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秀山老街有什么特产 秀山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秀山老街有什么特产 秀山特产有哪些可带走更新时间:2023-02-23 15:43:58

一. 江苏省 南京市 高淳 老街布鞋

老街布鞋

老棉布鞋是高淳著名的之一。早在明清时期,高淳布鞋就名闻遐尔,远销苏、锡、常、宁、镇、扬和安徽芜湖、宣州地区。那时候,妇女大都不事农活,特别重视做针线活儿。所以农村中的妇女很少有不会纳鞋底、做布鞋的。姑娘们长到十一、二岁,做娘的就要手把手地教会她们剪鞋样、绣鞋花、纳鞋底、做鞋帮。不会做鞋的姑娘嫁到人家后,婆婆就不会喜欢,村里人就会嘲笑,说是"能剪能画的是麻利婆,不会剪画的是钝煞鬼"。

满清时期女人时兴裹小脚,俗称"三寸金莲”这种封建主义的枷锁,束缚了妇女数千年。那时候,衡量女人美丑的标准就看脚大脚小,脚小便是"美人"。这种"裹脚"的恶习,虽为广大妇女所深恶痛绝,但-者廖廖无几。女孩子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力,不得不含着眼泪让大人们用白布一层一层地将稚嫩的脚掌包裹起来。经过长年累月的煎熬,硬挤出一双"小脚"来。然而,要给"三寸金莲"做一双合适的绣花鞋,可不是一件易事。首先,要选好面料,如缎面的、绸面的、绫面的,贫苦农家大都用布面的。在布料颜色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未出嫁的姑娘,大都用红色鞋面;出嫁后尚未生育的媳妇,

用红色或绿色的鞋面;中年妇女一般用紫红色或黛绿色的鞋面:老年妇女通常用黑锻或黑棉布做鞋面。在鞋面上绣花既是一门艺术,也是衡量一个女人做鞋手艺高低的主要标志,巧手绣出的花鸟鲜艳夺目、栩栩如生:笨手绣出的花鸟粗糙呆板、不堪入目。鞋花的品种很多,除各种花草外,还有"风戏牡丹"、"双燕展翅"、"蜻蜓戏荷"、"喜鹊登梅"等等。但很少有绣虎、豹、狮、牛、马、羊和人物肖像的。纳鞋底也有讲究,有纳"满天星"的、有纳"千家万字圣"的,有纳"必定双全"的、有纳"波浪式"的、还有纳"八卦式"的等。制作一双绣花鞋,从放样到成鞋,大致需要20多道工序。男人们穿的棉布鞋比较简单,大都是白底黑帮,花样不多,既不要绣花,鞋面用布也不需刻意选择,有能耐的女人只能在纳鞋底上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高淳民间有个传统习俗,在姑娘出嫁时的嫁妆中,不仅要准备几双供新郎一年四季穿用的单、棉布鞋,而且要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各做一双寿鞋,还要给小叔小姑各做一双喜鞋,给尚未出生的儿子做几双绣有虎头的"子孙鞋”因此,姑娘出嫁前,要花费一两年时间专门做鞋。当然,也有母亲、嫂嫂、姐姐和女中好友帮着做的。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过。不过,如今棉布鞋己被各种高档皮鞋和各种制式球鞋、运动鞋、旅游鞋取代了。相传制鞋人(俗称皮匠)的祖师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孙膑,被誉为"皮匠教神"。他编著的《孙膑兵法》一直流传至今,是我-事著作中的佳品。

据说当时魏国有个叫庞涓的人,很有一些本事,他和孙膑是同学,知道孙膑是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钻研过祖传的《孙子兵法》,本事比他大的多。不除掉孙膑,他就很难出人头地。于是,他假意派人把孙膑请来和他一道共事。然而庞涓居心不良,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魏惠王一怒之下,治了孙膑的罪,在孙膑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并把他囚禁在监牢里。孙膑躺在冷冰冰、阴森森的牢房里,冻得浑身发抖,两腿发麻,双脚就象伸在冰窟洞里似的,冷彻心腑。后来,他被齐国使者救回了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十分佩服孙膑的军事才能。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赵国求齐国帮忙,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结果,魏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援,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和孙膑去救。孙膑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终于打败了魏军,并在马陵道用乱箭射死了庞涓。

