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饶土特产冻米糖 江西的特产冻米糖真的蛮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饶土特产冻米糖 江西的特产冻米糖真的蛮好吃更新时间:2023-10-11 00:55:26

一.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烫粉

铅山“烫粉”声名远播,经久不衰,百吃不厌。

铅山“烫粉”选用优质早米压榨成新鲜湿米粉。每天凌晨,榨粉作坊榨好米粉后,用篾筛把一圈圈毛线似的鲜粉送往各烫粉店。然后,粉店厨师用温水把湿粉洗开,盛入兰边碗内,再用一口大铁锅把事先熬好的肉骨头汤放入盐、回香、米酒(去糟)、酱油、姜等调料烧开后,放入淀粉勾芡好的肉丝煮熟后用细火保温,另外用一口沙锅盛入清水烧开置于旺火上备用,待客人进店后,把米粉倒入漏斗放入沙锅内烫2-3分钟滤水倒回兰边碗,摆上味精、香葱或香菜、熟猪油,浇上肉丝粉汤即成。食客在食用米粉时,可根据各自的口味,另外放入辣椒粉、米醋等调料,用油条或腌萝卜丝、炒芋头丝等小菜下粉吃。

铅山“烫粉”味道鲜美,方便快捷,具有不粘不湖、清爽滑口的特点,而且经济实惠,每碗米粉约1.5元即可吃饱。一年四季,每天清晨,晨练的老人、上班簇、学生在众多的早点中首先“烫粉”作为早餐,就近食用。铅山“烫粉”不仅是一道美食,而且是一种产业、一种品牌、一种文化,县城河口街头巷尾拥有“烫粉”店上百家,粉店就象蛛网一样遍布九弄十三街,生意较为红火。早上,六万多市民多半都要食用米粉,有的上馆店吃、有的买米粉回家加工,于是,郊区形成了榨粉专业村,有些失地农民加入了走街串巷卖米粉的队伍,形成了米粉产业链,每年可转化粮食约五百万公斤,产值达二千多万元。铅山人不仅把“烫粉”店开到上饶、弋阳、横峰、鹰潭等周边县市,而且把“烫粉”店开到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受到广大食客欢迎

二.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龟峰扣肉

龟峰扣肉系30年代蒋经国的名厨涂光明所传,因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而流传民间,具有浓郁的江南风味,是江南民间菜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三. 江西省 上饶 德兴 德兴铁皮石斛

德兴铁皮石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德兴铁皮石斛

药材

江西

德兴市铁皮石斛产业协会

德兴市所辖新岗山镇、皈大乡、龙头山乡、李宅乡、张村乡、花桥镇、绕二镇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1′29″~118°06′15″,北纬28°38′20″~29°17′43″

四.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韭菜饼

将面粉加水和匀,加入韭菜、白萝卜丝、细肉沫、盐、味精等做成小饼状,然后放入油锅之中煎炸,数分钟后,饼呈黄色,用勺捞出稍冷即可食。

五. 江西省 上饶 横峰 饭麸果

饭麸果是籼米蒸熟的饭坯用木槌舂成蓉,搓成球状,类似汤圆大小。



用排骨或筒骨煮成高汤,放入饭麸果,并加入豆芽、豆腐泡、竽头以及切成丝状的水发香菇、木耳、笋干、墨鱼,佐以葱、姜、蒜等,爱吃辣的人,还可以加入碎辣椒,一道在锅中煮熟。



饭麸果是上饶人立夏之日的传统主食。饭麸果汤鲜味美,顺滑可口,实乃上饶出名的一道特色小吃。

六. 江西省 上饶 上饶县 上饶“早梨”

上饶“早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类别:果品 产品名称:上饶早梨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9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20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上饶早梨外果大端正,果形圆形或近圆形,果皮青绿光滑,肉质细嫩,汁多渣少,甜酸适中,酥脆可口。 上饶早梨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梨树,据《上饶县志》记载,“县人栽梨已有300多年历史”,“上饶早梨可与宣城和玉山消梨相媲美”。据《上饶市农业志》记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上饶县志》载,‘梨,近人颇知种植,收蓄之法,风味虽不逮宣城(安徽),与玉山青消可相颉。’”据《广信府志》物产篇略载,“梨为玉山青消,颇称甘脆,近来上饶早梨亦佳。”《广信府志》编修始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可见上饶早梨栽培至少有300余年历史。每年上饶早梨成熟季节,全国各地水果商贩络绎不绝云集上饶,上饶早梨供不应求,享誉大江南北。

