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渭南南塘有什么吃的特产店 渭南南塘有什么吃的特产店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渭南南塘有什么吃的特产店 渭南南塘有什么吃的特产店吗更新时间:2023-02-18 16:39:00

一.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柳枝香椿

柳枝香椿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暗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柔毛。双数羽状复叶,长25—50厘米,有特殊香气;小叶10—22片,对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5厘米,无毛或下面脉腋有长束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花萼短小;花瓣白色,卵状长圆形;退化雄蕊5,与发育雄蕊互生。蒴果卵圆形,长1.5—2.5厘米;种子椭圆形,一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月,果期8月。

各地均有栽培,多种植于村边路旁;分布于华北至西南各省。

嫩芽食用,木材纹理细,是造船和建筑材料,木屑及根可提芳香油,国外用作雪茄烟的赋香剂;种子可榨油,含油量38.5%;根皮及果入药,有收敛止血去湿止痛的功效。树皮含川楝素,图醇,鞣质;叶含胡萝卜烃,维生素B,C。

二.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韩城羊肉

羊肉

韩城多山,故牧业自古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在其《自序》中说“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便是明证。但牧什么?从当地的地理特点、经济特点看,无非是牛、羊,但牛在旧时为农家重要的生产资料,除老弱病残者外,历代政府皆禁宰牛,因为这个原因,牧牛业不会形成气候,而羊为肉食动物,必然成为发展牧业的主要品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韩城知县张瑞玑主编的《韩城县乡土志》载,每年韩城出口到国外的羊皮价值白银约二千两,羊毛价值白银约七百两,成为韩城重要的出境物资之一,也成为韩城唯一的出口物资。由此可见韩城养羊的数目之巨,质量之高。

因了这个物质基础,羊肉食品自然成为韩城又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有人把韩人喜食羊肉称为元代蒙古人之遗俗,其论多少有些偏颇,同样曾为蒙古人统治过的南方渔民,为什么没有喜食羊肉的遗俗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是真理!

韩城人对羊肉的吃法,也很有特点,大体分两种:一是吃肉喝汤,当地叫“吃羊肉”,一是吃羊肉饸饹。

羊肉

就是羊肉泡馍。它的做法、吃法与西安等地的羊肉泡馍有很大区别。它的做法是,把洗净的羊肉放在清水中浸泡,以拔尽肉中血渍,晚上置于大锅中先用大火煮,后用文火焖,第二天一早,盛碗原汁汤,放几片肉,调点大料水,泡上自家晒好的干馍片,再不放任何调料,就叫吃“甜羊肉”;若调入点盐、醋、辣椒,就叫“酸羊肉”。“羊肉”是韩城人的早餐食品。清早起来吃羊肉,是韩城人特有的食俗,所以,过去吃羊肉讲究要早,及至太阳出来再去吃羊肉,锅里已空空无也了。

由于历史悠久,美食家自然能品出个优劣。他们说,买羊,最好买上峪口的羊,由于当地水质的原因,这里的羊肉不膻。论制作,还数新农村官道上的羊肉口味最醇。因为加工羊肉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它要求汤白而不膻,肉熟而不烂,没有精湛的技术和上好的调料,是难以达到这个标准的。

三.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黄河甲鱼

黄河甲鱼

步昌地处全国渔业基地县大荔黄河滩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牧草资源丰富,是优质无公害草鲤鱼、黄河甲鱼的最佳优生区,群众自1980年起即打造渔池,发展人工饲养,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2003年以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乡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支持水产养殖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原有渔池的基础上采取示范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扩建、新建渔池2300亩,引进鱼鳖混养技术,减少投资、增加收入,年产草鲤鱼125万公斤,黄河甲鱼5万公斤。

草、鲤鱼全用饲草和麦麸等饲料喂养,不加任何添加剂,实属绿色无公害产品,外形美观、肉质细腻、鲜嫩,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黄河甲鱼产于黄河中下游,是淡水产品中的珍品,其具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均高于其他品种的甲鱼。自周代起就被世人推宠为上乘的食疗滋补、养身保健的佳品。堪称中国甲鱼类之王。

步昌乡已对“黄河甲鱼”予以登记注册,打造拳头产品,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农民致富增收入的新亮点。

四. 陕西省 渭南 澄城县 澄城樱桃

澄城樱桃是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的。澄城县在庄头乡打造了澄城万亩樱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澄城县根据该县农业发展现状,立足生态有机,围绕陕西润强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庄头乡打造了澄城万亩樱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据了解,澄城县庄头乡郭家庄村的樱桃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共有大棚樱桃100棚,露天樱桃3000亩,品种有先锋、拉宾斯、红灯等十余种。

