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和浩特产什么吃的 呼和浩特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和浩特产什么吃的 呼和浩特什么特产好吃又便宜更新时间:2024-01-23 08:10:55

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豆腐

托县豆腐,以其做工精细,入口细嫩、味道鲜美纯正而远近闻名。它既是大众化的素菜,又是当地人馈赠亲友的佳品。

在呼市城郊的托县县城,每天早晨七八点钟,便可听到飘荡在大街小巷的长长的吆喝声:“卖豆腐哎----”“豆腐哎----”,声音过后,便有人循着声,托着盘、端着盘,提着笼布来到摊前,你打二斤、我打三斤。买主持刀轻轻一划,水便冒了出来。“一斤豆腐八两水”,这话虽是夸张的说法,却道出了豆腐的一个“嫩”字。那热腾腾,白嫩嫩,水鲜鲜的新豆腐,用不着调料也能吃上一二斤,真是一顿美味的早餐。这时,食者才体会到何以称作“打”豆腐,而不是买豆腐的奥妙。

若入锅炖,则佐以本县新营子镇盛产的小茴香,一遛湾的辣椒面,一刻钟后,一锅块整,洁白,松软有弹性的豆腐芳香四溢,令人食欲大增。其性热健胃,色香味俱佳。

远方的客人,若有幸到托县去,千万别忘记品尝一下这独特的民间小吃。

二.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鲜奶螺旋酥

产地:中国内蒙古。

特点:色泽洁白,造型美观,奶味芳香,果味丰富,质感暄软。

工艺:用酵面揉搓成条,摘剂,包鲜奶果料馅,经蒸制而成。制皮。将半酥面团调

好对碱揉团,搓条摘成小剂,擀制成皮。制馅。将桃脯、杏脯、蜜枣、京糕

均切成小丁,加鲜牛奶拌匀成馅。烹制。面皮逐个包馅心,剂口捏严朝下呈

鼓墩状,在边部捏出7道斜线花纹,上笼用大火蒸熟即成。

三.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新城区 盘烤生牛肉

盘烤生牛肉

烤肉用肉比较讲究,牛肉要选4岁龄、体重150公斤以上的鲜嫩牛肉,切成薄片,用味汁浸腌入味,再码在铁盘中,置放在酒精炉上,边翻动边吃。食用时把姜汁、料酒、酱油、麻酱、虾油、味精等调料根据自己的口味兑成味汁,再把烤成紫色的牛肉片饱蘸味汁食用,肉嫩味美,素淡不腻。

四.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武川土豆

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川土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们武川土豆不仅上了1餐桌,今年又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餐饮食品和展品。”日前,记者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中棚种植大户范埃柱的家,提起武川土豆,老范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武川县三合泉村,田间地头处处是老范一样忙碌的身影,农民们有的翻垄,有的装箱,中棚内到处堆满了刚挖出来的马铃薯。农户介绍说,每亩中棚至少可收4000斤商品薯,而且早已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被订单收购。

“哈乐镇三合泉村近两年来共建有中棚200亩,2009年每亩中棚收入超过4500元。农民种植中棚马铃薯的积极性一浪高过一浪,今年我们还特意引进了‘费乌瑞它’马铃薯新品种呢。”武川县哈乐镇1邸国雄兴奋地介绍起武川土豆的“洋品种”。

武川县地处阴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较适合优质马铃薯生长,土豆营养成分高。然而,长久依赖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无法让武川土豆在产量、品牌、效益等方面实现突破。

怎么办?“我们立足当地实际,走现代化农业之路,提出‘薯业立县’的发展战略,开展精细化、高效种植,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来抓。”武川县委书记王雪峰说,近年来该县马铃薯由过去的十几万亩迅速扩大到现在的70多万亩,年产鲜薯近8亿公斤,而中棚马铃薯的种植成为武川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一次飞跃。

据了解,为实现武川马铃薯的精细化、高效种植,武川县将中棚建设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予以推进。2008年,按照呼和浩特市有关部门大力发展设施避灾农业的要求,组织实施1500亩中棚种植模式试点工作。当年,头茬马铃薯亩产量超过4000斤,接茬主要种植白萝卜、西芹等蔬菜。两茬每亩平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左右,与同类大田种植相比,效益约提高3倍。

尝到现代化农业甜头的武川人认真总结完善中棚试点种植经验,2009年又建设中棚8000亩,使全县中棚总面积近1万亩。“头茬中棚马铃薯提前一个半月收获,后续种菜。中棚内有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等设备,产出的马铃薯有武川的绿色食品品牌,还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不愁卖。”范埃柱的话道出了不少武川农户的心声。

