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味特产酱菜四味装 湖南坛子酱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味特产酱菜四味装 湖南坛子酱菜更新时间:2023-02-22 09:30:32

一. 山东省 临沂 河东区 郑旺酱菜

闻名遐尔的 郑旺酱菜产于河东区郑旺镇,曾经有辉煌的发展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被评为亚运会指定产品,获得食品博览会金奖。近年来,郑旺酱菜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168”、“正旺”、“怡燕”、“俺老孙”等知名品牌,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大大增强,走俏畅销全国,在郑旺酱菜总厂、大宋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镇已发展酱菜企业26家,年产值1.2亿元,并带动全镇万亩蔬菜的生产。

二.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安酱菜

 潮安菜脯、酱菜是潮汕地区的传统小菜。潮安酱菜是以酸咸菜为主的酱菜系列产品,主导产品如金都牌酱菜系列,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而潮安菜脯以潮安本地自产萝卜腌制加工而成,最著名的江东菜脯。其特点是清淡、酥脆、香甜、爽口,深受国内潮人和海外潮籍乡亲的喜爱。

三.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潼关酱菜酱笋

潼关酱菜酱笋

潼关县:潼关酱菜酱笋

“潼关酱笋”是渭南市名扬四海的传统名优,由潼关县酱菜食品厂生产。它以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外形美观,红褐透亮,色泽鲜润,酥脆鲜嫩,咸中有甜,笋香浓郁,酱香扑鼻,食之开胃,风味独特,耐于长贮,最宜佐餐而闻名遐迩,素有“十里放香”的美誉。

潼关酱笋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糖分、氮化物、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并有促进食欲、壮健身体之功能。

潼关酱笋创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初由山西省临晋县(今临猗县境内)陶康村籍姚三才的曾祖父试制成功。其人在陕西潼关县城开了一个菜店,兼卖油为生。为了减少蔬菜损失,增加收益,常注意钻研蔬菜的贮存问题,以及淡季的蔬菜供应。先以陶瓷盆罐加盐试腌莴笋,边试边改进,后来又用面酱腌晒,获得成功,制出的酱菜味道鲜美,生意兴隆,就在潼关石桥西开设了一个专门经营酱菜的店铺,名曰“万新合”酱园。由于经营有方,规模不断扩大,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资本发展成万余两白银,专卖酱笋酱菜,相继增设“万盛合”、“万顺合”等十多家分号酱园。分布于潼关、华阴、渭南、西安、咸阳和汉中等地。经营酱笋、八宝酱菜、酱瓜、糖蒜、面酱和豆酱等酱货,尤以酱笋和八宝酱菜最负盛名。因产品精良,店铺增多,皆以“万”字冠其名。据清代《内文献》记载:“陕西潼关久著历史,而城内外潼河沿岸水土优美,所产之酱笋酱菜为全省之冠。清时列为贡品。万盛源自清道光年间,-新品,历百余年,精益求精。”清代道光年间,曾被列为皇宫贡品,称为“廷笋”。1915年荣膺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新中国建立后,1956年,万盛源酱园进行了公私合营,建立了潼关县酱菜食品厂,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1980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第——名;1982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产品;1983年被中商部评为优质名品;1992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潼关酱笋、酱菜赴印尼展销,并载人《中国土特名产》和《中国土特名产辞典》等书。

潼关酱笋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选用当地所产上等莴笋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潼关北依黄河,南*秦岭,是八百里秦川的东大门。这里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莴笋生长期长,头年10月—卜种,次年6月收获,生长期达8个月之久。所产莴笋挺直坚实,个大皮薄,粗壮肉嫩,青脆可口,上下粗细均匀,叶黄,外皮发白,内皮变硬,为优质莴笋,号称“铁杆青笋”,是制作酱笋的理想原料。采用山西潞盐为辅料。这种盐含硝大,食用虽不佳,腌制酱菜却很理想。

潼关酱笋的加工方法:用小刀削去外皮,去根切梢,截为4寸左右长短的小节,置于18℃的盐水中先浸泡,发酵10天左右,呈米黄色。将腌好的笋坯,再放人面酱中压实数日,取出后投清水中洗去咸苦味,再入面酱中腌约半日,最后放入甜面酱中保存一月,即为成品。加之应用潼关城南潼洛川的山泉水,腌制的酱笋独具风味。自三百多年前创制以来,质量不断提高,始终保持很高的信誉,经久不衰。

为了使潼关酱笋这一传统名优得以继续发展,潼关县酱菜食品厂近。几年来努力改进工艺,调整配方,提高老产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现年产量达300吨以上,产值100多万元。畅销西北五省区以及山西、陇海铁路沿线,同时也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莫家酱菜

莫家酱菜是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的。莫氏酱菜以天然酱曲、新鲜蔬菜及多味辛香中药材酿制而成,风味独特色香、味、形具佳,且有咸、甜、脆嫩、鲜香、解腻增食、爽口开胃等特点。

