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西安特产芙蓉糕 陕西贵妃芙蓉糕好吃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西安特产芙蓉糕 陕西贵妃芙蓉糕好吃吗更新时间:2023-02-17 16:45:05

一. 浙江省 温州 泰顺县 炒芙蓉鲍片

瓯菜中的一道大菜。菜中蛋片,制作难度较大,在控制好油量,煎成清白细嫩。将芙蓉蛋片和鲜鲍鱼切片,与青豆合炒
( 温州)

二. 重庆市 永川 永川桂花糕

桂花糕:永川传统美食,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本品质味香甜细嫩,别具桂花色味,谓之万白丛中一点黄。1984年评为重庆市名特小吃。

三.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九层糕

佛山、南海一带民间喜庆节日,尤其春节,家家必做九层糕,取其“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九层糕是一种甜米糕,做工讲究。民间用白米浸透,用石磨磨成水粉,搅拌成浆,加入糖水,用铜盘放一层薄水粉,加热蒸熟,然后逐层加粉至九层。蒸熟的九层糕层次分明,软滑可口。有些人还用食用色素掺入,每层红白相间,十分好看。节日期间,人们将蒸好的九层糕切成菱形小块,每四块叠成一盘(三块在下,一块在上),先敬神、后敬祖先,然后是全家吃糕。取其吉祥之意。春节时,人们往往以松糕、年糕、煎堆、油角互赠亲友,但九层糕则不赠与别人,据说分给别人会把吉祥分薄,于己不利。

四. 湖南省 常德市 武陵 芙蓉花

芙蓉花(又称木芙蓉)

之所以人见人爱,一是因为它艳丽无比,一日三

变,晨粉白、昼浅红、暮深红,其娇艳之姿,常令人流连忘返;二是它“拒霜”的独特性格,此花盛开于农历九至十一月,这时百花凋谢,它却傲霜绽放,故白居易诗曰:“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苏东坡更赞芙蓉花性格是“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三是木芙蓉浑身是宝,花叶皆可入药。李时珍说,以芙蓉花叶治疗“痈疽肿毒恶疮,妙不可言”。

常德人喜爱芙蓉花,广为种植,历史悠久,曾花红遍地。屈原流放常德见此美艳之景就

曾在《九歌》里写道:“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明朝陈洪谟撰《嘉靖常德府志》

作为常德最骄人“物产”之一记入该志书:“木芙蓉,一名拒霜,九月开故名,有红

白二色,有单瓣者,有重瓣者,朝开色白至午后渐红者名醉芙蓉。”

芙蓉花在常德历史上虽久具盛名,但今人却少有再去种它,而且并不知晓此花乃以常德为正宗产地。这就多亏了-先生的研究,是他解开了常德为芙蓉花正宗产地之悬结。

毛泽东一九六一年所写的《答友人》七律诗发表后,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石西民问-“芙

蓉国里尽朝晖”之意义。乔木先生于一九0年三月十三日回函说:“芙蓉国”即指湖南,

是毛泽东借晚唐诗人谭用之“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反其意而作。并指出:芙蓉有两义,一

指荷花,一指木芙蓉,二说均可通,因木芙蓉据本草称出自鼎州,即今湖南常德

见《-书信集》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可见“芙蓉国里尽朝晖”之芙蓉

,常德是正宗产地。

乔木先生此说,是有充分根据可依的。一是唐朝苏颂著《本草图经》就明确记载“木芙蓉出自鼎州,九月采叶,治疮肿,盖即此物也”;二是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沿《本草

图经》之说,来常德实地考察,确认鼎州出产之木芙蓉为正宗“道地药材”,记入《本草纲目·木芙蓉》篇,说其皮可为索,花叶可入药,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

常德人在培植芙蓉花的同时,也孕育了自己如芙蓉花“拒霜”那样图强奋进的品格,创造出许多历史辉煌。如今,芙蓉花虽栽植无多,但人们“拒霜”的品格犹存,这正是我市改革开

放不断前进、取得辉煌的基本动力。应当共同动手,耕耘培植,让常德这朵芙蓉花开得更加

繁茂鲜艳!

