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省仙桃有什么特产 湖北仙桃十大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省仙桃有什么特产 湖北仙桃十大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4-03 20:32:43

一. 湖北省 仙桃 芦林湖藕带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芦林湖村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81人,耕地面积8674亩。近年来,彭场镇芦林湖村积极发展水生蔬菜和水产优势主导产业,当地生的产藕带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极为畅销。

藕带是莲的幼嫩根状茎,由根状茎顶端的一个节间和顶芽组成,藕带因季节性强,出水后保鲜期只有一两天的时间,近几年来,湖北仙桃市彭场镇芦林湖村开始尝试把藕带加工成酸、甜、辣等味的泡藕带,使保存期在常温下可以延长至8个月,让消费者常年都能吃到可口的藕带。

芦林湖村藕带2011年被评为“湖北名优蔬菜”和“湖北十大名菜”,获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芦林湖村藕带远销广州、上海、长沙、北京等地,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 湖北省 仙桃 仙桃蒸三元

“仙桃蒸三元”是湖北沔阳的传统菜之一,具浓郁地方特色。是沔阳民间,婴儿满月,婚丧喜事,生日、祝寿等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主菜。

“仙桃蒸三元”,即蒸肉圆、蒸豆腐圆、蒸珍珠圆(又名素衣圆子,糯米圆子)。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蒸豆腐圆制法:

(1)豆腐捏散用干净棉布包紧挤出水份;猪肥肉65克切成黄豆粒丁,猪瘦肉100克,鱼肉分别剁茸。

(2)将挤干水分的豆腐、肉丁、肉茸、鱼茸一起装入钵内,加精盐、胡椒、味精、茶花、姜末,打入鸡蛋拌匀,再加入干淀粉搅拌上劲,用手挤成100克1个的圆子,一个个放入笼内,坐旺火蒸约15-20分钟取出,装盘即成。

特点:色白味纯,松泡软嫩,清香爽口,百食不厌。

沔阳蒸珍珠圆制法:

糯米淘净用清水浸泡2-3小时,用簸箕沥干待用;猪肉、鱼肉剁茸入盆,加精盐、姜末、葱花、胡椒、味精,打入鸡蛋合匀,再加入淀粉和水450克,搅拌上劲,挤成约15克重的圆子,放入糯米中滚动,待圆子裹满糯米,一个个摆入蒸笼(滚糯米时不能左手上弹,以免糯米贴进肉内翘不起来),坐旺火蒸约15-20分钟取出,用手一个个码入盘,撒少许葱花即成。如盘内用绿荷垫底,更显糯米色白晶莹。

特点:洁白晶莹,软糯鲜嫩,味醇爽口。

三. 湖北省 仙桃 醋溜藕片

原料:嫩藕400克,酱油半茶匙,醋2汤匙,盐、味精各适量,水淀粉1茶匙,花椒油半茶匙,葱末、姜末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藕去节、削皮洗净,顺长一剖两半,再顶刀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略烫,捞出沥干水分待用。

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油3汤匙,烧至温热,下葱末、姜末,马上烹入醋,加入酱油、盐和清汤4汤匙,加入藕片略炒,用水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翻炒均匀后出锅即可。

特点:味道鲜美,酸甜适口.

四. 湖北省 潜江 潜江木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潜江木雕

潜江木雕的文化根基可溯自远古。境内发现“楚章华台宫宛群落遗址”以及出土的部分木雕漆器等印证。

潜江木雕分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两类。大木雕刻包括:梁、枋、斗拱、檩等建筑装饰木雕;小木雕刻则指家具装饰木雕、木雕神像、装饰摆件等。积玉口资福寺、熊口吊脚戏楼是古时潜江木构建筑装饰的经典之作。“滴水雕花床”是潜江传统家具装饰木雕的代表作。

潜江木雕制作经过木材干燥、设计绘图、打粗坯、修光打磨、染色等工序。潜江木雕的传统技法分为圆雕、浮雕、镂空雕以及镶嵌雕。

潜江木雕不追求木材之名贵而取材于农家房前屋后的杨柳桑槐桃等乡土树;以实用和情趣;守程式,不惟程式,崇尚“三分选材,七分雕”“三分雕刻,七分染”,创造了潜江木雕古拙朴实,生动传神,刀法简练,粗放挺拨的艺术风格。