杞县是酱菜的故乡,莫氏酱菜又是开封酱菜行业的佼佼者,它独特的制作方法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经问世后便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名声远扬海内外。同时也是杞县家家户户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必备之礼。1938年,在铁路沿线荣获名特优产品奖,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莫氏酱菜不仅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在国外也有得到了认可,1938年日本首相田中特从日本专门派人来开封订购莫氏酱菜。

杞县明德堂莫家酱菜始创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其中最有名气的酱红萝卜沿传至今,盛誉不衰。经营范围如下:酱红萝卜、酱乳黄瓜、酱瓜、酱花生米、酱粉、酱八宝菜、酱甘露、红薯泥、黑白薯泥(含中药成份)、酱荆芥、酱韭花、酱莴笋、柳絮、酱辣椒、酱豆角、西瓜酱豆、甜面酱、香辣牛肉酱等真空软包装系列酱菜。

五. 江苏省 扬州市 广陵区 扬州酱菜

距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三和、四美、五福是老牌酱坊,历史早逾百年。扬州酱菜相传源于汉代,唐代时即遐迩闻名。鉴真曾将制作方法传入东国,日本人依法制作,果觉齿颊生香,至今能循旧法制作,并奉鉴真为始祖,诗曰:“豆腐酱菜数奈良,来自贵国盲人乡。民俗风习千年久,此地无人不称唐。”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解放前,扬州有酱坊70余家,多为前店后作,每家都有高招,尤以四美、三和、五福为大,“四美”是清初一秀才借用《腾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含义为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酱菜既保持瓜果蔬菜清香味,又有浓郁的酱香味,其特点是酱香浓郁,甜咸适中,色泽明亮,块型美观,鲜甜脆嫩是其鲜明特点。主要品种有:乳黄瓜,以每斤30条以上的鲜黄瓜为材,皮薄,肉嫩,青脆无仔,无渣如乳;酱牙姜,选取浙江或安徽嫩姜为材,最肥、最嫩、纤维少、入口脆;螺丝菜,取甘露子为材,形如螺丝又像宝塔,脆而清,细而嫩;萝卜头,挑选每年26个以上的萝卜,小、圆、白,腌好后,必须脆、嫩、甜;什景菜,选用红、黄、翠、绿、黛等多种色彩的酱菜,切成丁、条、块、丝、片等形状,组配成什景菜,外形既美,色彩又多,谁人不爱?难怪诗人要赞美:“色如碧一玉形似簪,清香喷艳溢齿间,此味非比寻常物,疑是仙品下寰。”

六. 湖南省 长沙市 开福区 湘味方肉

烧烤方肉是我国的高级名菜,也是传统菜肴。

制法:

(1)将中方肉剔去排骨,切除不规则边缘,整成长方形块。

(2)用竹签或烧烤叉朝腹内肌肉穿刺若干小孔(但不穿透皮),再从横截面内层穿刺若干小孔。这样便于烧烤时蒸发水分和排出气体。

(3)将叉从中方瘦肉穿刺固定。待瓦缸升旺火后,双手握住叉柄平放在缸边上烧烤,并随时翻动烤叉,注意火力的均匀及大小及肉色的变化情况。

(4)烧烤过程中如果肉皮出现气泡,要马上用竹签从气泡的对应肌肉面穿刺放出气体。

(5)食用时,将热的酥方皮先划成4块,再切解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小块,放在原方肉上装盘,随着荷叶夹或双麻饼、甜酱、大葱、葱花、鸡汤一并上席。

特点:皮色金黄,方肉酥透,香脆味美。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十三村”酱菜

“十三村”酱菜

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黄盖,曾屯兵下隽县地(今湖南省临湘市沿长江一带)。这里湖泊浩渺,湖垸众多,便于屯兵作战,黄盖下令在此操练水军。

黄盖兵营以“村”为建制,共分为十三个村(三国时“村”即“屯”,屯兵之所)。兵士战时行军打仗,闲时开荒种地,种植了大量优质蔬菜。黄盖军用当地土著人所传秘法,将蔬菜进行腌制,用土坛装好,和黄泥密封,埋于湖畔,经七七四十九天后取出,视之色泽鲜亮,闻之香气四溢,品之口舌生津,味道醇美,别有一番风味。后为火烧赤壁,黄盖向周瑜献苦肉计,因受棍伤食欲不振,军士奉以酱菜,则胃口大开,每日饭一斗,终使身强体健,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有一日,蜀-师诸葛亮携鲁肃一同慰劳黄盖将军,黄盖取出所属兵营十三村的酱菜待客,亮尝后,赞道:“久食龙肝不知味,馋涎只有十三村”。孙权为奖励黄盖的赫赫战功,将下隽县地赐为黄盖的封地,并命名十三村周围的湖泊为“黄盖湖”。从此“十三村”酱菜成为皇家御用贡品。

