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古城区陌野土特产店 古城区建梅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古城区陌野土特产店 古城区建梅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3-10-25 11:10:23

一.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凉粉

“丽江凉粉”是传统小吃。味鲜美、韧性好,可口、价廉。原料主要有鸡豌豆、韭菜、绿豆芽、花椒油、油辣子、炒火麻子面、醋、酱油、姜汁、蒜泥、香油、盐等。制时先将鸡豌豆用冷水泡一夜,待豆泡软后磨成糊状,滤渣后把桨煮沸,再放进少许生桨或小粉搅拌,煮成糊状成黑色,这时盛入盆盘之类器皿中使其冷却即可成为凉粉。吃时将凉粉切成铜钱厚,1厘米左右宽的长条,放在碗内加上事先制作好的凉韭菜、绿豆芽和各种佐料,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冬天切成块用锅煎黄、热食。还可做凉粉炒韭菜、炒腌菜等多道菜肴。

“吹猪肝”是纳西族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它制法特殊,色美爽口。主料猪肝配以芫荽、炒花生米、盐、醋、油辣子、芝麻等拌在一起。吹猪肝是要在农历冬腊月,将鲜猪肝吹膨胀后晒干。制作时将猪肝煮熟,冷却后切成薄片拌上上述配料、佐料,拌匀就可作盘菜食用了。

二.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水蜻蜓

水蜻蜓

水蜻蜓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蜻蜓幼虫,个头和蜻蜓成虫差不多大小,但没有翅膀。经油一炸,体呈金黄。一般是油炸着吃或者烧烤吃。看着水蜻蜓一排排陈列在盘子了,没有一点胆量是下不了筷的。

三. 新疆 昌吉 奇台县 古城酒

古城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城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奇台县现辖行政区域(东经89°13′—91°22′,北纬43°25′—45°29′),北起奇台县与青河县交界处,南达苏吉泉,西至青河县交界,东毗邻蒙古边界。

《奇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古城酒”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决定》,奇政发〔2015〕7号

《古城酒技术规范》

四. 河北省 张家口 宣化 古城山羊皮褥子

古城山羊皮褥子

宣化古城皮毛行业历史悠久,而其中的山羊皮褥子名闻遐迩,它是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发展起来的,久经磨难,几起几落,最终创出自己的道路,成为中外的名牌产品。

宣化的皮毛行业始于19世纪二十年代初,1917年宣化有皮坊33家,职工1500人,年产山羊皮达20万张。就其规模是相当可观,实力比较雄厚。当时绝大多数产品远销国外。宣化产的山羊皮褥子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其中英、法、美等国的外商纷纷前来采购定货。当时经营此种产品的有:怡和洋行、华太洋行、永兴洋行、骤利洋行、协成洋行、益昌洋行、禅纺洋行等。宣化皮货制品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的瑞蚨祥、谦祥益,天津估衣街皮货商店,上海先施公司都有销售。

皮毛行业在当时已成为大行业,分设单位很多,互有联系,有“东福、西万、四大魁”之称。这些商号互相竞争,客观上促进了宣化皮毛业的发展。

1924年,宣化的皮毛行业进入极盛时期,生产的山羊拨绒皮(山羊皮拨针)畅销国际市场。1925年,皮业职工达4000余人,皮坊达83家,年产山羊皮166万张,全行业共获利润白银150余两。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山羊拨绒皮在国际市场上空前畅销。外商盲目采购,认为有机可乘,有利可图,但给宣化皮毛行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由于外商盲目扩大购买,皮毛商业盲目扩大生产为以后的生产萧条埋下了失败的祸因。

1926年,皮毛行业急转直下,由盛转衰,皮坊仅剩38家,且产品大量积压。由于皮毛行业,盲目扩展,采购原料,使生皮价格猛涨,成本增高;国内军阀混战,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开战,使南口火车不通,产品不能及时外运,国内市场销售受到限制。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8月日本侵入宣化。9月份开始将宣化皮坊所有的羊皮大部分强行收买,付款却寥寥无几,各家皮坊亏损很大,皮坊只剩下20家,勉强维持。这时皮坊只能做些面羊皮衣和起青皮少量产品,出口已全部断绝,皮毛完全被控制,私人企业无法经营,工人大批失业,所剩皮坊,荀延残喘,奄奄一息。

