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荆门土特产介绍 荆门上档次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荆门土特产介绍 荆门上档次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8-08 07:25:59

一.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小炒山羊肉

羊肉营养价值:

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 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二.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钟祥长寿村大米

钟祥长寿村大米

湖北

2008年,钟祥市就被中国老年学会确定为“中国长寿之乡”。钟祥大米微量元素含量分别是非长寿地区的1.72倍。明嘉靖年间,每年都作为"贡米"送往京城。

优秀产地:

钟祥市洋梓镇、长寿镇、丰乐镇、胡集镇、双河镇、磷矿镇、文集镇、冷水镇、石牌镇、柴湖镇、旧口镇、长滩镇、东桥镇、客店镇、张集镇、九里回族乡、郢中街办、官庄湖管理区等18个乡镇(街办、管理区)。

三. 湖北省 荆门 钟祥 旧口砂梨

旧口砂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旧口是我国著名的砂梨之乡、文化之乡。

旧口的梨文化与汉江的水一样源远流长。

旧口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是钟祥市的南大门,与京山、天门、沙洋毗邻接壤。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土壤肥沃。广袤的江汉大地是砂梨的集中产地。据旧口镇砂梨协会的郑会长介绍,旧口有5万多亩砂梨,年产砂梨近20万吨。砂梨成为旧口农民的主打产业,也是旧口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旧口成立砂梨协会,帮助梨农配方施肥,防病治虫,推广科技,推销砂梨,保护梨农利益。

旧口梨生产历史悠久,梨文化更是异彩纷呈。

旧口最早对孩子的梨教育是“融四岁,能让梨。”从小就教育小孩讲礼让,讲孝道。使孩子知道梨子好吃,也要先让别人吃、大人吃。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抓学生的素质教育,旧口学校的教育质量高,旧口高中向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旧口的乡土作家群更是享誉全国。

旧口砂梨

地域范围

钟祥市旧口镇旧口砂梨产于钟祥市旧口镇灯塔村、刘湖村、熊桥村、东方红村、农兴村、春光村、郑桥村、三星集村、东风村、窖锋村、潘集村、温巷村、舒台村、襄江村、百岁村、陆赛村、田浲村、大王庙村、花园村、六井村、向岭村、刘台村、贺杨集村、郑堤村、吕家潭村、罗岭村、永胜村、明星村、陈垸村、温岭村、汉江村、联兴村等32个村。旧口镇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钟祥市城区南45公里处,版图面积30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7′-113°00′,北纬30°42′-31°36′之间。全境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2.5-41.5米。东与京山县的石龙镇接壤、南与天门市的多宝镇相邻,西与沙洋县隔江相望,北与本市柴湖镇、长滩镇交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旧口砂梨果实主要有椭圆形和圆形,果皮为黄绿色、黄褐色和金黄色,色泽均匀一致,表面光滑,圆润,无凹凸感。单果重300-350g,果肉白色,果心较小,有清香味。旧口砂梨肉质细嫩松脆,汁多,味甜。风味独特,无涩感,清脆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旧口砂梨营养丰富,品质独特,生津解暑,润肺凉心。可溶性总糖含量7.8%以上,水份含量80%以上。 3、安全要求:旧口砂梨执行《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44-2004) 标准。

四.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龙凤缘

龙凤缘是沙洋长湖一带的传统名菜。清顺治年间,荆门人王三荐为官清正,时人称其王青天。甲午(公元1654年)12月郑成功攻打漳州,次年6月,王三荐为避战乱而逃往京城,投靠靖南王耿继茂,适逢其子耿精忠娶妻,王三荐命随身的荆门籍厨师做了一道以鳝鱼和鸡肉同烹的菜肴,取名“龙凤缘”,靖南王品尝后特别喜欢,此菜立马名噪一时,尔后呈献宫中,成为御膳珍品。龙凤缘鲜鱼酥香焦脆,鸡肉白嫩爽口,香醇扑鼻,造型美观,创意生动,堪称席上佳肴。

五.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十里风干鸡

尚香风干鸡,又名“刘皇叔婆子鸡”,产于沙洋县十里铺镇境内,其色酱黄,无腻醇香,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蜀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被尊称为刘皇叔。传说刘备娶了4个老婆,其中孙尚香是孙坚之女,吴主孙权之妹。孙刘联姻于公元209年年底,当时刘备的甘夫人病故,孙权试图通过联姻,达成共识,戮力抗曹,因此将其妹嫁给了刘备,刘备借得了荆州。孙尚香嫁刘备时是年方19的妙龄女郎,而刘备已是年近半百、数婚再娶的。“权以妹妻备。妹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侍婢百余人,皆执刀侍立,备每入,心常凛凛。”公元211年,刘备亲率大军西进益州,自此与孙氏天各一方,而且未再见面,孙刘联姻不欢而散。重返吴郡的孙尚香年仅21岁,在东吴人眼里,她始终是吴国对手刘备的夫人;在蜀汉人心中,她始终是里通东吴的可疑之人。民间盛传孙尚香在刘备兵败身亡后,百感交集,悲恸不已,江边祭奠,投江而死。她希望九泉之下能做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被称枭姬娘娘,或称灵泽夫人。

