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写甘肃民勤县特产的诗歌 赞美甘肃张掖的诗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写甘肃民勤县特产的诗歌 赞美甘肃张掖的诗歌更新时间:2023-02-18 05:54:00

一. 甘肃省 武威 天祝 甘肃高山细毛羊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拔2 600~3 500米的祁连川高寒牧区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对高寒牧区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善于爬山游走,放牧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羊毛长度好,有较高的生产性能。羊毛品质符合毛纺工业的要求。是我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细毛羊品种之一。1995斗被列入《世界动物品种志》。

甘肃高山细毛羊体型较大,体质结实,蹄质致密,体躯结构良好,胸宽深,背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端正有力。公羊有螺旋形大角,颈部有1-2个横皱褶;母羊多数无角,少数有小角,颈部有发达的纵垂皮。被毛纯白,闭合性良好,密度中等以上,体躯毛和腹毛均呈毛丛结构,细毛着生至头部至两眼连线,前肢到腕关节,后肢到飞节。

甘肃高山细毛羊周岁育成羊体侧部毛长为10.5厘米以上,1.5岁育成羊体侧部毛长为12厘米。羊毛细度以66支为主体支数,羊毛细度在70支以上个体占品种群体的20%,羊毛细度均匀,64、66、70支特级羊毛平均纤维直径分别为21.93、20.22和19.17微米。羊毛单纤维强度平均为7.82克。羊毛弯曲清晰,呈正常弯或浅弯,油汗适中,颜色呈白色或乳白色,无黄色或颗粒油汗,无污染部分占毛丛高度的1/2以上。羊毛密度较大,平均每平方厘米毛纤维根数达6 000根以上,最高达7 500根。羊毛净毛率达48%以上。

甘肃高山细毛羊具有良好的放牧抓膘性能,脂肪沉积能力强,肉质纤细肥嫩、无膻味,在终年放牧条件下,成年羯羊体重达60千克,屠宰率达48%,净肉率达82.25%,油脂率5.5%;4月龄断奶羔羊体重达23千克,屠宰率达45%以上。

甘肃高山细毛羊8~10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为1.5岁,母羊平均利用年限为8年。经产母羊产羔率为110%,繁殖成活率为81%以上,羔羊成活率为96.49%。母羊实行冬、春两季产羔,冬产母羊每年7~8月份配种,12~1月份产羔;春产母羊每年11月份开始配种,翌年5月份开始产羔,配种可采取人工授精和自然0方法。羔羊初生重,公羔平均4.21千克,母羔平均3.99千克;冬羔每年4月下旬断奶,春羔每年8月下旬断奶;羔羊断奶重,公羔平均22.60千克,母羔平均21.42千克。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我国珍贵的细毛羊培育品种之一,在海拔660~4 000米之间,温带、中温、寒冷及高寒条件下,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对改造土种羊及0羊,推进全省乃至周边省区细毛养羊业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在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广大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和社会经济价值。“九五”期间,瘫羊的发展已列入中国美利奴发展系列,开展“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的培育”研究项日,今后品种的发展要通过澳化,加强选育力度,进一步改善羊毛品质,改进羊毛细度,提高净毛产量,提高品种的综合品质。

二.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灰面

灰面

灰是蓬灰,秋霜过后,在沙生蓬棵黄熟将干未干之时,采集投入洼地或预先掘好的燃烧坑内,点燃,待灰烬熔为半流质状态时,在上面加压,使其质地紧密,自然冷却,次日取出,即成粗陶质地的蓬灰。面是用民勤硬粒高筋质小麦磨制面成的精粉,用蓬灰溶液和面,反复揉压,待醒透后,擀成金黄-的面片,切成细长面条,下锅水煎,即成黄亮如金的灰面。下饭菜首选区素炒茄辣。炒菜时,加少许西红柿取汁,佐以麦麸陈醋与蒜泥,酸辣滑爽,诱人食兴,食后上瘾。