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宣化的皮毛业得以起死回生。1956年公私合营,宣化皮毛业重新走向发展的道路。成立宣化皮毛厂(现已为国营企业),该厂继承和发扬了宣化山羊皮褥子制作特技,产品质量不仅保持了宣化生产的独特技术,而且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全国和河北省同行业产品中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名牌产品。现在该厂在全国实行一盘棋,全局发展的方针,将生产山羊皮褥子的独特技术传援到内蒙和河北的其他一些单位,有数十家皮毛厂到宣化皮毛厂来学习。

为了使其免于失传,简要介绍一下山羊皮褥子和起青皮的特点及其制作过程。

宣化的山羊皮褥子和山羊皮的特点是:首先在山羊皮鞣制上既要达到板制柔软,又要保持其一定状性。因为山羊皮褥子在国外纯属防寒用品,不比其它裘皮制品作服装用。因此这与其独特的生产方法是分不开的。做山羊皮的板质较厚较硬,在鞣制上,特别是在铲皮工序上要加一次扬铲,把脖子、脊子的地方都要沟平沟软。山羊皮褥子在配制上每条褥子要配成皮形,就是每条褥子要配成长五市尺,宽2.3市尺的人个皮。大羊皮要一张半到两张才能配成。小羊的皮,最多要用四张。褥子不论是用几张皮,配出来的褥子必须是上有头,下有尾(一般称坐子)中间平整,毛色一致,成为完整的一张山羊皮,这是宣化传统特有的操作技术。最后在成品修理上,要用裁刀将毛锋修理铲平(一般叫杀褥子),这也是过去其他地方掌握不了的操作方法。

在解放前,鞣制裘皮都是手工操作,泡皮辅助材料是用黄米面、小米稀饭、土硝、食盐等。泡皮是用大水缸。每缸平均能泡80张。现将解放初期鞣制山羊皮,半成品料(鞣制成熟皮)成本介绍如下作为参考。(以80张山羊皮计算):l、潆皮沫泥:用徒工2人,价值工资2元;2、登泥皮:用技工三人,价值工资6元;3、洗皮:用普工2人,价值工资4元;4、翻出缸,用徒工2人,价值2元;5、铲皮:用技术工8人,现值1

6元;6、辅助小米:用20斤,现估价5元;7、黄米面:用30斤,现估价9元;8、土硝:用40斤,现估价4元;9、食盐:用15斤,现估价2元;10、细砂土:用一小车,现估价5角。

以上熟制工料总计50.5元,以80张皮计平均每张成本0.63元。

五. 湖北省 潜江 古城小龙虾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古城村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州、荆门两市接壤,耕地4560亩。地势地貌独特,具有丘陵地貌的特征,同时也是潜江市海拔最高的村。当地人民因地制宜,根据地势低洼、湖泊众多的地域特点,大做“水”文章。从2000年开始,大胆摸索“虾稻连作”模式,让低洼冬闲田变成了聚宝盆。2006年,“虾稻连作”模式进入省委“一号文件”并被大力推广,使湖北一跃成为世界小龙虾养殖中心,并成就了“世界龙虾看潜江”的美誉。

“虾稻连作”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小龙虾及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保障,生产的稻米是一种相近天然的生态稻。

“虾稻连作”模式有望覆盖潜江市所有小龙虾产区,“绿色生态稻”将成为潜江特色农业又一张响亮品牌。其产品已被湖北省农业厅认证为无公害产品,其项目被省市定为推广项目。

六.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炸蜻蜓

炸蜻蜓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菜,不仅哈尼族喜食,壮族、布依族亦喜食善捕。布依族居住的河谷地带,楠竹茂密,视其竹尖发黄,即可剖开竹茎采取。

