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特产野风酥怎么吃 山东野风酥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特产野风酥怎么吃 山东野风酥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1 07:10:24

一.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香肠排骨

做法:精肉加脆骨10斤切成大肉丁,盐2.5两,白糖6两,味精0.5两,胡椒粉0.5两,白酒2两。古越龙山黄酒3两。(加了黄酒味道就是不一样)拌匀后置3~4小时即可灌肠。肠衣要预先用温水泡软,不能浸得太久,以免灌时容易破裂。肠灌好后用针四周刺洞,让水分、空气自行流出。灌好的肠子用绳子吊起,头两天在阳光下曝晒,以后挂在透风处晾干即成。还可以用柏树枝,柑橘皮,橙子皮,熏黑,挂10天味道更好。

这道菜比香肠更有嚼劲,做法也勇于创新,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

二. 山东省 日照 莒县 招贤桂花

招贤桂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招贤桂花是山东日照莒县招贤镇的。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三. 山东省 济南 历城区 山东抽纱刺绣品

刺绣是中国艺林中的奇葩,它源渊流长,始于四千年前的尧舜时代,现已发展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目前我国的著名绣种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和鲁绣。

鲁绣,是山东刺绣的总称,包括济南、潍坊、烟台、青岛等地的绣品。其主要特点是:构图简练朴实、色彩明亮对比强烈,针法粗细相间,极富装

饰性和立体感。其代表产品主要有花鸟、书法、人物。鲁绣凭其工艺精湛、构图和色彩迷人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宠爱。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鲁绣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转而传向欧洲的罗马帝国。目前,刺绣已出口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刺绣文化与和平艺术的使者。

名称:抽纱刺绣品。

产地:中国山东济南。

历史:据《论衡》记载:“齐郡刺绣,恒女无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从隋唐时代庙宇、 祠堂的帏帐、桌围、伞盖等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六世纪,胶东等地民间刺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元明时代,鲁绣已风靡全国,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百鸟朝凤图》、 《罗汉图》,其构图严谨,手法多样,花纹粗犷雄健,质地坚实,色彩对比强烈,形象生动,是鲁绣杰出的代表作。就在这同一时期,还出现了用棉纱或丝编织的网状花边,其编织方法与勾针和针结相类似。后来随着我国经济重心的南迁,明清时代出现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鲁绣逐渐衰落。

特点:工艺精湛,构图、布局巧妙独特,色彩明快,针法多变,既华丽而又素雅。

四.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齐河玉米

齐河玉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齐河玉米是山东德州齐河的。

齐河县粮食产业协会

五.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烧烤拼盘

主料选用多种多样,以猪头、猪口条、猪肠、猪耳朵、猪肚、猪尾巴以及鸡壳为主料,用果木吊骨汤配以秘制的香料,文火焖煮至软糯脱骨,入铁锅中以砂糖茶叶,加高粱杆盖子,小火熏制而成。是诸城一大特色。

六. 山东省 烟台 烟台剪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剪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是民间剪纸极为普遍的地区,剪纸样式品类丰富,勾绘染色剪纸、窗裙、对联剪纸等均表现出不同的情趣。烟台剪纸在整体风格上,表现出画面紧凑,线条挺拔流畅的特点。蓬莱、龙口、福山等地的剪纸,多采用阴阳结合的表现手法,虚实对比强烈,粗中有细;而莱州、招远的剪纸则线条纤细,小巧玲珑。

烟台何时有剪纸流传,方志少有记载。据《招远县志》、《莱阳县志》载,清代胶东各地的民间剪纸已普遍存在。从传世的元末明初到道教音乐剪纸,明代中期表现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以及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剪纸在胶东一代民间流行,绝不会始于元代,而是要更为早些。清朝离近代不远,民间剪纸实物现在还能见到不少。

七. 山东省 雾熘桂鱼

雾熘桂鱼原料:新鲜桂鱼1000克。火腿50克、水发玉兰片25克、水发香菇50克。绍酒20克、精盐4克、胡椒粉5克、湿淀粉65克、酱油10克、清汤150克、花生油100克、葱10克、姜10克、白糖20克。

雾熘桂鱼做法:桂鱼刮鳞去内脏洗净,用开水烫后刮净黑皮清洗,一面间隔2厘米打坡刀(不要划断脊骨)成瓦垄块,另一面剖成边长2.5厘米的菱形块。火腿,玉兰片、香菇切成细丝。绍酒、精盐、胡椒粉、湿淀粉、酱油、清汤放入汤碗,搅成芡汁。将桂鱼放入开水中再汆一下,使花块卷起,放入大盘里,用精盐撒在身上腌渍片刻,放笼内以沸水旺火蒸10分钟取出,将鱼放入另一盘中。炒锅内加入花生油,用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50℃)时,加入葱姜丝,炸出香味后加入白糖、火腿丝、玉兰丝、香菇丝,把碗内芡汁倒入锅烧开后浇在鱼身上即成。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八.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桑蛎

桑蛎因盛产于桑岛而得名,是胶东海珍蛎子中的佼佼者。又称牡蛎,俗称海蛎子,早在宋代,就是给皇宫的贡品。

据光绪本《文登县志》记载:桑蛎“味清而腴”。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在《记海错》中说:“文登海中桑岛出者(指桑蛎),清味绝异,远近珍之”。

桑岛位于县城偏南20公里处的黄海岸边,这里浮游生物丰富,所产牡蛎,大者如马蹄,小者如人指面,其肉特别洁净,营养丰富。桑岛还盛产滚蛎,这种蛎子壳不附石,随潮水上下漂泊滚动,渔民可在潮水退后采拾。

古时文登人有将牡蛎就地生火烧烤而食的习惯,保留了蛎子的原汁原味,此习俗相沿至今。

九. 山东省 海参肘子

海参肘子以山东传统名菜“走油肘子”和“红烧海参”拼制而成。肘子肥腴醇厚,海参清淡软滑,两味合烹为肴,互为补益,韵味倍增。将肘子肉用明火炙烤,刮去糊皮洗净,放水中以慢火煮熟,去骨后再放油中炸至金黄色,加调料放笼中蒸烂再浇上芡汁;将水发刺参片用开水焯过,过油后再放入芡汁中烧透,逐片摆在肘子周围即成。成菜色泽红润,肉烂味厚,肥而不腻;海参柔韧滑软,葱香四溢,余味隽永。此菜在鲁中一带流传较广,常作高档宴席大件菜登席。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