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每个地方的特产是什么 四川的主要特产有哪些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每个地方的特产是什么 四川的主要特产有哪些东西更新时间:2023-06-05 14:47:55

一.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油香

油香,又称香香锅或油饼,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油香是回族人节日和庆典中必吃的一种传统食品,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特别是回族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家家户户都要炸油香,并且还要馈赠邻里乡亲。在回族民间还流传着《古尔邦节炸油香》的歌谣。而阆中的油香与别处回族人做的油香不一样,它不是圆饼状的,而是圆柱形的,很象杯状的蛋糕。炸好的油香外皮油黄酥脆,内瓤松软细腻,吃起来油味清香。阆中的油香受到了很多外地游客青睐,特别是中老年人,油香中那股久违了的生菜油味总能让他们勾起以前的回忆。

二.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姜糖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规格:长方条形,大小均匀。色泽:深褐色。组织:绵软滋润,细腻化渣。口味:味甜,微带姜味,清香爽口。

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三. 四川省 绵阳 江油 江油百合

江油百合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油百合

四川省江油市大康、太平、西屏、青莲、武都和永胜7个乡镇90个村。

《江油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江油百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江府函[2014]158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781/T006-2015《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江油百合种植技术规范》

四. 四川省 成都 武侯 四川腊肠腊肉

腊肠,腊肉是四川地区农家婚贺,过节,待客等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其颜色红白相间,色泽明亮,非常诱人,吃到嘴里有点麻,咀嚼的过程中有一种直抒经典古辞,朗朗上口[个人感觉,嘻嘻!],但最浓郁的应该是香,让人回味悠久.

四川腊肠,腊肉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制作方法,时节的选定,风干的效果,使其味道独特,独具魅力.四川腊肠的特点:麻辣口味,外表红油油的色泽感,切开后红白相间,只看着就能想象到那一阵“辣香扑鼻”。

五.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酸菜面

听到“酸菜”2字,外地人可能就想到那北酸菜:酸溜溜的,泫(xudn,水点下垂)水扯起多长!非也。请先看看它的作法吧!

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鲜面条做成的。酸菜用上好青菜做成。经过多次淘洗,切成细丝,加菜油、椒面、生姜、胡椒粉煎炒,然后加上点豆花的水,用文火煨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实际上,酸菜只保持了青菜的清香味了,煮出的汤呈白色,所以有人误以为是鸡汤。酸菜面的酸味,实际上也是经过特别熬制过的保宁醋香味。点豆花也不用卤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细嫩清香。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红油等。一碗真正的酸菜面所花工本,比肉臊子还贵得多哩!酸菜面的特点是清香爽口。特别是吃多了油腻,或消化不佳的人,吃碗酸菜面,那才叫安逸呵!

酸菜面成为一种美食,如同成都“夫妻肺片”一样,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清代末年,下新街有家姓丧的,做卖酸菜的小生意。下新街靠近嘉陵江码头,丧家就试着用廉价的酸菜做臊子,做成酸菜面出售给那些出不起钱的下力人吃。传到第四代丧文喜,他在酸菜臊子的制作上下功夫,用酸菜水点豆花,用豆花水煮酸菜,用佐料熬保宁醋,不断试作、改进,渐渐地,把贫民化的酸菜面,做成一种酸辣爽口、清香解腻、别具风味的名小食了。就食者,也就不是一般贫民,而是城市那些商贾(gu,坐商)官家了。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外地人跑到阆中来,他们吃惯了酸菜面,有时在乡下去躲日寇飞机轰炸,每天请人专程进城端酸菜面。这一来,由于做酸菜臊于费工费料,成本高,分量也就少了,原先那些顾客,便以店主“丧”氏的谐音,取了一个“伤心面”的绰号。逐渐地,丧文喜的酸菜面,就被“伤心面”的名字取代了!

因为酸菜面制工复杂、原料稀缺,目前专卖酸菜面的食店稀少。酸菜面的出现,也只有在大餐馆筵席中间作为一个小插曲,品个味儿罢了!