“十三村”酱菜品种很多,有八味豆豉、乡里豆瓣酱、红油榨菜丝、精制剁辣椒、香辣腐乳、五香酱干、香辣萝卜条等,皆选用江南无污染的优质蔬菜、采用传统的工艺精制而成,产品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是居家、旅行、馈赠亲友的上等天然绿色食品。

八. 山东省 济宁 任城区 玉堂酱菜

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主菜有包瓜、磨茄等。堂酱菜是创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百年老店。它生产的酱菜制品是当年进京贡品,享有“味压江南”、“京省驰名”的美名,饮誉大江南北。

玉堂酱菜,济宁名特酱菜。清代姑苏人戴玉堂,用南方技术生产北方风味酱菜,一时被誉为“京省驰名”、“誉压江南”。主菜有包瓜、磨茄、醉蟹、糟鱼、合锦菜等,从清代至今已拥有百余年历史。是山东闻名遐迩的小吃之一。民国初期,临清的“济美酱园”,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与济宁的“玉堂”齐名。被誉为江北四大酱园。玉堂酱菜顺着运河销遍四方,作为“贡品”,被誉为“京省驰名,味压江南”。

济宁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玉堂酱园),始建于1714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玉堂产品独具地方特色,深受市场欢迎,因其选料精良,精工细作,南北风味兼蓄而著称。早在1910年,玉堂的远年酱油、什锦萝卜、佳制冬菜,在南京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优等奖章;在1914年的“山东省第一次物品展览会”上,玉堂产品参展42种,有35种获奖(其中,16种酒、16种酱菜和特品冬菜、远年酱油均获最优等金牌奖,黄嫩甜酱获优等银牌奖);1915年玉堂产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金牌。据《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第172页记载:济宁玉堂号酱菜、酱油、万国春酒、金波酒、宴嘉宾酒、冰雪露酒获六块金牌并奖词。近年,玉堂商标连年被山东省工商局、广大消费者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玉堂酱菜被山东省经贸委评为山东名牌产品,玉堂酱油、食醋、豆制品、酱类系列产品被国家食协评为“国家质量达标食品”,并授予“中国食品骨干企业”荣誉证书。玉堂酱园被原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同时,被推举为中国调味协会理事单位。玉堂品牌作为全国酱菜调味品行四大名牌之一,拥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济宁经济发展中的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玉堂产品曾多次进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品尝。1957年,1总司令曾赞扬玉堂酱菜“很好”“有四个特点:鲜、嫩、甜、脆”。(杨一辰《回忆朱总司令对我的一次召见》,《财贸战线》1979年11月2日,第四版)。其后,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知名人士,如肖华、谷牧、袁宝华、刘澜涛、匡亚明、孔德懋、侯宝林、乔羽等和一些国际友人也曾先后到玉堂参观品尝,并题词留念。2010年4月,山东玉堂酱园与美国特美客公司签署协议,将合作生产第四代调味品——浓缩鸡(牛)肉汁。2011年1月,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荣获金奖的玉堂金波酒,在市场上消失二十年多年后,经技术人员深入挖掘研发,以崭新的面貌“重出江湖”。同时“玉堂人”还根据以往的传统工艺重新推出了冰雪露酒等传统工艺的酒类产品。

经过近300年的研发创新,玉堂酱园拥有了中国最丰富的调味品产品线,现在生产酱菜、酱油、食醋、汁酱、腐乳、礼品等六大系列三百多个品种,玉堂酱菜为玉堂酱园的拳头产品,一直畅销不断,作为地方,自清朝开始成为进京贡品,形成独特的玉堂酱菜礼品文化,是人们走亲访友和商务往来的馈赠佳品。

九.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一品斋”酱菜

“一品斋”酱菜以丰城雪里红、芥菜、黄豆为主要原料,博采民间传统的囟腌工艺,结合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精制而成。“一品斋” 酱菜系列属天然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卵磷脂等微量元素,产品用料讲究,配方独特,加工精细,色鲜味美,是家庭佐餐,馈赠亲友,外出旅游之佳品。



酱豆王:选用优质黄豆,采用传统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黄豆是含丰富蛋白质的蔬菜类食物,脂肪含量达18%,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麻油酸,是人类维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所含的磷脂,对组成细胞膜和神经系统的活动都有重要作用。酱豆王不仅选料天然营养丰富,香辣可口,而且不含胆固醇,无人造香料及色素,是高纤维质的健康天然食品。



“一品斋”香茹酱:选用天然晒酱采用民间工艺与最新高科技成果加工而成。含有丰富的亚麻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等,有对人体健康必须的18种微量元素,是高纤维的纯天然食品。



“一品斋”酱菜系列被评为“98江西市场质量优胜产品”,荣获98年江西优秀产品奖,产品投入市场后,畅销不衰,已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