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 遵义都有什么特产 贵州遵义有什么土特产品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 遵义都有什么特产 贵州遵义有什么土特产品吗更新时间:2023-02-23 10:40:31

一. 贵州省 遵义 正安县 正安白茶

正安白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安白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正安县位于东经107 4 至107 42 、北纬28 9 至28 51 ,气候温和,平均15.2℃;雨量充沛;长年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

特定品质

“正安白茶”产于海拔800—1100米中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优美,鲜叶自然品质优,外形优美,汤色碧绿明亮,叶底白色,氨基酸含量9.1%,滋味鲜爽醇厚.

文化典故

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 “荼”的注解,用“槚、茗、蔎” 译注“荼”字的色、香、味。 其后,尹珍学成,于公元107年回归故里。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尹珍被尊称为“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 尹珍,正是现在的贵州省正安县人士,其所携之“荼”,正是流传至今的正安白茶。

二.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猪儿粑

   赤水猪儿粑是用糯米面做皮儿,以猪肉、豆腐干、榨菜等剁碎作馅,经高温蒸熟即可食用。因其蒸熟后呈椭圆状,通体洁白晶莹,酷似一头头可爱的小猪而得名。吃上一口,先尝到的是糯米的绵软清香,继而感受到馅的混合美味,咀嚼起来绵软清脆,香气四溢。难怪有很多外地朋友到赤水旅游,走时都要带一大包,可谓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三. 贵州省 遵义 红花岗区 遵义丝娃娃

丝娃娃是一种遵义街头最常见的小吃,此菜素菜脆嫩,酸辣爽口,开胃健脾。猛一看颇似产房里初生的婴儿被裹在“襁褓”中。“襁褓”是用大米面粉烙成的薄饼,薄薄如纸却有—只手掌那么大。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鱼腥草)、海带丝、炸黄豆、糊辣椒等。又名素春卷。吃时当然少不了注入酸酸辣辣的汁液。这蘸水就是丝娃娃的精髓。遵义市众多丝娃娃小食摊多沿街而摆,颇具特色,有一二十个品种。菜丝切得极细,红、白、黄、黑等各种色彩相间,十分漂亮。

四. 贵州省 遵义 赤水市 赤水楠竹

楠竹之乡——赤水县

赤水在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下游,邻接四川省。该县山峰挺秀,竹海绿波,是我国楠竹基地之一,有“楠竹之乡”之称。

五. 贵州省 遵义 湄潭县 湄江茶

贵州—湄江茶,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创制于1943年,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为贵州省的扁形名茶。主销贵阳、遵义,也销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作为馈赠亲友,招待国际友人的礼品茶。

文化:湄江茶是肩形高级绿茶,有40年历史。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设于湄潭境内的中农所相茶试验场,以湄潭苔茶群体品种为原料,仿照龙井工艺试制而成。1954年将湄江河名与茶名融在一起正式定名。江河美,茶叶香,更加令人神往。湄江茶虽与龙井工艺相似,但由于所用湄潭苦茶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质肥嫩,芽叶肥壮,采摘细嫩匀齐,经过摊晾的鲜叶按杀青、摊晾、二炒、再摊晾,而后低温烘干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叶品质别具一格。冲泡后一片片扁平秀直的茶条,顷刻变成一朵朵、一芽一叶的小花在杯中怒放,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嫩爽的茶香。它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珍品,又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湄江茶因能与狮峰极品龙井媲美而畅销省内外。

冲泡艺术:

(一)茶水比:湄江翠片冲泡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茶水比不同,茶汤香气的高低和滋味浓淡各异。据研究,茶水比为1:7、1:18、1:35和1:70时,水浸出物分别为干茶的23%、28%、31%和34%,说明在水温和冲泡时间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湄江翠片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相反,茶水比过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湄江翠片的有效成分。

(二)泡茶水温:水温高低是影响湄江翠片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低,湄江翠片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焖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现代科学证明,茶水比为1:50时冲泡5分钟,湄江翠片的多酚类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温不同而有异。水温87.7°C以上时,两种成分的溶出率分别为57%和87%以上。水温为65.5°C时,其值分别为33%和57%以上。不同茶类,因其嫩度和化学成分含量不同,对泡茶所用水温的要求也不同。细嫩的高级绿茶类名茶,以85-90°C为宜;气候寒冷时,由于茶具温度低,对泡茶用水的冷却作用明显,宜用沸水冲泡。用煮渍法沏茶,可使湄江翠片在沸水中保持较长时间,充分提取湄江翠片的有效成分,以便获得浓度适宜的茶汤。调制冰茶,最好用温水(40-50°C)冲泡,尽量减少湄江翠片蛋白质和多糖等高分子成分溶入茶汤,防止加冰时出现沉淀物。同时冷茶水还可提高冰块的致冷效果。