孙膑由于两膝盖骨被刷掉,下肢渐渐失去了知觉,一年四季,不知寒暑。因此,十分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匠们听说孙膑喜欢穿皮鞋、皮靴,感到非常荣耀,将他奉为"行业神气清末明初,淳溪镇有10余家制作并销售布鞋的鞋铺,大都集中在老街上,加上圩区的鞋铺,圩乡片就有三、四十家皮匠铺。那时候,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皮匠们都要聚会为他们的祖师爷举行祭祀活动。祭祀那天,要在承办人家的厅堂上悬挂孙膑的画像,设立孙膑的牌位,供桌上摆放猪头、公鸡、鲤鱼三牲和菱、藕、李荠等祭品,皮匠们一个接一个地在神像前烧香焚纸,三拜九叩,顶孔膜拜。祭祀结束后,皮匠们依次入席,一边喝酒吃菜,一边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这种祭祀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1953年夏天,在农业合用化热潮的影响下,由制鞋能手梅位炳牵头,成立淳溪镇制鞋合作小组,后又成立淳溪镇制鞋合作社。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制鞋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向皮鞋加工过渡。梅位炳因是布鞋制作的传人,不愿舍弃本业去改制皮鞋,遂辞退回家,和爱人一起开办了一片夫妻布鞋铺。

梅位炳生于1928年,本县淳溪镇人氏,是古镇老街正宗老字号《梅家鞋铺》的创始人。他12岁开始拜师学徒,师承他的舅父,高淳圩乡很有名气的制鞋师傅周宪栋。日本鬼子侵占高淳后,他转移到乡下避难,仍以做鞋挣钱谋生。日本鬼子投降后,他重返淳溪镇开设布鞋铺,边制做、边销售。解放五十多年来,他一直生活在老街上,从未挪过地方。他热爱制鞋事业,苦心钻研制鞋技术,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制鞋事业。他高超的制鞋手艺,己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他制做的布鞋结实耐穿,美观大方,式样新颖,价格公道,具有起步、养脚、不生臭、不生鸡眼,不鳖脚等诸多功能。由手他为人正直,诚信待人,从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因此,生意一直做得红红火火。近年来,由于他的商号和品牌,不断见诸于电台、电视台以及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梅师傅名声远扬,他所制做的布鞋越来越被顾客所青睐,不少前来高淳旅游的游客,都要光顾《梅家鞋铺》,选购几双各种款式的布鞋带回去,或自己穿用,或孝敬家母,或赠送亲友。

随着古镇老街的日益繁荣,《梅家鞋铺》也更加兴旺起来了。2002年5月1日"首届南京高淳老街民俗文化节"期间,《梅家鞋铺》顾客盈门,各种布鞋供不应求。为了满足顾客需要,梅师傅在老街上租了两间门面,新辟了一家《梅家鞋铺》,让他儿子、女儿、女婿一起上阵,都做起了制作和销售布鞋的生意。店铺内摆放的各类布鞋琳琅满目,相映生辉,成了老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 重庆市 秀山县 秀山油茶

秀山油茶

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

油茶--秀山创富之钥

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秀山油茶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广,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本县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秀油"历史悠久。秀山县位于重庆市最南端,历来盛产油茶,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曾是全国油茶基地县,被誉为"油茶之乡"。

基地规模初步形成。自2008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油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已建成油茶基地16个,种植面积10万亩,油茶企业7家,油茶专业合作社5家。

下阶段目标。我们将围绕"开发致富之山、打造油茶之乡"的总体思路,借各方之力,力争2017年建成优质高产的油茶种植基地30万亩,开发出茶油、茶皂等系列油茶产品。

三. 安徽省 安庆 大观 “老街”豆腐干

“老街”牌豆腐干系列,具有百年生产工艺, 口味纯真、细腻,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绿色食品,享誉省内外。( 安庆)

四. 重庆市 秀山县 峨嵋牌重庆沱茶

由重庆茶厂生产,有30多年历史( 重庆)

