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昌特产土馍烧饼 宜昌土门街上的土家烧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昌特产土馍烧饼 宜昌土门街上的土家烧饼更新时间:2024-01-07 08:15:22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伍家岗 宜昌红油小面

红油小面是宜昌市民的最爱,是当地特色小吃之一。因为其汤汁浓香麻辣,呈色鲜红,色泽红亮,爽滑带韧,味道咸鲜香辣,遂得名红油小面。

如果你问宜昌人,宜昌有什么特色小吃值得吃、值得尝试,“红油小面”一定能排的上号。宜昌是入川的入口,不1路、铁路、水道,入川都须从宜昌经过。所以宜昌口味偏重川菜方向。红油小面,一听当然就是川菜风味的。宜昌口味偏向四川的麻辣,但是又没有四川那么麻,红油小面发展至今,宜昌的老百姓不单单光吃面了,他们还喜欢在里面或加上一把煮好的黄豆、或填上几块牛肉、或加一勺肥肠,增加小面的风味和丰富性,许多外地朋友来到宜昌工作学习,也越来越喜欢入乡随俗过早来一碗小面了,不为别的,就为它的管饱和实在。

红油小面是宜昌人的早点最爱。如果说武汉人早上都喜欢吃热干面的话,那么在宜昌,人们早上十有八九都会选择红油小面。红油小面最早由四川、重庆等地流传过来,因为价格便宜、分量实惠,成为宜昌人吃早点的首选,尤其是在冬天,吃完小面再喝下碗里的汤,舒服极了,宜昌的早餐店卖的最好的早点非红油小面莫属了。

“红油小面”是宜昌方言表述的一款面点小吃,把“红油小面”说成普通话的意思,就是汤呈红色的素面条。红油”指面的汤汁浓香麻辣,色泽红亮,味道咸鲜香辣。“小面”在宜昌方言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宜昌方言“素面”的意思,“小面”跟上海把不加臊子的素面叫“阳春面”相近,“小面”就是不加臊子的光面;二是盛面的盛器是小碗,而不是像武汉人过早盛“汤面”时用的敞口海碗。

在宜昌,名食小吃“红油小面”受市民喜爱的程度,完全可以与武汉人喜爱"热干面",荆州(沙市)人喜爱"早堂面"的程度相媲美。

“小面”,其实就是素面,不加肉帽子的素面,宜昌方言而已,就像湖南米粉中的素米粉称作“光头粉”。红油小面,又以宜昌北门红油小面最为出名。虽然是素面,但是汤料都还是不错的,所以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并不是随便一点煮面条的水加点豆瓣酱。各家有各家的汤料,味道都不一样,但是方向还是麻辣方向,大部分面馆的味道都还不错。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宜昌蜜桔

宜昌蜜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北宜昌,种植柑桔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据研究,柑桔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经过我国人民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

三. 江苏省 宿迁 宿豫 叶家烧饼

宿迁叶家烧饼是江苏省宿迁市的。乾隆贡酥是叶家烧饼的别称,乾隆贡酥有四绝:香、脆、酥、透。地方官府每年把叶家烧饼作为贡品送往京都献给皇上,所以“乾隆贡酥”就因而得名。现在,叶家的酥烧手艺已传到第九代。外地的游客到皂河总要品尝一下乾隆贡酥的味道。

宿迁叶家烧饼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气。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吃了这种烧饼,觉得香酥可口,遂传旨把叶老大诏进行宫,封为御厨师,后来被带进宫里,专为皇上做饭。叶老大到60岁时,因过不惯皇宫的生活,才辞离皇宫回到老家,继续打烧饼卖。从那以后,叶家的酥烧饼就更出名了。地方官府每年把叶家酥烧饼作为贡品送往京都献给皇上,“乾隆贡酥”就因此而得名。现在,叶家的酥烧手艺已传到第九代。外地的游客到皂河总要品尝一下乾隆酥饼的味道。1989年,著名诗人丁芒到皂河乾隆行宫游览,吃过叶家烧饼后,他欣然题诗一首以赞:“一缕香酥出皂河,征夫收进纵棹歌。叶家炉畔人论巧,八代芳华献万搓。”

乾隆贡酥有四绝:香、脆、酥、透。所谓香,即饼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一。特别是芝麻香,据说芝麻皮苦且涩,芝麻仁才是真香,叶家用的全是上等的芝麻仁。所谓脆,即沾唇即碎,该饼需轻拿轻放,夏天放置3-5天香脆依旧。若是用塑料袋包装,脆皮可保持2-3个月以上。所谓酥,就是松软,不但皮酥,内里如一。所谓透,就是玲珑剔透,外形美观。刚出炉的烧饼白生生、黄澄澄,一颗颗晶莹闪亮的芝麻仁镶嵌期间,如精美的艺术,诱人食欲,却又不忍下口。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昌白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白山羊,是湖北省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唯一山羊品种。宜昌白山羊享誉千年,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入选《中国羊品种志》,堪称中国山羊中的“贵族”。

宜昌是中国白山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宜昌白山羊全身都是宝。白山羊肉味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之一;山羊奶的脂肪含量比牛奶低,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山羊肉、奶是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儿童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古人将其列为珍贵补品。山羊皮是高档皮制品的重要原料。

繁殖和饲养管理 山羊的性成熟比绵羊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18月龄左右﹐初配的小母羊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70%以上。母山羊有鸣叫﹑摆尾等明显的发情征状。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秋﹑冬发情配种。但有些品种﹐特别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的能常年发情﹐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妊娠期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产母羊多单羔﹐第2胎后则常产双羔或三羔。

