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惠州大亚湾特产必买清单 惠州大亚湾特产去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惠州大亚湾特产必买清单 惠州大亚湾特产去哪里买更新时间:2023-08-13 23:49:17

一.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惠阳鸡

肉用型。原产于广东珠江中下游地区。有10大特点:黄喙、黄脚、黄毛、无髯有须、矮脚大头、圆身、易肥、软首、玉肉、白皮。以外貌艳丽、早熟易肥、肉嫩脂丰、皮脆骨酥、味鲜质佳而驰名中外。成年公鸡体重1.65~2.96千克,母鸡1.25~2.05千克。6月龄开产。年产蛋量80枚左右,平均蛋重56克,蛋壳米黄色或乳白色。惠阳鸡育肥性能好,沉积脂肪能力强。在正常饲养情况下,6~7月龄体重达1.0~1.1千克时开始育肥,经15天,可增重0.4~0.5千克。公鸡性成熟早,3月龄开始啼鸣。母鸡就巢性强。

二.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草菇

草菇又名禾菇、秆菇,历来是人民喜爱的高级食用真菌之一。龙门鲜草菇个体肥大,呈圆筒形,肉厚实爽脆,味甘甜可口,且含有一定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龙门县生产草菇,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开始出口香港、美国和东南亚。出口最多的年份是1982年,全县年出口干菇4.74吨。

至2002年止,龙门鲜草菇年总产量约60吨,主要分布在龙城、王坪、平陵等地。产品有鲜菇和干草菇两种,干草菇包装有250克和500克两种。

三.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梁化梅菜

梁化梅菜

四.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冬笋蒸腊肉

冬笋蒸腊肉

一周风干香嫩笋最普通的做法都是独特的美味,因为原料来自南昆山。南昆山遍山毛竹,冬季,当毛竹的竹笋生长于地下还没有出土的时候,挖掘出来的就是冬笋。冬笋的肉质幼嫩,味道鲜甜,爽脆可口。腊肉也是南昆山的,山里的居民们每到冬天就会把家里的肉类用盐腌制,之后洗净,再挂到外面自然风干。只一个星期,就能吃上最美味的腊肉,也只是一个星期,之后的味道就再不如前了。

五.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东江酥丸

东江酥丸:苏东坡性情豪放,诗词常得罪权贵,几度遭贬。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腹部问妻妾:“我这里有些什么?”一答:“文章。”一说:“见识。”侍妾王朝云却笑道:“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东坡赞道:“知我者,惟朝云也!”苏东坡后将杭州酥肉改良为肉丸,取名为“不合时宜”,后人称为“东江酥丸”,也称作“东江苏丸”。

特色:味道浓香,酥软。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东江鱼丸

东江鱼丸

东江大鱼丸,此品制法特殊。一般鱼丸,大都要加入蛋清或淀粉,以收敛水分和增加鱼肉的凝结性。但这样作的鱼丸体重,入水即沉,爽而不滑;东江鱼丸不加淀粉或蛋清,反而加清水,作得又特别大个。显得特别身轻,入水即浮,洁白圆润,煮熟后,分外嫩滑爽口。

将新鲜的鲮鱼去鳞开肚去肠,洗净后取去脊骨,等肉冷后用锋利的刀刮肉。选择平面砧板将刮起的肉放在砧板面上,放清水100克,徐徐剁至鱼肉浮起呈镜面状,即把上面最嫩滑的一层刮起,放在碟或碗上,继续再剁再刮,刮至最后一层便不要了。

将剁烂的鱼肉放在一只深盘中,加清水100克,味粉10克,鸡蛋白2只,用水搅匀,放精盐20克,打成鱼胶,再加猪油100克调匀,用手搓成丸形,每只约重20或25克,放进冷水锅里,用文火浸熟(丸浮水面为度)。食时加鸡汤时菜,便成上汤鱼丸。另外,还可以用大虾、鸭肾、本港(惠阳澳头港口出产的鱿鱼,当地人简称本港,质量最好)、火腿等料切碎与鱼胶捞匀,搓成鱼丸,叫“百花鱼丸”。

七. 广东省 惠州 惠东县 东江瓤豆腐

【原料】

去皮猪肉325克,淡二汤750克,浸皮海米50克,花生油500克,左口鱼末10克,葱15克,豆腐600克,味精7.5克,盐12.5克,深色酱油15克,胡椒粉0.5克,湿淀粉10克,干淀粉20克,清水50克。