相传孙权为联合刘备拒曹,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后,刘备夫妇居住在荆州古城以北、长坂坡以东的十里铺,因刘备最爱吃鸡,孙尚香为满足刘备的喜好,发明了很多种-的方法,其中冬天腌制的风吹晾干的风干鸡,醇香爽口,越吃越香,风味独特,回味悠长,最为刘备所喜爱,行军打仗时又便于携带。从此风干鸡的腌制方法在这一带流传至今,成为宴席上的一道佳肴,因此菜是刘备之妻所发明,故又名“刘皇叔婆子鸡”。现代科学证明,风干鸡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会议接待、商务活动、馈赠亲友以及居家的理想食品。

十里风干鸡

湖北省沙洋县十里铺镇、五里镇、纪山镇、拾桥镇、后港镇、毛里镇、官垱镇、李市镇、马良镇、高阳镇、沈集镇、曾集镇、沙洋镇共1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沙洋县人民政府关于拟划定十里风干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沙政函〔2013〕18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十里风干鸡》(草案)

六. 湖北省 荆门 京山县 太阳山板栗

京山县是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全县现有板栗经济林面积20万亩,其主要特色品种为“青毛早”、“红毛早”。该品种属全国最早熟品种,该板栗1989年被省林业厅指定为全省推广栽培的早熟优良品种。一般于每年的中秋节前夕上市,且品种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年产板栗干果6000吨,并远销国内外。

目前,全国板栗经济林中优良品种率达75%以上。板栗生产的综合效益良好,每年全县板栗产业创造的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山区户均板栗产量1000公斤,收入达6000元以上。板栗收入占栗农收入的85%以上。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如下特点:一是政治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看了切实加强对全县板栗经济林生产工作的领导,我县早于1986年成立了县板栗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并从林业、农业、财政、税收、外贸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专抓全县板栗经济林的和平。同时,县政府还配套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板栗生产经营的优惠政策。二是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济效益可观。为了充分发挥板栗经济林生产的特色效益。我县在搞好板栗产前、前中服务的同时,还着力狠抓了产后板栗商品的销售工作。全县组建了10多家经济产品销售公司从业人员500多人。另外,还建有干果保鲜贮藏冷库4座,保鲜能力500吨。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板栗生产的科技含量。我县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板栗早熟品种红毛早、青毛早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板栗品种资源圃营建及品种选育研究”等系列科研课题。并获省政府星火二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等。最近完成了“板栗剪材小蠹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的课题,并通过荆门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同时,我县还十分重视板栗经济林生产中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全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每年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进行1—2次的板栗生产技术培训。从板栗的育苗、造林、修剪、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各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办好示范基地,为全县板栗生产进行科技示范。科技在板栗生产中的贡献率达85%以上。

七.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沙洋矮子馅饼

【矮子馅饼】

由沙洋县曾集镇蔡庙人李延富兄弟创制,馅饼选用优质面粉作主料,配植物油、红糖、各种果仁等辅料,做成杯盖大小的饼状,置烤箱烤制而成。馅饼酥松脆软,香甜可口。投入市场后,深受各地顾客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创始人将产品注册为“矮子馅饼”商标,并随后注册了“矮子馅饼”公司,先后在宜昌、十堰、武汉、上海建立分公司。

八.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长湖鱼糕

长湖鱼糕,以长湖白鲢为主料,掺合少量猪肥肉、淀粉、蛋清、生姜、葱白等佐料等,摊成扁圆条状,放进蒸笼,旺火蒸制而成,是民间传统佳肴之一。鱼糕地方风味浓厚,里白表黄,色泽明亮,细腻柔软,富有弹性,鲜嫩可口,回味无穷。

相传舜帝有两个极为宠爱的妃子,分别名为娥皇和女英,他们是两姊妹,姐姐就是湘妃。舜帝携两妃南巡时,身体孱弱的湘妃,经历舟车劳顿,更是疲弱不堪,茶饭不思,体质每况愈下,妹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就命御厨司马弼把鱼头和鱼尾剁掉,剐去鱼皮,鱼刺全部剔除,然后剁碎,再辅之以猪的肥肉细丁。由于湘妃身染沉疴,胃口不好,她便叮嘱厨师把味放重一点,厨师心想只有生姜才是最开味的,他又放入一定量的生姜,用少量面粉拌和主料。最后用鸡蛋清与些许面粉在锅中摊成薄皮,将剁好的主料与辅料裹成扁圆条状。为了使其好看,刺激食欲,又在上面涂上红、黄等色,使其颜色更见鲜亮,放入锅中用大火蒸熟。湘妃初用筷子尝过感觉味道不错,顿时食量大增,慢慢地身体康复了。从此食鱼不见鱼,逢餐不离糕,鱼糕也就由此而生,所以人们叫它湘妃糕。

