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北海旅游土特产 广西北海有啥特产值得带回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北海旅游土特产 广西北海有啥特产值得带回家更新时间:2023-12-24 18:17:03

一. 广西 北海 海城区 北海贝雕

取材于海底贝壳,经修饰粘贴而成,造型独特,栩栩如生。现已开发的产品有:贝雕画、贝雕电子钟、贝雕屏风、贝雕人造花、贝雕珍宝盆等。

二. 广西 北海 银海区 海宝

海宝是北部湾地区的传统保健品,作为泡酒材料用,以名贵海洋生物为主,辅以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海宝的基本成分是海蛤蚧、海蛇、海蛇、海龙、海燕、海麻雀、海爪、海星、海金钱、海针、海螵硝等,辅料是桂圆肉、红枣、党参、杜仲、灵芝、花旗参、肉苁蓉、黑蚂蚁、白黄芪、女贞子、枸杞、北芪等。

本品是以天然海洋珍稀动物海马、海蛇、海龙和多种名贵中药配制而成,此独特海宝配方在两广沿海地区深受渔民欢迎。北部湾渔民虽然工作辛苦、环境恶劣,但他们长期饮用此配方泡的海宝酒来强身健体,抵抗疾病。

海宝是北部湾地区的传统保健品,作为泡酒材料用,以名贵海洋生物为主,辅以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

海宝的基本成分是海蛤蚧、海蛇、海蛇、海龙、海燕、海麻雀、海爪、海星、海金钱、海针、海螵硝等,辅料是桂圆肉、红枣、党参、杜仲、灵芝、花旗参、肉苁蓉、黑蚂蚁、白黄芪、女贞子、枸杞、北芪等。

海宝所含名贵海洋生物及重要中药成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变、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性功能减退功效显著,对增强免疫、改善失眠有辅助治疗作用。

海宝泡酒料以其独特的配方,显著的功效,早已闻名于世,运用中医食药同源原理,通过酒剂浸泡,提取有效成份,经饮用进入血液流通全身,使人体迅速有效吸收,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虚实平衡,减缓人体衰老,强身壮骨,延年益寿的目的。

北海有句谚语:“海马、海龙、海螵蛸,八十公公老来少。”,说的正是海宝的功效。

三. 广西 防城港 防城区 广西肉桂

广西肉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省南部亚热带地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肉桂(CinamomumCassiaPresl),属樟科樟属,是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收益快、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造林后5-6年即可剥取桂皮和采叶蒸油,桂皮和桂油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工种植肉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0把发展亚热带优势水果和经济林木作为“奔小康工程”来实施,肉桂被列为重点项目来发展。广西桂东南、桂西南适宜发展肉桂种植的县市,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大规模营造肉桂林地,从而广西肉桂生产创了历史新的篇章,出现了一批批肉桂种植千亩村、万亩村乡(镇),10万亩以上的县市,展现出连片开发、连片造林,建大基地的新格局。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广西肉桂有林面积还只是50万亩左右,但到1996年总面积已达176万亩,六十年时间面积增加了3倍多。到2000年广西肉桂林地面积已突破200万亩大关,达到250万亩以上。其中肉桂林地面积在30-40万亩的县市有平南、防城、岑溪、藤县;20万亩以上有容县、苍梧,10万亩以上有上思县。广西肉桂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肉桂生产基地。年产桂皮3万吨以上、桂油约1000吨,种植面积和桂皮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桂皮出口和桂油的加工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广西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广西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广西八角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建议的函》(桂政函〔2006〕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平南县、苍梧县、岑溪市、藤县5个县(市、区)的全部乡镇及那坡县百合乡、百南乡、百都乡等3个乡;东兴市东兴镇、马路镇、江平镇等3个镇;上思县南屏乡;桂平市油麻镇、罗秀镇、麻垌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中和镇、石龙镇、金田林场等9个乡镇林场;昭平县古袍镇、五将镇、富罗镇、木格乡、马江镇、富裕乡、庇江乡、走马乡等8个乡镇;梧州市蝶山区长洲镇、夏郢镇等2个镇;蒙山县陈塘镇、黄村镇等2个镇;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浪平乡;容县十里乡、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7个乡镇;北流市六麻镇、平政镇、六靖镇、隆盛镇等4个镇;兴业县城隍镇、北市镇等2个镇;陆川县陆川林场等4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四. 广西 桂林 平乐慈姑

慈姑秋种冬长,春节前后上市,广西各地均可种植,尤其以桂中地区的柳江县,桂东地区的八步区、平乐县,右江河谷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等地居多。通常情况下,慈姑在早稻收割后种植,实行慈姑与水稻轮作。近年来,广西又积极探索出慈姑套种栽培模式。

慈姑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炎解毒、生津润肺、健胃止咳等作用,是人们喜爱的日常蔬菜品种之一,特别是桂东北城乡居民食用慈姑已成为一种习惯,是当地人们每年春节必备菜品。

五. 广西 北海 海城区 涠洲海参

北海产的海参以花刺参为主。主要产地在涠洲岛。刺参营养丰富,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是中国海产八珍之一。 

北海盛产的海参,以花刺参为主。主要产地在涠洲岛。刺参营养丰富,是中国海产八珍之一。补肾壮阳、益肾补肺、温阳利水。用治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腰膝酸软、遗精等症,治肺痨 、咳嗽、外咳虚喘、劳嗽有痰者。用于肾阳虚损、水湿停聚者。