五. 湖北省 仙桃 麻辣口水鸡

主料:小型三黄鸡1只(300g)

配料:葱1根、姜3片、麻辣酱1袋、盐少许、花椒15粒、植物油2大勺

做法:

1.鸡肉洗净,斩小块,放入姜片和葱段,加少许盐腌制片刻;

2.取一只干净的碗,放入麻辣酱;

3.另起锅烧热,放两大勺植物油,油烧至七成热,放入花椒、葱姜爆香;

4.用滤网滤去花椒、葱姜,热油倒入盛放麻辣酱的碗中,调和均匀;

5.锅中烧水,水沸后将鸡肉与姜葱一同倒入锅中,氽烫去血水;

6.煮到鸡肉断生,立刻关火,保持鸡肉在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后捞出,用清水洗去浮沫,放入冷水中浸泡5分钟,摆盘,取第4步中的红油淋在鸡肉上,撒少许葱花、花生碎即可。

六. 湖北省 仙桃 红庙酥饼

红庙酥饼的产地是湖北仙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据史料记载,红庙酥饼创始于清朝。经清朝乾隆皇帝品尝之后红庙酥饼闻名遐迩,并以它独特的风味,闻名遐迩。

特色

红庙酥饼的独特关键在于红庙的水质优良。红庙老街后面有坑曰“四方坑”,终年水清透明,气味纯正而略带甜味。用这里的水制作酥饼,香甜酥软,有口皆碑。

制作

它以熟面、精糖、麻油为主料,用适量的清净温开水兑进香油将面粉调和,再用精糖拌少许熟面作包心,以手工操作,捏成小圆铜板形,然后进锅温烤而成。

价值

红庙酥饼不仅是仙桃回汉人民食品中的珍品,也是旅居沙市、宜昌、四川、湖南、武汉、上海等地回民的珍馐,他们每逢回传说

红庙酥饼声誉之高,还在于其曾被清朝乾隆皇帝品尝,并见诸稗官野史:某年,乾隆奉母后,携百官再游忆南。驻跸杭州行宫,览遍六桥风光,果觉湖山秀美,乐不思归。

一日,忽报海宁陈阁老遣子接驾。乾隆不无踌躇,母后欣然劝驾临幸。这陈阁老是谁;乃乾隆之生父也!当年在朝得子,被雍正亲王妃钮祜禄氏略施小计,命人抱入宫中,以同庚己女易之,故陈阁老之“遣子接驾”自无虚情,尤为钮枯禄氏首肯。 陈家列席接驾,摆歼两百多桌。满桌山珍海味,无一稀物不备。惜夫皇仁食欲不振,使“为父的”左右为难。次日早瞎,陈阁老突发奇想,进以民间点心一一沔阳州红庙酥饼。未及言明此乃清真上品,乾隆已闻香而喜,见圆形如铜板而爱,咬下半边,顿觉酥脆可口,油而不腻,津津有味,连吃八个,甚赞“斯乃民间美食,朕愿与民共享!”

七. 湖北省 潜江 尝香思

湖北省潜江市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特色调味品、风味菜肴和其他风味食品的研制与开发的专业企业。

公司的前身是国有潜江市尝香思调味品厂。2003年10月,在潜江市委市政府“一主三化”战略决策的指引和周矶管理区党委的领导下,该企业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民营化改革。改制后的公司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公司现有主导产品“尝香思”牌“香辣牛肉酱”系列、“香辣三丁菜”系列和“香辣脆脆响”系列,系发掘民间工艺秘方,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炼而成。产品以“观其色华润悦目,闻其香温馨诱人,品其味浓郁醇厚”而卓然成家。一经面市,便得到国家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权威评价,从而在繁花似锦的调味品与风味食品市场上独领风骚。