三.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骆驼蹄筋

骆驼蹄筋

骆驼蹄筋素称“小熊掌”,与燕窝、鱼翅、熊掌、海参等齐名,具有名贵美食的特点。骆驼蹄筋选成年腾格里沙漠金色骆驼脚掌为原料,采用脍炙的加工后,晶莹剔透、净白如雪、清纯素雅、视之爽心悦目,食之滋阴润阳,是不可多得的纯天高然滋补精品。

四.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野葱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矮生植被的花蕊,其形状形似菊花。味辣,颜色发黄,又名黄菊花,是天然纯绿色佐料
生长环境:野葱花生长在我省草原上,五、六月份开花,耐干旱。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大蒜素,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对维生素缺乏症有很好的疗效。具有行滞气、健脾胃、助消化、解毒等功能。( 武威)

五.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六.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武威凉粉

  凉粉是夏季当令小吃。武威凉粉有青粉、黄粉、沙米粉三种。青粉是用扁豆粉,或绿豆、山药粉制成的。做法很简单,先量好粉面,加冷水拌成稠面糊,锅开后把调好的糊均匀下锅 ,不停搅动,以免沾锅,煮透,倒大盆或平盘晾凉,切条,搁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做得好的 凉粉白中透青,冰清玉洁,不软不硬,吃起来滑爽森凉黄粉是用豌豆粉做的,比青粉软绵。切时不在刀板上,是用一方带刃的薄铁片,在粉 陀上削下一块。搁在手心里,“截”成滚刀棱子条,吃时撤一捏儿青盐,淋一匙红辣油,满口都是豆面特有的清香。 吃沙米粉得看各人的口福了,寻常难得一尝 沙米是一种叫“沙蓬”的植物的籽实,出产于大漠之中。金秋十月,沙米成熟,是采集的最好时节。住在沙漠边上的庄户人,便带着布单子、柳木棍去“打沙米”。将布 单子铺在沙滩上,把沙蓬棵子摁在布单上,用棍子敲打,沙米便落在布单上。采回晒干、碾去皮。做凉粉时先用清水泡米粉一两个时辰,使软,拢一把白净光洁的麦杆, 铺在案上,将泡软的沙米倒在麦杆上,揉搓成细浆,用细箩滤过.粉浆入锅烧开,煮一袋烟功夫就可倒入盆中晾凉,切细条,拌调料,风味首屈一指。

七.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

葫芦杂碎又叫扬风搅雪或葫芦菜和,最早风于民间本家会的成员聚餐,工艺明快简捷,营养丰富,是素晕混吃的一味民间小吃。做法上是取洗净切块的猪羊肝肺肾肚肠,入水汆制,去粪腥油法,与用血浆热凝而成的血块一起下锅,文炎熨煮,待八九分熟时,加入以葫芦(现称甜美南瓜)为主的自产无污染绿色蔬菜,旺火烧沸,待青菜、南瓜熟透,部分组织混成汤汁后,加入葱韭、青椒、生姜、调料、青盐等提味压腥,既成赤橙黄绿青蓝紫、香麻辣甜沁心脾的烩大菜。

八. 西藏 阿里 措勤县 藏族血肠

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

制法

1.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

2.在羊血内加适量的盐、花椒、少许糌把粉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

3.制法与制香肠同。

4.血肠的烹煮,将灌好的血肠,放开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时便起锅,装入盘内,全家席地围坐,割而食之。

特点

吃时不碎不渣不脱皮,清香软嫩,不腻不柴。

九. 甘肃省 定西 渭源县 甘肃洮砚石

渭源县

峡城乡:为甘肃洮砚石产地。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晏桐根的金钢脚

晏桐根的金钢脚:晏桐根,城关北街人。曾在北街现酒厂处设桶炉,以炕金钢脚为主,兼发麻花,猪耳朵。晏桐根的金钢脚,看起来很结,吃起来却很泡,既香又脆,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他发的麻花、猪耳朵,个个成形,成为汉川小孩最爱吃的风味小吃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