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白山土特产都怎么吃 白山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白山土特产都怎么吃 白山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15:42:37

一. 贵州省 遵义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川白山羊

务川白山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务川白山羊是贵州遵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

务川白山羊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务川白山羊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请示》,务府呈〔2014〕27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务川白山羊》(草案)

二. 吉林省 延边 龙井市 长白山黑木耳

黑木耳别名木耳,为木耳科食用真菌,是长白山区著名的土。现在木耳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且已能大规模人工栽培。长白山区的木耳以肉质肥厚、表面平滑、滑嫩可口而驰名,销于全国,出口日本、东南亚、香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 延边)

三.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扭果葶苈

扭果葶苈

多年生草本,高达12(16)厘米,全株被白色分枝毛。根纤细,根茎多头,具纤维状残叶。茎丛生,直立,纤细,先端成蛇状弯曲,有时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匙形,长15-25毫米,宽2-4毫米,基部渐狭,先端稍尖,全缘或边缘有少数牙齿;茎生叶2-4枚,卵形,长15-20毫米,宽4-6毫米,通常每边有2小尖齿。总状花序花后伸长,花白色;萼片背部疏生长毛,卵形,长2.5毫米,宽1-1.5毫米:花瓣倒卵形,长3毫米,宽1.5毫米,基部下延成爪,先端微凹;子房卵形,无毛。短角果狭长圆形,长5-8毫米,宽1.5-2毫米,常扭曲,无毛,中脉明显;种子成2行排列,棕色,卵形,子叶缘倚。花期6月,果期7月。

生于高山山坡上。

分布于中国(东北),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堪察加),以及北美洲。

四.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高山石竹

高山石竹

形态特征:石竹科石竹属,矮生多年生草本,高5~10cm。叶绿色、具光泽、钝头;基生叶线状披针形,基部狭、有细齿牙;茎生叶2~5对。花单生,径5~6cm,粉红色,喉部紫色具白色斑及环纹,无香气;花期7~9月。

生长习性:宿根石竹类喜凉爽及稍湿润的环境,土壤以沙质土为好,忌排水不良。春播或秋播于露地,寒冷地区可于春秋播于冷床或温床,幼苗通常经过二次移植后定植。分株繁殖多在4月进行。

园林用途:石竹可用于花坛、花境栽培,也可做切花低矮型及簇生性种又是布置岩石园及镶边用的适官材料。

五. 重庆市 云阳 川东白山羊

产于重庆市的云阳、开县、奉节和四川省的达县等地。毛色为白色。按体型大小可分为小型和大型白山羊两个类型。大型白山羊体格较大,周岁公羊体重26.2千克,体高57.8厘米;母羊体重 20.5千克,体高49.2厘米。成年公羊体重、体高分别为33.4千克和61.7厘米,母羊为30.8千克和54.9厘米。经产母羊平均产羔率220% ,早熟性好。周岁阉羊胴体重15.28千克,屠宰率 51.63%。

六.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一都毛竹

泉州市晋江西溪的发源地之一——永春县一都镇,有一片面积近700公顷、长达10公里连绵不断的竹林,蔚为壮观,人称“竹海”。已列入永春县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一都镇林山村海拔1344米的陈斗岐峰,竹海沿西北坡作条状连片分布,全为毛竹。远望,竹海与蓝天白云、山下梯田、村庄紧密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巨大的天然图画,妩媚而秀丽,明快而葱翠,优雅而深邃,芳菲而沁人。

进入竹海,在满眼绿色中欣赏毛竹高风之亮节,感悟人生;漫步在林中小径,风景幽静清丽、灵动而秀美。偶尔遇上一个小瀑布,那是你的缘分,仰望那毛竹林掩映下石壁上的水花四溅,定然会为大自然的造化而发出无限感慨。如果高兴了,在竹林里追逐嬉戏。累了,躺在松软的小草和竹叶上,闭上双眼,聆听泉水叮咚声,如梦幻,定然会陶醉。

当你在竹海里玩够了,也就享受了一番大自然无私赐的森林浴。久久地,你

会怀念竹海里那满眼的绿色。

一切都是美的享受!

