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沈阳有什么地方特产好吃 沈阳特产有哪些好吃的能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沈阳有什么地方特产好吃 沈阳特产有哪些好吃的能带走的更新时间:2023-08-10 17:33:01

一. 辽宁省 沈阳 新民市 新农寒富苹果

新农寒富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农寒富苹果,辽宁省新民市。新农村乡素有“辽宁省寒富苹果产业第一乡”的美称,新农寒富苹果,果实酸甜可口、芳香扑鼻、风味优美,富含糖、酸、果胶、钙、铁、磷以及多种维生素;耐贮性极强,在一般土窖内贮藏8个月,不皱皮,不变质。

新农村乡是新民地区最早栽植寒富苹果的乡镇,从2002年发展寒富苹果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此项目一直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也多次来到新农村乡对寒富苹果的栽植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乡政府始终把发展寒富苹果产业作为新农地区的富民产业,新农村乡8个村都已种植寒富苹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亩,占全乡坡耕地面积的60%,已成立了7个寒富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新浓香”牌商标,并被辽宁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批准为“寒富苹果”出口基地。新农寒富苹果通过了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认定和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

新农寒富苹果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新民市新农地区新农乡村、周坨子镇、公主屯镇、大柳屯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羽毛画

采用大自然中各种禽鸟的羽毛,经过剪、拼、叠、镶及热压成形,组合粘贴等巧妙工艺制成。沈阳市羽毛工艺厂首创羽毛画工艺,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而闻名于世。制作的古典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更是绚丽多彩。羽毛画是旅游纪念和馈赠佳品,现在的沈阳羽毛画远销国外。(沈阳)

辽宁名品。是运用各种禽鸟毛羽,汲取国画构图技法制成的一种工艺画类。沈阳羽毛画绚丽多采,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别具一格。造型方面,按内容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平贴、浮雕和圆雕三种表现手法,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沈阳羽毛画善于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卷轴羽毛画,主要汲取中国水墨画艺术形式,以绫绢装裱,以供观赏。纱衬羽毛画吸取双面异色绣形式,可正反两面欣赏。羽毛壁挂,借鉴艺术挂毯形式,用羽毛层层叠贴而成,适宜表现山村风光。现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 辽宁省 沈阳 辽中区 朝鲜族打糕

在秋冬时节,朝鲜民族经常制作一种小方块米糕(也称“打糕”),最常见的一种叫“糯米打糕”,用糯米精制而成。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从这种习俗中产生了“吃打糕过年”的说法。节日送礼不能缺了打糕,尤其在送娘家礼物时更不能缺少,据说打糕里还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

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状,中间夹豆沙馅,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其做法是:做打糕要经过洗、蒸、打、切四道工序。先把糯米洗好,用清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如果急着做,可用温水浸泡,时间可短些),泡到用手指能把米粒捏碎为止,然后把米捞出来,把水沥干。把米放入笼屉内用大火蒸半个小时左右,要蒸到软硬合适为止。把蒸好的糯米饭放到砧板上,用木槌边打边翻。打的人开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打的饭粒四处飞溅;翻的人要用水沾手并不断擦砧板,否则,打糕就会和砧板粘在一起,翻不动。这种粘糕,要求打得越匀越好,一般打到看不见饭粒为宜。把打成的糕切成适当的小块,用豆沙或者熟豆面等裹上一层就可以吃了。喜甜食者,可蘸糖食用。喜咸者,可佐盐食用。这种打糕比一般年糕更加粘润可口,味道尤为清香。

四. 辽宁省 沈阳市 康平县 康平地瓜

康平地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康平地瓜是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地瓜,又名山芋、红薯、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

康平地瓜产地范围为辽宁省康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康平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康平地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康政〔2012〕106号

康平县农业技术规范:DB210123/T003-2012《康平地瓜》

康平地瓜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传统红薯品种。

二、立地条件

坡岗地。土壤类型为风沙土,土壤质地为中壤土,pH值范围为6.82至7.9,有机质含量≥1.2%。

三、栽培技术

1.育苗:

(1)育苗时间: 4月上旬至中旬。

(2)育苗:在火炕上用土坯或砖砌成长方形,高于土层,底铺秫秸保温,秫秸上洒一层腐熟驴马粪,再铺沙子,之后熟土。

(3)精选种薯:种薯为重150g以上,表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冬藏地瓜。

(4)浸种消毒:用50℃至52℃温水浸种10至12 分钟。

(5)炕土栽培:每㎡栽种薯6kg至7kg,覆土3cm至4cm。

(6)炕苗管理:种薯栽后至出苗前,床土温度控制在30℃至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7℃至30℃,拔苗前5天进行低温蹲苗,温度20℃至25℃。拔苗后升温至30℃至35℃,3天催苗,然后温度20℃至25℃,3至4天蹲苗。育苗期间土壤湿度保持在70%至80%,头出苗前5至6 天浇透水。

2.移栽:5月中旬移栽。移栽密度每667㎡(亩)4000株至5000株。

3.田间管理:

(1)生长前期(从栽秧到封垄前):栽秧后3至5天查田补苗。栽秧后60至70天期间,进行两次以上的中耕、除草。在最后一、二次中耕时要结合修沟培垄。主茎长至到50cm左右,分枝长到50cm至 60cm长时分别摘去顶芽。

(2)生长中期(从封垄到回秧前):栽后70至120天,进行2次提蔓处理,两次提蔓之间相隔15至20天。

(3)生长后期(从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时期):注意及时排水。

4.收获:9月中旬至下旬地瓜叶子局部变黄,及时收获。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艳,纺缍型,皮光滑。口感甜、绵、沙,糯性强。

2.理化指标:粗多糖含量≥3.3%,蛋白质≥2.5%,尼克酸含量≥0.5mg/100g,钾含量≥16m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康平干豆腐

康平干豆腐(绿色牌)

康平绿色牌干豆腐以“干、薄、细”著称。“干”是指豆腐压得实、干爽;“薄”是指每张豆腐厚薄如纸,太阳底下能透亮儿;“细”是指豆腐里不含豆渣,口感柔和。“干、薄、细”是干豆腐的三大特色。

六. 辽宁省 沈阳 辽中区 烤牛肉

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莱末、大蒜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于桌心,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蘸调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七. 辽宁省 沈阳市 大东区 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马家烧麦是一种特殊风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良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欢迎。清道光八年(1828年),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八. 辽宁省 沈阳市 辽中区 辽中寒富苹果

辽中寒富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夜春风,万亩苹果花同时绽放,那是怎样盛大而惊艳的场面?于辽沈大地,于辽中。辽中因位于辽河平原心脏腹地,所以水肥土沃,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又有北方平原的广袤。『辽中寒富苹果』就是在这种特定自然条件下研发出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新品种,是辽中县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其果实个头大,呈短圆柱形、端正、外观鲜艳、肉质爽脆、多汁,不仅酸甜可口,芳香扑鼻,而且营养物质含量极高。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辽中寒富苹果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第174号

保护范围:辽宁省辽中县现辖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

辽中平原水肥土沃寒富苹果惊艳大地辽中属于生态水城,沿海湿地长廊,不但风景美轮美奂,而且地产丰富,物产肥美,寒富苹果也因辽中地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长环境而盛产,驰名全国乃至世界。

辽中县位于辽宁中部,沈阳市西南,地处沈阳经济区的中心地带,为沈阳距离海港最近的区域,是沈阳对外开放的门户,沈阳经济区的黄金枢纽,沟通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的钻石节点。辽中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22°28′~123°6′,北纬41°12′~42°47′,境内有辽河、浑河、蒲河、绕阳河上条过境河流,水资源丰富。辽河是辽中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境内平均相对湿度大,因而在辽中形成了辽河的独特小气候。

辽中地质构造属下辽河内陆断陷,为新生第四纪下辽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区域性气候明显,土壤为沙壤土,物理性黏粒含量适中,壤土性质介于沙土、黏土之间,土质不沙也不黏,疏松耕性好,为寒富苹果的生长提供了通气良好的土壤环境,这也是产出优质苹果必备的土壤条件。辽中地下水位适中,且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氮、磷以及钾的平均含量非常适宜苹果栽培,又符合苹果无公害生产标准的要求。

辽中寒富苹果,因辽中的地理环境而受益;辽中也因寒富苹果而闻名,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

文化背景

苹果早在人类之前就生长在大山与苍原上,是诸多原始动物以及后来人类采摘的美食,据相关资料证明,苹果几乎与人类同时进化和发展,在早期人类的发展中,苹果几乎是起着食物的作用。

辽中寒富苹果是由优质的苹果品种改良和嫁接研发出来的,营养价值更是有了空前的超越提升。由于辽中寒富苹果是有针对性的研发,在辽中的土地上,不但生长顽强,有连续结果的能力,而且花序坐果率很高。辽中寒富苹果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生长韧性,在种植上,首先园地选择,一定要土壤肥沃,活土层深,水位适中,能保持良好的湿度,土壤pH6~8。栽植上选用矮化高接苗技术,苗木标准基砧为山丁子或海棠,采用3年育苗周期。在苗木栽植密度上行距在2米×3米。授粉树设置上,辽中寒富苹果自花授粉能力强,可以满足坐果需求,可不设授粉树或少设授粉树,如设置授粉树要求授粉树品种与寒富苹果花期一致,花粉量较大,且亲和能力强,比例为4∶1~8∶1。栽植最佳期是秋天,按栽植密度实行定点整地,采用沟状或穴状整地。春天在清明前后选好苗木,分级栽植。在水土管理上,要进行深翻改土,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秋施基肥进行,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中耕,清耕制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10厘米,以利调温保墒;覆草和埋草,覆草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材料可以用麦秸、玉米秸、稻草等;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早春苹果树萌芽抽梢,要及时灌水;花期前后:花前适量浇水能明显提高座果率,但不宜大水漫灌;幼果膨大期:及时灌水,增大果个,提高产量和果品肉质;秋季灌水:防止果树因冻旱而抽条。花果管理上,需要人工疏花疏果,叶果比例40∶1,或4~5个生长点留一个果。要留单果以便套袋。果实套袋前应喷一次广谱杀菌剂。采用纸袋(单层或双层)和薄膜塑料袋。