上饶“早梨”产自上饶县田墩、花厅镇、应家、尊桥乡等地,尤以枫岭苏家、陈团畈所产最佳。果大皮薄,色白光滑,肉质细嫩,汁多渣少,味甜微酸,酥脆可口。梨果去皮或切开后,过夜不黄,清嘉庆年间荐为贡品。具有生津润肺、清热化痰、解热消暑等功效,是夏令佳品,又是中成药“雪梨膏”的最佳原料。清《广信府志》和《上饶县志》均有载。有300多年的栽培史,经不断优化培育出“黄皮消”、“六月雪”两个优良品种。6月中、下旬果熟应市,故名早梨。1997年,上饶早梨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早熟梨”奖。1999年昆明世博会定为“长期展出的优质农产品”。

地域范围

上饶位于江西东北部,信江上游,地处赣、浙、闽、皖四省要冲,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上饶早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花厅镇、田墩镇、五府山镇、四十八镇、应家乡、尊桥乡、皂头镇、枫岭头镇 、华坛山镇、石人乡、清水乡共11个乡(镇);保护范围为东经117°41′18〞-118°14′23〞,北纬27°58′58〞-28°50′15〞之间。保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上饶早梨果大端正,果形圆形或近圆形;果皮青绿光滑(套袋后黄白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甜酸适中,酥脆可口。 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5.5%—16.6%,总酸0.10%—0.12%,固酸比142—151,维生素C8.1mg/100g—9.2mg/100g,总糖8.56%—9.24%,蛋白质0.23%—0.28%,粗纤维0.41%—0.46%,铜0.62mg/kg —0.73mg/kg,铁0.85mg/kg—0.95mg/kg,磷1.1×102mg/kg—1.3×102mg/kg,钙2.11mg/100g—3.55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 ①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5013-2006 《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②产品质量符合NY 5011-2006《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要求。

七.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夏羹粿

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铅山“夏羹粿”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上灶煮沸搅拌成羹起锅,揉成圆条状,再搓成弹珠大丸子。把黄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用熟猪油炒熟起锅。再烧开水倒入锅煮沸,放入盐、酱油、熟猪油和味精,倒入炒熟的佐料,用水淀粉勾芡,再撒入辣椒,香葱即可。“夏羹粿是赣东北地区的名牌小吃,与传统的“夹子粿”、“灯盏粿”“麻粢粿”齐名。

如今,铅山“夏羹粿”已不再是尝新时节的专利品,它已成了街头小吃摊上的风味小吃,一年四季都有,是南来北往客人一饱口福的早点。

八.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灯盏馃

古往今来,民间历史文化厚重,承载于漫漫岁月。话说东西南北中,地处江西东北部、武夷山脉北麓之铅山县,适逢元宵、清明、立夏、中秋、冬至等日,家家户户皆做“灯盏馃”,何缘?此事竟有一鲜为人知之民间传说。

明朝嘉靖年间,铅山县新滩乡章源村住一身份显赫之人,此人姓丁名洪,为福建汀州府公署知府(当时汀州管辖八个县,丁洪是最高行政长官),官居正四品。后因战移居章源。丁洪为人贤善,为官刚直不阿。是年,为防外寇侵袭,遂于所辖之地修筑青石围墙,大门外立石狮以示其威严,又因其门前为水域,故更名为“丁家塘”。

话说丁洪42岁之年,其妻王氏又喜获一男半女,庭院皆欢,群民共庆。隔日,便携妻儿至章岩寺求问许愿;章岩寺乃一佛家寺庙,住持慧明大师闻丁洪来拜,远门相迎。丁洪表意愿,为其子取一名,大师会其意,邀家人住下,三日间做法。当日庙宇烟雾缭绕,异常繁忙,众僧皆为诵经念佛。

此间正值春光明媚之时,寺外桃花争艳,生机盎然。然则第三日,发生一怪事,午间晴空一声霹雳,乌云蔽日,风卷残云,顿时倾盆大雨;丁洪心中一惊,疑云重重,有感事态不妙,于庙堂观妻儿,其妻双膝跪地,虔心求问,丁洪不忍惊扰,至一旁观襁褓间婴儿,忽一道霞光,儿不翼而飞,似被一瘸腿行乞之人夺走。此事瞬间传于慧明大师,师曰:“此事吾早有料,然不确虚实,今日一过,不得不信以为真。”丁洪乃铮铮铁骨,此刻亦不免伤心,请求再三,慧明大师才道出-。原丁洪光明磊落,正义凛然;而匹夫怀璧,遭人陷害,因其所断之魂告阎王,言丁洪乃0诈虚伪之人,为官不正,令其后代以乞为生。丁洪听罢到此,痛心疾首,其妻顿时昏迷。