自1999年至今,上述产品先后两度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殊荣和两度荣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产品”称号。2002年,“尝香思”成为“湖北省精品名牌”和“湖北省著名商标”。2003年,企业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目前,尝香思食品有限公司资产已逾5000万元,产销能力已逾2000吨。公司计划三年内再投入2000万元,拓展规模,提升档次,突破1亿元产销额,做成全国行业标杆,进而走出国门,一竞风流。

“品质为本,诚信兴业”是公司不变的宗旨,“敬业、务实、诚信、创新”是公司永恒的理念,“尝香思”——潜江,潜江——“尝香思”,是百姓长久的口碑。人杰地灵的潜江孕育出美丽的“尝香思”品牌,将潜江的物华天宝张扬于天下,是“尝香思”光荣的抱负。衷心祝愿广大消费者好景天天有,好味长相思!



八. 湖北省 仙桃 黄古蒿菜汤

说起仙桃的地方风味,有一道菜比沔阳三蒸还有名,只不过被人给淡忘了,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倘若告诉你,你就会大感兴趣,甚至垂涎三尺,巴不得一下子就能品尝品尝,看是何等滋味。这道菜究竟是什么菜呢?它就是我们想吃而又怕贵一道名菜,先辈们独创的“沔阳黄古蒿菜汤”。

沔阳黄古蒿菜汤,在仙桃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道名贵佳肴几乎家家餐馆都有。黄古蒿菜汤是湖中蒿草苞芯与沟湖中生长的黄古鱼在铁锅中烧煮而成,汤为奶白色,肉嫩味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美食家欢迎。

沔阳黄古蒿菜汤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身上。五代后汉天福年间,赵匡胤虽较有名气,却无立足之地,有一天,他来到楚大地,投靠到了沔阳防御使王彦超名下。赵匡胤来意,王彦超心里有底,所以王彦才总不与赵匡胤谈论国事,专以美酒佳肴款待他,还请赵匡胤游览水乡美景,让赵匡胤吃得开心,玩得不亦乐乎。这么好的日子,神仙也不想走,赵匡胤准备多住些日子,再作打算。

客人住长了总有闲的时候。王彦超看赵匡胤住了十天半月,总不谈走的事,心里有点纳闷,于是心生一计,整了一桌酒席,上了一道沔阳上等的特色菜——沔阳黄古汤,请赵匡胤入席。赵匡胤一尝,拍口叫绝:好,好吃!当赵匡胤吃得最带劲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一群小孩在唱“四盘两碗,吃了开赶。”赵匡胤一听,心里不是个滋味:“要赶我走就赶我走,何必使起孩子起哄呢?”于是,赵匡胤吃完饭,憋着一肚子气不辞而别了。

赵匡胤走后,时来运转做了节度使,带兵至陈桥兵变,做了宋朝的第一个皇帝。赵匡胤做了皇帝后,天天有美女陪伴,天天吃好的喝好的,乃神仙过的日子。有一天进餐,赵匡胤对臣子说:“珍馐百味我不爱,只想黄古煮蒿菜!”皇帝开了口,急坏了臣子们,到处打听“黄古蒿菜汤”这碗菜,找来找去,无果而归,赵匡胤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责怪群臣办事不力。真是无巧不成书,突然门官老爷来报:“沔阳王彦超前来进贡请罪!”赵匡胤听说是王彦超,便说:“他来做什,我不是被他赶出来的吗?不见不见!”门官接着说:“他带来沔阳的水,沔阳的蒿菜,沔阳的黄古鱼,沔阳的厨子师傅,专程来京给皇上做汤吃的。”赵匡胤一听,转怒为喜:“不是王彦超,哪有我今日,快给王彦超赐坐。”这下才使王彦超放下心来。随后,赵匡胤当着群臣的面,把沔阳厨师所做的一碗“黄古蒿菜汤”吃得精光。

赵匡胤对王彦超说:“你解了我的馋啊!”

群臣对王彦超说:“你解了我们的大危啊!”

