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江的特产是什么又叫什么名字 内江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江的特产是什么又叫什么名字 内江特产有哪些值得带的更新时间:2023-08-25 05:02:59

一.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川老妈香辣酱

川老妈香辣酱由威远县川老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是色、香、味俱全的佐餐、佐料品。川老妈系列产品以威远的七星椒、山蘑菇、酱萝卜、小子花生为原料,采用数百年传统酿制方法,加上祖传秘制香料配方精心窖制而成。川老妈系列产品现已经开发出豆豉系列香辣酱、油辣椒、辣三丁,川菜复合调料系列酱腌菜、泡菜,开胃菜系列火锅底料等20多个品种。产品保持了传统的制作风格和口味,色泽鲜艳,香味纯朴,麻辣咸淡适中,口感十分舒服,佐餐、佐菜都上等佳品,让人真切品尝到“婆城”记忆中的味道,让人发出“生活美味,人生品味”的感叹。现在,川老妈香辣酱已经成为沃尔玛中国区总部山姆会员店指定特销商品,2008年获“四川省优秀旅游商品”称号。

二. 四川省 内江市 威远县 镇西白萝卜

镇西白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白萝卜素以其消食除腻的保健功能为世人所喜爱。威远县镇西镇盛产白萝卜,以其个大质白、肉嫩化渣而闻名。具有地方特色的“镇西酱萝卜”加工由来已久,从三十年代利用传统工艺制作,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1982年3月,“镇西酱萝卜”在全省社队企业展评会上初露头角,大受欢迎。

镇西白萝卜

地域范围

镇西白萝卜产于四川省威远县镇西镇境内,产地毗邻威远县严陵镇、新店镇、自贡高山镇,保护区域包括镇西镇肖兵村、杨家嘴村、正兴村、团标村、炉丰村、正荣村、花祠村、临江寺村、铜锣村、秧田村、五星村、金竹村、清水村、红光村,莲花村、川主村、护建村,红林村、新屋村、新华村、核丰村、护新村、民建村、护民村、中心村、永团村、黄泥村、永和村、老君村、龙王坝村共3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9′13.3″~104°37′16.1″,北纬29°25′47″~29°34′28.8″。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镇西白萝卜呈扁圆型,形似鹅蛋,外形饱满丰润,皮色雪白,润泽光亮,肉质白色,口感脆甜细嫩、无辣味或辣味淡。 (2)内在品质指标:镇西白萝卜粗纤维含量低,含有较高糖分。经检测镇西白萝卜粗纤维为0.45%,而普通白萝卜粗纤维含量为0.4%-1.0%(摘自《食物成分表》),因此镇西白萝卜与其他白萝卜相比较口感更加脆甜细嫩。 (3)质量安全要求:产品质量符合《GB53082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等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三.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油炸粑

油炸粑为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豆沙以赤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将糯米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此食品最初由椑木镇木板桥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内江城内。人称“板板桥油炸粑”。至今油炸粑仍然是内江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

四.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资中沙溪蜜柚

资中沙溪蜜柚:单果重1.25-5千克,可食部63-72%以上,是柚类最高可食品种。

果肉晶莹细嫩,水分足,有独特清香嫩细口感之味,营养丰富,100毫升含维生素C35-68毫克以上,是柑橘中维C之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磷、铁、镁、锌、钠、硒、氨基酸、胡萝卜素、玉米黄质。

成熟的果实,果皮细胞和果肉,汁胞中高级醇、醛、酮挥发有机酸和贴烯类等散发诱人的香气,置之幽香满室,食之清香盈口,深受喜爱。

沙溪蜜柚是长期使用美食佳果,天然美容保健品,调节体内新陈代谢,不上肝火,有降压舒心,祛痰润肺,消食醒酒。对肠炎、胃炎、咽喉炎、止咳下气、胸闷、糖尿病、开胃健脾、抗癌、心血管病等预防及疗效。具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长咳气紧者用果肉炒黄糖(红糖)疗效极佳!

信息来源:内江市人民政府

五. 四川省 内江 市中区 香炸苕饼

香炸苕饼为内江宾馆的名菜。

原料:红苕750克

黄油50克

甜豆沙100克

糯米粉75克

面粉50克

白芝麻100克

吉士粉各适量

色拉油1000克(约耗80克)

制法:

1.红苕洗净后去皮,入笼蒸,取出压成泥,加入糯米粉、面粉、吉士粉拌匀成苕泥粉团;黄油和甜豆沙混合搅匀成黄油豆沙馅。

2.将苕泥粉团分成10份,再分别包上黄油豆沙馅,搓成球形,沾匀白芝麻,然后逐一按扁成饼状,即成苕泥奶沙饼生坯。

3.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四五成热,下入苕泥奶沙饼生坯,炸至色呈金黄且熟透时,捞出沥油,装盘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外酥香,内软滑甜润。

六.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巴国玉米糕

小吃是巴国布衣餐饮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味浓、口感奇、品种多,信手拈来,皆为佳品。巴国布玉米糕作为新创小点,集中体现了巴国布衣小吃的独特风格。它与北方传统小点窝窝头迥异的是,选用了清香浓郁的嫩玉米粒,经特殊加工后,成品中呈现玉米颗粒。成为一道颇富创意,粗中见细,平中见奇,绿色自然的玉米经典小吃,备受国内外食客称道。上图为日常供应品种,封面造型为高级筵席供应品种。

用料:

嫩玉米、精米粉、精玉米粉、面粉、吉士粉、泡打粉、奶粉、水白糖各适量。

制作程序:

将嫩玉米粒淘洗干净,放入盆内上笼蒸熟,取出后微冷即加入面粉、精米粉、精玉米粉、吉士粉、泡打粉、白糖和匀,稍饧发片刻,用菊花盏装上(或做成象生状),再上笼用旺火蒸制而成。

营养特点:

玉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成分,与其他谷物比较,玉米维生素的含量最高。中医认为,玉米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之功。

七. 四川省 内江市 隆昌市 隆昌夏布

隆昌夏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隆昌县夏布生产已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唐宋以来隆昌夏布编织技术就比较发达。明末清初,湖广移民到四川,带来湖广麻布生产经验,与隆昌本地生产技术融汇交流,历经数辈祖传,工艺精益求精,技术不断改进。

夏布是由苎麻纱经手工织成的一种平纹布,生产主要通过打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及整形、印染等工序,精心织就。在明清时隆昌夏布成为宫廷贡品,并开始销往海外,成为中国最早出口的纺织品。

八.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资中甘露枇杷

资中县种植面积约3万亩,常年总产量约2万吨。资中甘露枇杷色泽金黄,核小肉丰,细嫩甘甜,清心润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产值达5600万元。

九. 四川省 内江 隆昌市 红烧兔肉

隆昌人喜食兔肉,红烧兔肉为隆昌人一大名菜,其色泽酱红,味香肉烂,咸甜酸辣。

原料

兔肉500克,罐头竹笋50克,松蘑25克,淀粉5克,油共50克,鸡汤750毫升,精盐2克,酱油15克,香醋25克,鲜姜15克,辣椒面0.5克,白糖15克,大葱15克,花椒5颗,料酒15克,花生油500克(实耗60克),大料5克,味精1.5克,芝麻油3克,大酱25克。

制作过程

1、将兔肉切成4厘米见方的中块,入盆,加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去其草腥和红浆,用开水焯烫一下,洗净,控干水,入碗,加入酱油,精盐、料酒,拌匀,腌渍入味。

2、罐头竹笋切成菱角块;松蘑水发好,洗净泥沙,去蒂根,切成片;油菜摘洗干净,切成象眼块;生姜去皮,切片拍松;葱去皮,洗净,切段,待用。

3、炒锅烧热,放入花生油,烧四成热,将腌渍好的兔肉分三次投入油锅中,炸呈红色,捞出,原锅油倒出。

4、炒锅留少许底油,入花椒、大料、葱段、姜片略煸,倒入炒好的兔肉块,加大酱、料酒、白糖、精盐、酱油、香醋,放鸡汤,烧开后,加入味精,调好口味,入松蘑片、竹笋块、油共块,改小火烧至酥烂,烧到余油少许汤汁时,改旺火,加水淀勾浓芡,撒辣椒面,淋芝麻油,出锅,入碗,即可。

十. 四川省 内江 隆昌市 隆昌麻鸭

走在山间光滑平整的石板路上,充满稻草味的炊烟袅袅升起,成群的鸭子在水塘嬉戏,翅膀欢快地拍打着水面……这是四川省隆昌县一幅生动的乡村美景。

这里的鸭子可不是普通的鸭子,而是远近闻名的隆昌麻鸭。隆昌麻鸭具有瘦肉率高、胆固醇低、肉味鲜美、脂肪酸含量低等优点,是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

优势产业遭遇发展瓶颈

隆昌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养鸭资源条件。30多万亩的水域面积,常年可用于养殖的达10万亩,养鸭由此成为隆昌的传统产业。清代咸丰年间,县内专业棚户、孵抱房就有了长足发展,雏鸭大量销往内江、资中、安岳、乐至、资阳、简阳一带。

隆昌县地处成渝两大城市之间,消费市场巨大。以前,由于缺乏产业整体规划和品牌包装推广手段,隆昌麻鸭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巨大的挑战。在工业化养殖、品牌化经营浪潮中,隆昌麻鸭沦为与普通肉鸭同等价值的品种。由此,当地麻鸭的市场价值得不到体现,养殖户的积极性大幅降低,传统优势产业遇到了发展瓶颈。面对新形势,隆昌县委、县政府认真审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确定了用工业化引领鸭产业的发展思路。让传统优势产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养殖户更快地增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鸭”力成动力

当地鸭产业的发展,同样牵动着工商部门的心。在隆昌县工商局的一次会议上,工商干部专门就如何发展鸭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想到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块“金字招牌”。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的地域外排他性与地域内共有性,为相关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搭建了竞争和协作的“高位平台”。同时,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历史、文化内涵的发掘,也为多样化开发和拓展农业综合功能创造了契机。

工商干部深入调查研究,与隆昌县禽苗技术服务协会联系,从政策、技术、手续等多方面帮助指导协会申请注册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5年的努力,2011年6月28日,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通过审查。

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隆昌县工商局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养殖户加入养殖协会,鼓励符合条件的协会使用隆昌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标志。该局引导协会从产品包装、广告设计、营销策略、发展战略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隆昌麻鸭的知名度。同时,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规范使用工作,加强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维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鸭产业发展。

全方位帮扶助农增收

一个产业的升级,仅仅依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远远不够,必须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发挥其综合效应。为此,隆昌县工商局积极联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探索出了“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结合江苏雨润集团建设年屠宰3000万只家禽加工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工商部门引导加工企业建立了与基地、养殖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收购协议和合同,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促进了鸭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今,当地鸭产业带动1万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就业,实现了富民增收。

目前,隆昌县共有麻鸭种鸭近 10万只,年产优质鸭苗2000万羽;全县登记注册禽苗经纪人300余名,发展养殖户24500户,养殖户年均增收2610元。一个集麻鸭孵化、养殖、饲料生产、成品销售及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正在隆昌县悄然兴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