花刺参一般体长三十至四十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其中中带较宽。口周围有触手二十个。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黄灰色带钱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干品体近圆筒形,略扁。两侧较平坦,皮粗者厚硬,粗皮层具有小颗粒。色青黄有的浮现白圈。一般按单只重量分等级。一级单只重量125克以上,二级五十克以L,三级三十克以L。体形完整、参条顺直、肉质厚度均匀较肥实、内膛无残破、不扁压者为上品。参体较完整、身条粗细均匀但不顺直、肉体批塌有坑口、刀口和内膛残烂者为次品。

六. 广西 北海 铁山港区 北海生蚝

北海生蚝是广西北海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A1-8廉州湾农渔业区、B1-8廉州湾西南部浅海农渔业区域。

七. 广西 北海 铁山港区 北海西瓜

北海位于广西南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温水资源丰富,平均日照时间长,种植的西瓜除海南省外,较国内其他地方的上市时间早。北海种植的西瓜大多采用“三避”配套技术和有机肥栽培,生产的西瓜皮薄脆,瓜瓤脆沙爽口,甘甜多汁,口感清爽,品质超群,易于长途运输,吸引大量客商前来收购,产品供不应求。一年春、夏、秋可种植三造,春西瓜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市,夏西瓜6月上旬至7月初上市,秋西瓜10月上旬上市。每年种植面积约4.8万亩,主要分布在铁山港区、银海区、合浦县,总产量为9.64万吨。主要种植的品种有珠农大美人、农优新1号、家丽等。

信息来源:广西农业总汇

八. 广西 北海 海城区 海参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现代研究表明,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抗肿瘤等作用。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都能食用。 1.适宜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病后产后体虚之人食用;适宜肾阳不足,阳痿遗精,小便频数之人食用;适宜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之人食用;适宜癌症病人及放疗、化疗、手术后食用;适宜肝炎,肾炎,糖尿病患者及肝硬化腹水和神经衰弱者食用;适宜血友病患者及易于出血之人食用;适宜年老体弱者食用; 2.患急性肠炎、菌痢、感冒、咳痰、气喘及大便溏薄、出血兼有瘀滞及湿邪阻滞的患者忌食。

食物相克

海参不宜与甘草酸、醋同食。中医认为,海参可以补肾、养血,营养和食疗价值都非常高。可是,做海参时如果放了醋,在营养上就会大打折扣。酸性环境会让胶原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分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凝集和紧缩。海参还不能与葡萄、柿子、山楂、石榴、青果等水果同吃,同时食用,不仅会导致蛋白质凝固,难以消化吸收,还会出现腹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烹饪指导

1.涨发好的海参应反复冲洗以除残留化学成分; 2.海参发好后适合于红烧,葱烧、烩等烹调方法; 3.保管时注意:发好的海参不能久存,最好不超过3天,存放期间用凉水浸泡上,每天换水2-3次,不要沾油,或放入不结冰的冰箱中;如是干货保存,最好放在密封的木箱中,防潮。

食用方法

夏天进补海参凉拌是好方法 夏天吃海参,凉拌是不错的方法:将发好的海参先用热水焯一下,然后用酱油和芥末、糖等调味,这样吃会感觉海参的口感更加滑润,味道相当不错。

北海产的海参以花刺参为主。主要产地在涠洲岛。刺参营养丰富,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是中国海产八珍之一。

九. 广西 北海 海城区 蒜茸银丝扇贝

  扇贝科(Pectinidae,尤其是扇贝属〔Pecten〕)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本科约有50个属和亚属,400馀种。世界性分布,见于潮间带到深海。壳扇形,但蝶铰线直,蝶铰的两端有翼状突出。大小约2.5∼15公分(1∼6吋)以上。壳光滑或有辐射肋。肋光滑、鳞状或瘤突状,色鲜红、紫、橙、黄到白色。下壳色较淡,较光滑。有一个大闭壳肌。外套膜边缘生有眼及短触手,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壳张开时如垂帘状位于两壳间。扇贝常见于沙中或清净海水的细砂砾中。

    扇贝的贝壳色彩多样,肋纹整齐美观,是制做贝雕工艺品的良好材料。到海边工作、旅行或休养的人们,都很喜欢搜集一些扇贝的贝壳作为送给朋友的纪念品。扇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与海参、鲍齐名,并列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扇贝的闭壳肌很发达,是用来制作干贝的主要原料。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的食谱中,扇贝都是一种极受欢迎的贝类食物。在扇贝中有两种类型的肉,一种是扇贝的内敛肌,呈白色,很有肉感,另一种则是分布在内敛肌周围的肉,红色且很柔软。通常,扇贝中的肉只取内敛肌作为食材,而周围红色的肉则被丢弃。

十. 广西 钦州 浦北 扁柑

浦北境内种植扁柑始于清朝后期。主要产区分布在龙门、张黄、江城、樟家等乡镇。浦北扁柑的最大特点是果大皮薄,果皮金黄鲜亮,鲜果肉脆清甜,而且耐藏耐运。1999年浦北县扁柑种植面积11989亩,产量138760吨。(浦北)

民国时期,单家独户种植,一般种在易于灌溉的田地上,户种多的几亩,年经济收入较好。解放后的60~80年代,龙镇乡的江埠大队、林塘大队等以生产队集体种植为主,大力种植上山柑桔,成为当时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主产区龙镇、张黄、北通、江城等乡镇生产的扁柑,每年春节前一、两月上市,常年产量200万公斤;1974年12月全国四届人大会议召开前夕,龙镇乡的扁柑被指定为该次会议的特需品调运北京。。浦北扁柑的特点是果大皮薄,最大个重250克,果皮金黄美观。鲜果肉脆清甜,

其中尤以“金钱[尸口]”果为上品。扁柑耐藏耐运。畅销区(省)内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