积极推进标准化种植,为武川土豆产业提供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县的中棚马铃薯都实行了“七统一”的种植栽培模式,即统一籽种、统一耕作方式、统一密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微喷滴灌、统一锄草培土、统一病虫害防治。今年,武川县继续加大中棚建设力度,又建设中棚2500亩,以“五分棚”为主,并全部配套节水微喷设施,使全县中棚面积达到1.2万亩,涉及8个乡镇、78个行政村、5750家农户、2.3万多农民。

此外,优化育种让武川土豆步入高产高效的发展之路。今年,武川县还以县种薯繁育中心为龙头,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工程,并着力打造了2.5万亩的上秃亥高效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区、圪顶盖农业综合开发样板区、得胜沟宝坤有机农业庄园等农业示范项目区,从根本上提升了武川马铃薯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夯实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

几年来,武川县在网上招商,走出去推介,和数十个大中城市的超市建立了供货渠道。

经过精心培育,2008年,武川土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为1、残奥会运动员专用鲜薯。武川县也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绿色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如今,成名的武川土豆正在上海世博会向广大观众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产地范围。

武川土豆产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西乌兰不浪镇、哈乐镇、二份子乡、哈拉合少乡、得胜沟乡、大青山乡、上秃亥乡、耗赖山乡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五.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鲤鱼

托县鲤鱼极富盛名,历史上曾是进贡皇室的佳品,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吸引了四海来宾。

一年四季,你踏入托县这片土地,湿漉漉的黄河气息会向你扑来,你会在市场上看你到胡蹦乱跳的大鲤鱼。那卖鱼吆喊声,真是百听不厌。

“开河鱼,开河鱼,吃鱼要吃开河鱼。”

“五月的鲶鱼小人参,赛过灵丹妙药。”

“活鱼,活鱼,不活不鲜不要钱。”

倘若你是买鱼的,鱼贩子便递上一脸殷勤的笑:“称几斤?”你未置可否,他便得寸进尺了,“你看,还动呢” 。

有人说托县鲤鱼味道鲜美,是水的缘故,其实不尽然,也是做法上的妙法。佐料齐全,更重要的是辣椒炝得色质鲜红,茴香放得恰到好处,所以炖出的鱼色香味俱全又是极富营养的美食。

随着托县经济的发展,黄河、南湖、葡萄湾、古城墙、神泉等旅游点的开发,饮食文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托县黄河大鲤鱼以其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成了宴请宾朋的佳品。

六.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回族焙子

焙子是呼和浩特地区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点名品。有白焙子、咸焙子、甜焙子。形状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和牛舌形的等等。焙子都是小麦面发酵,兑碱烤制而成的。外干脆内暄软,有浓浓的小麦面香味儿,是早点中最广泛,最经常的主流食品。也是旅行最佳食品,常配以咸菜食用。

焙子是将发酵的白面兑食用碱揉匀,再分别掺入植物油、糖、盐、鸡蛋等,成形后放入特制的炉灶先烙后烘烤而成。成品有白焙子、牛舌头、油旋罗锅、千层、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咸焙子等,形状各异,口味有别。焙子做最好的多为回族人,他们烙焙子讲究三净:和面的手净、面盆净、面案净。只见面案师傅头戴白帽,一会儿揉一会儿擀,不时添加佐料,一会又转身疾步将半熟的焙子挪锅换位,那和面的拍打声、擀杖的击案声,那手舞足蹈极富节奏感的劳作,仿佛是一位资深音乐大师在指挥一支交响乐团。

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托克托县 托县辣椒

托县辣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托县红辣椒,别名“灯笼红”,其色鲜、肉厚,且果实富含丰富维生素C和维生素A,以香而不辣著称。每到夏秋时节,鲜椒上市了,一串串鲜红的辣椒把各家小院装点的红红火火,也是商家收购的旺季。说托县辣椒味道独特,还在于它传统的制作方法:辣椒晒干后,手工用“铁钵”捣成小碎片,然后以七成熟的托县五申纯葫油一炝,色、香、味俱全,是托县炖鱼、托县炖豆腐、粉汤等地方特色食品的主要调料。

八. 内蒙古 呼和浩特 土默特左旗 生鲜牛乳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富饶的土默川平原上。总面积2779.8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现辖5个镇、4个乡、7个区域服务中心,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回、满、达斡尔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旗,全旗耕地面积104万亩。

近年来,土左旗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全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7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385元和5255元。全旗奶牛存栏达20.1万头(占全市总数的1/3),年产鲜奶65万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5个,奶牛业已发展成为全旗的支柱产业,到目前我旗已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奶源基地。

九.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赛罕区 酒锅牛三宝

创新名菜。在清炖牛尾的基础上,加上发制并切好的牛蹄筋片,发制改刀成菊花形的牛鞭,再加入发制好的香菇或口蘑等辅料,调上味,点燃酒精锅盖上的盖上席,由服务人员起盖。客人食之有补气壮阳、提神祛寒、美容润肤的功效。

十.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武川县 啤酒泉

啤酒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