五. 陕西省 西安 鄠邑区 西安涮牛肚

涮牛肚是西安街头名吃,把新鲜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在高汤里煮熟,然后蘸上由的芝麻酱、辣椒酱、各种调料做成的汁子,浓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涮牛肚是乾隆年间的民间祖传秘方,是中华医学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精粹,是三秦饮食文化的一颗明珠。

六.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芙蓉楼古根雕

洪江市黔城镇风景名胜芙蓉楼内藏有一尊千年樟树根雕琢而成的超大型根雕,为国内外所罕见。该根雕最大直径1.98米,高1.54米,总重约800多公斤。为湖南省著名雕刻艺术家傅振源父子历时数年雕刻而成。最为奇观的是树根上雕有30多个民间传说与历史典故,100多个传说人物和150多个精怪禽兽,皆栩栩如生,实为稀世珍品,古根雕成为芙蓉楼的一大景观。

七. 陕西省 西安 灞桥区 西安甑糕

甑糕是西安的特色小吃。蒸糕的深口大铁锅古名为“甑”,因此而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是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成,蒸熟后香味四溢。甑糕的下层白饭渗入枣色,呈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色的枣泥,最后枣泥上又撒一层碧绿的葡萄干,卖相诱人。甑糕口感黏软香甜,又很饱腹,是当地人常吃的食品。

甑糕,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黏甜。在西安以莲湖区穆斯林制作的甑糕最为美味。西安回民街的“东南亚甑糕王”更是声名远播。

简介

在西安和关中地区,有一种深受群众喜受,物美价廉的传统早餐食品,叫做“甑糕”。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甑为棕色,糕有枣亦为棕色,甑碗小而粗瓷,釉舟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合谐安心。

顾名思义,“甑糕”就是以红枣和糯米为原料,用“甑”蒸制成的“糕”。甑糕米枣交融,老幼咸宜,营养丰富,滋补性强,色泽鲜润,绵软粘甜,浓香扑鼻,久食不厌,风味独特。

甑糕是灵宝的地方风味小吃,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故而甑糕也叫劲糕。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变成了铁甑,近年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最好)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甑糕,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制作工艺

原料:甑糕的原料是江米10斤(传统是无锡糯米)、大枣3斤、(以灵宝毛头枣最好)、水30斤、葡萄干适量。

其比例是每锅江米10公斤,大枣3公斤,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都有严格要求。

做法:做甑糕在四关:

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

二装甑,先枣子、葡萄干,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上面再铺一层红枣(蜜枣)、葡萄干收顶。

三火功,一般是大火蒸约两小时后改用慢火再蒸五、六小时。

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这样制作出的甑糕,不仅层层软硬适度,而且色泽鲜润,吃起来粘甜适口,滋味特美。

制作要领

西安甑糕的原料是糯米和红枣。其比例是:糯米65%、红枣35%。制作技艺比较别致,尤其要掌握好泡米、装甑、加水与火功等几个环节。西安甑糕,以莲湖区麻家什字穆斯林制作的为最佳。做甑糕要会蒸,还要会铲,会装碟,用专用铲刀将甑糕铲得枣米交融,红白相映,装入碟中,如琥珀,似凝脂,诱人食欲。80年代,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制作甑糕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王稳记,授予“甑糕技师”的技术职称。

八. 四川省 乐山市 犍为 犍为酥芙蓉

酥芙蓉是四川省犍为县糖果厂的传统。为犍为县清溪镇一品香糕点铺于1924年创制。

原料配方:糯米坯(实际投入糯米19.5千克)12千克白砂糖14.4千克饴糖12.2千克熟猪油18千克

工艺流程:泡米→磨浆→煮饼→舂茸→晾干→成坯→油炸→淋糖→装盒成型→包装

制作方法:

1.泡米、磨浆、煮熟:选颗粒均匀的大白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半个月左右(二三天换水一次)捞起沥干,伴上少量清水,用磨子磨成细米浆。米浆装入布袋吊干或压干,并用人工揉制成米饼,然后放在开水锅内煮熟、煮泡,至米饼能浮在水面即可。

2.舂茸、晒干、成坯:将煮熟的米饼按500克米饼75克白糖的比例加入白糖,倒入碓窝内舂打,直到舂茸舂泡时取出。然后晒干收汗,撒上米粉,用滚筒在案板上碾薄,切成均匀的片子。晒干即为糯米坯。

3.油炸、拌合、成型:将熟猪油烧沸至油温168~170℃时,放进糯米坯子,火势不宜过大,炸泡即可。然后与白糖、饴糖和少量水熬制的糖浆拌合均匀,取出装盒成型,冷却后包装。

质量标准:

形态:长方形,厚薄均匀,整齐饱满。

色泽:白色,有光泽。

组织:细嫩酥松,松紧适度,无斑点,无杂质。

口味:香甜可口,酥泡化渣,不粘牙,无异味。

九. 上海市 崇明 崇明糕

崇明糕是崇明,糕内配以枣,白糖等.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畅销岛内外,是宝岛崇明的特色风味小吃。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芙蓉区 糖油粑粑

长沙传统美食糖油粑粑

糖油粑粑是长沙传统小吃,用糯米制成,香甜糯软,外脆内嫩,寻常街巷都能买到。小时候还有人把糖油粑粑当早餐,虽然是从油锅中炸制而成,又兼有糖浆裹挟,但是吃起来也不觉油腻。较为有名的有李公庙的糖油粑粑以及火宫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