七. 广西 贺州 平桂区 信都三黄鸡

信都三黄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信都三黄鸡

信都三黄鸡其因毛黄、嘴黄、脚黄而名之。主销广东、海南、港澳,异乎畅销。三黄鸡个体适中,体型紧凑,骨细肉嫩,肌肉结实,味美可口,香而不腻,尤适合制成“两广”人喜吃的著名传统佳肴白切鸡。素以鲜美、软滑、幼嫩、甘香等特色闻名。

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是肉厚而嫩滑,皮脆而骨软,入口骨肉自然分离,最适宜作两广人爱吃的“白斩鸡”。制法是将宰后去毛及内脏的鸡悬挂滴水梢干后入锅,文火烧水沸后15分钟取出凉后切块上碟,吃时蘸上袢有姜丝、葱头、芝麻油的酱油,嚼之满口香味,让人回味无穷。信都三黄鸡远销粤港澳地区,是人们喜庆节日争相备置的佳肴。

都三黄鸡,因其羽黄、嘴黄、脚黄而得名。信都三黄鸡的特点是肉厚而嫩滑,皮脆而骨软,入口骨肉自然分离,最宜作两广人爱吃的“白斩鸡”。制法是将宰后去毛及内脏的鸡悬挂滴水梢干后入锅,文火烧水沸后15分钟取出凉后切块上碟,吃时蘸上袢有姜丝、葱头、芝麻油的酱油,嚼之满口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公鸡羽毛酱红色,颈羽颜色比体羽浅。翼羽常带黑边。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均黄羽,但主翼羽和副翼羽常带黑边或黑斑,尾羽也多为黑色。单冠,耳叶红色,虹彩橘黄色。喙与胫黄色,也有胫白色。皮肤白色居多,少数为黄色。

成年鸡体重:公1980~2320克,母1390~1850克。15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5.0%,母83.5%;全净膛,公77.8%,母75.1%。开产日龄150~180天,年产蛋77个,蛋重41克,蛋壳呈浅褐色。

信都三黄鸡是广西三黄鸡系列品种的最佳品种,1983年荣获国家外经部优质产品奖荣誉证书。信都三黄鸡肉质香甜,细嫩滑爽,肉脆骨软,是制作我国南方及港澳居民特别酷爱的一道名菜———白斩鸡不可替代的原料。信都三黄鸡之所以比其他外来品种鸡好吃,据测定,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比其他鸡均高出2个百分点,所以其味道比较香甜。用信都三黄鸡制作菜肴时,无论是白斩、炒、炖都可称得上为美味佳肴。信都三黄鸡出口已有110年的历史。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3.3%,属高档肉食品。我国和美国的营养专家布鲁斯·詹纳博士推荐的“十大长寿食物”和“十种最佳营养品”,都是把鸡肉放在第一位,说它是极为丰富的营养品一点也不过分。

信都三黄鸡是由野鸡演化成信都野生原鸡,经本地水土长久养育驯化及当地农民的长期选育形成了今天的信都三黄鸡。信都三黄鸡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一小、二矮、三黄。即体型小(特指项鸡),脚矮,喙、毛、脚均为黄色。用混合料饲养150天左右,成年公鸡(阉鸡)一般体重为1.5千克~2.5千克;成年母鸡(项鸡)体重为1.0千克~1.5千克。公鸡羽毛一般呈金黄色,颜色较深者为金红色,翼羽有些黑边和酱红色,主尾羽成墨绿色,单冠直立,鸡冠和髯比母鸡大3到4倍,眼微突有神,毛色光泽亮丽,公母皮肤为黄色;母鸡(项鸡)冠鲜红,眼睛有神,虹彩为铁锈色,全身羽毛呈黄色,颈部为深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主翼和副翼羽有黑边或黑斑,身体收贴时不外露,主尾羽为黑色。胸肌丰满,龙骨不显露。信都三黄鸡是贺州市名优产品,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驰名品牌产品,是极品级之名鸡。曾有学者、专家公开发表论文,认为开发信都三黄鸡,大有“钱途”。

地域范围

中心产区在信都镇,分布于信都、仁义、铺门、灵峰等四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1°56′,北纬23°48′~24°43′,东西长43.5公里,南北宽35。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信都三黄鸡体躯矮小、紧凑,喙、毛、脚均为黄色。公鸡羽毛一般呈金红色,部分为金黄色,翼羽酱红色有黑边,主尾羽呈墨绿色,单冠直立,鸡冠和髯比母鸡大3~4倍,眼微突有神,毛色光泽亮丽;母鸡冠鲜红,虹彩为 桔黄色,全身羽毛呈黄色,颈部为深黄色,间有黑色斑点;主翼和副翼羽有黑边或黑斑,主尾羽为黑色。公母鸡皮肤为黄色,宰后体表浅黄色,肌肉白色且结实有弹性,肉质嫩滑,骨细味美鲜甜。(2)内在品质指标:信都三黄鸡鲜肉(肌胸肉)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为24.8~26.4%;总脂肪为0.32~0.35%;灰分为1.25%~1.33%;膳食纤维为0.048~0.052%;肌苷酸为303.6~322.4mg/100g;氨基酸总量为20.05%~21.29%。(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以下标准进行生产:《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NY5034-2005)、《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9-2006)、《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5038-2006)。

