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州特产油堆丸 潮州小吃芝麻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州特产油堆丸 潮州小吃芝麻丸更新时间:2023-02-21 07:43:27

一.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赤凤红梅

品种来源:1994年从潮安县赤凤镇峙溪村竹梅实生群体中选出的优株

特征特性:树姿较开张,树势中等偏旺,成枝力较强,枝条较密,短果枝占41%,中果枝37%,叶片较大,花量大,完全花比率高。果实卵圆形,大小较整齐,单果重20.8克,果实可食率91.3%,果皮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肉细脆,风味酸,无苦涩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7%,总酸5.64%,总糖1.18%,维生素C 18.7毫克/100克,不溶性膳食纤维1.26%。

产量表现:种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2.0公斤,第4年平均株产4.7公斤,第5年平均株产7.6公斤,折亩产250.8公斤。盛产期平均株产36.6公斤,折亩产1207.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⑴选砧。选择本砧或本地种实生梅作嫁接砧木;⑵建园。选择坡度25o以下的丘陵地、山地建园;⑶定植。株行距4米×5米,种植沟、穴的面宽1米,底宽0.8米,深0.6米~0.8米。并配植适当比例桃梅、白梅、竹梅作授粉树;⑷基肥。每穴施绿肥20公斤~30公斤,腐熟鸡粪或猪牛粪10公斤~15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石灰粉1公斤作基肥;⑸整形、修剪。幼年树在主干上选留3条主枝,主枝留45厘米短截,再选留2~3条副主枝,培养自然开心形树冠。成年结果树分夏季和冬季修剪。夏剪及时剪除树冠上部直立或徒长枝,对荫蔽果园中的成年结果树进行“开天窗”,回缩交叉枝,疏除过密枝。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赤凤红梅为无性系果梅品种。在粤东地区种植4月中旬成熟。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卵圆形、中等大,可食率高,果肉细脆,品质优良,适合加工。适宜在粤东沿海山区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二.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潮州大鱼丸

【做 法】

1、把鱼肉拭干,用刀刮出净鱼肉,并砍断在鱼肉中的肋骨,槌打成鱼茸,加入鸡蛋清、精盐和味精,再用刀拍至起胶,能粘手不掉,便用手挤成鱼丸50粒,放于清水盆中。

2、将鱼丸连清水倒入锅内,先用旺火煮,使表层快熟成形,当水温近八成热时,改用中火至烫熟取出,锅内倒入上汤,煮沸,放入鱼丸,煮至浮起,即端离火炉,撇去浮沫,加入紫菜(先烤火、拍去沙)、味精、胡椒粉、芝麻油、鱼露、猪油,起锅装入汤窝使成。

三.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香包

香包是潮州民间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绸缎或布料上绣制各种花卉鸟兽,内包香料。香包外观精巧,气味芬芳。传统香包有香囊、粽球、针包、瓜子鸡、纽绒、结带等,造型美观,品种多样。香包主要用于佩带或作为吊坠饰物。( 潮州)

四.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蚝仔烙

黄灿灿的烙饼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蚝仔、鸡蛋、面粉混合在一起用猛火煎,有农家菜的味道,很香很香。

五.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饶平对虾

饶平对虾,现有长毛、东风、墨吉三种。特点是虾体大,虾壳薄,肉质丰腴,味甜带香,新鲜可口,营养丰富,为海味之珍品。现海山、柘林、大埕、所城、黄冈、汫洲、钱东等地均有养殖。

特点:潮汕菜使用的虾类中,草虾可以说是最常用的一种。草虾是渔民在咸淡水交界处养殖的一种虾类,产地主要在饶平的汫洲及南澳一带沿海,生长期在每年农历4-10月之间,过了10月天气太冷,草虾便不能生长。

草虾呈绿色,和九节虾、沙虾相比,草虾口感差、较粗糙、甜味也较差,但其体型适中,价钱也相对较低。潮菜中经常用它作虾生、打虾胶、盐焗或加蒜茸清蒸等之用。

六.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龙湖酥糖

  龙湖酥糖,是龙湖的传统名产之一,历来以其酥脆香甜无粕而闻名,成为居家食用及送礼佳品。龙湖酥糖清香不腻,入口即化,早已享誉海内外。

    龙湖酥糖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历史,首创为龙湖许崇记饼食。其主要原料为白糖、花生仁、猪耢、麦生等,制作过程突出一个快字。制作龙湖酥糖时,先将白糖加水煮沸后再加入猪耢、麦生等,当火候适中时,将糖浆倒入盛器进行隔水降温,至糖浆形成糯米糍状时,迅速上架拉酥,拉酥时必须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才能使酥糖香脆可口。之后,再将加热的熟花生仁压入糖酥,开条切成小块而成。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甜腻食品虽然有所厌倦,但是龙湖酥糖仍然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闲暇品茶时,它成为桌上精美饼点,逢年过节,它又是人们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海内外乡亲回到故里,先要品尝的饼点就是龙湖酥糖,离开时,总忘不了带几盒地道的龙糊酥糖让海外的子孙后辈品尝。上几年,有一位在台湾的乡亲,专程赶来龙湖认亲,凭的是他父亲“家乡出产龙湖酥糖”的记忆,尽管最终寻亲未果,但足见海内外乡亲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七.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渔村水果

渔村水果生产享有盛名,素有“水果专业镇”之称。杨梅是渔村的特色区域性产业,其种植面积达8000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渔村杨梅主要有大粒乌梅、酥核梅,白杨梅等品种,具有果实大、肉质红厚、核酥、酸甜适中、等特点,富含葡萄糖、维生素C,还含可溶性固形物,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产品远销潮汕周边地区及北京等地。

信息来源:饶平县人民政府网

八.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潮汕鱼生

潮汕鱼生

多以养於沙塘中的草鱼为食材,重三斤左右最为适宜。早上把买回来的鱼放在清水里养着,到下午才去鱼鳞、开膛,掏出内脏后将一层鱼皮削去,然后沿脊骨取下左右两边肉,切除肋骨和鱼腹。擦乾血污,把鱼放在比较通风的地方,让鱼被风吹至富有弹性。晚上就可以切片食用。佐料分咸甜两种:咸的是豆酱拌小磨香油;甜的则是三渗酱、梅膏酱,另备有一碟生切萝卜丝或杨桃片。可谓色、香、味、型俱佳。通常在吃鱼生会喝鱼头汤和吃鱼片稀粥。

九.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沙茶粿

潮州粿条有一种干捞的食法,因“捞”后需加入油、酱料等,故在潮州方言称为“灌”,捞粿条在潮州称为灌“粿条”。它的吃法是先将粿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焯熟,捞起滤干水分,倒在碗中,拌以花生酱、沙茶酱、猪油、味精、鱼露、浙醋等,再加上焯熟的肉片、生菜等。粿条润滑柔软的口感和花生酱、沙茶酱浓浓的香味使得许多人都对沙茶粿情有独钟。

十.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州石雕

  潮州石雕以产石区桑浦山一带为著称,虽然近年随着闽南的石料的流入且质量超过本土而被逐渐取代,但从宋代王大宝墓前的石雕群到明代凤凰塔基座的石雕屏,都反映出潮州石雕工艺的水平。至于远近闻名的从熙公祠“门楼肚”石雕屏的牛索和屋檐的石花篮,已成为旅游、参观的“名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