寒富苹果4月中旬萌芽,5月开花,10月初果实成熟,果实短圆柱形,端正,属大型果,尤其色彩鲜红,全面着色,果皮蜡质层中厚、光亮。果心小。果肉淡黄色,肉质酥脆,多汁,酸甜味浓郁,入口清爽,百吃不厌。

品牌建设

高科技做引领果树产业标准化

迄今为止,辽中县寒富苹果栽培面积已达10万多亩,其中有3万多亩进入盛果期,年产量12万吨以上,产值实现6亿元,果农增收近万元。目前,辽中寒富苹果形成了栽培有基地,生产有标准,产品有品牌,技术有专家,生产资料统供,服务有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销售有市场,产品无公害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寒富苹果生产基地。

2006年9月28日,辽中县人民政府在辽中县龙湾寒富苹果果园召开现场会,会上寒富苹果栽植大户张立奎提出了在辽中县辖区内生产的寒富苹果统一名称为“辽中寒富苹果”的倡议,得到与会者的认同。从此,辽中寒富苹果的栽培种植发展十分迅猛。2008年,辽中寒富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0年,在首届沈阳地方特色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农产品”;2010年,在第六届中国辽宁(沈阳)国际农博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农产品”。

辽中县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辽中寒富苹果研发中心和科技推广中心,主要承担寒富苹果品种的提纯复壮,优质种苗的繁育、示范与推广。研发中心每年都有新成果,为寒富苹果生产提供新动力。加强与沈阳农业大学、省市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有效对接,并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聘请了多名果树专家成立了专家讲师团,长年深入农村讲学指导,在一线指导农民生产,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辽中县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特长的农民技术队伍。同时,辽中县政府出资选送部分农民到沈阳农业大学培训,培养科技带头人50余名。

为了加强对辽中寒富苹果的质量管理,辽中县政府制定了地方生产标准,针对技术基础、产地环境、品种、产品质量、技术操作规程、检验方法、产品标识、包装技术和贮藏技术等环节,确定了规范和技术标准,确保了产品质量。同时,辽中县政府又成立了寒富苹果协会和科技服务队,为农户进行寒富苹果生产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已发展会员2800余人。

寒富苹果的育成及其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结束了东北寒冷地区长期不能栽植优质苹果的历史。目前,辽宁省和沈阳市已经在林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辽中县为“寒富苹果”的主产区和生产基地,有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果业经营者又拓展新的科研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实验,独创并成功地发明了温室盆栽果木的重大成果。这一项重大成果,不仅有效避免了农民喷洒农药飘移对果木引起的不良影响,更增进了果实的绿色环保性,而且使辽中寒富苹果快速增大产值。更基于便于移动的特点,可以人为掌控果木生长的环境和温度,从而达到果树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月月见花开,四季有果香的观赏效果,辽中寒富苹果也因此成了惊艳全国的果业观赏基地。

知识链接

水果中的“全科医生”

人们都知道苹果的食用价值,但对于它药用价值的了解可能就少了许多。苹果药用,早在唐代就有记载,苹果味甘、性凉,不但能补心益气,还能生津止渴,更具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严1肿患者多吃苹果有利于补钾,减少副作用。妊娠期多食苹果,可以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又可以调节水、盐及电解质平衡,防止因频繁呕吐导致酸中毒。

在辽中民间有“每天一个寒富苹果,远离医生不看病,每天一个寒富苹果,保健养生赛华佗”的说法。一只小小的苹果,却犹如一位营养大师,既饱了人们的口福,又对人们的身体起到了保健作用,难怪苹果一直处于水果排行榜的前列。

九.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岩明火勺

第一次听说“火勺”,感觉应该是火烧一类的饼,结果是很象小时侯吃的酥饼那样,外皮焦酥,内里软嫩,还夹着馅料。好的东西,总有它令人称道的地方,你看这火勺,一个个金黄饱满,外酥里香,无比诱人,那种香香的、酥酥的、甜甜的感觉,让很多吃过它的人赞不绝口,难以忘怀。

外焦里嫩是火勺的一大特点。吃火勺一定要选择表面有些微微焦糊颜色的,只要往嘴里就那么一搁儿,立时满口的喷儿香酥脆。那小焦渣儿顺着指缝往下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享受。吃这种火勺,最好找个安静的所在,一个人独享,因为它实在酥得太过入骨,一口咬下去,酥层早已哗啦啦地散落下来,弄得人手忙脚乱,口唇之上,更是粘满了火勺的碎屑,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尴尬。

如果在中午或者晚上去吃的话,人多的都要排队才吃的上。别看这个火勺样子很一般,外脆内嫩,有肉馅的,还有豆沙、枣泥馅,总有你喜欢吃的。有的外面还粘上一层香香的芝麻,吃到嘴里就是一个字:香!

十.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那家馆白肉血肠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腻。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著名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政府为恢复东北这一独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