【制作过程】

1、将豆腐切成长5公分、宽4公分、高2.5公分的小块,共三十块,把猪肉、鱼肉分别剁成黄豆粒大小,虾米切成细粒。

2、把猪肉、鱼肉放在盆内,下精盐10克、味精0.5克,拌挞至有胶,再下虾米、清水、干淀粉、葱10克、左口鱼末5克,拌挞约2分钟成肉馅。

3、在每块豆腐中间挖一个长2.5公分、宽1.5公分、宽1.5公分的小洞,然后每块豆腐瓤入肉馅20克 4. 炒锅用中火烧热,下油25克,把瓤豆腐逐块放入,边煎边加油二次(每次约25克),煎至两面金黄色,取出入入砂锅,加入二汤、精盐、味精,加盖,用中火焖2分钟至熟,下酱油调色,用湿淀粉勾芡,淋油25克拌勾碟,撒目葱、左口鱼末、胡椒粉便成。

注意:

1、左口鱼末制法:左口鱼干为广东,将左口鱼干剥去头、皮骨,取净内,用中火烧热炒锅,下花生油至五成热祚入鱼干炸至金黄色,松化。晾凉后,碾成末。

2、搅馅时用力要均匀,顺一个方向搅动。

3、煎时要随时转动锅,避免糊底。

【特点】

此菜原锅上桌,香浓软滑,有左口鱼的特色鲜味,为东江地区冬令常菜。

八.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山坑螺

山坑螺

山溪出美味山坑螺是生活在南昆山溪涧、河流中的一种黑色螺类,跟田螺不同的是,它外形尖长,一般用紫苏作为配料爆炒。吃的时候,夹住山坑螺,从螺口处轻轻一吸,顺势滑入口中的螺肉细嫩异常。

九.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鸡

“龙门鸡”又称为“黄胡鸡”、“草头鸡”、“蛇头鸡”,三黄胡须鸡(即黄毛、黄脚、黄嘴—一小胡须)。具有胸宽、身横、脚矮、肉厚、肥而嫩滑、尾油足而不腻,骨软而色、香、味、美俱全等特点。每只鸡体重1公斤左右为上品。“龙门鸡”饲养历史悠久,咸丰元年县志中有“鸡”的记载。50年代前王坪、龙华、沙迳、平陵和北部几个乡镇多养龙门鸡。60年代中期中央外贸部把龙门划为养鸡基地县。据1967年记载龙门鸡出口6.18万只。远销到世界各地。目前,龙门鸡生产处于供不应求,价格比普通鸡贵得多,年产只有12万只。

十. 广东省 惠州 博罗县 牛杂

年前在此版写下“美食总在灯火阑珊处!”竟被朋友视为名言,名不名言由读者评说,我始终坚信它内在的涵义,也一直以此为自己写食的理念,并乐此不疲!

到惠州吃完驴肉,例必经过博罗,此地虽然没有特别叫得响的菜式,但如果你有心在县城的街街巷巷转一圈,必有收获。高级酒店我们是不会进去的,反而麻烦到当地某局的局长带路,务求要找一些土得掉渣的风味店。

局长完全领会我们的意思,原来他也是寻鲜高手,在县城商业街一间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大排档,暗淡的灯光模糊了饭店的招牌,水泥地木桌椅,最奢侈就是铺在桌面上那一次性的胶布。我们跟着局长上了二楼,来的都是熟客,没招牌也能摸上门。

好不容易才看清它的招牌,叫益惠饭店,没有菜牌可看,熟客才知道要点什么,因为他们用的都是一早从牛场取回的牛杂,其实就那么几样简简单单的家常牛菜,却因为特别新鲜,令广州的来客食指大动,边吃边说:广州吃不到啊!搞到当地的朱局长鬼死稫有自豪感!

饭店为每人配了一小碟红葱酱油,再加点小红椒圈,就是为了配新鲜炮制的牛杂,先上来嫩白的牛双铉,鲜爽无比,只用开水略烫,就可以轻扫酱油送上口;还有鲜牛肚,也是用开水烫,一定要配酱油,脆而不硬;用大蒜爆炒的牛肉片,特别的滑嫩,吸满肉汁的大蒜不比牛肉差;即打牛丸好吃的没法形容,个子不大,肉粒还在,却因为结成一团而产生别样的口感,每人吃了十几粒,何为美食至爱,鲜就是至爱!

牛肉粥道那个鲜甜啊!说不出,只好埋头拼命猛干几碗,只觉得米粥比牛肉还甜,贼过瘾!就想让这种鲜甜味道永远进入记忆深处!不由不叹服,这家非一般简陋的大排档凭着最新鲜的牛杂就能让我们经历了一场奇妙的美食之旅,尝过才知道食客为什么对该店如此的不离不弃。

临走,问服务员拿店家的电话,想介绍广州的同道人来捧场,等了很久都没到手,原来仅有的几个服务员顾着忙自己的活,把我交代的事忘记了,也许她觉得这家店太普通了,客人没必要打电话来订座,但是在广州人的心目中,这是一家能记住它的味道的小店。

次日早餐,到另一家大排档吃猪杂粥,都说味道不好,原因是珠玉在前,普通的瓷瓦怎么能比。博罗归来不吃牛杂,那怕是股市熊成那个样子,要吃牛杂起码过一个月才有食欲。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