山羊以放牧饲养为主。在牧区和山区终年放牧﹐仅在大雪封地和母羊产羔前后补饲﹔在农区则多为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河畔﹑路旁和其它隙地进行季节性放牧或系牧。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有的终年舍饲。青草季节每羊每日饲给3~5千克刈草﹔枯草季节每日饲给1~1.5千克干草。种公羊﹑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酌量补饲精料。耐热﹐但畏贼风和冷雨﹐故须注意防寒避雨。剪毛后两周进行药浴。不作种用的公羔生后半个月左右去势。

宜昌白山羊

地域范围

宜昌白山羊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原宜昌县)、长阳、五峰、宜都、秭归、兴山等县市区。具体包括:北起夷陵区西塞国森林公园、兴山县古夫镇,与神农架林区、襄阳市交壤;东至夷陵区鸦雀岭镇及远安县;向南延伸至清江流域下游区域的长阳、五峰、宜都等县市;西与秭归、巴东等县交界。总生产面积212万公顷,年存栏山羊58万多只。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质细致紧凑,被毛白色,毛短贴身,绒毛少,种公羊被毛较长。头大小适中,颌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竖耳。母羊颈较细长、清秀;公羊颈较短粗雄壮。公、母羊均有角,并向两后侧倒偏;角质较坚实,角基稍扁粗,角色粉红。背腰较平直,十字部略高于髻甲。腹大而圆,肷部明显。尾短而翻卷上翘。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实,善于攀登陡坡。母羊有效奶头两个,还有两个副奶头。公羊-大小匀称。 2、内存品质指标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总蛋白≥18%,实际检验值达20.1%;总脂肪≤16%,实际检验值为5.8%;胆固醇≤812mg/Kg,实际检验值为563.3mg/K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7.4%。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NY5149-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标准的规定。

五. 河北省 石家庄 鹿泉 六街烧饼

六街烧饼

鹿泉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好吃的烧饼就在获鹿镇六街。

六街在太平河南岸一条小街里边有好几家做烧饼的。家家都很好吃。当然里边只有一家是正宗的,不过笔者也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一家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家的烧饼都很好吃,买回去放在家里隔上一个月,吃起来还像新买的一样,香,酥。我吃过很多外地的烧饼,都没有六街烧饼地道,好多缸炉烧饼,买回去一会就咬不动了,最好时,刚出炉时吃。而六街的烧饼就不是这样,我经常买回家给家里的没牙的老人吃。

听说六街的烧饼是用煮肉的阵年老卤汤和的面,还有说是用上好的植物油和的面。当然这是制作秘方了,我也不得而知。

六. 天津市 南开区 明顺斋什锦烧饼

以面皮裹豌豆黄、红果、枣泥、白糖、大油、豆沙、火腿、萝卜丝、梅干菜等10余种馅料,用小烤炉烘烤而成。造型美观,皮酥馅鲜,味美适口。

七. 山东省 潍坊 潍城区 潍城烧饼

潍城的烧饼烤成分两层,面层布满芝麻,鼓起,脆而香。底层平而脆,撂放片刻便变软,“烧饼卷油条”即是变软后的吃法。潍城烧饼品种很多,如酥烧饼、小片烧饼、羊肉烧饼、花椒肉烧饼、脂烙酥烧饼等,风味各异。

八. 山西省 大同 灵丘 灵丘黄烧饼

灵丘----黄烧饼灵丘黄烧饼源于清期中叶,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形状美观、香甜酥脆、可口味美、油多不腻,日久存放,不变质味。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黄烧饼作为招待了贵宾
。在全省举办的首次糖业系统商办工业产品质量评比中,被评为省名品

九. 辽宁省 朝阳 凌源 凌源烧饼

缸炉烧饼:以小麦粉为主料,和面时按比例加入适量盐碱,反复揉合,然后擀成大片,片上擦匀油酥,卷在一起再分为每个约重100克的扁形面团,放在磁盘里用双手碾成圆饼后,在圆饼一面粘满芝麻,放在炉内烘烤。采用文火烤制,外表微黄而不焦,内穰松软熟透,讲究油酥大、层数多、芝麻匀、火候足、水气小。因炉壁早期用瓷缸片,故称之为缸炉烧饼,烤制时烧饼贴在炉顶部称吊炉烧饼。

十.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桥烧饼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黄桥烧饼制作是以面粉等为主要原料的饼状面点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料面粉为黄桥地区的小麦精粉。其制作技艺以师徒间口口相传为主,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黄桥烧饼制作工艺比较独特,从揣酵(和面)开始就很讲究,天冷烫酵,天热“雪花籽”,不冷不热“老鼠喷沙”。兑碱也要因时而定,飘碱面起泡,反之则粘牙。馅和酥分别用猪油和花生油拌面粉擦酥,做烧饼时,酥搭于面团上,用手搓长再卷起,然后用响子轻捶一下,翻转至底上再捶一下,调转方向再捶,然后将底翻朝下,刷上糖稀,撒上去皮芝麻,贴入桶炉烤。制作出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

当年,陈毅元帅领导的“苏中七战七捷”的最后一仗“黄桥决战”是在黄桥结束的。

黄桥老百姓为了表达对新四军的敬爱和支持,纷纷赶做地方——烧饼。毛主席吃了黄桥烧饼,亲自挥笔题词“黄桥烧饼好出名的”。黄桥烧饼被列入开国大典第一宴点心行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