五. 陕西省 渭南 潼关县 面花

俗称“花花馍”,属面塑艺术。种类有婚礼、丧礼、寿礼、节日花馍。他以普通面粉为蕊,特等面粉为皮,借用针、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缀而成。相传它是古代图腾金石礼器演化的产物,也是劳动妇女智慧的结晶。我市民间普遍盛行,尤以合阳、华县面花为佳。两县“面花”都曾先后到北京、西安等地展出,引起极大轰动。1990年3月和阳县独店乡面花艺人赵秀琴表演制作的中秋礼馍“蛤蟆吐娃”荣获陕西省面花大赛一等奖,“狮子糕”等5见面花作品参加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展销和赴日本“中国艺术周”展出( 渭南)

六. 陕西省 渭南 临渭区 临渭葡萄

临渭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渭葡萄是陕西渭南临渭区的。

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日照2277小时,年降雨量550毫米,土壤,灌溉方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属多种葡萄优生区。2009年,临渭区委、区政府通过科学调研分析,提出了以传统葡萄栽植区下吉镇为中心,建设现代葡萄产业园——渭北葡萄产业园,渭北葡萄产业园规划以下吉镇为中心,沿双官路、渭阳路形成“十”字形绿色葡萄长廊,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设20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其中核心区占地5000亩,包括产业生产示范园、加工贮藏商贸园以及三贤文化观光园三大功能区。目前,园区已流转土地3000亩,引进栽植葡萄新品种1011亩,千亩优质葡萄示范园已具规模,建成6公里“四纵三横”园区路网、万米观光葡萄长廊、现代化设施观光连栋温室,万吨果品贮藏库、葡萄交易中心、葡萄美食一条街正在加紧建设。在葡萄产业园的带动下,全区葡萄栽植面积已达16万亩,年产优质鲜果24万吨,远销上海、广州、成都等16个大中城市,产值8.8亿元,葡萄种植已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

在渭北葡萄产业园的建设中,我区坚持“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科技高新化、机制市场化、园区景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努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的转变,由传统平原农业区向景观农业区的转变,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主导,推动全区的产业升级转型。临渭区所产葡萄穗大饱满、色泽鲜艳、肉嫩香甜、品质优良,2008年被评为奥运推荐果品,渭北葡萄产业园2010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授予“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区”,2011年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下吉)现代农业园区”,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授予“海峡两岸葡萄科技示范基地”,被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确定为“国家葡萄产业体系渭南综合示范基地”

临渭葡萄

渭南市临渭区果菜局

13777877

葡萄

七. 陕西省 渭南 澄城县 油桃

油桃在我国是跨世纪的新兴果品,是普通桃的变种,又名"李光桃",华光、曙光、艳光的育成,它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跟普通桃基本一样。使我国的油桃品种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项理想选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三个油桃品种已推广至全国除台湾、西藏、海南、广东以外的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展面积约31.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八. 陕西省 渭南 华州区 南七饸饹

南七饸饹,也称下吉饸饹、下邽饸饹,是渭南的特色小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陕西省内乃至西北地区都小有名气。南七饸饹所用面为荞麦面,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均有食疗功效,是上佳的保健产品。

九. 陕西省 渭南 大荔 大荔棉花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多、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於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於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著舒服。如果要求保暖好,可通过拉绒整理使织物表面起绒。通过其他整理工序,还能使棉织物防污、防水、防黴;提高织物抗皱性能,使棉织物少烫甚至不需要熨烫;降低织物洗涤时的缩水,使缩水率不超过1%。

十. 陕西省 渭南 韩城 花椒芽菜

“花椒芽菜”是指花椒树发芽期幼嫩的芽叶,油亮鲜绿,麻香味美,是芽苗菜中的珍品。可以热炒、凉拌、油炸、涮锅,麻香宜人,开胃爽口,具有独特风味和丰富营养。旧时曾被列为宫廷贡品,供宫廷贵族享用,近年来在北方大中城市新鲜的花椒芽菜销售价格达每公斤60元左右,在中高级饭店极为抢手;以花椒芽菜为主要原料开发的花椒芽菜辣酱更是鲜辣可口、麻香浓郁,产品供不应求;花椒芽菜还可以用作脱水蔬菜、食品、调味品辅料,新的系列产品正在不断开发,用途广泛市场前景看好。

推荐特产