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更喜食后港鱼糕,还曾为他制作鱼糕的人奖赏黄金一千两。因此鱼糕也叫“楚糕”。据说乾隆皇帝食过鱼糕后脱口而吟:“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鱼糕又叫“百合糕”。后来后港有了长湖,长湖又盛产各种可做糕的鱼类,鱼糕形似米糕,故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鱼糕已成为上献天子或天子赐宴群臣的“头鱼宴”。南宋末年,荆门范围内权贵大宴宾客,鱼糕必为主菜。清初,郑经据台湾不归,士卒久食鱼怨声载道,施琅部下一士卒是后港人,献出鱼糕配方,轰动全岛,百姓争相购买。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鱼糕传入日本;1950年鱼糕供应驻日美军,至今不断;1966年鱼糕荣获“联合国健康食品基金会人文进步奖”,同年进入法国超市;1990年鱼糕进入白金汉宫;2002年鱼糕亮相广州食品节;2003-2004年鱼糕渐次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亮相。民间喜庆宴会,缺鱼糕不行,向来有“无糕不成席,无席不见糕”的说法。

长湖鱼糕有文字记载的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九.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接龙油姜

油姜丝,又名“接龙油姜”,腌制方法独特,色鲜味美,健脾开胃,余味无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荆门传统菜肴之一。

赵子龙(公元154--229年),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护卫保驾重任交给了赵子龙,而他也不负所托,达成了诸葛亮的计谋。孙权为了夺回荆州,欲将刘备之子刘禅作人质换取荆州,“赵子龙截江夺阿斗”可见其勇武与见识。公元211年赵子龙入川沿江西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子龙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张郃、徐晃围困,他于汉水营前往接应,斩杀魏将焦炳,冲入曹军重围,战退张郃、徐晃,救出黄忠。赵子龙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见亦惊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后在汉水以拒曹军,占了曹军营寨,刘备赞道:“赵子龙真是一身都是胆啊!”称其为“虎威将军”。公元223年,赵子龙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225年,南蛮叛乱,赵子龙、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在三国演义里他于公元228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他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他年已七旬。公元230年,赵云于成都病故,享年76岁,追谥为顺平侯。

传说三国时期,长坂坡大战后,赵子龙经过那处庙(今沙洋县拾回桥中学内),当地老百姓用“油姜丝”招待他,食后他深感味美爽口,开胃健脾,发汗驱寒,精神一振,遂令军中厨师常备此菜给部属食用,“接龙油姜”由此而生。现在一般制作方法是:先将去皮的生姜放在面酱里,半年后捞起洗净,切成姜丝待用,然后将八角、味精、桂皮、苯甲酸、盐、花椒、酱油等原料用水煮沸,再用煮出的汤汁将姜丝泡在瓶子里进行密封,一段时间后方可使用。

十. 湖北省 荆门 沙洋县 南风菜

南风菜是沙洋民间的春腌菜,早在清朝晚期就已有此菜。因出晒时天气多刮南风,故名南风菜。

南风菜多以大叶芥菜或腊菜,在春季腌制发酵经南风吹干而成。食用时可与多样荤素搭配,佐以酱油、白糖、生葱、生姜、八角、桂皮、芝麻油等料,配制成各色佳肴。如用南风菜烧肉,南风菜烧鳝鱼,南风菜烧猪蹄膀等,在宴席上颇受欢迎。南风菜烧猪蹄膀的制作是用猪蹄膀或五花肉750克,用南风菜250克,鸡蛋10个,用酱油40克,白糖10克,葱、姜各25克,八角、桂皮各5克,芝麻油40克作调料,将南风菜用水冲洗后,切成碎末,将猪蹄膀刮洗干净后切成1.5厘米×1.5厘米的块状,葱切段,姜稍拍,鸡蛋白煮后去壳待用,取净锅置中火烧热后,下麻油烧八成熟,下葱、姜煸香,再下八角、桂皮出味后,下蹄膀肉块煸炒至紧皮肉色变白后,下酱油、白糖上色,再下熟鸡蛋、南风菜末,同时加原汤1250克,加盖或转入瓦罐内在中火上烧沸后,移微火上,保持微沸加热约10分钟至汤汁适中,择去葱姜、八角、桂皮、末渣不用,即可装盘入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