八.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藤乌头

藤乌头

藤乌头又名血乌、见血封喉、蔓乌头,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的块根。瓜叶乌头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倒圆锥形,长可达6厘米以上。蔓茎于向阳的一侧呈紫色,光滑,分枝。生长于山坡树丛或林缘路边阴湿草丛中。广泛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等地。性味辛,温,有大毒。可治腰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癣疮。具有镇痉,降压,发汗,利尿的功效。

九.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 镇远白山羊

镇远白山羊为镇远地方优良品种。具有耐粗饲,性情温顺,抗病力强,肉质鲜香,皮肉兼用等特点。一般6--8月龄交配产羔,又羔率为60.67%,年繁殖率为161.8%,繁殖性,产量高。镇远草山资源丰富,集约经营发展镇远白山羊潜力很大。( 镇远县)

十. 江苏省 南通市 海门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体型中等,头呈三角形,面微凹。尾小而上翘。四肢细长,体壳坚实。全身被毛紧密,毛色洁白,且富有光泽。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较粗长,向后上方伸展,呈倒“人”字形;母羊角较细短,形似长辣椒,多向外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公、母羊均有须,公羊须多而长,母羊须少而短。公、母羊两耳向前向外平伸,眼睛黄褐色。公羊眼大而有神,稍突出;母羊则稍小。公羊颈部粗短,背腰平直,前胸较发达,后躯较窄;母羊颈细长,背腰微凹,前胸较窄,后躯较宽深。公羊的颈、背及胸部披肩有长毛,大部分公羊还有较长的额毛。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生长发育快,1岁时体重可达成年羊的71%左右。秋季最肥时期,成年公羊可超过40千克,成年母羊可达30千克。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毛细、直有峰,富有弹性,是制笔的优良原料。白色汤褪毛含块率在20%以上者为笔料原料毛,其中不成块的散毛称为山羊浮毛。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含块率一般在60%左右,高的可达80%以上。一般平均每只公羊可产笔料原料毛320克,母羊245克。笔料原料毛经加工分类后,即成笔料成品毛。笔料毛的单根纤维分为毛峰、毛肩、毛身3个部分。笔料毛的品质主要根据毛峰的好坏及毛身的粗细、长短、色泽来决定,可分为3类21个品种。-、二类毛为低、中档毛,可用于制排笔、低档毛笔;三类毛为高档毛,供制造各种高档毛笔用,其中以“湖笔”最负盛名,是“文房四宝”中的名品。

笔料毛的产量和质量,与羊的性别、年龄、体重、阉割及屠宰季节、饲养管理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三类毛的产量以5~8月龄、体重10~12.5千克的未阉割的公山羊为高。立冬至清明期间屠宰的为冬季货,质量较好,其毛峰细而挺直,毛块结实整齐,浮毛较少。立冬前的早秋货和清明后的晚春货质帚较次,毛峰粗短、卷缩,毛块松而不结实。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皮板足壮,有油性,皮质致密、柔韧。山羊板皮的质量好坏和气候有密切关系,一年中以晚秋和冬初所产的板皮质量最好,晚春和初夏的最差。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质细嫩,膻味小,脂肪分布均匀。煮熟肥而不腻,鲜美可口,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很早就驰名于沪宁一带。羊肉有连皮与剥皮之分,连皮羊肉的屑宰率一般在40%以上。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早熟品种,性成熟期为3~5月龄。初配期,母羊6~7月龄,公羊8~10月龄。母羊发情周期平均为17天,持续期2~3天。母羊终年能发情,妊娠期平均为143天,产羔率为230%。多数母羊2年繁殖3胎,部分母羊1年可产2胎。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我国珍贵的皮、肉、毛兼优的山羊品种。所产三类毛独具一格,是制笔的优良原料,故有“笔料毛山羊”之称。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板足壮,皮质致密、柔韧,是 一种质量较好的革皮。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体质坚实,耐湿热,成熟早,繁殖力强,耐粗放管理,遗传性稳定。今后将继续加强该品种的选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个体和羊只优质笔料毛的产出量,增加经济效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