(三)冲泡时间:茶水比和水温一定时,溶入茶汤的滋味成分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冲泡时间与汤色和滋味浓淡爽涩关系密切。例如,茶水比为1:50用沸水冲泡1分钟,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浸出率分别为38%和28%,茶汤中茶多酚与咖啡因比率为3.3,茶汤滋味淡薄;冲泡5分钟时,这两种成分的浸出率为88%和57%,两者比率为2.9,滋味适宜;而冲泡10分钟时,两种成分的浸出率分别为96%和92%,其比率为4.4,滋味浓涩。湄江翠片成分容易浸出,冲泡3-4分钟即可;加奶或糖等调饮而作一次性冲泡时,可冲泡至5分钟。冲泡时需用沸水浇淋壶身,保温性好,而且茶水比大,冲泡时间可适当缩短,第一次“洗茶”,不宜超过1分钟,第二、三、四次冲泡依次延长,分别采用1分半、2分和2分半钟即可。这样冲泡,茶汤不至于出现前浓后淡的现象。紧压茶一般用煮渍法沏茶并进行调饮,最好把湄江翠片风味成分一次性充分提取出来,获得较高浓度的茶汤,要求煮沸10-15分钟。

(四)置茶有序:泡茶时置茶有三种不同方法,先放湄江翠片后注入沸水,称为下投法;沸水注入约1/3后放入湄江翠片,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为中投法;注满沸水后再放入湄江翠片,则为上投法。不同湄江翠片,由于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成分含量及其溶出速率不同,要求不同的投茶方法,做到置茶有序。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含量高以及品赏中对香气和汤色要求高的各类名茶,可用上投法。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入水中的湄江翠片,宜用下投法或中投法。不同季节,由于气温和茶冷热不同,投茶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可采用“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五)冲泡次数:中国人饮茶习俗,一般高档名茶,均采用多次冲泡品饮法。其目的有三:一是充分利用湄江翠片的有效成分。如在前述茶水比、水温和冲泡时间条件下。

第一次冲泡虽可提取88%的茶多酚,但湄江翠片中各种成分的溶出速率是有区别的,有些物质溶出速率比茶多酚慢。因此,湄江翠片固形物的提取率在第一次冲泡只有50%-55%,第二、三次分别为30%和10%。高档名茶均以冲泡三次为宜。而且,每次添水时,杯内尚留有约1/3的茶水,所以每泡茶汤浓度也比较近。冲泡时,第一泡目的是洗茶,时间亦短,茶汤弃去不饮。故多作四次冲泡。

六. 贵州省 六盘水 水城县 凉都峡谷香瓜

凉都峡谷香瓜

凉都峡谷香瓜又名甜瓜,产于土壤富硒的水城县野钟乡、国家级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北盘江大峡地带,全无公害化栽培、品质优良、味甘醇、气味芳香、富含铁、锌、钙、哂等多种物质,营养丰富,能增加人体造血功能,并能消渴、祛热、利尿、治口鼻疮等功能,是新时期人们享用的保健佳果。

七.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喜头擂茶

仁怀喜头是个神奇的地方。很久以前,这里的岩后村居住着一户勤劳善良的人家,一天,一对凤凰飞来在屋前的梧桐树上久栖不去,善良的女主人见了,顿生爱意。把家里仅有的小半碗小米粒拿去喂凤凰,到了做饭的时候,女主人找遍家里,能吃的东西只有少许的核桃.花生.芝麻衔来放在擂钵里。女主人急中生智,将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舂为糊酱,加少许茶叶,拌水烧成一砂锅擂茶,顿觉清爽,越喝越想喝,便忘了饥饿。问此何来,女主人道貌岸然出原委,男人想,这大概是老天赐给这方水土的衣食,于是家家做起擂茶,在流传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仁怀)

八. 贵州省 遵义 习水县 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习水红茶

习水红茶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现辖行政区域。

《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习水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习府呈〔2016〕30号

贵州省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习水红茶》(草案)

九. 贵州省 遵义 播州区 遵义羊肉粉

刘二妈米皮是遵义的老字号名小吃,它起源于90年代,已遍布遵义各个地方。

制作工艺:大米磨成米浆舀入刷过熟油的蒸盘内摊匀蒸熟,待凉后用刀切成2厘米宽的长条放入盘中,用沸水烫一下,加入半勺凉开水和氽熟的绿豆芽,再将大头菜、盐菜、酥黄豆、葱花,用红油辣椒、酱油、醋、味精、麻油、花椒油、姜蒜水兑成汁浇淋在米皮上即成。

十. 贵州省 遵义 仁怀 茅台酒

茅台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茅台酒是仁怀著名的之一,茅台酒产于赤水河中游仁怀市茅台镇,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出使南越,将产于今茅台一带的“枸酱”酒献与汉武帝,汉武帝饮后连称“甘美”,清代著名学者郑珍,也曾在茅台留下过“酒冠黔人国”的著名诗句。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蝉联国家历次名酒评比之冠;1996年又在美国举办的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名酒评会上再次荣获特别金奖第一名。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也由解放初期的小型作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资产13亿元,职工3000余人,年生产茅台酒4000多吨,创税3亿余元的国家特大型名酒企业,为贵州经济与中国轻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茅台酒厂位于贵州省仁怀市西北六公里的茅台镇,地当赤水河东岸、寒婆岭下、马鞍山斜坡上,群山环峙,形势险要,依山傍水,海拔450米,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东靠历史名城遵义,南临川南。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城区人口1.6万)。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写照;域内白酒业兴盛,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三渡赤水,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丽诗篇。茅台镇集厚重的古盐文化、灿烂的长征文化和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是茅台酒的故乡。

茅台酒以本地优糯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加曲(发酵七次)、七次取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