从此,沔阳黄古蒿菜汤名扬天下。

九. 湖北省 黄石 大冶 糊面

糊面大冶原是大冶农村的一种民间食物,由于其制作特别,味道纯正可口,很受人们喜爱。糊面的主要原料是面条,配料有瘦肉丁、豆腐丁、香菜等。煮面时,将面条弄短,长度在1-2厘米,就着冷水和瘦肉丁、豆腐丁等一起下锅煮,待到煮熟时再放入作料,糊面就做成了。它的特别之处就是面条短,面煮熟后,面中有糊,糊中有面,糊面相融。

十. 湖北省 仙桃 沔阳三腊

“沔阳三腊”:腊肉、腊鱼、腊鸡,是沔阳的一大风味,它与“沔阳三蒸”齐名,享誉荆楚,驰名九州,独具特色,堪称沔阳饮食文化中的杰作。沔阳人一提起腊肉炒藜蒿,腊鸡煨火锅,就会口中“泉涌”,咕咕哽咽。

肉、鱼、鸡之所以都冠以“腊”字,是因为这些食品都是在腊月腌制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令性。

“三腊”在制作上有许多考究。首先在选料上,肉以猪、牛、羊为主要原料,其它动物肉也可以腊制,不过还是以猪肉最为普遍,实属家喻户晓,人皆会做。猪肉不可太肥或太瘦;牛肉不可带筋;羊肉不可带油。

鱼以鲭、鲩、鲤为主要原料,尤以鲤鱼为最佳,鲩鱼次之,鲭鱼再次之。这三种鱼个头大,肉厚实,水份少,蚀耗小,味道好,最适宜腊制。

鸡,泛指鸡、鸭、鹅,尤以家鸡和野鸭为主要原料。家鸡又多选用公鸡,这不光是人们留下母鸡待来年产蛋,更主要的是公鸡个大体重,肉多油少,腊制更为划算。

其次,在腊制的方法上,鱼剖背不剖肚,忌用水洗,用湿布将鱼的里外擦净即可;鸡开膛后同肉一样,都不要用水洗,如有脏物,湿布擦净即可。在配料方面,应遵,循.“略偏咸,切忌淡”的原则,再辅之以胡辣、花辣、五香、白酒等佐料。腌好后的“三腊”,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闻之香气扑鼻,嚼之滋味浓郁,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在制作的时间上,须是冬至以后立春之前。如果是在立春前腌制,在立春后出卤,其味道就会逊色得多。

沔阳人不仅在“三腊”的制作上独到之处,而且在吃“三腊”时也有许多讲究。比如这三种食品通过甑蒸熟的比在锅里炕熟或者煮熟的味道好,是实实在在的原汁原昧;腊鱼在烹凋时用手撕成小块比用刀剁成块的味道好;腊肉炒藜蒿、炒蒜苗,香上加香;腊肉包团字,其味别具一格;腊鸡火锅,比重庆火锅更上一层楼,其汤特鲜,饮之,使人荡气回肠。

“三腊”不仅是晏中佳肴,而且还是一剂良方。腊肉百合糯米粥,可止痢,腊肉骨焙干研沫,可治腹泻;生疱长结,只要切上一片肥腊肉敷在患处,便可以淤提脓,消炎解毒,消肿祛痛;腊肉汤有清热退火之功效。不仅如此,“三腊”还具有“拒腐蚀,永不沾”的优良品质。只要把它挂在通风透光的地方,不使其受潮沾水,放一、二年也不会变质或腐烂的。如果密封在坛子里,存放的时间就更长。夏天,随便置它于何处,苍蝇蚊虫都不敢接近,可谓“正气凛然”了。

沔阳人制作“三腊”的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相沿成俗。诸葛孔明在沔阳居住时,就十分喜欢吃他岳父黄老先生家的“三腊”。刘备吃了大加赞日:“荆楚绝技”;关羽吃了说“色香味俱佳”;张飞连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陈友谅在采石矶做了皇帝,一次大晏群臣,桌上既有”三蒸”,又有“三腊”,青一色的沔阳风味,这都是罗娘娘在御膳坊督办的,让文武百官大饱口福。

一九三二年,贺龙军长率红三军进驻沔阳,那年春节,老百姓纷纷用“三腊’’慰劳红军官兵。贺老总吃了沔阳的腊肉腊鱼腊鸡,连连赞扬道:“沔阳人民手艺巧,肉鱼鸡鸭腊得好”!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