六.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窝丝糖

窝丝糖是四川民间的传统产品,原名叫“素窝丝”,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配料廛窟,工艺精细,具有松酥和香甜可口的独特风味。原料配方:川白糖10公斤,饴糖粉17.5公斤,熟黄豆粉7.5公斤,熟花生1.5公斤,熟芝麻3.5公斤,香兰素7.5克,蒸腾面粉1.25公斤,熟清油50克(刷水锅和刷装糖盘具有)工艺流程:制心→熬糖→扯糖丝→成型→包装制作方法:1.制心:将配料中的白糖粉、熟黄豆粉、熟花生酱、熟芝麻酱和香兰素放在一起,拌合均匀,过筛备用。2.熬糖:将饴糖入锅加热至沸点,然后减小火力,用小火熬至115~120℃,即可倒入水锅。待稍冷后,再放盘具中分数次使用。3.扯糖丝;以盘里放适量糖团,叠成软硬一致的扁圆形,用拇指从正中穿孔,双手把糖坯捏成环状,平放于案板上,先由两人将环状糖坯成圆形旋转对拉(人的位置不变)到一定长度后,把糖圈折叠成双环又成圆形旋转对拉,照这样往复对拉,每拉长折双一次为一手。拉扯到第4手时,可增加到3人同时对拉(动作不变),拉至14~15手,糖丝呈发丝状时为止。在拉扯糖丝的同时,前5手每手沿糖丝一圈撒撒蒸熟面粉适量;6~10手时,每撒混合面粉(蒸面粉与烤成热粉混合)适量;到后5手时,每手撒面粉要灵活掌握。如糖丝断裂严重,可撒适量蒸熟面粉;如糖丝粘结,可撒适量烤熟面粉。4.成型包装:取糖丝12.5克平展于左手四指内侧平面上,取心子10克,放于糖丝上,将糖丝内端抄起,盖住心子。然后又取心子2.5克添加在上面,再卷动糖丝,将心子卷包在中间成腰鼓形。最后定额装盒,在窝丝糖面撒一层心子,封盒即在。质量标准:规格:形如丝窝,大小整齐。色泽:呈谷黄色。组织:糖呈发丝状,松酥细腻。口味:香甜可口,具有黄豆,芝麻香味。

七. 四川省 达州 万源 肉牛

肉牛,我市市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市),九九年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市)。近几年在继续抓好重点乡的基础上,建设了15个商品牛生产基地乡,大力开展秸秆养畜、种植优质牧草和草山草坡改良,引进良种海福特牛100余头,安格斯15头;同时,建设牛种改良站12个。( 万源)

八.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阆中酸菜

阆中农村主妇人人都会做酸菜,阆中的酸菜跟北方酸菜不一样就在于选“菜”各异,北方酸菜选用大白菜,阆中酸菜则选用叶大的青菜(俗称家菜),每到十一前后,北方的城市、农村,都会看到卖大白菜的老农,推着装满白菜的三轮车在大街叫卖,于是,他们都支起了大锅,渍起酸菜来,那场面真热闹。在北方制酸菜是将整颗大白菜洗净,放入烧开的大锅中煮熟,放入缸中密封。这是北方人一冬的佳肴。而阆中人则不同,家家周围都有自己的菜园,而且不分春夏秋冬,菜园绿色常青,酸菜就自然不象北方那样冬天冰封大地(任何青菜都不能种植),想吃酸菜就到菜园摘青绿的青叶,在大锅中用清水煮软,装入缸密封,第二天酸菜便制成。要做个比较的话阆中酸菜比北方酸菜更醇香,这种酸菜不加任何调味品,它酸得自然地道,纯绿色食品,聪明的阆人中人还用酸菜水自制豆腐,真是物尽其用。酸菜家常面,是用酸菜豆花做臊子和手擀面做成的。她们将酸菜切成细丝,加菜油、鲜花椒、姜、葱,蒜,胡椒粉略炒,加入酸菜水,用小火焖,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豆花则是将黄豆泡涨,用石磨磨成浆,再用纱布过滤去渣,加上点豆花的水,使豆浆慢慢沉淀、聚团,形成细嫩清香的豆花。将手擀的鲜面煮熟。放入做好的臊子吃时还要放芫荽,蒜苗、椿芽、辣椒等料。美味酸菜面特别的酸香可口,真让人回味喔!

九. 四川省 乐山 琪玛

琪玛以鲜鸡蛋、鲜猪板化油、精面粉、优质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经人工精心制作而成,质地酥松绵软、油润细腻,鸡蛋香和猪脂醇香味扑鼻,适口性强,老少皆宜。

十.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四川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四川省地方名产之一。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撕开似“乔牌”卷裹不烂,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马博展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1926年在成都“花会”上,合川两家桃片厂分获特级奖和甲级奖。被四川省商业局评为1979年优质产品。色泽;玉白色,有光泽。组织:绵软俐片,散得开,卷得起,不粘结,不脱桃仁,无糖子、杂质。口味:香甜滋润,有桃仁、玫瑰香,回味清香。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