口、百味调和、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特点,在赣浙闽边界地区被奉为《糕中之王》。本品采用多种天然配料,经传统的工艺和配方,再加以现代科学的生产流程精心加工而成,保持了产品特有的原味,使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带有山村田园气息的香味。

食用方法:一、开袋即食,二、蒸食,三、用油煎食。

配料:糯米、大米、庶糖、荼油、芝麻、红枣。(胀袋勿食)

九.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兜汤哩

兜汤哩是长汀的热汤类传统小吃,有猪肉兜汤、鱼肉兜汤、鸡肉兜汤等。长汀方言“兜汤哩”是“端肉汤”的意思。

(特色)汤热肉嫩,清香可口。

十.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长汀豆腐干

据《汀州府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朱亮祖驻防汀州府时,朱亮祖常食这种豆腐干,对此品极为赞赏。到了清代,长汀豆腐干登上了帝王的宴桌,声誉大增。

长汀豆腐干以当地出产的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方法加工成豆腐,再将豆腐切成块, 配以适量的甘草、大茴香、小茴香、肉桂、公丁、桂皮、香苏、白糖、食盐、酱油等多种调料,下锅卤煮后,用洁净纱布盖好,在阳光下晒干、压平,即为成品。

长汀豆腐干色泽呈咖啡色,半透明状;形为约12厘米大小的正方形块,厚约1厘米。吃起来咸 甜适口,味香耐嚼,营养丰富,佐餐下酒皆宜。

长汀县位于北纬25°18′40″~26°02′05″之间,东经116°00′45″~116°39′20″,地处武夷山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是中国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总面积3089.9平方千米。地处福建西部,闽赣边陲要冲。这里千山竞秀,群峦叠嶂,为武夷山脉南段,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保存有诸多文物古迹和体现客家文化的古城,也是中国0的重要历史纪念地。1994年获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据《天禄识余》记载,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年至122年)门下术士首创,至今已有2000多年,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化学食品了。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呵真是很久远了,是闽西著名的八大干之一。长汀有个习俗,凡出远门的人,必带豆腐干馈赠亲友,到外地求学和出国留学的学子,父母必多备豆腐干嘱咐沿途和到达后吃,以豆腐干和和异乡水土。

长汀豆腐干以优质黄豆加以十几种香料、药材科学配制而成,呈酱色半透明状,非常柔韧。其口感咸中带甜,甘香无比,风味非常之独特。仅从豆腐干的外形看,那薄度、那质感,都形同一张纸。一张呈琥珀色的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豆腐纸”,在灯光照射下依稀呈透明状。

长汀豆腐的制法与其他地区不同,它采用酸浆作媒介,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用大瓢盛酸浆往豆浆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脑缓缓凝结,再经滤压而成。因此,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制作的各种食品,如东坡豆腐、酿豆腐、银荷包、豆腐饺、生汆满丸、徽州丸等,风味独特,久食不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