丁洪本不畏妖魔,然妻子如是,亦一时束手无策,礼谢三巡,复望大师指点。慧明告言:“己非慧人,不能知其所以,一切皆看造化。适才抱走婴儿乃一乞丐之人,在寺庙不远,有一山洞,传言八仙之一铁拐李巡游四海,曾于此停歇,施主不妨到‘老李岩门前’探访一番。”丁洪不顾一切,冒雨前行,两里之外,果见一山洞,高九尺有余,内怪石嶙峋,别有洞天;十步以外,洞内还有一洞,只容一人之身。丁洪甫探身而入,忽传出话音:“汝非凡夫俗子,然遭人所陷,一口难辩,可观天而望之。”言罢,丁洪不明所以,思前想后终无定论,竟沉沉睡去。恍惚神游中,见一亭子,皎如皓月,-:月光亭。亭内有一孩童,于一灯盏油光下,深思苦读;丁洪见此状,不免念己挑灯夜下,诵读诗书情景。

是时,忽一雷声骤响,划破长空。丁洪梦中惊醒,观望四周,天象大变,月已当空,华光如水。丁洪环顾洞内,见左侧有一似灯盏形状印记,月光芒照,清晰可见;然又忆起所梦,甚为怪之,念道:“月光亭中之童岂非己之子?亭中灯火通明,光彩夺目,竟倚一灯盏光辉,此灯非凡物也,若有此灯,民可丰衣足食矣。”丁洪三叩首于灯盏,倏忽洞内一物疾驰而出。章岩寺传喜讯,婴儿已归,众人问其所以,丁洪以梦中所见告知,众人皆觉灯盏不凡。住持慧明大师曰:“倘世间有此华灯,必将普照万民。”为贺幸事,寺庙当晚磨米,以水和之,揉灯盏状成型,加之他料,以飨众人。

第二日,来庙中香客互而告知,此闻不胫而走。民为祈福消灾,灯盏馃待家人亲友,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尔后,灯盏馃亦于清明、冬至之日做,含祭祀先人之意,犹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福。时至今日,数百年已过,灯盏习俗熄火相传,成铅山特色。

九.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红心柚

 红心柚 玉山县传统,属甜柚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果皮金黄色,个重约千克。瓤肉鲜红美观,脆嫩爽口,汁甘味浓。红心柚树耐旱抗冻,适应性强。1997年,县人肖信木从民间柚树中筛选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柚类新品种,1998年注册为“信木”牌红心柚,成为全省第一个获得独立知识产权的地方优质柚产品。1999年,“信木”牌红心柚获中国农科院新品筛选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在全国第6次优质柚评比中获金杯奖。

十. 江西省 上饶 玉山 临湖大蒜

临湖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湖归玉山县管辖,位于上饶县“灵山风景区”东南脚下,是经往“灵山石灵殿”的主要通道,此地具有独特的水质资源和殊有的盘地气候、土质特征。

临湖所产大蒜、豆腐、生姜在方圆百来里地享有盛名,临湖大蒜皮红、皮薄、蒜肉晶莹、味香别具、药用价值广泛。临湖周围百姓一直盛传着古时乐平县到石灵殿拜佛的香客赞许临湖的大蒜胜过灵丹妙药的故事。

临湖大蒜

地域范围

临湖大蒜产于江西省玉山县西北30-40公里处临湖镇境内,地处东经117°51′-118°25′、北纬28°30′-28°56′之间,平均海拔410米。农产品地理标志界定为临湖镇范围内的临江湖村、上坂村、院边村、仓坞村、藻溪村、横溪村、杨宅村、坊头村、四甲村、塘西村、叶桥村、岭山村、竹园村、竹岭村、茗坑村等15个行政村,保护面积1260亩,年产量625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临湖大蒜植株高50-60厘米,茎粗1-1.5厘米,蒜头扁圆形,8—10个瓣,瓣形整齐,外皮呈淡紫红色,肉白色,蒜头重40—50克,性脆、芳香、辛辣味较浓。 2、内在品质指标:蛋白质含量6.7%-7.10%,脂肪0.70%-0.75%,钠60.10 mg/100g -63mg/100g,钙75.4 mg/kg -82mg/kg,铁7.12 mg/kg -7.8mg/kg,维生素9.00-9.2mg/kg。 3、安全要求:临湖大蒜产地环境严格执行NY 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产品符合NY5001-2007《无公害食品葱蒜类蔬菜》的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