生的竹虫有些让人发悚,这东西白白长长的,长了许多脚,与蚕虫差不多,只不过是个头小了点儿。炸熟后试着吃了一条,酥脆芳香,味道鲜美,一大盘子全被抢吃光了。同去的人都说,这虫子乃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味,那味道有些像我们在家中做的油梭子,不过要鲜上百倍。

这种蜻蜓是一种水蜻蜓,由云南的食馆直接向农民收取,然后包装冷藏备用。“彩云之南”每星期通过空运从云南运来的。蜻蜓的烹饪方法也相当简单,把蜻蜓放进调好味的油锅里炸,仅数分钟就可以了。不过火候的把握要非常准确才好吃。炸蜻蜓端上桌来,小试一口,味道实在不错,那种鲜香沁于唇齿,久久不会散去。

七.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新丽江马

【主产区与分布】 产于云南省的丽江地区丽江县,其邻县也有分布。

【形成历史】

当地居民素有养马习惯。从1944年起引进阿拉伯马对本地进行杂交改良,1953年以后又先后引进阿拉伯蒙古0、卡巴金、河曲马、伊犁马、小型阿尔登马进行不同形式的杂交组合。1956年以来,云南省农业局制定育种方针和选育指标。目前新丽江马已经经过杂交阶段和横交阶段,进入自群繁育。

八.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土豆粑粑

土豆粑粑

将土豆洗净、煮熟、剥皮、捣呈泥状,加入适量面粉制成糊,放在勺中浸泡在油锅里炸至焦黄、定型,取出后即成一圆勺状,边上较薄,中间稍厚,上面撒上椒盐和辣椒面,吃起来清香可口、微辣、兼有花椒的香味。推荐餐馆:丽江人家(丽江市古城区寨后下村)

九.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丽江鸡粽

是丽江各种地产菌类中的佼佼者,在丽江永胜、华坪、宁蒗、丽江四县中,以永胜出产最多,华坪次之。每年火把节前后陆续上市,品种主要有白鸡粽、乌头鸡粽 两种,以乌头鸡粽为上品。但不论哪种鸡粽,又以尚未开伞的菌菇食味更加脆嫩、鲜甜。当地常用的吃法是:鲜鸡粽炒火腿、辣椒、肉丝和煲三鲜汤;再就是在鸡粽上市最多时,大量购买回来,拌以辣椒、花椒、盐,用香油将鸡粽炸成"鸡粽油"。关于鸡粽油的滋味,清人曹树翘在《滇南杂志》中描述道:“士人盐而脯之,经年可食;若液为油,代以酱豉,其味优佳,浓鲜美艳,侵溢喉舌间,为滇中佳品”。

据清乾隆年间来云南做官的田蒙斋考证,《庄子》里"鸡菌不知晦朔"之言,就已说明我国早在两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经发现食用鸡粽,并已写进了书中。《本草纲目》中也曾有鸡粽有"益味、清神、治痔"的记载。在滇中的历朝文人史官,对鸡粽的吟咏记载甚多,其中,尤发清人贾杰《鸡粽》诗最为形象: 至味常无种, 轮菌雪作肤。 茎从新雨茁, 香自晚春腴。 嫩鲜头番秀, 肥抽九节蒲 。 秋风菁菜客, 食品列兹无。

十. 云南省 丽江 古城区 东巴挂毯

东巴挂毯,系丽江毛纺厂的工艺产品。它采用当地优质的细羊毛,精编细织而成,大多采用黄白色羊毛底色,图案为黑色羊毛绘制,以纳西族古老的东巴字画和富有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构成多种样式。此项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除挂毯外,该厂还有地毯、粗纺呢绒、格花毛毯、高级防虫蛀纯羊毛被等优质产品。精致耐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深受中外客商青睐,该厂现已具有年产10万米粗纺呢绒的生产线,并有年产3至5千平方米纯羊毛东巴文组画手工地毯的生产能力。( 丽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