五. 重庆市 秀山县 绿豆粉

绿豆粉,豆食,特点:粉丝绵扎,质嫩爽口,味道咸鲜。烹制法:烙。此为重庆秀山、石柱的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喜吃的小吃。

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内用小火烙成薄片。起锅晾冷,切成丝状。吃时,在开水内烫热苯碗,加调料即可。Pat

操作要领:米浆要磨细,烙成的片要厚薄均匀。Pat

Pat

[延伸阅读] 土家绿豆粉:Pat

土家绿豆粉是享誉渝黔湘鄂几省市边区的名牌美食。起源于重庆市巴国后裔---黔江土家族人,土家人爱做绿豆粉,更爱吃绿豆粉。绿豆粉粉香味鲜,粉制细腻,更继承了绿豆的特性:清热消暑;凉血解毒;痈肿疮疡;丹毒;肠风下血;解酒食诸毒,是排毒养颜的佳品;备受诸多女性的倾爱。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招待客人,绿豆粉因味美和制作方便成了土家人的首选。日前,这一具有浓郁土家风味的小吃,被国家列入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Pat

六. 重庆市 沙坪坝区 秀山雪枣

秀山雪枣以酥脆甜香闻名( 重庆)

七. 重庆市 秀山县 缙云毛峰

由西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厂研制,有20年的生产历史
( 重庆)

八. 重庆市 秀山县 钟灵毛尖茶

钟灵毛尖茶--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九. 重庆市 秀山县 秀茶

一、基本属性及功能介绍

秀山县茶叶产于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远离城区,空气清新,无公害,无污染,山峦叠翠,环境优美,冬春多雾,夏秋多云,土地肥沃,养分全面,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20多种微量无素,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秀山县茶叶以优质鲜嫩茶叶为原料,经精细加工而成,是绿茶中的精品,具有茶汤晶莹、清香持久、味醇鲜爽的特色。

二、历史与机遇

秀山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人们历来就有饮茶的习惯,在历史上有种茶习惯。据老农谈:平马乡猛洞村的“猛洞茶”、钟灵乡民主村的“平邑茶”、海洋乡芭茅村的“尖山茶”早在清末民初就以口含铜钱而化驰名附近省、县,被当时列为“贡茶”,并有“斗米换斤茶”、“此茶治百病”之说。

随着我县茶叶基地面积逐年扩大,产品加工逐渐深入,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前景越来越好,茶叶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重点抓好茶叶产业发展,秀山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6年以来,我县财政投入茶叶产业的资金达3500万元。

三、基地建设

我县以市级龙头企业钟灵茶业有限公司为育苗业主,在钟灵镇、峨溶镇等的适宜区域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茶树种苗基地,满足县内新建茶叶基地所需苗木. 其中:2011年建育苗基地500亩,年可出苗8000万株,可满足2万亩茶叶基地的需要。

在基地发展优惠政策上,我县除土地流转和退耕还林政策支持外,出台了种苗补贴政策,由县财政对新发展茶叶基地种苗进行补贴,每亩补贴达780元,补贴率达100%。通过近几年来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我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并建成规范化优质茶叶基地5000亩,高标准无公害茶园示范片200亩,高标准扦插育苗基地2个。在茶叶基地管护上,我县坚持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制定管护标准,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茶叶市场的不同需求。

四、加工规模

我县传统的茶叶加工方式为茶农自产自销的家庭式作坊生产,生产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加工设备较落后,品种结构单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带动能力微弱。2002年,福建客商施信煌先生投资建起了钟灵茶厂,使我县茶叶开始走高中低档相结合的路子,目前全县有从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5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3家。通过5家企业的带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五、主要产品

秀山所产茶叶具有匀度适中,叶香高,味纯,耐泡,无污染的内在品质,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等20多种微量元素。据重庆质量抽检,茶多酚达到6-8%左右,有效成含量在全市独一无二。秀山县内主要的茶叶生产商有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秀山鼎元茶业有限公司,秀山钟灵民主茶叶专业合作社。

钟灵绿茶王:采用纯天然优质茶叶,由技艺精湛的茶师纯手工制作,质量上乘,汤色青绿,气味芳香,且香气久泡不减。

十. 重庆市 秀山县 四面山云雾碧芽茶

选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茶叶为原料( 重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